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91年,中国影坛鼓荡着一股历史的雄风,一批闪烁着史诗光彩的作品联袂而至,有如大潮之兴。如何从理论上——从历史的和美学的两个方面来研究这一创作现象,显然已成为一个不容忽略的学术课题。从电影创作的一般规律来看,题材问题,比如历史题材、革命历史题材,乃至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等等,在构成艺术叙述的角度上,既具有特殊性,又具有艺术审美的普遍性。

  • 标签: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 电影研究 创作现象 学术课题 电影创作 构成艺术
  • 简介:宋代土地私有制获得了极大发展,A耕农阶层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土地和自由。但也正因如此,家庭的经济收入就首先取决于男子劳动力的数目。生养儿子,已不只是为了传宗接代,养老送终,还是为了保证家庭土地占有的长期性。

  • 标签: 土地私有制 经济收入 传宗接代 土地占有 大发展 劳动力
  • 简介:《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在其诞生的25年里,完成了从一本学院派刊物到一本行业专业期刊的完美转身。这个过程中,电影产业类文章的发生和发展对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993年,随着电影体制改革的开展,第一篇有关电影产业的文章出现在学报。而随着2000年电影产业的飞速发展,学报上电影产业类文章的出现也更加频繁而专业。学报的25年是中国电影市场飞速发展的25年。这25年的学报浓缩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轨迹,也彰显了中国电影产业这一领域持续不断的进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 标签: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电影产业 电影体制改革 电影市场 华语大片
  • 简介:氵:氵,一般来说,在实际书写创作中,三点水这个偏旁的使用往往是比较容易忽视的,或者说使用时往往是大而化之的。其实,审视唐代以前的经典作品,就会发现其使用自有标准,其草法非常标准,亦很稳定。第一点独立,二、三点相连的写法在晋唐作品中贯以始终,我们从王羲之《十七帖》中的"汶"、《孔侍中帖》中的"须",

  • 标签: 经典作品 唐代以前 《十七帖》 王羲之 标准
  • 简介:先秦时代,人们不仅重色彩,也重色泽。漆器因具有色泽在先秦时期被赋予高贵的象征意义,与之对应的木器则是作为粗贱、鄙陋之代表。先秦漆器对色泽的偏爱主要是通过讲究材质和提高工艺的精细与复杂程度来实现的。

  • 标签: 先秦漆器 色彩 色泽
  • 简介:学术界对影戏的关注和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第一个研究对象就是滦州影戏.时至今日.可以说滦州影戏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和探讨。这些研究以时代先后为序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初兴期、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衰落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兴盛期。由于学术氛围、学术条件与学术理念的不同,各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成就和特色。

  • 标签: 影戏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20世纪80年代 综述 学术氛围
  • 简介:推动学院美术教学是我刊长期以来的办刊宗旨之一,教学研究栏目秉持这一办刊思想,通过邀请兄弟院校参与教学交流与对话,构筑一个开放而又颇具实效的学术平台,以系为单位进行教学成果展示、教学对比研究,把教研推进到一个更为深广的学术空间。同时,也使各自更容易看清彼此的长处与特点,启引读者思考。本期我刊约请了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与我院国画系作为教研互动对象。在学科建构方面,西安美院以名师为教学核心,成立名家工作室制:我院以专业方向为重点,设置工笔、写意和书法三个教研室。

  • 标签: 教学研究 西安美术学院 导言 教研室 办刊宗旨 美术教学
  • 简介:书法图像的频闪运动并不是书法美构成的惟一路径,但它是书法美形式构成相当重要的手段。我们常说书法如风驰电掣,实际上便是书法的频闪运动所使然。在书法中,频闪运动指向书法家“心理时空场”中的作为物的书法与书法自身环境的互动关系。书法书写中的时间与空间问题,属于书法心理学研究范畴。由于书法是书法家在“一口气”中变现出的崭新的书法境界的产物,故而书法的书写,是书法家与书法图像在创作过程变现的物我两无状态以及是书法家书写中时间知觉与空间知觉的通融一气。所以我们将书法家充满激情的“一气呵成”式的书法书写,称为主体在场的统觉现象。对于一个书法家来说,没有“创建意象”,就无法酝酿具有人格化特征的书法的点线结构与章法,无法构思其书法的精神品格与图像意境。对书法家而言,充分调动自己的遗觉象潜能是至关重要的。以“肖像方式”创作书法,是书法家内心已有的审美心理图式(现存图式)与书法客观图像美(外部刺激)之间连续互动的一个心理过程,这是利用直觉影像(表象)和知觉(理性认知)表达书法图像的美的有效方式。书法学习的另外~个重要方式,是“动作表达方式”。这是一种用动作图式表达书法意象或知觉的方式。书法学习的第三个重要方式,是“形式运筹方式”。以上所述书法学习心理的三种方式,是学习书法时心理活动的三个基本元素。它能使一个书法家即便以“肖像方式”认知书法,也使其具有文化赋义特征。在书法学习中,在对书法美的认知感觉中,我们常常会感到自己时常生发出一种好奇心态。于是,可以说,“好奇心”是一个善于学习书法的书坛学人储存书写常识、探究书法奥秘与应用已学书学知识的逻辑原点。在书法学习中,审美心理的建构

  • 标签: 心理研究 书法学习 札记 书法家 形式构成 互动关系
  • 简介:著名戏剧理论家王正强新著《秦腔唱派研究》《河陇曲子研究》,于2019年1月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该套书被列为甘肃重点出版书目,其中《秦腔唱派研究》共54万余字,是原《秦剧名家声腔选析》的修订版,与前书相比,在秦腔唱腔流派代表人、代表人唱腔、创腔、发声技巧等方面做了较大改动。

  • 标签: 出版发行 秦腔 曲子 王正 戏剧理论家 文艺出版社
  • 简介:“让音乐史研究更全面”的重点是讲如何填补中国现当代音乐史研究的某些空白,如何补充某些残缺。由于受到左倾政治的钳制和其他的原因,以往的中国现当代音乐史研究是不够全面,甚至是残缺不全的。完整的中国音乐史不能缺少了对台湾、香港音乐的研究

  • 标签: 填补空白 台湾音乐 香港音乐 中国现当代音乐史
  • 简介:这里展出的是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大部分研究生的近期作品,也就是说是他们就读期间通过勤奋努力,反复推敲和尝试并带有研究性质的一批作品。

  • 标签: 研究生 油画 状态 创作 广州美术学院 作品
  • 简介:中华艺术瑰宝是我们的民族记忆,千古艺术之脉有其相对自足的演生路径,传统艺术历千年之演进,留给后世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在五色斑斓的中华艺术地图上,广西彩调是一朵耀眼的艺术奇葩.数代既平凡又坚韧的广西彩调人秉持一份对乡土艺术的崇敬和热爱,前后相继,张扬彩调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质,铸造广西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快乐”戏曲样式.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阙真教授的《广西彩调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0月出版)贴近本土文化生态,基于详尽史料的甄别和分析,以纵横交织的视角,梳理广西彩调的艺术流变,挖掘其艺术内蕴,选择前人已有研究但拓展不深的课题“接着说”,为广西乡土艺术研究增添了一项丰硕成果.

  • 标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艺术研究 乡土艺术 调研 民族记忆 传统艺术
  • 简介: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工美研究社成立大会于2018年1月20日在思南路文史馆菊生堂召开,成立大会简朴而隆重。上海市文史研究馆是在毛泽东、周恩来、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直接关怀下于1953年成立的。首任馆长张元济先生即由毛泽东主席提名、陈毅市长亲自聘任。

  • 标签: 文史研究 上海市 徐秀棠 文史馆 名家大师 文化艺术素养
  • 简介:文章借助中国知网的学术文献采集平台,以'媒体''媒体+福建''新媒体''新媒体+福建'等不同组合方式,跟踪分析了上述词汇在主题、篇名、关键词、摘要和全文等不同层次的文献产生情况,并对上述文献进行了成果发布时间、关键词共词频次、作者发文状况等多个角度的分析,认为福建新媒体领域的研究研究力量、研究角度等方面还存在较多不足。

  • 标签: 文献计量 新媒体 文献研究
  • 简介:中国艺术研究院是文化部直属的国家级艺术科研与教学机构,拥有众多著名的艺术学博士、硕士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艺术学一级学科所在单位,具有8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和9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分别为:艺术学、音乐学、美术学、设计艺术学、戏剧戏曲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舞蹈学和文艺学。中国艺术研究院是已建立艺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同时也是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单位。2006年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和文化部批准,正式成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07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开始招收攻读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 标签: 中国艺术 研究生课程班 油画创作 研究院 研究生院 研究工作
  • 简介:现代剧团研究不仅是话剧史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有可能成为话剧史研究的扩展域与突破口。虽然剧团研究已在史料钩沉与个案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总体而言仍极不充分。一方面是学术空白点较多,不少重要剧团尚未得到系统研究;另一方面是现有研究存在诸多局限,未能达到应有的学术高度。现代剧团研究仍需得到进一步推进。

  • 标签: 戏剧 革命 舞台 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