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医学科技成果转化对提升我国医疗水平、促进人民健康福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我国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生态体系尚不成熟,生态中各主体对自己的角色作用认知不足、责任分工不明确以及制度保障不完善,导致真正成为实际生产力的科技成果乏善可陈。为进一步加深对我国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生态现状及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了解和思考,寻找一条符合当今我国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的优化路径,笔者结合自身"产学研"成果转化实践,阐述了目前中国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生态主体的构成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医生在此生态中的困境与出路,希望能为我国医生同道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供帮助和借鉴。

  • 标签: 医学科技成果 技术转移 科技研发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学科建设内容,旨在为国内同道提供借鉴参考。方法通过回顾多部委启动的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的初衷,根据医院在精神心理疾病领域临床科研工作的实际进展,对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学科建设工作进行探讨。结果从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建设目标、宗旨、总体运行模式、构建协同创新研究网络等角度入手,明确了中心建设的具体做法。结论通过评估现状,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明确了建设的着力点:搭建一个管理平台和两个专业平台,以期为高质量、高水平临床研究的开展提供支撑,为临床医学转化提供支持。

  • 标签: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学科建设 医院发展
  • 简介:摘要膀胱癌容易复发和转移,单纯外科治疗往往难以达到临床治愈的目标。我国在膀胱癌诊治取得了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存在诊治不够规范、治疗手段过于单一和术后随访不足的问题,并且诊治水平在不同机构之间差异也比较大。我们应该大力推行以"早期精准诊断、多学科综合治疗和规范随访康复"为核心内容的覆盖全疗程、个性化的精细化管理,既要重视疾病的综合治疗,也要注重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达到"医病、医身、医心"的目标。在具体的实施路径方面,我们应该综合运用专业化的个案管理模式,更加重视多学科协作,并充分利用数据库和互联网平台来进行全程管理。

  • 标签: 膀胱癌 全程管理 多学科治疗 精准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目前上海市医疗机构超声学科的超声仪器现状,为提升医疗质量的管理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在2013年和2018年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上海市医疗机构超声学科的超声仪器配置情况和专业医疗服务能力进行调研,包括超声仪器出产国、数量、使用年数、年超声检查工作量以及每台超声仪器年接诊患者人次,并对2013年和2018年的相应数据进行比较。结果2018年上海市医疗机构进口超声仪器占有率较2013年下降(82%对91%),超声仪器数量增加了31%(2 123台对1 617台)。三级医院超声仪器占有率最高(三级医院40%,二级医院25%,一级医院20%,民营医院15%)。2018年使用年数超过10年的超声仪器所占比例较2013年上升(9%对4%),年超声检查人次提升了46%(1 982万人次对1 359万人次),三级医院承担全市超声检查工作量比例最高(三级医院51%,二级医院35%,一级医院4%,民营医院10%)。目前上海市常住人口每万人的超声仪器配置数为1.14台,每台超声仪器年接诊患者人次提高了11%(0.93万人次对0.84万人次)。结论上海市医疗机构超声学科规模不断发展,超声仪器品牌国产化正在提高,但超声仪器更新能力仍需提升,工作负重增大,分级诊疗不平衡。

  • 标签: 超声学科 超声仪器 医疗机构 调查问卷
  • 简介:摘要肝癌目前占我国癌症死因的第二位。我国肝癌的发病特点大多遵循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的"三步曲"模式。癌前病变的筛查在胃癌、大肠癌和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的诊治中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肝硬化状态下的不典型增生结节具有较强的恶变潜能,尤其是高级别不典型增生结节癌变率极高。基于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和专家临床经验,《肝细胞癌癌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20版草案)》经多学科协作对肝脏高级别不典型增生结节作为肝癌的癌前病变,从概念、筛查、诊断、治疗和随访等各方面进行了归纳和界定,旨在提出和建立肝癌癌前病变的概念和诊疗原则,为降低我国肝癌的发病率和提高肝癌的总体治疗效果作出贡献。

  • 标签: 癌,肝细胞 癌前病变 诊断,多学科协作组 治疗,多学科协作组 共识
  • 简介:摘要随着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影像学技术的进步,结直肠癌骨转移的发生率逐渐上升。在控制原发灶的同时,骨转移的早期诊断与治疗不容忽视。目前,关于结直肠癌骨转移可供参考的证据非常有限,在此背景下,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针对结直肠癌骨转移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随访监测等方面的问题和争议,组织多学科专家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结合临床实践,经过讨论和投票,最终形成中国结直肠癌骨转移多学科综合治疗专家共识(2020版),旨在为临床医师处理结直肠癌骨转移提供更为详细的多学科治疗策略。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骨转移 共识 多学科
  • 简介:摘要随着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影像学技术的进步,结直肠癌骨转移的发生率逐渐上升。因此在控制原发灶的同时,骨转移的早期诊断与治疗不容忽视。目前,关于结直肠癌骨转移可供参考的证据非常有限。在此背景下,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针对结直肠癌骨转移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随访监测等方面的问题和争议,组织多学科专家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结合临床实践,经过讨论和投票,最终形成中国结直肠癌骨转移多学科综合治疗专家共识(2020版),旨在为临床医师处理结直肠癌骨转移提供更为详细的多学科治疗策略。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骨转移 共识 多学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模式延续护理在痔疮患者术后疼痛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肛肠外科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80例痔疮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多学科协作模式延续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数字评分表(NRS)评分、水肿消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7 d的疼痛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6,P=0.038);干预后1个月复查,观察组的疼痛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59,P<0.01);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水肿消退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754、4.111;P<0.01);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14,P<0.01)。结论多学科协作模式延续护理能够降低痔疮术后患者的疼痛情况,促进水肿消退和创面愈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疼痛 痔疮 肛肠外科 多学科协作 延续护理
  • 简介:摘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和思维工具,自出现以来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其中也包括医学教育,近年来思维导图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逐渐增多。本文通过综述思维导图在护理专业课教学中的具体方法和效果,为其在护理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 标签: 综述 护理学 思维导图 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了解影响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相关因素,基于隐性课程视角,培养并提升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方法随机抽取吉林省内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大一学生455名,应用关怀能力评价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专业学生具备一定的人文关怀能力,认知维度得分(63.39±11.02)分;勇气维度得分(69.04±10.70)分;耐心维度得分(47.28±9.54)分。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受到学生是否熟悉护理人文关怀内容、学校的人文关怀氛围是否浓厚、民族、是否担任过班干部、性别、自己既往健康状况、是否有过照顾患者的经历、生活在一个充满关爱的家庭里等8个因素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人文关怀内容融入课程设计、校园活动以及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提升护生人文关怀能力。

  • 标签: 隐性课程 护理 人文关怀能力
  • 简介:摘要神经病学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目标是培养高水平的神经病学临床医学人才。本教研室高度重视专业型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每学期召开研究生教学工作会;通过开设系统性的临床专业讲座和神经重症讲座、建立临床案例库、每月固定开展研究生读书报告会制度等措施,促进学生临床能力提升;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强化学生的定位诊断和定性诊断能力培养;组织学生集中学习与点评国内外指南,训练学生循证医学观念。今后,还应完善专业型研究生教学的激励机制。

  • 标签: 神经病学 研究生教育 临床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父母专业心理支持求助态度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1—9月选取浙江省2所三甲医院就诊的121名早产儿父母作为受试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专业心理支持求助态度量表简版(ATSPPH-SF)、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调查分析。本次调查研究共发放121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12份,有效回收率为92.6%。结果112名早产儿父母ATSPPH-SF总分为(18.11±3.76)分;不同早产儿体重、父母性别、居住地、家庭月收入的早产儿父母ATSPPH-SF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父母ATSPPH-SF总分与积极应对方式评分呈正相关(r=0.337,P<0.05);与消极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评分呈负相关(r=-0.319、-0.296;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早产儿体重、家庭月收入、积极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总分是早产儿父母专业心理支持求助态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早产儿父母专业心理支持求助态度水平,尤其对早产儿体质量低、家庭月收入低、自我效能低的父母,应帮助其建立积极的应对方式,从而提高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接受度。

  • 标签: 婴儿,早产 父母 专业心理支持求助态度 应对方式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低年资护士专业自我概念与职业获益感现状,探讨低年资护士专业自我概念对职业获益感的影响,为低年资护士的培养及相关政策的制订提供参考。方法于2017年8—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北省秦皇岛市3所三级医院537名临床低年资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专业自我概念量表、护士职业获益感问卷、压力知觉量表收集资料。本次共发放问卷560份,回收有效问卷537份,有效回收率为95.89%。结果537名低年资护士专业自我概念及职业获益感总分分别为(84.65±14.80)、(112.70±25.66)分。低年资护士的专业自我概念及各维度得分与职业获益感得分均呈正相关(r=0.320~0.589,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月薪、职称、夜班数、专业自我概念中的4个维度(灵活性、满意度、沟通交流能力、管理能力)是低年资护士职业获益感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低年资护士职业获益感处于中等水平,有待提高;专业自我概念是职业获益感的重要影响因素。管理者应从组织层面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低年资护士的专业自我概念水平,促进其职业获益感的提高。

  • 标签: 护士 低年资 专业自我概念 职业获益感
  • 简介:摘要我国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开设时间短,办学依托模式在各高校间存在较大差异。基于大学附属医院建设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模式中,存在课程体系逻辑不合理、教研机构设置不健全、学生创新研究引导不足等问题。在此,探讨缓解上述不利教育教学因素的方案,旨在进一步完善高校附属医院主导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建设,以期输出更优质的专业所需人才。

  • 标签: 医学影像技术 培养方案 课程体系 创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专业实践模型对静脉治疗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提升效果。方法选取海南省万宁市人民医院静脉治疗专业护士共30名,采用护理专业实践模型培训方法,对比培训前后护士核心能力的提升效果及医院静脉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培训前护士专业态度、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技能、批判性思维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护理管理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得分分别为(2.74 ± 0.66)、(2.28 ± 0.57)、(2.62 ± 0.48)、(2.52 ± 0.32)、(2.38 ± 0.38)、(2.68 ± 0.70)、(2.32 ± 0.48)分,培训后分别为(4.02 ± 0.88)、(4.10 ± 0.60)、(3.97 ± 0.61)、(3.69 ± 0.38)、(3.78 ± 0.60)、(4.07 ± 0.87)、(3.86 ± 0.69)分,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6.542~12.226,P<0.01)。2016年医院静脉炎、输液反应、输液渗漏、非计划性拔管、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分别为0.28%(53/18 731)、0.17%(31/18 731)、0.19%(35/18 731)、0.05%(10/18 731)、0.33(62/18 731),2018年上述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12%(37/23 183)、0.07%(17/23 183)、0.09%(20/23 183)、0.01%(3/23 183)、0.19%(45/23 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5.466~15.074,P<0.05或0.01)。结论以护理专业实践模型为基础的项目培训可以提升静脉治疗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有利于静脉治疗专科护士的梯队建设。

  • 标签: 专业实践模型 静脉治疗 专科护士 核心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护理学专业人文课程结构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通过文献阅读法和访谈法初步形成了专家函询问卷,并采用德尔菲法对23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5.7%(22/23)和100.0%(22/22),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7和0.88,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327和0.336,经Kendall's W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整合与优化后人文课程结构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8个、三级指标28个。结论整合与优化后的护理学专业人文课程结构设置科学、合理,强化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结合,符合护理学的培养目标,可以为今后护理学专业人文课程教材的编写以及具体的课程设计提供参考。

  • 标签: 护理学教育 人文课程 课程结构 指标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编制适合测评我国护理院校学生对课程整合态度的量表,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通过文献回顾法、德尔菲法形成量表初稿。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8年6 —11月选取黑龙江省已进行课程整合的3所护理院校中进入毕业实习阶段的575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测定量表的信效度。结果护理学专业学生课程整合态度测评量表包括3个维度20个条目。总量表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43,各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1.0。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价值倾向、参与倾向、情感倾向3个因子,累计方差解释率为77.602%。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28,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942~0.954。总量表Spearman-Brown系数为0.879,各维度Spearman-Brown系数为0.921~0.933。总量表重测信度系数为0.789,各维度重测信度系数为0.549~0.779。结论护理学专业学生课程整合态度测评量表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护理专业学生对课程整合态度的评价,为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以为类似教学评价提供参考与借鉴。

  • 标签: 学生,护理 课程整合 护理学 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