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巢原发性黏液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至2018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妇产医院28例卵巢原发性黏液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复阅病理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28例患者年龄22~64岁,平均46.5岁。10例为常规体检发现,15例出现下腹不适或疼痛,3例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盆腔超声检查均提示附件区不均匀包块,血清学肿瘤标志物无明显升高。肿瘤直径8~32 cm,平均16.5 cm。单侧卵巢肿瘤26例,双侧卵巢肿瘤2例。以囊实性、多房为主,囊内为黏稠液体或胶冻样物,伴实性乳头状突起或实性质硬结节。镜下肿瘤均衬覆胃肠型上皮,18例以交界性黏液性肿瘤为主,局灶示融合性浸润癌;10例以融合性浸润癌为主,其中2例局灶出现侵袭性间质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显示,细胞角蛋白(CK)7、CK20和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CDX)2阳性率分别为100.0%(28/28)、71.4%(20/28)和53.6%(15/28);配对盒基因(PAX)8和富含AT序列特异性结合蛋白(SATB)2阳性率分别为14.3%(4/28)和10.7%(3/28)。依据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14卵巢癌分期标准,Ⅰ期21例,Ⅱ期4例,Ⅲ期2例,Ⅳ期1例。患者随访3~120个月,平均55个月,17例未见复发和转移(FIGO Ⅰ期16例,Ⅱ期1例);5例2年内复发(FIGO Ⅱ期2例,Ⅲ期2例,Ⅳ期1例),其中4例5年内死亡(FIGO Ⅱ期1例,Ⅲ期2例,Ⅳ期1例);6例失访(FIGO Ⅰ期5例,Ⅱ期1例)。结论卵巢原发性黏液腺癌少见,无特异性临床症状,以融合性浸润为主,免疫组织化学检查CK7均为阳性,CK20、CDX2不同程度表达,SATB2和PAX-8多为阴性。预后与分期密切相关,FIGO Ⅰ期预后良好,Ⅲ和Ⅳ期预后差,应注意与卵巢转移性黏液性肿瘤鉴别。

  • 标签: 卵巢肿瘤 腺癌,黏液 肿瘤转移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Amsterdam胎盘病理诊断共识的制定规范了胎盘诊断术语,该标准将胎盘病理分为母体血管灌注不良、胎儿血管灌注不良及感染-炎性病变。本文梳理了胎儿灌注部分病理诊断的相关文献,内容包括脐带病变、胎儿大血管栓塞性疾病及终末绒毛的缺血缺氧性病变,以帮助理解此类病变,提高胎盘病理诊断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阑尾肿瘤标本巨检形态、取材要点及病理诊断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阑尾肿瘤临床标本巨检、病理资料。结果15例阑尾肿瘤患者恶性黏液性肿瘤4例,类癌1例,腺瘤10例。2例同时发生阑尾卵巢黏液性肿瘤及1例阑尾低级別黏液性肿瘤单纯切除术后间隔1年复发累及双卵巢、子宫后壁,经免疫相关抗体证实源于阑尾。结论阑尾肿瘤少见,认识并积累常规病理巨检经验、取材技巧及病理诊断特点,以减少误漏诊,及了解阑尾恶性肿瘤发展、治疗和预后。

  • 标签: 阑尾肿瘤 巨检 取材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接触性出血临床症状与宫颈细胞病理诊断之间的关系。 方法 报道 200 例接触性出血患者的宫颈液基细胞病理诊断特点。 结果 200 例接触性出血患者,其中 ASC-US 58 例,占 29% ; ASC-H 14 例,占 7% ; HSIL 9 例,占 4.5% ,其中滴虫感染引起的接触性出血 7 例,占 3.5% 。 结论 1. 接触性出血患者的宫颈液基细胞片较大多数阴性片背景稍不好, ASC-US 诊断率稍高,少数接触性出血患者可诊断 LSIL/ASC-H 、 ASC-H 或 HSIL ,或微生物感染(如滴虫)。 2. 对于接触性出血患者的宫颈液基细胞片更应仔细阅片,提高阳性诊断率; 3. 液基细胞片诊断阴性的接触性出血患者,建议每年复查一次,连续复查两年阴性者可每两年或三年复查一次。

  • 标签: 接触性出血 宫颈 细胞病理学 背景
  • 简介:摘要病理是联系基础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在教学中既要重视理论基础,也要重视其与临床的联系,为此,在病理教学中经常以病例引导学生,通过对临床病例的分析与讨论,真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较好地发挥病理的桥梁作用。

  • 标签: 病理学 病例分析 应用
  • 简介:摘要形态学以及经典的免疫组化仍是骨来源肿瘤诊断的基石,但以二代测序为基础的分子病理的蓬勃发展已改进了目前的诊断技术。同时,分子病理也进一步为骨来源肿瘤的治疗策略提供线索,用于预测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基于分子异常的新病种的文献报道不断涌现,让肿瘤的分类从形态学向分子生物学转换。目前,骨肿瘤可以简单分为简单核型和复杂核型两类,前者包括了特殊异位、基因点突变、特殊基因扩增等,而后者往往缺乏特定的变异。本文基于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第5版)新的骨肿瘤分类,对骨肿瘤的分子病理更新进行归类和总结。新的基因型的发现有助于骨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甚至可以为后续的内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其中以巨细胞来源的骨的肿瘤的H3F3A p.G34W、软骨母细胞瘤的H3F3B p.K36M、软骨肉瘤的IDH1/2突变、动脉瘤样骨囊肿的USP6重排等成为近年来骨肿瘤分子病理革新的标志。

  • 标签:
  • 简介:摘要细胞学诊断在识别良性或恶性病因所致浆膜腔积液的检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恶性浆膜腔积液中,细胞学检查有助于确定肿瘤的组织学类型、部位和分期,并借助辅助检查指导临床的精准治疗。但是,目前国内对于浆膜腔积液细胞学标本,没有公认一致的报告系统。为规范浆膜腔积液的细胞学诊断,中华医学会病理分会细胞病理组,经过反复讨论,对浆膜腔积液样本的送检、保存、制作、评估、辅助检查的应用及报告形式等形成共识。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病理是门即重要又抽象的医学基础学科,围绕教学大纲及中职病理教学学生学情,根据教育学中的基本理论,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模式,使教学活动更加新颖、活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课堂效益。

  • 标签: 综合应用 教学模式 优化 病理教学
  • 简介:宫颈癌是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最高的癌瘤,是目前人类所有癌症病变中唯一病因明确的癌症,也是目前唯一可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并能治愈的恶性肿瘤。用阴道镜检查能够清晰地显示宫颈局部病变,并能定位活检部位,从而避免活检的盲目性,提高宫颈癌早期诊断率。本文总结620例阴道镜下取活检的病理诊断结果,并与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阴道镜检查 病理学诊断 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 活检部位 病理诊断结果 癌症病变
  • 简介:摘要病理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科学,病理实验教学作为病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则是培养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操作技能的重要环节。我们通过采用PBL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多媒体数码互动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病理学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临床神经病理作为神经病学和病理的桥梁学科,其亚专科建设是临床病理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及神经影像等相关专业医师的培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神经病理基本功的训练、病理与临床的结合、病理与影像的结合以及专业知识的更新四个方面阐述了临床神经病理亚专科建设的重点。临床神经病理诊断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诊疗效果,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科学研究的客观性和可信度。做好临床神经病理亚专科的建设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临床神经病理诊断的水平,助力我国脑科学的进步。

  • 标签: 神经病理学 神经病学 病理学
  • 简介:摘要病理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之前病理实验课的主要教学方法是示教法。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单调,教学效果不佳。为了能够改变这种教学现状,我校对以往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教学效果颇佳。本文旨在阐述我校如何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重点阐述改革方式。

  • 标签: 病理学 实验教学 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对疥疮结节隧道的临床效果及病理进行研究。方法应用光学显微镜对100例70个疥疮炎性结节隧道内的疥满及其产物进行了形态学、结构以及炎性反应的组织病理研究。结果观察到济满及其产物与炎性结节隧送的发生关系,从而证实了炎性结节为疥疮的原发性损害,而非纯属超敏反应。综上所述通过对疥疮结节隧道的临床效果及病理进行科学有效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医学上对于疥疮结节隧道的临床治疗。

  • 标签: 疥疮结节隧道 临床效果 病理学研究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