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机场等特殊公共场所中患病旅客的紧急救援处理方式,同时评估这些措施对提高患者的急救效率以及满意度方面的作用。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的方式,收集本市国际机场医疗急救站救治的120名患病旅客的资料,并将其按照就诊时间均分60例为两组,即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机场院前急救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急救分析,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对两组患者的急救有效率和满意度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病旅客的急救有效率为(91.67%),相比于对照组(78.33%)远远提高;同时观察组患病旅客总体满意率(98.33%)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8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和分析在机场这类特殊公共场合中病患的急救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应急救护技能的培训。这样的措施可显著提升机场特殊公共场合中对患者的急救效果,同时也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因此值得在各个机场的医疗急救部门广泛应用。

  • 标签:
  • 简介:我们常说的血压实际上是两个数值,分别是收缩压(高压)和舒张压(低压)。以往认为低压高更危险,但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其实是高压高更危险。最危险的一种类型是高压高、低压低,即二者相差比较悬殊;而高压和低压都高,也比高压高、低压低要好一点。低压高一般多见于年轻人,与生活不规律、精神紧张、缺少运动有关,这些不良习惯导致外周小动脉肥厚,进而使外周血管的阻力增大,导致低压较高。

  • 标签: 高压 精神紧张 不良习惯 外周血管 低压 舒张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量化分级卫生监督管理在公共场所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对辖区葵涌、大鹏、南澳的241家公共场所进行了量化评级,观察量化分级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实施前后评级结果。结果监管方法实施前,A、B、C级别分别有有1家、98家、151家,分级管理后,A、B、C级别依次为55家、157家、29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公共场所卫生实施量化分级管理,有益于改善卫生条件,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公共场所 卫生监督 量化分级管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医院工作场所暴力已经成为全世界威胁医务工作者健康和生命的重要卫生问题,暴力不仅破坏卫生人员的稳定,阻碍卫生事业的发展,门诊又是医院的窗口,是急、危、重病人救助的第一线,也是一个忙碌、焦虑而充满变化的复杂的工作环境,因此,认识医院暴力的现状和原因,了解预防和应对措施,对门诊工作者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门诊 工作场所暴力 护士 患者
  • 简介:娱乐场所是公众聚集、娱乐、活动的场所,经几年来的监督监测表明,其卫生状况逐年改善,199则合格率仅为60.92%。1999年提高到97.92%,两者有极高度显著性差异X^2=853.57(P〈0.001)。但部分营业场所中公用茶具感收不洁,清洗欠净,消毒效果欠佳,需要加强夏季的室内通风,保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 标签: 娱乐场所 卫生状况 监督监测 鄞县 卫生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我国的经济体系发展中,公共场所提供了基础设施支撑,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动力、人民生活提供服务,从而保障各项社会制度稳步运转。我国的公共场所为人们的办事、休闲提供场所支撑,重视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工作十分关键,有助于减少传染病的传播,对保障人们身体健康有着积极的意义。文章主要是从现阶段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现状分析出发,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以提升监督执法力度、加强监督执法队伍的专业素养,保障公共场所的卫生安全。

  • 标签: 公共场所 监督执法 对策 卫生保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侵袭性思维与自我损耗在工作场所暴力影响临床护士职业倦怠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于2019年5月,用抓取随机球方法,选择河南省、福建省的10个城市为采样城市,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2个三甲医院、23个二甲医院的临床护理工作岗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流行学调查,共纳入1 200名护士。共回收有效问卷1 159份,问卷回收有效率96.6%。采用《工作场所暴力量表》、《事件影响量表》、《自我调节疲劳量表》和《职业倦怠量表》对1 159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采用Harman单因素检验法对问卷所含的项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用s-n-k进行两两比较分析护士工作场所暴力、侵袭性思维、自我损耗、职业倦怠的人口学特征得分差异。结果36~50岁临床护士的职业倦怠得分大于19~35岁临床护士,工龄<3年者侵袭性思维、自我损耗得分大于工龄3年及以上者,职业倦怠得分小于工龄3年及以上者;未婚者职业倦怠得分小于已婚者;非在编者侵袭性思维、自我损耗得分大于在编者;三级医院临床护士工作场所暴力、侵袭性思维、自我损耗、职业倦怠得分大于二级医院临床护士;本科及以上者职业倦怠得分大于专科及以下者;手术科室临床护士工作场所暴力、侵袭性思维、自我损耗得分大于非手术科室临床护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侵袭性思维和自我损耗在工作场所暴力与职业倦怠之间起中介作用,工作场所暴力通过侵袭性思维的单独中介作用、自我损耗的单独中介作用、侵袭性思维-自我损耗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职业倦怠(β=0.16、0.08、0.03,95%CI:0.251~0.190、0.121~0.028、0.050~0.012,P<0.05)。结论工作场所暴力通过侵袭性思维和自我损耗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侵袭性思维和自我损耗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临床护士的职业倦怠。

  • 标签: 工作场所暴力 侵袭性思维 自我损耗 职业倦怠 临床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商丘市成人被动吸烟的暴露情况,为政府制定控烟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08年5-6月选择商丘市四类公共场所,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600名18周岁以上的城区居民,男性328人,女性272人采用《中国公共场所被动吸烟监测工作手册》推荐的成人被动吸烟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商丘市成人吸烟率为26%,男性吸烟率为43.29%,女性吸烟率为5.15%.被动吸烟率为45.49%,男性被动吸烟率为43.29%,女性被动吸烟率为47.28%。不同人群被动吸烟的程度没有统计学差异。不同人群对在各场所禁烟的态度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商丘市成人对吸烟危害健康知晓率较高,对被动吸烟危害认识不足,对在公共场所禁烟意识不强。应大力宣传烟草危害,增强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

  • 标签: 被动吸烟 禁烟 成人 危害
  • 简介:摘要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由于法律不严,缺乏时代发展下更多更新行业的针对性监管标准,惩罚力度不严,执行人员素养和人员缺乏,监督对象的从业人员素质低,缺乏有效的知识教育培训,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缺乏较高的管理效果。因此要针对相关问题做一一的问题解决,达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和提升整体民众素养的效果。

  • 标签: 公共场所 卫生监督 现存问题 对策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5-0217-01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就当前我国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管理状况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就未来的发展做了系统的规划。文章开头对公共场所做了简要的定义,并对我国现阶段对公共场所的分类做了系统阐述,同时重点介绍了我国现阶段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的现状。其次对数学理论在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质量评价中的应用作了介绍文章最后对日常卫生监督管理中的工作重心做了讨论,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对未来卫生的监管工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标签: 公共场所 卫生监督管理状况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展开研究,以存在问题作为研究依据,重点阐述了几点可行的完善对策,主要包括加强立法的完善、加大预防性卫生监管工作力度、大力建设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队伍,旨在不断强化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效力,构建良好的公共场所卫生环境。

  • 标签: 公共场所 卫生监督 管理问题 实施对策
  • 简介:近日,薛城区卫生监督所对全区沐浴场所进行了一次专项卫生执法检查,重点检查经营单位的《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卫生设施,公共用品的消毒,浴池用水更换,是否禁止患有皮肤病,性病患者就浴,是否张贴艾滋病宣传画,摆放艾滋病宣传资料等内容。

  • 标签: 卫生监督所 执法检查 薛城区 专项 场所 沐浴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乙胺的离子色谱测定方法。方法于2020年8月,工作场所空气中的乙胺经碱性硅胶管吸附,加1 mmol/L硫酸溶液超声解吸后由离子色谱法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结果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14~50 μg/ml,标准曲线线性方程为y=0.124 3x+0.042 9,相关系数(r)=0.999 7;方法检出限为4.29 μg/L,定量下限为14.29 μg/L,最低定量浓度为0.012 mg/m3(以采样6.0 L计);方法平均解吸效率为97.31%,精密度为1.00%~1.68%,加标回收率为96.33%~99.61%。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乙胺的测定。

  • 标签: 工作场所 空气 乙胺 色谱法,离子
  • 简介:为进一步加强公共场所控烟工作,本文从公共管理视角出发,对厦门市公共场所控烟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讨论分析,发现影响控烟政策执行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提升城市控烟工作水平,并为其他地区提供参考。

  • 标签: 公共场所 控烟 政策执行
  • 简介:通过回顾、分析临床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相关文献,综合分析临床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来源、主要原因、国内外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现状及防范的途径与措施,旨在为避免或减少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稳定护理队伍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工作场所暴力 护士 护理安全
  • 简介:摘要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对一切有卫生许可证的公共场所均适用。公共场所各类经营者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必须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卫生标准、卫生规范以及部门规章制度等预防疾病,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卫生的公共环境。本文主要分析了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实施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效果。

  • 标签: 公共场所 卫生监督 量化分级管理 效果研究
  • 简介:目的了解上海市某区公共场所卫生状况,为规范公共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技术规范》和《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的要求进行卫生检测和评价。结果共完成公共场所检测样品1390项次,总合格率为98.67%。其中室内空气指标865项次,总合格率为98.27%;除一次性餐具外各类用品检测445件,合格率100%;一次性消毒餐具检测80件,大肠菌群阳性率35%。结论该区公共场所卫生状况较好,公共场所室内主要不合格指标为氨、噪声、二氧化碳和细菌总数。游泳场所深水区及浅水区余氯不合格情况较为普遍。餐厅的一次性消毒餐具大肠菌群阳性率较高,提示今后应加大相关方面的监管力度,加强技术指导和场所卫生检测。

  • 标签: 公共场所 空气 公共用品 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