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台山杂咏之四:颠风作力扫阴霾,白日晴天四望开。好个台山真面目,争教坡老不曾来!《台山杂咏十六首》元氏自注“甲寅六月”。本集卷三十七《暠和尚颂序》:“岁甲寅七月,予自清凉返太原”。依此,则元氏游台山的时间将近一月。甲寅为元宪宗四年(1254年),时元氏已六十五岁。这时的诗作,当如李光庭《辑元氏年谱序》所说,属於元氏第四期。即“己亥还乡,幸完家室,托遗编於腐史,蔚重望於灵光。守先人读书之庐,作诸候高座之客,大抵流连觞榼奔走风光,酬应之作既多,衰伤之音遂鲜。诗穷后工,靡援斯例。此回忻之诗,又一境

  • 标签: 遗山 甲寅 遗编 元氏 李光庭 集卷
  • 简介:2000年,崔正森先生积20年心血撰成的煌煌70余万字的《五台佛教史》出版,引起国内外学界一片热议,好评如潮,把五台佛教文化热烧到了白热化,为推动五台佛教文化研究与旅游热起到了积极作用。当时,我在一篇书评中就欣喜地说到:“五台学已经呼之欲出了。”2009年,五台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再次掀起五台热,构建“五台学”已成学界共识。

  • 标签: 五台山学 《五台山佛教史》 世界文化遗产 2009年 佛教文化 文化研究
  • 简介:21世纪,人类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产业就是通过提供文化产品来满足消费者需求,是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构成一国综合国力的“软实力”。五台要树立大目标,规划大格局,建成世界佛教徒心目中的“麦加”。

  • 标签: 五台山 文化产业 佛国“麦加” 般若苑
  • 简介:五台这1310首诗歌,显示了五台佛教发展的历史轨迹,展示了五台文化的丰富多彩,揭示了各类历史人物的五台因缘,具有相当的学术研究价值.

  • 标签: 《五台山诗歌》 佛教 发展 计歌 历史 文化
  • 简介:梵净山是地球上同纬度生态系统保存最完好的“绿色宝库”。梵净山系武陵山脉主峰,武陵源之魂,山势峥嵘,地史古老,其海拔2493.8米,总面积567平方公里。1982年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人与生物保护区网”

  • 标签: 梵净山 地理位置 自然风景 生物资源 佛教文化
  • 简介:在五台佛教圣地的寺院里,保存着两尊精细别致的欢喜佛。因他奇形怪状,人们少见多怪,不解其义,往往造成一些误解和非议。所以,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些探讨,以便就教于方家学者。“欢喜佛”一词创始于日本的台密。在我国藏传佛教的西密中,一般称为“欢喜天”;在印度佛教的梵密中,本称“毗那夜迦”。相传,毗那夜迦是印度摩醯首罗大自

  • 标签: 五台山研究 印度佛教 台密 佛教圣地 密宗 怖畏金刚
  • 简介:①《五台八首》收在戴廷栻《霜红龛诗略》(缺一首)和各本《霜红龛集》中,但戴廷栻刻本,刘飞刻本、王晋荣刻本和丁宝铨刻本的文字略有差异,笔者互相参照,择善而从。②中台,又名翠岩峰,海拔二千八百九十四米。

  • 标签: 戴廷栻 霜红龛集 五台 翠岩峰 中台 丁宝
  • 简介:“奉旨道场”是五台“六月道场”中的一部分,为五台喇嘛教一年中最大的佛事活动。相传,此活动起源于西藏,是为纪念藏僧拉龙巴拉丹挺身护法而形成的。清时,随着五台喇嘛教的日益繁盛,“奉旨道场”即在五台“落户”,并且延续下来。

  • 标签: 佛事活动 罗喉 清时 典器 二十八星 异服
  • 简介:本刊讯普陀佛协为了解除老年僧人的后顾之忧,相继建立了颐养堂、医务室、涅槃堂、普同塔。颐养堂现有老僧14人,年龄最高的91岁,最低的73岁。颐养堂有安静的寝室,清净的念佛堂,还

  • 标签: 涅槃堂 老僧 服务周到 老法师
  • 简介:佛教音乐是伴随着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它与我国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相融合,形成了以宁静、致远、肃穆、平和为独特风格的宗教音乐,同时也影响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形成和发展,既是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的珍贵资料,又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五台佛乐分青庙与黄庙两种。青庙音乐中有伴奏念经的经文音乐和以乐器为主的经外音乐,这里专指青庙音乐中的经外音乐。它与北京智化寺京音乐、福建南乐、西安古乐并称为我国四大古乐,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是北方佛乐的代表。

  • 标签: 五台山佛教 佛乐 佛教音乐 繁峙县 中国传统音乐 音乐厅
  • 简介:扁担山乡,位于镇宁县城西北部的白水河上游,是布依族聚居区域,旧称扁担槽,泛指以扁担为中心的108个布依族村寨。这里曾经孕育生长了古夜郎文化和布依族民族世俗文明。建国初期的扁担山区辖48个布依寨。黄果树建镇后,

  • 标签: 扁担山乡 贵州 地方经济 经济资源
  • 简介:白云寺位于鼎湖山西南部,云溪上游的云顶山麓。始建于唐代开元年间(713-741年),历史悠久,一直被庆云寺僧视为祖庭。该寺由禅宗六祖慧能高徒智常禅师首创。

  • 标签: 鼎湖山 白云寺 跃龙庵 宗教信仰 佛教
  • 简介:禅宗三祖僧璨道场天柱,位于安徽省潜山县西北,又名潜山,亦名皖公。潜山县亦因而得名。主峰为天柱峰(俗称笋子尖)海拔1488.4米,峻拔高耸,势如擎天之柱,故名天柱。上有摩崖题刻“中天一柱”、“孤立擎霄”、“顶天立地”等大字,以形容其气势。

  • 标签: 天柱山 道场 禅宗 潜山县 安徽省
  • 简介:法兴禅师塔位于五台佛光寺西北的塔坪上、解脱禅师塔前.法兴禅师,京洛人,7岁出家.精通《妙法莲华经》和《净名经》等.他志历名山,乐止林泉,遂隶名佛光寺,并建三层九间弥勒大阁.又塑佛菩萨像万尊,分置台山诸寺.他曾任五台山门都纲.唐文宗太和年(828)圆寂,建塔于佛光寺西北一里.塔身平面六角形,下为石制六角束腰须弥座,上下各三层,中间无雕饰.其下为石制基台,年深日久,被土掩埋.塔身一层正面辟有方门,上为方形塔铭,记述了塔主的生平行履和建塔时间.铭上为砖砌的普柏枋和阑额,承托着仿木构的转角斗拱和颇浅的叠涩塔檐.一层和三层塔檐相似,层和四层塔檐仿佛.一、三层的塔檐比、四层的塔檐既厚且大.三层塔身正面也嵌有一块刻石,可惜文字漫漶不清.一、三层的塔身远远高于、四层的塔身.四层塔檐上面,反叠涩内收而成塔顶.年长日久,风沙掩埋,现在看去犹似一个半圆形的塔顶.该塔敦厚稳重,形制特殊,实为罕见,而且现在已荡然无存,仅留一张影片了.所以说,它是一张弥足珍贵的资料.

  • 标签: 禅师 菩萨 五台山 解脱 西北 名山
  • 简介: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初春的一个清晨,全椒县(今仍属安徽)一个蔡姓人的家里,一个男婴降生了。这个男婴,就是后来被名为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德清。德清的母亲是一个观音菩萨的信仰者,据说她着胎的时候,梦见观世音菩萨手中抱了一个孩子向她走来。正如中国儒家的一个大德所说:天降大任于斯人也,

  • 标签: 德清 高僧 明末 观世音菩萨 观音菩萨 中国儒家
  • 简介:<正>一、《易经》哲理概论王船的易学,是他学术思想的最重要部分,也是中国《易经》哲学的代表。历代研究《易经》的学者,在汉朝专门注解,建立象数;在宋朝零碎讲解,没有系统;在清代从事考据,讲述图解。王船则排除汉朝的象数,从哲学思想解释全部《易经》和《易传》。成立他的易经哲学。

  • 标签: 宇宙 太极图 王船山 乾坤并建 八卦 哲学思想
  • 简介:台怀镇位于五台五个台的中心谷地,狭谷呈南北走向,平均谷宽400米,海拔1600—1700米,周围山峦叠嶂,蕴秀藏云,寺庙林立,古迹成群,集中在台怀镇的寺庙就有30多处,它是五台的佛教中心和旅游中心。为使人们更多地了解五台气候,以促进五台旅游事业的发展,我们就1970—1981年在罗(目侯)寺观测的

  • 标签: 台怀镇 旅游中心 山峦叠嶂 避暑胜地 冬半年 干燥指数
  • 简介:石经寺是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成都市龙泉山东麓的同安镇石经村境内,距成都市区30公里。古刹约建于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八年(1444),原名天成寺,为明中叶临济宗的代表人物楚绍琦的道场和圆寂地,距今已有将近560年的历史了。

  • 标签: 道场 龙泉山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统 成都市 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