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美国,对于利用技术标准获取专利垄断地位的专利信息不披露问题,通常由联邦贸易委员会依据《联邦贸易委员会法》第5条进行反垄断调查和起诉。不披露技术标准中的专利信息以控制标准设定过程的行为,可能构成《谢尔曼反托拉斯法》第2条所指的企图垄断。市场力量、限制竞争行为以及主观意图是证明违反反托拉斯法的三个必须要素。因此,美国与技术标准相关的专利保护机制也要受到其反托拉斯法的制约与执法机构的反垄断审查。

  • 标签: 技术标准 专利信息不披露 限制竞争 反垄断措施
  • 简介:标准化战略下的专利联营已成为全球专利技术贸易的主流模式,正引起各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的广泛注意。作为规制政策的最新表现,日本颁布的《关于标准化与专利联营的指南》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反垄断分析框架。在对此学习与借鉴的基础上,我国应该一方面大力建设自主技术标准与专利联营,另一方面尽早建立针对性的反垄断规制政策。

  • 标签: 标准化 专利联营 反垄断规制
  • 简介:本文从ITU的专利政策入手,通过对ITU近几年多次修订的专利政策的对比,分析了ITU信息披露问题、许可条件、专利信息数据库以及对复杂知识产权案例的处理制度的发展,并说明其在整个标准制定准制定中的地位。本文还介绍了ITU批准的标准H.264,并将ITU下披露的H.264相关信息与MPEGLA下披露的信息加以对比,反映ITU的专利政策对产业的影响。

  • 标签: 国际电信联盟 专利政策 H.264 专利披露原则 产业
  • 简介:【裁判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对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而言,需要设立合理的创造性判断标准。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创造性标准不同.因此技术比对时所考虑的现有技术领域也应当有所不同。考虑到实用新型专利创造性标准要求较低.因此在评价其创造性时所考虑的现有技术领域范围应当较窄,一般应当着重比对实用新型专利所属技术领域的现有技术。但是在现有技术已经给出明确的技术启示.促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到相近或者相关的技术领域寻找有关技术手段的情形下.也可以考虑相近或者相关技术领域的现有技术。

  • 标签: 专利复审委员会 国家知识产权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实用新型专利 纠纷案 第三人
  • 简介:国家与社会的分离是公民以及公民意识生成的前提.公民意识是法治国家的产生、存在和运行的心理基础和社会人文背景.公民意识生成的逻辑前提是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划分对于公民意识的分析与认识的客观基础,是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所奉行的运行规则的差异性.法治国家意味着对人的主体地位的重视和对法治文化的尊重.公民意识作为法律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法治社会法律秩序内化的关键,法治国家不仅要以法律为基础,更要以具有法治精神的公民意识为基础.

  • 标签: 公民意识 法治国家 法律文化 法治精神 公民权利
  • 简介:一、抓住改革机遇,促进行业迅速发展2000年,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司法部.根据司法部的要求,从2001年开始,我们在全市范围推行了公证机构体制改革工作,截止2003年底,全市24家公证处均改为事业体制.体制的转变为我市公证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2004年全市公证机构办理各类公证394843件,是1994年的2.7倍;1994年至2004年全市累计办证总量为2810758件,平均年增长率为7.8%.公证员队伍的素质有了很大提高,2004年,全市共有执业公证员165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110名,占66.7%,比1995年增长了3.2倍;共产党员87名,占52.7%.

  • 标签: 大局意识 公证工作 2004年 1994年 体制改革工作 公证机构
  • 简介:深刻认识学习贯彻党章的重要意义,就应当将之付诸行动和实践,笔者认为,要学习贯彻好党章,应当树立五种意识

  • 标签: 五种意识 党章 学习 深刻认识 应当
  • 简介:在我看来,现代法治社会不仅仅需要健康的权利意识,还需要足够的国家意识和公共秩序意识。关于弘扬权利意识,学界同仁已作了诸多努力,而关于树立必要的国家意识与公共秩序意识的呼唤,则相形见绌。其实,从传统文化来看,中国人不仅缺乏权利意识

  • 标签: 权利意识 国家意识 公共秩序意识 中国 法制建设
  • 简介:如何促进政府投资所生之科研成果尽快向产业界转移,充分实现公共投资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一直是各国政府所面临的一个挑战。美国于1980年制定的《拜—杜法案》通过将政府资助所作之发明获得专利的权利划归完成单位,以产权激励的方式刺激此类创新成果的实施,并为此构建了被称为"拜—杜规则"的一整套颇为完备的制度,其实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效果。中国为提高政府资助科研所获得成果的产业化实施率,借鉴美国经验,在《科技进步法》中引入了"拜—杜规则"的核心内容。但是,仅有科技基本法原则性的规定是不够的,为充分发挥"拜—杜规则"的积极作用,《专利法》或者《专利法实施细则》中有必要充实这一规则的具体制度设计。

  • 标签: 政府资助科研 技术转移 拜一杜规则
  • 简介:我国《专利法》第12条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实施他人专利的,应当与专利权人订立书面实施许可合同。《专利法实施细则》第15条第2款规定,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应当自合同生效之日起3个月内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备案。此外,我国还专门制定了《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管理办法》,对专利许可合同的备案登记作了详细的规定。上述规定为我国专利许可合同登记奠定了基础.

  • 标签: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 《专利法》 登记制度 《专利法实施细则》 基点 型构
  • 简介:原告:北京市平谷宫廷风味烤鸡厂。法定代表人:张体敬,厂长。被告:唐国兴,男,59岁,北京市海淀区宫廷风味烤食品厂技师。原告北京市平谷宫廷风味烤鸡厂因与被告唐国兴发生确认专利申请权纠纷,向北京市中

  • 标签: 唐国兴 专利申请 中国专利局 被上诉人 祖传秘方 专利管理
  • 简介:正义被誉为法律的首要价值之一,但是不同法系,甚至同一法系不同国家之间对正义的认识不尽相同,因而产生了不同的正义意识。英国是普通法系国家,其法律体系的核心是普通法。普通法是在英国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其对正义的认识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色,尤其与大陆法系诸国形成对照。具体而言,普通法正义意识的源头是自然法正义观念,其核心精神是公正审判。普通法的正义意识对于英国的保护人权具有积极历史性影响。

  • 标签: 英国 普通法 正义意识
  • 简介:<正>我国正在深入进行的普及法律常识、加强法制教育的活动,其根本目的就在于培养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探讨法律意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了解法律意识的社会渗透方式,对于我国迅速有效地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所谓法律意识就是人们对法和法律现象的评价观点和审视态度的总称。它是社会意识

  • 标签: 公民法律意识 社会意识 渗透模式 理论与实践 重要组成部分 形成过程
  • 简介:编辑是期刊、报刊内容的选择、加工、传播者,其工作性质是一种带有审美意识的社会实践。由此对审美意识提出的高要求,要求文学编辑提高审美修养,提高虚假的美感鉴别能力,提高自我的审美意识和培养审美过程中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时代性思维,使自己对那些真正的艺术作品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本文对文学编辑审美意识的规律、审美意识的结构和审美意识的培养和提高进行了简论。

  • 标签: 文学编辑 审美意识 策略
  • 简介:面对WTO的挑战,公安工作将遇到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为更好地担负起确保社会政治和治安稳定的重任,必须增强大局、优惠、创新、竞争、时效、宗旨、法制、科技意识

  • 标签: 公安工作 治安 法制 宗旨 社会政治 新问题
  • 简介:数据独占是药品试验数据保护的一种模式,要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一定期限内给予原创药试验数据独占权利,不依赖该数据批准仿制药的上市申请。数据独占不是TRIPS协定关于数据保护的最低标准,而是由少数发达国家发起,通过贸易谈判、国际协定等向外推行的一项制度。数据独占的优点是有利于明确药品管理部门的义务范围和内容,有利于原创数据持有人举证主张权利,独占期满试验数据可以被使用。但其也可能由于阻碍和延缓仿制药的上市,造成市场的垄断,加重消费者的经济负担。

  • 标签: 试验数据 数据独占 不依赖 期限
  • 简介:自从2001年“干预及国家主权国际委员会”的《保护的责任》报告问世以后,保护的责任理论迅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2005年《世界首脑会议成果》将保护的责任的范围限定于“保护人民免遭灭绝种族、战争罪、族裔清洗和危害人类罪之害的责任”,并明确国家的保护的责任是基础,国际社会提供保护的责任是国家保护的责任的补充,而且国际社会必须在联合国及其集体安全制度的框架范围内提供保护的责任。国际社会在提供保护的责任时,应注重国家的发展,并尽量运用协商、对话等柔性方式。

  • 标签: 保护的责任 人道主义干预 国际人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