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治疗在颅脑损伤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配合高压配合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37例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3-7分26例,8-12分11例,平均6.5分;治疗后GCS评分3-7分9例,8-12分7例,13-15分21例,平均得分10.8分,明显高于治疗前。结论高压配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有助于昏迷患者意识恢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

  • 标签: 高压氧 重型颅脑损伤 临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高压治疗在脑损害患儿康复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6月到2011年4月诊治的脑损害患儿130例,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康复干预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GDDS得分分别为(86.45±5.89)分、(71.38±4.98)分,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7521,P<0.05);研究组后遗症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X2=4.6003,P<0.05)。结论高压治疗在脑损害患儿康复中疗效显著,且后遗症发生率低,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脑损害 小儿 高压氧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治疗闭合性脑损伤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闭合性脑损伤住院患者病例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措施基础上采用高压治疗及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50例治疗有效率76.0%(38/50),致残率12.0%(6/50);观察组50例治疗有效率94.0%(47/50),致残率6.0%(3/50),两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采取有效地护理干预措施配合高压治疗闭合性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降低致残率,改善预后生活质量。

  • 标签: 高压氧 治疗 闭合性脑损伤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治疗阻塞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将50例阻塞性黄疸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20)和高压组(n=30),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高压组在内科治疗基础上加以高压治疗,Qd,10次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行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及凝血酶原时间(PT)检测,并于治疗结束时进行疗效判定。结果高压组治疗后的TBIL、ALT、GGT、ALP及PT水平与对照组和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高压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压有利于促进阻塞性黄疸患者的胆管畅通和黄疸消退,是一种积极、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 标签: 肝胆疾病 阻塞性黄疸 高压氧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压(HBO)综合治疗对神经性耳鸣的影响。方法神经性耳鸣92例(131耳)观察期间每天予药物治疗(扩血管,神经营养等),并予高压治疗(0.12MPa,稳压吸氧60分钟,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每周休息1天)。高压治疗次数4~50次,平均13次。结果92例(131耳)神经性耳鸣总有效率70%,经相关分析,病程与疗效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r=-0.9301,P<0.05);经相关分析,疗程和疗效无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0.7338,P>0.05),无效者均为治疗疗程小于30天者。结论神经性耳鸣的治疗,应及早进行,应坚持30天以上的高压综合治疗。

  • 标签: 高压氧 神经性耳鸣
  • 简介:摘要通过运行厌氨氧化反应器,我们发现无机碳源对厌氨氧化的反应有很大的影响,无机碳源投加量的改变对厌氨氧化影响不同,当无机碳源投加量小于1g/L时,对厌氨氧化中氨氮的影响大于亚硝态氮,当无机碳源投加量大于1g/L时,则相反。厌氨氧化中氨氮的抗冲击力,明显小于亚硝态氮。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桥面铺装是桥梁行车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行车的安全性、舒适性、桥梁耐久性以及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上海昌吉东路大桥的有关情况,总结介绍了钢桥面铺装环沥青材料要求、配合比设计,同时对钢桥用环沥青的水稳定、高温稳定性以及变形协调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钢桥用环沥青具有优良的高温稳定性能和水稳定性能,相比其他混合料它也有较强的变形协调性能。

  • 标签: 桥面铺装 环氧沥青 配合比设计 性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局部疗与药物配合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7例新生儿尿布皮炎的护理观察。结果本组37例新生儿尿布皮炎的患儿中,入院时不同程度的尿布皮炎30例治愈,6例好转,1例未愈,总有效率达97.3%,治愈率81%。

  • 标签: 新生儿尿布皮炎氧疗配合药物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结合高压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84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按常规药物治疗配合康复训练,观察组同时应用高压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92.86%,对照组有效率71.42%,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结合高压对急性期脑梗死有协同治疗作用,两者合并应用治疗急性期脑梗死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康复 高压氧 脑梗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的耐药性现状。方法对19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和286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用VITEK-32和GPS-107药敏卡,GPI鉴定卡,API-Spath手工条鉴定细菌并测定其对药物的敏感性。应用胶乳凝集试验检测青霉素结合蛋白2a(PBP2a),同时用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检测耐甲西林的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VRSA)和异质性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hetro-VRSA)。结果耐甲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仪器法、PBP2a、纸片扩散法阳性率分别为72%、76%、68%,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耐甲西林仪器法、纸片扩散法(CNS)分别是78%、72%,PBP2a全部阴性。未检出VRSA和hetro-VRSA。结论万古霉素、复方新诺明和四环素对耐甲西林的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胶乳凝集试验检测PBP2a简便、快速、准确。

  • 标签: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治疗的30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治疗的30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作对照。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高压治疗。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患儿脑水肿短时间内明显改善,神经系统后遗症明显降低。结论高压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治疗中可以明显改善脑水肿症状,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

  • 标签: 高压氧 小儿 缺血缺氧性脑病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高压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作用。方法对116例0—1岁的小儿脑瘫痪的综合分析总结规律。结果病史中有高危的因素;具有周期的早期症状;临床检查均有异常反应及肌张力的改变;大多数患儿有头部CT与脑电图表现异常。

  • 标签: 小儿脑性瘫痪 早期症状 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高压(HBO)综合治疗颅脑外伤(TBI)患者的疗效。方法对86例患者进行醒脑护脑、神经营养药物,止血、抗感染、脱水降颅压,维持酸碱和水电解质平衡,及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有手术指征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包括脑室引流、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等;同时配合推拿按摩、针灸等治疗。入院3天生命体征稳定且无HBO治疗禁忌证的患者即开始HBO治疗。结果本组患者经观察,HBO组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有效率为91.6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BI后配合早期HBO综合治疗,并不能减少早期TBI患者的死亡率,但可促进患者的苏醒,减少患者的植物生存状态,减少重度残疾及后遗症,有效的促进功能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及生存质量。

  • 标签: 高压氧治疗 治疗时机 颅脑外伤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高压治疗过程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对120例高压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的心里护理、高压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本组12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经高压治疗后,痊愈84例,有效2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3.3%。结论在突发性耳聋高压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是保护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之一。

  • 标签: 高压氧 突发性耳聋 高压氧护理 心里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高压配合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即复方丹参液、低分子右旋糖酐、能量合剂等药物治疗,研究组则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高压辅助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压联合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听力恢复快,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高压氧 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