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1 个结果
  • 简介: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中尺度天气模式MM5对2010年1月14—19日沈阳大气污染天气系统进行模拟分析。对此次天气过程的地面和高空气压场、地面至高空各高度层随时间变化的水平风场及垂直剖面风场、垂直方向温度廓线等气象要素进行分析和模拟,描述大气污染中天气系统的变化过程,分析造成大气污染的气象要素变化。结果表明:此次污染天气过程对应地面场为长白山高压、地形槽环流型;500hPa高空天气形势为两槽一脊,地面风场主要受高压辐散气流控制;地面至高空不同高度的水平风场均有偏南风切变和偏西风切变,垂直剖面风场对应有下沉气流,地面至高空的温度廓线出现明显的逆温。这些气象条件共同造成了持续污染天气。而500hPa位势高度场持续长时间两槽一脊的环流形势,是造成长时间污染天气的主要原因。

  • 标签: NCEP/NCAR资料 污染天气 数值模拟 沈阳
  • 简介:7.1综述陆地和海洋生物系统中的动物和植物,在调解气候和维持地球生命栖息环境方面发挥着各种功能。这些功能包括水、碳、氮和其他陆地,海洋和大气营养要素的循环;减轻土壤浸蚀,洪水和干旱;为对于农作物和药物十分重要的各种物种提供栖息;

  • 标签: 生态系统动力学 土地利用变化 生物多样性 栖息环境 生物系统 地球生命
  • 简介:2009年在青海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利用基于光腔衰荡光谱(CRDS)技术组装的Picarro系统对大气CO2进行在线观测,并与瓦里关站及美国ManuaLoa站FLASK瓶的结果进行分析、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全年瓦里关站大气CO2浓度季节性变化趋势相同,增长趋势不变。全球大气CO2浓度增加趋势和季节变化情况相同。

  • 标签: 全球本底站 大气CO2 光腔衰荡光谱(CRDS) PPM
  • 简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人才问题越来越重要.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于经济的强弱,经济强弱体现于科技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又体现于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的问题就是一个人才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问题.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部门,谁掌握了人才的优势,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

  • 标签: WTO 欠发达地区 气象部门 人力资源 开发利用
  • 简介:将BP(BackPropagation)神经网络方法引入到奥运空气质量预报工作中,利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搭建运行平台,将高时效性的观测结果与多模式集成实时预报系统的模式输出结果相结合,做出BP神经网络拟合预报结果。在对北京大学医学部站点2008年7月7日到8月26日模式模拟结果、观测结果以及BP神经网络拟合结果的对比研究中发现:BP神经网络能大大提高模式预报效果,平均误差率减少34.7%,相关系数提高39%,特别是在模式模拟效果较差的情况下,对提高预报效果更明显。对BP神经网络样本问题进行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样本数目多少并不是决定拟合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应选取具有稳定映射关系的样本,才是提高拟合预报效果的关键。

  • 标签: BP神经网络 空气质量预报 北京奥运会
  • 简介:第四讲经济作物高优栽培的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邓振镛1油菜(甘蓝型)1.1选最佳生态气候区种植据甘蓝型油菜生态气候适应性分析,大致把我省分为四个农业气候种植区。最适宜区,包括洮岷山区的岷县、漳县、宕昌北部、渭源、夏河、临潭、卓尼、;临夏、积石山、和政、...

  • 标签: 农业气候 资源开发利用 气候区 甜菜产量 最佳生态 适宜种植区
  • 简介:2农业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综上所述,西部山区农业气候等自然资源丰富多彩,具有发展农林牧副渔大农业的综合整体优势,并有联系东西部经济、向西南周边国家开放的区位战略优势,是我国经济发展潜力最大、效益最高和最具特色的地区之一,开发前景广阔。其开发利用途径讨论如下:

  • 标签: 农业气候资源 开发利用途径 亚热带山区 经济发展潜力 中国热带 战略优势
  • 简介:1995年是江西省气象灾害比较严重的一年,特别是6月份的连续暴雨过程,是解放以来罕见的,给赣北赣中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1995年也是冰雹和雷雨大风出现较多的年份之一.在这样的重灾之年,雷达对暴雨、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进行了严密的监视,为作好强对流天气的短时预报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为了总结这方面的经验,本文仅就省台雷达站业务工作范围内的强对流天气短时预报做一简要评述.1雷达对强对流天气的探测1.1雷达站制作强对流天气短时预报的工作范围受雷达探测能力的限制,雷达站制作预报只能考虑距雷达站200公里以内的区域,即平时所说赣北赣中.

  • 标签: 强对流天气 短时预报 雷达回波 雷雨大风 强降水 江西省
  • 简介:利用卫星资料对森林火情、全球气候的演变等进行监测是现代气象卫星资料处理的前沿课题。例如,对森林火情的监测,从国外来看,美国和加拿大分别于1981年和1982年开始用NOAA卫星的AVHRR资料进行林火监测的试验和应用,效果十分明显。在我国,卫星中心从1985年开始用AVHRR资料进行林火监测的试验和服务,主要方法是采用通道1、2、3的多光谱合成图象,作人机交互处理和判识。利用卫星资料不管是对森林火情的监测,还是对全球气候演变的监视,都首先要必须把卫星观测的结果转换成数字图象,利用计算机把图象模拟显示出来,然后才能对数字图

  • 标签: 气象卫星云图 高分辨率 森林火情 林火监测 真彩色 卫星资料处理
  • 简介:介绍了卫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指出在气候资源利用中它们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卫星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可以及时而迅速地掌握、了解气候资源变化的情况,并对未来的演变作出预测、预报,为地方各级政府和部门提供可比较的多种决策方案,作出最佳决策。

  • 标签: 卫星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气候资源开发利用
  • 简介:文章讨论了农牧交错带典型区域的气候变化特点,并运用GIS技术分析了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策略.这些对策将促进农牧交错带社会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对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农牧交错带 气候变化 土地利用
  • 简介:利用吉林通榆半干旱区农田站和退化草地站2008年的外场试验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蒸散和地表水分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全年来看,尽管两个站点相距仅5km,但农田站的全年总蒸散量比代表自然土地覆盖状况的退化草地站高28.2mm;且生长季两种下垫面的蒸散量较为接近,差异主要发生在非生长季。同时,农田站的年水分收支总量为51.1mm,比退化草地站低35.6%。具体来说,生长季,两个站点的水分收支均有盈余;但在非生长季,退化草地站的水分收支仍有盈余,而农田站则处于水分亏损状态。这说明在半干旱区,代表人为土地利用状况的农田站面临着更大的水分供给压力,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利用会加剧该地区的干旱化趋势。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水分盈余并不代表地表的水分状况良好。从Prietley—Taylor系数来看,两个站点的Priestley-Taylor系数均远小于1.0,说明在半干旱区,由于表层土壤水分条件的限制,实际蒸散量远未达到平衡蒸散量,土壤面临着水分供给的压力。其可能的原因是,对半干旱区而言,尽管水分收支有盈余,但是由于土壤沙化严重,土壤孔隙度大,大气降水很容易下渗,并以地下水的形式存储起来,使得表层土壤水分供应反而不足。

  • 标签: 半干旱区 土地利用 蒸散 水分收支 Priestley-Taylor系数
  • 简介:台站温度记录中的城市化信号对于气候变化研究影响重大并仍存在很大争议,尤其是在经历快速城市化的区域。本研究利用遥感影像分类的方法,提取了1980~2009年期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93个气象台站周边10km×10km范围的城市土地利用信息,并按照城市土地利用扩张速率对站点进行分类,研究了1980~2009年期间快速城市化站点、中速城市化站点和慢速城市化站点的年和季节平均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变化特征,并分析了快速和中速城市化站点城市化影响和城市化影响贡献率。结果表明:全部93个气象站点周边自20世纪80年代起均经历了城市土地利用扩张过程,全部站点周边的平均城市土地利用扩张速率为1.00%a?1;近30年来,各类型站点年和各季节的平均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均表现出增加趋势;城市化效应增强因素对快速城市化站点年平均温度贡献率为35.06%,对年平均最低温度的增温贡献率为34.67%,对年平均最高温度增温贡献率最小,仅为18.42%;城市化效应增强因素对中速城市化站点的影响程度小于快速城市化站点,对平均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的贡献率分别为19.35%,22.22%和3.13%。在季节变异方面,长江三角洲区域各类型站点冬季的城市化影响贡献率在平均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均表现为最低值。

  • 标签: 卫星遥感 城市土地利用 城市热岛 气温变化 增温率
  • 简介: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不同类型的电信接入业务不断出现,在给我们提供多个选择的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一个新问题:如何选择电信接入业务,更好地为气象通信现代化服务。本文力求能从接入网技术方面提供选择参考。

  • 标签: 计算机通信技术 接人网技术 有线接入技术 无线接入技术 气象通信
  • 简介:为了拓展气象业务服务领域,浙江省气象台站陆续开展酸雨项目观测.为了规范台站酸雨观测,2002年11月省局下发了供台站执行.我们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技术问题,需要明确、补充和完善,本文针对台站酸雨观测中遇到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 标签: 酸雨观测 技术 气象业务 PH值 K值 温度测量
  • 简介:本文系统地总结了我省各地雪桃栽培、病虫害防治、贮藏运输以及深加工等适用技术和经验。可供广大果农在生产中参考。

  • 标签: 雪桃 栽培 病虫害 贮藏 加工
  • 简介:通过对WebGIS前景分析得出建立ArcGISServer必要性,并介绍了ArcGISServer的地图缓存技术和Rest技术特点和技术实现。结合台风检索系统,详细描述了地图缓存技术和Rest技术的实际应用步骤,展示了地图缓存技术和Rest技术在Silverlight中的应用。

  • 标签: 地图缓存 REST ARCGIS SERVER
  • 简介:干旱是全球各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气候现象,也是对人类社会影响最为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全球气候变化和社会发展加剧了干旱的影响程度,增强了干旱灾害的风险,给全球农业、水资源、生态环境安全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威胁,提高干旱监测和早期预警技术水平是应对、管理干旱和减轻干旱脆弱性的基础。近30a来随着全球对地观测技术的迅速发展,卫星遥感监测干旱技术取得很大进步,在全球干旱监测和早期预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干旱是多学科交叉的复杂问题,其发展过程缓慢、时间和空间表现特征差异很大,遥感监测干旱技术在应用中还存在许多技术问题,对抗旱防灾提供支撑的力度仍不够。本文在简要总结卫星遥感监测干旱应用技术的基础上,对各种指数(模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述,指出卫星遥感干旱监测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和未来发展机遇;针对我国卫星遥感干旱应用现状,提出了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应该努力的方向。

  • 标签: 干旱 卫星 遥感 干旱指数 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