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20 个结果
  • 简介:现代企业制度其实质是所有者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和制衡机制,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所构成的企业内部管理。目标是保证股东利益最大化,防止经营者对所有者利益背离。内部审计作为企业自我约束和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企业内部管理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企业内部审计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管理中有效的发挥。本文就此问题现状、原因及解决办法进行探讨。

  • 标签: 内部审计 现代企业制度 股东利益最大化 制衡机制 所有者利益 内审人员
  • 简介:所谓现代企业制度,就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以完善企业法人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为特征,以公司制为主要形式,以科学管理为手段的新型企业制度体系,其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法人制度。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必须能够独立地拥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真正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形成企业法人。(2)法人财产权制度。企业法人要独立从事

  • 标签: 现代企业制度 财务管理 财务预算 成本管理 财务部门 科学管理
  • 简介:杠杆分析是研究现代企业理财活动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先以图解方式介绍现代企业理财活动中的两种杠杆及其伴随着的杠杆风险,然后对杠杆分析的若干问题展开探讨。

  • 标签: 风险 杠杆 利润 资本结构
  • 简介:据1998年数字统计,1998年,我国现代化指数为81.9%,现代化水平居世界第66位,但属世界中等偏下水平。1998年世界各国平均现代化指数为100.8%,我国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9个百分点。从主要指标看,我国有4项指标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有3项超过了现代化标准。平均620人有1名医生,高于一名医生服务1000人的现代化标准,为现代化标准的161.3%,居世界29位;1990-1998年平均每年人口净增率为1.1%,虽高于1%的现代化标准,但低于世界平均1.6%的水平,居世界32位,反映了我国人口控制的卓有成效;平均预期寿命已达71岁,超过了70岁标准和世界平均67岁的水平,居世界44位;成人

  • 标签: 我国现代化 现代化标准 现代化指数 平均水平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平均预期寿命
  • 简介:金融体制的改革,要求专业银行按照商业银行运行模式建立起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新型经营机制。如何适应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建立起一套运作规模、监督有力、高效快捷的新型稽核监督体系,已成为当前各商业银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目前金融稽...

  • 标签: 稽核体系 稽核监督体系 现代金融 稽核工作 商业银行 统一法人
  • 简介:山东华远造纸集团有限公司(原山东省莒县造纸厂)创建于1969年,是融制浆、造纸、纸加工、造纸化工为一体的国有大型企业,是全国行业百强和行业50家最佳经济效益企业,也是我省造纸行业的骨干企业。在现代企业制度运行过程中,我们自觉重视和强化内部审计监督,完...

  • 标签: 现代企业制度 强化监督 审计监督 审计处 物资采购 审计工作
  • 简介: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我们所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现代企业固有的性质和要求,按照世界通行的国际惯例和标准,来塑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是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形式是多元化、多角化、集团化经营,并且日益呈现大规模、跨国化、跨行业的经营趋势。现代企业的上述特点,对我国企业现行的会计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建立起既与国际惯例接轨,又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的会计管理模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不断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 标签: 现代企业制度 会计管理模式 市场经济条件 社会主义市场 国际惯例接轨 公有制为主体
  • 简介: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因素,如何节约用水,建立节水型社会目前也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价格杠杆调配水资源显然成为必要的、有效的手段,阶梯式水价也由此提出和应用。

  • 标签: 阶梯式水价 生活用水 城市化进程 水资源短缺 梯形 经济社会
  • 简介: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我国的内部审计先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我国经济体制逐步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为了维护国家财经纪律,促进治理整顿,保障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内部审计开展了以纠错查弊为主的财务合规性审计。第二阶段,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至九十年代末,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为了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目标,内部审计在坚持以财务合规性审计为主的前提下,逐步开展了以工程投资审计、购销比价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为标志的管理效益审计。第三阶段,从二十一世纪初期至今,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和企业改革的深入,促进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加强风险管理,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加价值,提高效益已经成为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责,那么,内部审计应该如何选择审计项目?应该如何发挥作用呢?

  • 标签: 现代企业制度 内部审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改革 管理效益审计 经济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