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我国罹患年龄相关黄斑变性(AMD)的人数逐年增加,寻找一种切实可行的预防方法尤为必要。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运动对AMD的预防作用可能与影响新生血管相关因子、抑制全身炎性反应、降低机体氧化应激、影响微血管内皮功能等因素有关,但现阶段尚缺乏进一步的基础研究证据。本文围绕运动对AMD的影响,针对上述预防作用机制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更好理解运动与AMD的关联,为后续开展详细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

  • 标签: 黄斑变性 运动 发病率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年龄相关黄斑变性(AMD)是50岁以上人群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AMD可使中心视力进行、不可逆丧失,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研究人员已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筛选出一系列AMD相关基因(CFH、ARMS2、HTRA1等)和相应的单核苷酸多态(SNP)位点。通过检测这些位点,我们可以预测高危人群的AMD发生风险、AMD疾病亚型和进展情况,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敏感性。基因治疗方面,目前针对发病机制的研究突破较少,基因治疗集中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和补体通路的抑制、RNA干扰技术等方面,通过腺相关病毒载体递送和表达相应功能蛋白,从而抑制AMD的进展,但其安全和有效仍有待进一步评估。就AMD相关基因的SNP、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单核苷酸多态性 基因诊断 基因治疗
  • 简介:摘要老年便秘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通过对2013-2014年在我科住院的143位伴发老年便秘症状患者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辅以药物、精神、运动、按摩、结肠灌洗及饮食等疗法,对改善患者的便秘症状起到了积极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 标签: 老年 便秘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联合手术治疗老年白内障合并特发性黄斑前膜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 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白内障合并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60例作为探析对象,指导患者及家属自行选择对照组(超声乳化联合黄斑前膜剥除术治疗)及研究组(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内界膜剥除术进行治疗),对不同治疗后两组患者相关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并以统计学系统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结果可见,研究组患者视力水平、黄斑厚度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数据与另一组相比不存在较大差异,组间P值差显示>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黄斑前膜剥除术治疗临床效果良好,增加内界膜剥除术对患者未产生较大影响,临床应用建议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需求进行科学应用。

  • 标签: 联合手术治疗 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特发性黄斑前膜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离子导入配合药物治疗老年黄斑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黄斑变性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丹参注射液离子导入配合药物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0%,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5.00%(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离子导入配合药物治疗对老年黄斑变性有良效。

  • 标签: 老年黄斑变性 离子导入 丹参注射液
  • 简介:目的分析随访对老年黄斑变性(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AMD)患者行玻璃体腔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接受玻璃体腔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的AMD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在患者每次返院复查时进行健康指导。观察组由专科护理人员利用病案管理系统进行复诊通知、患者评价、病情跟踪、健康指导等。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失访率、复发率、视力上升情况、焦虑和抑郁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观察组在复查期间的失访率及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而视力上升的患者比例大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结论对老年黄斑变性患者药物治疗后应用病案管理系统随访,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黄斑变性 内皮生长因子 焦虑 抑郁 病案管理系统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6-16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6期
  • 机构:中国中山大学研究人员在美国报告说,他们完成的临床试验显示,其自主研发的新药康柏西普可明显提高湿性老年黄斑变性患者的视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光明亮睛散治疗年龄相关黄斑变性的疗效。方法确诊为年龄相关黄斑变性患者100例170只眼,分成实验组50例82只眼,对照组50例88只眼。实验组采用光明亮睛散专病专方治疗,对照组采用VitC、VitE、葡萄糖酸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对患者的视力、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情况。结果实验组显效12眼,有效45眼,无效25眼,总有效率69.5%结论应用光明亮睛散治疗年龄相关黄斑变性有较好的效果,可显著提高视功能

  • 标签: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中药 治疗
  • 简介:摘要年龄相关黄斑变性是一种较为典型的眼科疾病,主要是患者的黄斑区结构出现衰老的改变。本篇文章在此基础上,主要对年龄相关黄斑变性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现状进行综合的研究与探讨。

  • 标签: 年龄 黄斑变性 发病机制 治疗 视网膜
  • 简介:摘要年龄相关黄斑变性(AMD)的视力损失多由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凋亡和光感受器的退化引起。主动、被动吸烟会增加AMD发病率及向晚期AMD进展的风险,并且影响湿AMD的治疗效果。吸烟可引起脉络膜血管收缩、血管阻力增加、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脉络膜和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变薄,导致脉络膜和视网膜血管反应受损。香烟中的尼古丁可导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过度表达,VEGF增加血管通透及诱导内皮细胞增生,从而诱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形成。吸烟可诱发氧化应激,导致氧化损伤,减少补体因子H表达,增加膜攻击复合物,导致巨噬细胞功能异常,促进玻璃膜疣形成,诱导CNV形成。因此,在控制AMD发生、预防CNV形成中应充分认识吸烟与CNV以及AMD的关系,这对AMD的早期预防及探索更有效的治疗途径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吸烟 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老年厌食症是临床常见的老年综合征,表现为老年人持续而明显的食欲减退和(或)摄食减少,可造成多种不良后果而使老年人疾病患病率和死亡率增高,但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足,常被认为是衰老的正常现象而被忽视。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老年厌食症进行综述。

  • 标签: 厌食 筛查 评估与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年龄相关黄斑变性(AMD)是50岁以上人群的主要致盲眼病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年龄相关黄斑变性发病率逐年增加,如何能够快速,准确的做到年龄相关黄斑变性的早期诊断及治疗为眼科界关注的热点。眼底自发荧光以一种新的、无创的眼底检查技术为诊断带来新的突破。

  • 标签: 眼底自发荧光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应用探究
  • 简介:年龄相关黄斑变性(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AMD)是由多种因素诱发的、与年龄相关的一组黄斑疾病。AMD以黄斑部视网膜及其下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pigmentepithelium,RPE)和脉络膜发生病变,并导致患者视功能障碍和中心视力下降为特点,已成为我国老年人群不可逆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1]。

  • 标签: 视网膜色素上皮 中心视力 黄斑疾病 视功能障碍 DEGENERATION MACULAR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湿年龄相关黄斑变性患者实施康柏西普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本医院实施治疗的湿年龄相关黄斑变性予以项目研究,选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分组方法是奇偶法,对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一组归入34例。参照组应用雷珠单抗治疗、实验组应用康柏西普治疗,分析两组方案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结果:湿年龄相关黄斑变性患者治疗前临床指标具有一致、湿年龄相关黄斑变性患者治疗1周、1月后眼压、黄斑中心区厚度具有一致,P>0.05说明其差异相对较低。实验组的湿年龄相关黄斑变性患者经由治疗后,与参照组的患者治疗后进行对比,其视力较低,P

  • 标签: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康柏西普 雷珠单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