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检查和分析浆膜腔积液脱落细胞,注重其形态假象,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临床抽取浆膜腔积液,充分混匀抗凝后,立即送检。标本离心后取沉渣涂片4~8片,自然凉干后,行瑞氏-姬姆萨染色,镜检。结果848例浆膜腔积液细胞学检查中,阳性156例,其中假阳性3例;阴性692例,其中假阴性22例。结论浆膜腔积液脱落细胞由于细胞成分复杂,细胞类型繁多,细胞形态和排列形式的多样性,致使某些恶性和良性特征类似,引起假阳性和假阴性错误诊断,所以,正确分析细胞形态假象,对浆膜腔积液定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浆膜腔积液 细胞学检查 形态假象 假阳性 假阴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内镜下胃黏膜形态改变与不典型增生的关系。方法对2008年~2012年在我院进行内镜检查的5282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不典型增生与胃黏膜形态变化的关系。结果不典型增生的内镜检出率2.4%。不同年龄组间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胃镜下不同黏膜形态不典型增生的内镜检出率不同,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典型增生在溃疡、大结节(>5mm)顶端无糜烂或溃疡、大结节顶端糜烂或溃疡三种形态下内镜检出率较高,均超过5%。结论胃镜下黏膜形态与不典型增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内镜医师可根据黏膜形态变化在相应部位取材,以提高不典型增生的内镜检出率。

  • 标签: 不典型增生 胃镜检查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形态学室间质控提高形态学诊断技术水平.方法通过本科室近三年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形态学室间质评总结分析.结果积极参与形态学室间质评活动,善于从室间质评反馈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细胞形态鉴别与综合分析能力.关键词细胞形态学;室间质控Abstractobjectivethroughqualityimprovemorphologicaldiagnosistechnologybetweenmorphology.methodsThroughnearlythreeyearsintheministryofhealthraids(undergraduatecourseroomcentermorphologyinterstitialreviewsummaryanalysis.ResultsmorphologicalroomtoactivelyparticipateininterstiGtialreviewactivities,goodatlessonsfromventricularinterstitialevaluationfeedback,improvecellmorphologicalidentificationandcomprehensiveanalysiscapabilGityKeywordsCellmorphology;Cellqualitycontrol中图分类号R44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555-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由于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当血小板的数目及直方图、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出现异常时,需结合血涂片染色镜检,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漏诊、误诊,为临床提供更加准确的结果。

  • 标签: 血小板计数 血涂片 血细胞分析仪 镜检
  • 简介: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内具有脊索样形态特征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42例脊索瘤、6例脊索样脑膜瘤及2例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的临床资料和组织形态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脊索瘤好发于颅底及骶尾部;镜下肿瘤组织呈分叶状结构,瘤细胞以条索状、簇状或单细胞结构漂浮在淡蓝色粘液样基质中,胞浆内可见空泡,瘤内可见液滴样细胞;瘤细胞细胞角蛋白(CK)、上皮膜抗原(EMA)及S-100表达阳性。脊索样脑膜瘤好发于幕上,与脑膜关系密切;组织学大部分类似于脊索瘤,但可找到典型的脑膜瘤结构;瘤细胞EMA、的和波形蛋白(Vim)表达阳性,CK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阴性。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几乎只发生于第三脑室和下丘脑,组织学特点为条索状或簇状排列的上皮样细胞漂浮于粘液样基质中,伴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及胶质细胞增生;肿瘤细胞GFAP、Vim和CD34表达阳性。结论中枢神经系统“脊索样”改变是脊索瘤、脊索样脑膜瘤及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共同的组织学特征,但三者组织形态、免疫表型及发病部位又各有特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需对临床、组织形态及免疫表型综合分析。

  • 标签: 脊索瘤 脊索样脑膜瘤 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形态学评估是人类体外受精胚胎质量评价最主要的方法,在受精之前的卵母细胞阶段、受精后的原核期阶段、胚胎分裂后的卵裂期阶段以及囊胚期阶段对胚胎的形态学特征进行观察,并对其质量进行分级,选择发育潜能良好的胚胎进行移植或者冷冻。胚胎形态学评估虽然存在主观因素影响,且缺乏动态连续观察等缺点,但是其对胚胎无损伤、操作简单、快速价廉的优点使其在胚胎实验室广泛应用。本文旨在对人类胚胎形态学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作一综述。

  • 标签: 形态学评估 卵母细胞 原核 卵裂期 囊胚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morphogeneticproteins,BMPs)最初是作为一种可在异位诱导骨和软骨形成的蛋白发现的。现在已知,除了它们在胚胎形成和发育以及骨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以外,某些BMPs在不同器官(例如肝脏)的发病机理中也发挥一定的作用。BMPs信号通路控制着发育和成熟组织中一些细胞程序。本文能将就BMPs的结构和生物学作用、BMP信号通路及BMPs的临床研究和未来发展趋势做一综述。

  • 标签: 骨形态发生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beta 超家族 BMP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形态特征,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46例乳腺叶状肿瘤进行回顾性病理分析。结果良性30例,交界性8例,恶性8例,均为女性,发病平均年龄4O.8岁。病理特征肿瘤大小不等,切面呈分叶状。组织学表现为良性的腺上皮和不同异型性的间质成分混合组成。结论乳腺叶状肿瘤的确诊主要靠病理形态学分析,其中交界性叶状肿瘤及恶性叶状肿瘤由于其突出的间质成分容易确诊,良性叶状肿瘤除了间质细胞较丰富和叶状突起外,整个肿瘤组织结构的不均一性和特化性间质与非特化性间质的关系也是重要的病理形态学特点。

  • 标签: 乳腺肿瘤 叶状肿瘤 病理 形态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尺骨冠状突的解剖形态,测量其解剖数据,主要是为尺骨冠状突I、II型骨折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收集成年患者(16岁以上)正常肘关节CT资料50例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40.66,进行三维重建,在模型上分别测量冠状突高度(H)、尺骨近端在冠状突处的厚度(L)、冠状突近似弧形部分的半径(R),弧形对应的角度(α),冠状突高度25%处冠状突宽度(X)、50%处的冠状突宽度(Y)、冠状突基底部长度Q,冠状突近端到冠状突最高点的距离P,冠状突最高点与冠状突最近端连线和冠状突基地夹角β。以及冠状突基底部宽度即冠状突最外侧点到最内侧点的距离M。对测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状突高度、尺骨近端在冠状突处厚度、冠状突近似弧形部分的半径、弧形部分对应角度、冠状突高度25%处冠状突宽度及50%处的冠状突宽度分别为,男性H=18.80±2.16mm,L=35.44±3.54mmR=12.88±1.46mmα=141.51±13.44°X=17.17±1.96mmY=20.80±1.75mmβ=29.96±4.24°Q=39.74±4.92mmP=35.10±5.21mmM=25.98±4.51mm,女性H=17.27±2.42mmL=32.44±3.80mmR=11.64±1.42mmα=139.40±12.53°X=13.60±2.36mmY=17.06±2.03mm)β=30.95±4.41°Q=35.05±4.88mmP=30.24±4.27mmM=21.62±2.12mm。结论本研究可以为尺骨冠状突I、II型骨折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特别是应用袢钢板技术时,钢板的设计提供解剖数据。

  • 标签: 尺骨冠状突 解剖学研究 三维重建 数字化
  • 简介:本文应用MIAS-300型图像分析系统对甲状腺良,恶性滤泡性肿瘤各30例及正常甲状腺组织8例进行了形态定量测定及比较分析,旨在探寻形态定量指标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并建立数据库,为计算机协助诊断疾病打下基础。常规制片,用个体测量法及群体测量法分别分析了每例100-145个滤泡上皮细胞,获得6项参数,包括核面积,核周长,核形状因子,等效核直径,核黑度及核质比。经统计学分析,显示上述各项参数在良恶之间比较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表明这些参数在甲状腺滤泡性肿瘤良恶鉴别中有一定价值,为数学病理学研究提供了一定资料。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滤泡性腺癌 鉴别诊断 图像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尿常规里面细胞形态对肾病的影响。方法 以院内肾脏疾病患者50例为观察对象,均行尿液沉淀中红细胞形态检查,对比观察红细胞形态变化与肾脏病变化。结果 以综合检验确诊结果为标准,尿液红细胞形态诊断肾小球疾病、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尿道感染的符合率均为100.00%,糖尿病肾病与高血压肾病诊断符合率分别80.00%、75.00%,50例肾病患者诊断总符合率96.00%,对比无差异性。肾小球血尿30例中,红细胞形态以多形状变形为主,所占比例80.00%,其次为单一变形,所占比例13.33%;非肾小球性血尿20例中,红细胞形态以正形为主,所占比例85.00%,其次为单一变形,所占比例10.00%,对比有差异性。结论 尿常规中细胞形态变化与肾病变化相关,可辅助进行肾脏疾病的诊断与不同类型肾病鉴别。

  • 标签: [] 尿常规 细胞形态 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以观察S100A9、Galectin-7在放疗敏感性不同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为例分析其意义。方法收集治疗前宫颈癌组织标本,病理诊断均为中分化鳞癌,在进行放疗后根据WHO实体瘤放疗疗效判断标准,从中选择30例对放疗敏感的病例(实验组)和30例对放疗不敏感的病例(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中这些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放疗结果显示S100A9、Galectin-7的表达强度和表达率在实验组中均高于对照组。结论S100A9和Galectin-7与宫颈癌放疗敏感性有关。

  • 标签: 癌组织 免疫组织 化学表达研究。
  • 作者: 张薇 李颖 刘冰 洪涛 龙云婧 刘利鹏 安维康 马楚凡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2年第04期
  • 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修复科 军事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口腔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陕西省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32,空军军医大学特色医学中心口腔科,北京 100142,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数字化口腔医学中心 军事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口腔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陕西省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西安 710032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数字化方法探讨后牙种植患者上前牙唇侧牙龈形态和牙槽骨形态的相关性,为前牙修复设计和美学重建提供参考。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修复科行种植修复的后牙缺失患者64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40例,年龄(25.6±3.3)岁;按牙周表型分为薄龈型(29例)和厚龈型(35例)。采用口内扫描仪进行口内扫描,并拍摄锥形束CT,利用Geomagic和Mimics软件进行测量并记录上前牙唇侧牙冠宽度和高度、龈乳头高度、龈缘角度、骨乳头高度、骨缘角度。结果所有患者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牙冠宽长比为0.85±0.08、0.80±0.08和0.86±0.09(F=10.71,P<0.01);上颌中切牙间、中切牙与侧切牙间、侧切牙与尖牙间龈乳头高度分别为(3.93±0.86)、(3.47±0.84)和(3.38±0.91)mm(F=7.44,P<0.01),其下骨乳头高度分别为(3.44±0.88)、(3.12±0.75)和(2.72±0.63)mm(F=14.26,P<0.01);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龈缘角度分别为88.3°±7.7°、84.7°±8.9°和81.2°±6.6°(F=13.15,P<0.01),骨缘角度分别为103.2°±13.1°、99.5°±11.2°和110.6°±13.0°(F=13.25,P<0.01)。薄龈型受试者牙冠宽长比(0.81±0.08)、龈缘角度(82.2°±7.4°)、骨缘角度(99.4°±12.9°)均显著小于厚龈型受试者(分别为0.85±0.09、86.5°±8.6°、108.5°±11.4°)(t=-2.79、3.63、5.20,P<0.01);龈乳头高度[(3.93±0.81)mm]和骨乳头高度[(3.43±0.80)mm]显著大于厚龈型受试者[分别为(3.34±0.84)和(2.85±0.71)mm](t=-4.89、-5.36,P<0.01)。上前牙龈乳头高度与骨乳头高度呈中等程度正相关(r=0.66,P<0.01);牙冠宽长比与骨缘角度呈中等程度正相关(r=0.42,P<0.01);上前牙龈乳头高度与骨缘角度呈中等程度负相关(r=-0.58,P<0.01),骨乳头高度与骨缘角度呈高度负相关(r=-0.82,P<0.01)。结论上前牙不同牙位的牙冠形态、牙龈形态与牙槽骨形态各不相同;不同牙周表型患者上前牙牙冠宽长比、龈乳头高度、骨乳头高度、龈缘角度、骨缘角度不同。

  • 标签: 美学,牙科 计算机辅助设计 牙槽突 牙龈 龈乳头 牙周表型
  • 简介:C形根管是一种根管形态的变异,主要特征是根管横截面形态呈弧形,好友于黄种人。C形根管的特殊形态给临床治疗如根管疏通、清理和充填带来了挑战,本文将详细介绍C形根管的形态、识别及处理方法。

  • 标签: C形根管 形态 根管治疗
  • 简介:摘要近年来血液骨髓疾病的研究发展如雨后春芛,实验室检查除普通的瑞氏染色显微镜检查与活组织切片正渗入组织化学染色、血细胞化学、免疫学、遗传学、染色体检查并运用了组织培养、活体染色、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同位素及流式细胞等新技术。这些技术对血液细胞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观察,使我们更好地了解正常与病理状态下血液病细胞的生长,动力状态,代谢过程及功能特征,对血液的病因、发病机制分析及诊断治疗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在临床上,普通的瑞氏染色形态检查,可以为病情提供重要线索,为其他检查提供思路,因而是最基础的也是最经典的方法,对我们基层的医务人员由于没有高端的检查设备,就显得更为重要。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