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10年9月9日下午我乘车去黄山市华山宾馆,参加由第二军医大长征医院皮肤科主办医学真菌进展学习班》。18:00多到达,匆匆吃完晚餐便马不停蹄赶往会场。20:00温海教授准时开讲。在短短2小时内我了解了真菌命名、分类,知道真菌名后缀.sp为属,.ver为变种,.never为新变种,

  • 标签: 黄山市 真菌 学习 医学 华山 新变种
  • 简介:[背景[白僵菌是一种应用最广泛虫生真菌,已被用于工厂化大量生产,可防治多种农林害虫。[方法]试验设置17、21、25、29和33℃5个温度水平,采用喷雾法,将浓度为1×105和1×108个·mL-1白僵菌孢子悬浮液分别感染红火蚁工蚁,以测试不同温度下白僵菌菌株对红火蚁工蚁致病。[结果]当浓度为1×108个·mL-1时,在21、25和29℃条件下,红火蚁工蚁在15d累计死亡率均达到了100%,在17和33℃下分别为99.36%和98.74%。当浓度为1×105个·mL-1时,在21、25、29和33℃下,红火蚁工蚁在15d累计死亡率分别为29.42%、36.18%、33.17%和27.21%,显著高于17℃累计死亡率。2个浓度处理在17~25℃时,白僵菌对红火蚁工蚁致死中时(LT50)随着温度升高而缩短,当温度为29和33℃时,红火蚁LT50不减少反而增加。25℃时白僵菌Bb04菌株对红火蚁工蚁LT50最短,死亡速度最快,致病最强。[结论与意义]该研究可为制定田间利用白僵菌防治红火蚁最佳时期奠定基础。

  • 标签: 白僵菌Bb04菌株 红火蚁 温度 致病力
  • 简介:经室内侵染测定,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和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anisopliae皆能侵染雷公藤丽长角巢蛾Xyrosarialichneuta幼虫,不同菌株侵染存在显著差异。3株白僵菌中,Bb27菌株毒力最强,菌液为1×10^5~1×10^9个·mL^-1五个不同浓度梯度孢子悬浮液时,害虫15d校正死亡率在58.3%-100%之间;LT50分别为9.36d,6.26d,3.89d、2.54d.2.10d;LC50为4.87×10^4个·ML^-1。3株绿僵菌中,MaZPTP01菌株毒力最强,5种孢子浓度15d校正死亡率分别为52.4%、69.0%、76.2、92.9%、95.2%;LT50分别为11.47d、6.89d、4.36d、2.68d、2.13d;LC50为7.39×10^4个·mL^-1。Bb27和MaZFIT01菌株可应用于林间作进一步防治试验。

  • 标签: 白僵菌 绿僵菌 丽长角巢蛾 侵染力 雷公藤
  • 简介:通过比较5株白僵菌菌株产孢量及对刚竹毒蛾毒力,结果发现:Bgz06菌株产孢量为(5.4±0.3)×108孢子·cm-2,室内测定对刚竹毒蛾幼虫LT50为5.6d;用该菌株生产粉剂进行林间防治试验,用量为22.5kg·hm-2时,幼虫死亡率超过90%,僵虫率超过85%,说明Bgz06菌株是防治刚竹毒蛾优良菌株,可以进一步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白僵菌 刚竹毒蛾 产孢量 致病力
  • 简介:据新浪科技讯两位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因发现人类嗅觉系统奥秘而荣获今年诺贝尔医学奖。以下是瑞典科学院决定向这两位美国科学家颁发医学文告内容节选:

  • 标签: 美国 科学家 瑞典科学院 诺贝尔医学奖 人类 嗅觉
  • 简介: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资源中心,于2003年由实验动物所繁育场和模型动物室合并而成。为科学研究、新药开发、食品、药品安全评价等,提供包括各类模式动物共计27个品系啮齿类实验动物。本中心位于北京市宣武区南纬路2号,为提供高质量实验动物,设生产、销售、质量控制等部门。现有屏障设施2000平方米,隔离设施1000平方米,年生产常规大小鼠20余万只,生产糖尿病,高血压,免疫缺陷等动物数万只。生产各种饲料100吨。

  • 标签: 啮齿类实验动物 中国医学科学院 动物研究所 资源 质量控制 模型动物
  • 简介:通过论述循证医学对浅部真菌病中医临床研究意义,回顾其在中医药治疗浅部真菌病临床研究中现状和存在问题。中医对浅部真菌病认识由来已久,已知具有抗真菌作用中药有很多,但由于中药单方和复方成分复杂特点,这类相关研究数量不多且质量不高,一定程度限制了临床工作者和研究者整体科研设计思路。该文介绍了澳大利亚抗真菌药物——茶树油研发历程,探索中医药治疗浅部真菌病循证医学之路(Evidence-BasedMedicine,EBM),结合提供思考与设想,也为浅部真菌病中医药规范化诊疗提供借鉴。

  • 标签: 循证医学 中医药 抗真菌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对抗体相对亲和进行定性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以便快速、简便地从大量抗体突变体中挑选高亲和突变体。方法:将待测抗体倍比稀释后用直接ELISA方法进行定量,同时用相同浓度抗体作为一抗与抗原进行间接ELISA反应,以前者吸光度值为横轴、后者吸光度值为纵轴绘制散点图,通过拟和后曲线判断抗体亲和高低,并通过BIA-core法对该方法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通过该方法获得抗体亲和高低情况与经测定抗体亲和得出结果一致。结论:该ELISA方法是一种简便可行、准确有效抗体亲和定性比较方法,可以应用于不同抗体亲和成熟比较研究。

  • 标签: 抗体亲和力 定性比较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案例教学法在医学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级临床专业学科学生240名,按照教学模式不同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临床专业A班(观察A组)、B班(观察B组)、C班(观察C组)每班60名,均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生物化学试验教学,另将临床专业D班6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全部学生均在期末行考核对比.结果采用案例教学模式观察ABC组学生学习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t=14.7624,P=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案例教学法在医学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效果令人满意,其充分增加了学生学习生物化学兴趣,为学生知识掌握提供了良好方式,该教学模式值得推广.

  • 标签: 案例教学法 医学院 生物化学 实验教学
  • 简介:苹果炭疽叶枯病是由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引起一种真菌病害,现已上升为世界苹果生产中主要病害之一。了解不同来源苹果炭疽叶枯病菌致病差异及明确苹果种质资源对苹果炭疽叶枯病抗性,对品种选育、品种合理布局以及控制病害流行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研究对不同来源79株病原菌进行了室内致病测定,获知该菌致病差异明显,其中强致病菌株所占比例大。同时,本研究也对327份苹果种质资源进行了室内抗病性鉴定,其中高抗资源160份,中抗资源6份,中感资源22份,高感资源139份。表明我国现保存苹果种质资源中存在丰富抗病种质。进一步按苹果分类系统分析发现,抗病资源在当前栽培主要品种群中均有分布,特别是红玉品种群、富士品种群抗病资源最为丰富。

  • 标签: 苹果炭疽叶枯病 胶胞炭疽菌 致病力 抗病资源
  • 简介:为了推广医学真菌学基础与临床知识,经全国继续教学委员会批准,中国-荷兰CBS真菌生物多样性中心将于2013年11月18日~29日在广州联合举办“中国·荷兰CBS医学真菌培训班(CBSCourseMedicalMycology)”,该培训班由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和荷兰CBS真菌多样化研究中心主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和暨南大学医学院承办。

  • 标签: 生物多样性中心 真菌学 CBS 医学院 培训班 荷兰
  • 简介:为了更好地宣传学术期刊转型对促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要意义,并积极推动学术评价机制改革,整体推进学术期刊数字化、网络化转型升级,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首批连续型网络出版物规范化试点"与"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试点"工作要求,基于前不久发布《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CAJ.N)出版传播平台(CAJ—NP),本着试点先行、扎实推进原则,《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将启动“学术期刊网络版示范工程”,组织、支持一批数字出版工作基础较好重要期刊率先以录用定稿网络首发方式在CAJ-N正式出版期刊网络版。

  • 标签: 网络版 学术期刊 CAJ 期刊网络
  • 简介:当地时间10月4日11时30分,2010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揭晓。被誉为“试管婴儿之父”英国科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因“在试管受精技术方面的发展”而被授予该奖项。在试管婴儿技术已给全人类带来福音今天,爱德华兹获奖赢得科学界一片欢呼。

  • 标签: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试管婴儿 英国科学家 繁衍 受精技术 斯德哥尔摩
  • 简介:在诸多人类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疾病比如慢性疼痛、焦虑和癫痫中,氯化钾膜蛋白KCC2活性都是降低。本周《自然-医学》上发表一项研究发现,一种新研制小分子可以增强KCC2活性并缓解大鼠慢性疼痛。这项发现意味着治疗疼痛以及其他因KCC2活性降低而产生疾病有了一种潜在治疗方法。

  • 标签: 蛋白活性 慢性疼痛 小分子 治疗 医学 自然
  • 简介:正在发育胎儿完整基因组,潜藏在它妈妈血液里,这给准父母提供了一种潜在非入侵方法,来检测婴儿是否患有某种先天疾病。研究论文发表在近期《科学一转化医学》(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网站上。

  • 标签: 科学家 基因组 胎儿 医学 转化 组方
  • 简介:目的:研究磷脂化修饰对重组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进入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HCAEC)、人心肌细胞(HCM)能力影响。方法:分别运用流式细胞术和蛋白印迹分析磷脂化修饰超氧化物歧化酶(PC-SOD)和SOD与HCAEC、HCM结合能力,并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术分析修饰前后SOD在细胞中定位。结果与结论:磷脂化修饰可显著增强PC-SOD与细胞亲和,并可显著增强PC-SOD进入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和人心肌细胞能力。

  • 标签: 超氧化物歧化酶 磷脂化 细胞亲和力
  • 简介: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于2002年10月7日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英国科学家悉尼·布雷内(Sydney Brenner)、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霍维茨(Robert Horv比)和英国科学家约翰·苏尔斯顿(John Sulston),以表彰他们在器官发育及程序性细胞死亡基因调控方面做出贡献^[1]。

  • 标签: 程序性细胞死亡 2002年 诺贝尔奖 生理学奖 医学奖 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