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对生长在俄罗斯里海北外围平原半荒漠地区两种不同生境下的沙棘适应性进行了研究。此项研究在俄罗斯科学院的森林科学研究所Dzhanybek实验研究站进行。该实验站位于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之间的里海低地(290万hm^2)的粘土半沙漠区,自然条件具有代表性。

  • 标签: 生态特征 沙棘造林 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
  • 简介:针对土默川平原地区苜蓿种植生产中施肥不合理、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在该地的和林盛乐园区及沙尔沁乡试验区,开展了配方施肥技术在草原2号杂花苜蓿(MedicagovariaL.cv.CaoyuanNo.2)生产中的应用研究。采用“3414”施肥方案设计,以化肥做种肥,于生长第2年第1次刈割后追施混合的“水溶肥”和“菌肥”。通过对不同施肥水平下牧草产量的测定分析,探讨土默川地区苜蓿生长过程中适宜的施肥水平。结果表明,和林盛乐园区试验区每公顷施入尿素163kg和重过磷酸钙293.4kg时苜蓿干草产量最高,沙尔沁乡试验区每公顷施入163kg尿素与硫酸钾150kg时苜蓿干草产量最高。

  • 标签: 苜蓿 “3414”施肥试验 牧草产量 化肥
  • 简介:黑龙江三江平原森林的变迁肇始于清末至民国时期。本文通过全面收集历史文献、地方文献,并结合实地踏勘,较全面地复原了黑龙江三江平原在清初及清中叶时期的森林环境,继而探讨了清末及民国时期此地森林演变的过程和原因——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所需、修筑中东铁路、作为船舶燃料以及挖参和采金。文章最后揭示了该地森林演变的空间特征,即由清初、清中叶的点式影响变为清末民初时期的沿边、沿江、沿路(铁路)、沿村、沿屯的破坏,但交通不便的深山区和平原腹地森林仍然保持着原始的状态。

  • 标签: 三江平原 森林资源 清代 民国
  • 简介:本文对生长在俄罗斯里海北外围平原半荒漠地区两种不同生境下的沙棘适应性进行了研究。此项研究在俄罗斯科学院的森林科学研究所Dzhanybek实验研究站进行。该实验站位于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之间的里海低地(290万hm^2)的粘土半荒漠区,自然条件具有代表性。

  • 标签: 俄罗斯科学院 生态特征 沙漠地区 里海 沙棘 平原
  • 简介:北京作为国家首都,责任重、规模大、功能集聚,随着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人口、资源、环境、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在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背景下,北京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平原造林工程的战略决策。规划整合现有资源,统筹各方诉求,通过对平原地区生态格局、城市建设发展特点及森林资源建设情况等方面的分析,提出合理的森林建设布局规划和建设内容指导,并从标准政策研究方面提出保障规划实旋的措施和建议,为推动平原地区造林工程实施、落实百万亩森林建设任务、实现平原地区总体森林布局结构和森林建设的良性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通过对北京现状环境状况的阐述引出平原地区造林的原因与背景,详细介绍了《北京市平原地区造林工程总体规划》的策略思路与具体内容,并简述了该工程四年来的实施情况,最终对如此快速大规模的平原造林工程的规划工作所具有的创新性与复杂性,进行了总结与思考。

  • 标签: 造林工程 规划 建设 平原
  • 简介:介绍了三江平原七星河湿地的概况;分析了资源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保护区保护及合理利用的建议、对策.

  • 标签: 七星河湿地 保护 合理利用
  • 简介:<正>泡桐,是我省豫东平原农区的一大资源优势,如何利用这一优势,本文试图从河南兰桐林业集团公司的发展谈点拙见,仅供参考。一、兰桐林业集团的起步兰桐林业集团前身——兰考县林产品经销公司成立于1986年,当时只有17名职工、3万元流动资金和7间破房。在经理阎正升的带领下,他们硬是靠着脚踏实地、吃苦耐劳、勇于进取的实干精神,经过四年多的努力使公司的资本积累达到了370多万元。有了家底以后,他们把眼光放在了利用当

  • 标签: 平原农区 林业产业体系 林业集团 桐木拼板 豫东平原 相关产业
  • 简介:以常山县平原绿化为例,阐述平原绿化在促进城乡绿化一体化、有效增加森林资源、改善平原区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建设成效,分析平原地区的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生态与景观功能不强等问题,提出提高平原绿化水平、发挥平原绿化效益、建立平原绿化长效机制、巩固平原绿化成果等搞好县级平原绿化的对策。

  • 标签: 平原绿化 成效 问题 对策
  • 简介:武汉市蔡甸区洪北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为无牛耕区建设起到了划时代的示范作用。该合作社位于蔡甸区洪北民垸内,于2007年7月在区工商分局注册成立,现有社员32人,拥有各类农业机械48台(套)。其中大中型拖拉机27台(套),自走式玉米联合收割机15台,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2台,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4台,农机总动力达2608kW,

  • 标签: 平原地区 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 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 玉米联合收割机 专业合作社 时间
  • 简介:本研究以松嫩平原西部人工苜蓿草地为研究对象,利用静态箱法和气相色谱法进行田间CO2通量观测,同时对地表温度和气温进行观察记载。结果表明:松嫩平原西部人工苜蓿草地在每个物候期CO2日通量都为负值,说明苜蓿草地从外界吸收CO2,在生长期起到了碳汇的作用;CO2通量与气温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而与地表温度没有明显相关性。

  • 标签: 苜蓿草地 CO2通量
  • 简介:江苏省平原沙土区的土壤沙性大、颗粒细、粘结力小,其抗冲性和抗蚀性低,该地区降雨量丰沛、降雨强度大,因而在植被覆盖率低的河、沟、渠等堤坡坡面水土流失极为严重,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体现为河坡的毁坏和河道的淤积。经多年实践,总结积累了一套较为成功的平原沙土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主要是采取工程、植物和管理并举的综合防治体系。平原沙土区水土保持的效益主要体现在减少径流含沙量、减少淤积河道泥沙、防止河坡坍塌,科学开发利用河堤堤防土地资源,增加经济效益等。

  • 标签: 平原沙土区 水土流失 防治措施 效益
  • 简介:评价了10个多功能树种-阿江榄仁树(Terminaliaarjuna)、印楝(Azadirechtaindica)、牧豆树(Prosopisjuliflora)、水黄皮(Pongamiapinnata)、木麻黄(Casuarinaequisetifolia)、角豆树(Prosopisalba)、阿拉伯金合欢(Acacianilotica)、细叶桉(Eucalyptustereticonis)、牛蹄豆(Pithecellobiumdulce)、铁刀木(Cassiasiamea)等10年间的生物量和生物能产量,这些树种采用单种栽培的农作方式种植于印度北部恒河平原苏打土壤。该地区土壤紧密、盐碱化、透水性差、营养匮乏。10个树种中,细叶桉植株最高,牧豆树和木麻黄次之。阿拉伯金合欢林分基面积为3.04m^2.hm^-2,植株胸径优于其他树种,牧豆树和木麻黄植株胸径次之。10年间,牧豆树和Acacianilotica分别产出生物量56.50和5075Mg·hm^-2,而阿拉伯金合欢、水黄皮和角豆树生物量产出量较小。牧豆树的营养需求和净生物量产出均最大,而且叶片中营养元素(N,P,K,Ca和Mg)含量较高。然而,树种间木质成分差异较小。以每吨木材营养元素产出量计算,氮素在阿拉伯金合欢中产出量最低,磷和钾分别在阿江榄仁树和牛蹄豆中产出最低,钙和镁在牧豆树中产出最低。牧豆树生物质能产量最高1267.75GJ·hm^-2,阿拉伯金合欢次之1206GJ·hm^-2,印檬最低(520.66GJ.hm^-2)

  • 标签: 生物量 苏打土 印度恒河平原 多功能树种 养分浓度 养分利用效率
  • 简介:基于河南省平原地区的调查数据,运用线性回归,从农户种植行为(林木种植数量变化)的角度对平原地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绩效加以分析,得出反映改革的变量影响显著。其他类变量中户主受教育程度、农户家庭消费、是否可以贷款或借款、市场预期等变量影响也显著,建议应强化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加快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对农村教育的投资。

  • 标签: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平原混农林业 种植行为 农户
  • 简介:本文通过对山东省东明县胡庄乡混农林业建设的调查与分析,试图探讨黄淮海平原农区农业、林业、畜牧业等各行业综合开发利用的新途径。文章根据胡庄乡的现状,以综合治理风沙、旱涝、盐碱,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中心,提出了以林业为突破口,田水路林村统一规划、风沙旱涝盐碱综合治理,以林促农牧,建立农林牧工商生态经济体系等具体措施;并从粮棉产量、养殖生产、产值、林木覆盖率、生产率、能源、国家贡献等方面进行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分析。

  • 标签: 混农林业 山东省东明县 黄淮海平原 开发治理 生态效益 林牧
  • 简介:本文立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归纳总结了北京平原造林工程的特点,并就城市森林综合服务功能的更好发挥、造林树种选择和植物配置模式的优化、建设施工和后期养护管理问题提出了个人见解,期望为今后平原地区大尺度园林景观规划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 标签: 可持续发展 大尺度 景观规划 平原造林 城市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