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6 个结果
  • 简介:文章聚焦中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根据农民就地转移、就近转移和异地转移等不同途径,对城镇和农村状态下农民的转移决策分别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2011年浙江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对就地、就近和异地等转移途径及农民的幸福感变化进行两阶段实证对比,结果表明:通过亲友、同乡及政府组织等社会资本的帮助提高农民就地举家搬迁能力,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在东部迁移农民样本中,受教育程度、工作经验等人力资本较高的农民,偏向于选择就地、就近迁移等途径;与东部迁移样本相比,中西部迁移农民的幸福感提升更多取决于能否在就业城镇获得自由住房,市民化意愿更加强烈。据此,建议充分发挥各基层政府、社会中介组织和亲友同乡的作用,加强有效就业信息提供和针对性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建设,提高农民举家搬迁和市民化的能力,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 标签: 社会资本 就近转移 就地转移 异地转移
  • 简介:文章分析了1978-2006年中国高校学生规模与城镇登记失业率的变化趋势,运用VAR模型对中国高校学生规模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经验研究。结论表明,1978-2006年,中国高校学生规模与城镇登记失业率正相关。高校学生规模冲击对失业率表现为正向影响,高校学生规模冲击的第4年,对城镇登记失业率的正向影响达到最大值,而且对失业率波动的贡献份额逐年加大。从因果关系检验来看,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单向因果关系。

  • 标签: 高校学生规模 失业率 VAR模型 脉冲响应 因果检验
  • 简介: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文章模拟了五种房产税征收方案下,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及消费的变化。五个方案的房产税政策的力度是依次递增,对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的影响也是依次递增的。主要结论包括:上海和重庆的房产税政策对收入调节、高收入居民的房产消费影响较小;房产税税率每提高0.5个百分点,税收收入约能够增加1000亿;房产税征收能够改善目前居民收入分配的不平衡,降低居民收入基尼系数;房产税征收会降低高收入居民组消费水平,特别是房地产行业的消费,中低收入群体消费受影响较小。建议加大目前房产税改革的力度,征税对象不能仅局限于增量房,还要逐渐向存量房征收过渡;针对不同收入居民、不同类型房产征收有差别、累进税率的房产税,进一步实现房产税的累进效果;房产税改革要与其他巅.收改革进行细合,以优化积.收结构,不加重居民综合税负水平。

  • 标签: 房产税 可计算一般均衡 可支配收入 居民消费
  • 简介:利用长江经济带2006—2015年数据,建立面板数据联立方程模型,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与制造业就业的交互关系。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与制造业就业有显著的双向促进作用,生产性服务业就业的乘数效应更为明显,表明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对制造业就业的作用重大。(2)分区域来看,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三个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与制造业就业的互动关系存在明显差异,上游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与制造业就业之间互动良好,中游和下游其协同促进关系并未完全形成。

  • 标签: 长江经济带 面板联立方程模型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