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藏政办发[2015]41号(二〇一五年六月八日)各地(市)行署(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教育部、国家民委的大力支持下,西藏民族学院更名工作顺利进行,日前已获得国家批准,正式更名为西藏民族大学,西藏民族学院同时撤销。根据《教育部关于同意西藏民族学院更名为西藏民族大学的函》

  • 标签: 办公厅西藏民族学院 更名西藏 民族大学通知
  • 简介: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新疆农牧区文化建设对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推进农牧业现代化进程和提升党在农牧区基层执政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新疆农牧区文化建设面临农牧区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反渗透斗争,面临境内外“三股势力”文化渗透的威胁与挑战、面临提高农牧民综合素质和农牧区民族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型的挑战。因此,农牧区文化建设必须深入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的斗争,必须重视农牧区教育,加快培育“新型农牧民”,必须以先进文化为引领促进农牧区民族文化的转型。

  • 标签: 新疆农牧区 文化建设 路径选择
  • 简介:在实施新型城镇化、生态保护和牧区生产方式转变的大背景下,已经有大量的草原牧区女性进城务工或生活。她们的境遇,她们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困惑、无奈、迷茫和迷失等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解决牧区进城女性所面临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支持和引导进城牧区妇女自主创业;开展各种技能培训,提高进城牧区女性的创业和就业能力;改进和提高牧区特产制作以及商品化水平;充分发挥“妇女之家”的作用,使其在进城牧区妇女创业、就业中真正发挥作用;各级妇联组织要开展一些针对性强的活动,增进妇女之间的学习、交流。

  • 标签: 牧区 进城女性 现状与对策 新型城镇化
  • 简介:新疆农牧区环境纠纷数量逐年递增,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结合农牧民环境纠纷解决途径不畅及农牧民对诉讼救济的疏远现状,为及时化解矛盾,有效解决农牧区环境纠纷,应构建多元化环境纠纷解决机制,完善新疆农牧区环境纠纷调解制度、行政处理制度,明确乡(镇)政府在纠纷解决中的重要作用。

  • 标签: 新疆农牧区 环境纠纷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 简介:一、全面落实“重中之重”的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从2004年开始,中央连续下发了8个l号文件;2008年6月,中央还颁发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10月义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作出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标签: 农村牧区 农牧业 十七届三中全会 “三农”问题 林权制度改革 党的十六大
  • 简介:在和平解放西藏过程中,毛泽东针对当地特殊的政治社会状况和险恶的地理交通条件,始终高度关注进藏部队“给养供应麻烦多”的后勤保障问题,适时提出了“不吃地方”、“一面进军,一面筑路”、“生产与筑路并重”等一系列方针。这些方针的贯彻执行,不仅解决了进藏部队的物资供应问题,促进了和平解放西藏的顺利实施,而且发展了西藏地方经济,增强了民族团结,争取了西藏民心,产生了超出军事意义的深远历史影响。

  • 标签: 毛泽东 西藏 后勤保障 筑路 生产
  • 简介:西藏噶玛巴活佛今年11岁小月备受瞩目的西藏十七世活佛噶玛巴伍金卓堆。赤烈多杰。今年11岁,已坐床两年多。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由中央政府认定批准的第一位转世活佛。1981年11月6日,噶玛噶举派第十六世噶玛巴活佛日必多杰在美国传经时圆寂。他的弟...

  • 标签: 西藏自治区 噶玛噶举派 仪仗队 天安门广场 吹奏法 中央政府
  • 简介:为进一步了解我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情况,加快推进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日前,自治区党委常务副书记郝鹏专程前往我区部分非公企业考察调研,对企业生产经营、优惠政策落实、党建及工青妇、企业文化建设、维稳安保和企业目前存在的困难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了解和调研,

  • 标签: 非公企业 调研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西藏 企业生产经营 企业文化建设
  • 简介:当代西方人对西藏的高度关注和热情不仅是政治因素和媒体宣传的结果,还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和心理根源,即一种历史上形成的“西藏独立”形象。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英国为实现在中国西藏地区的政治目的,在文化和观念上精心制造了这一虚假形象,并通过占霸权地位的文化传播系统在全球加以扩散和传播。“西藏独立”形象强烈深刻地影响了西方人的西藏认知和想象。辨清和破除英国人在文化和心理上制造的种种关于西藏的虚假形象和观念是国内学者极为艰巨的一项学术任务。

  • 标签: 国别与地区政治 中英关系 西藏问题 香格里拉神话
  • 简介:拉萨市墨竹工卡县甲玛乡松赞干布纪念馆于8月25日正式开门迎客。松赞干布纪念馆总投资3200万元,建起了以松赞干布纪念馆为主体的甲玛景区。

  • 标签: 松赞干布 纪念馆 西藏 拉萨市 总投资
  • 简介:3月11日,西藏军区副司令员,军区总医院院长李素芝一行赴哲蚌寺,向哲蚌寺僧人发放免费医疗卡,为僧人及驻寺工作组成员诊病,并发放了价值9136.8元的常用药品,驻寺工作组副组长洛桑久美参加了免费医疗卡发放仪式。

  • 标签: 西藏军区 哲蚌寺 医院 常用药品 司令员 副组长
  • 简介:3月12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参加了西藏代表团审议。他强调,保持党和群众的密切联系,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广大党员干部不能忘记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要守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 标签: 代表团 王岐山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审议 西藏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简介:今年5月23日是《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签订55周年纪念日。我出生那一年,作为西藏和平解放的同龄人,内心万分荣幸,感慨万千,因为我亲身经历了在封建农奴制,政教合一统治下的旧西藏虚墟上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全过程,并有幸在这一过程中尽到了一些努力。

  • 标签: 解放西藏 活佛 和平解放 封建农奴制 周年纪念 亲身经历
  • 简介:我国一直都将农村、农业以及农民问题当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关键问题看待,这也会关乎国家工作以及我党工作最根本的问题。如果没有农业发展的基础、没有农业日久的积累也就不会有我国现在自主自立与工业的快速发展;如果没有农村全面的进步,整个社会都和谐稳定及全面进步也就没有可能;如果没有农民的小康,全国人民的小康也就会成为泡影。农村问题一直都是关乎我国整体发展的关键,我国所有农民没有加入到现代化进程当中,我国国民经济就不会得以提升,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只有我国农村的面貌发生根本性改变,才意味着我国可以向着更高水平及更大范围的小康迈进。

  • 标签: 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背景 新农村 牧区建设 农民问题 农业发展
  • 简介:新疆农牧区的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数量少,重要原因在于就业观念保守、语言障碍、技能落后、创业意识落后,促进农牧民劳动力转移就业必须开发和利用农村的人口红利。

  • 标签: 富余劳动力 转移就业 技能 观念
  • 简介:牧区是少数民族主要聚居的地区。内蒙古的牧区生活着蒙古、鄂伦春、鄂温克及达斡尔等少数民族的大部分群众,畜牧业是牧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基础产业。在内蒙古国民经济构成中,牧区经济占有相当份额。牧区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和谐进步。内蒙古有牧业旗(市)33个、半农半牧区21个,

  • 标签: 内蒙古牧区 科学发展观 经济建设 持续健康发展 民族地区经济 少数民族
  • 简介: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和司法部援藏工作部署,根据协会六届八次常务理事会决议,中国公让协会于2012年7月2日至9日赴西藏开展了专项考察和援助活动。此次活动由段正坤会长带队,协会部分常务理事和相关公证机构负责人参加,实地考察拉萨、山南、日喀则和林芝四个地区的公证工作.召开工作座谈会五次.行程近2000公里.对西藏公证工作的整体情况以及西藏地区基层公证机构的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地了解。

  • 标签: 西藏工作座谈会 公证工作 协会 捐赠仪式 拉萨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