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摄入加蛋白质运动饮料对男运动员一次抗阻运动后血液雄激素应答的变化,探讨加蛋白质补充对急性抗阻运动恢复过程的影响。方法18名男子力量项目运动员在一次抗阻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分别摄入加高蛋白饮料(HP组=6人,:蛋白质=3:1)、加低蛋白饮料(LP组=6人,:蛋白质=6:1)或纯对照饮料(C组=6人)。在运动前、运动后即刻、运动后3h和运动后次日晨采集血样,测定血清总睾酮(TT)、游离睾酮(FT)、脱氢表雄酮硫酸盐(DHEAs)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结果相同时间点各组的TT水平均无明显差异。C组运动后即刻、运动后3h和运动后次日晨的FT水平均明显高于相同时间点的HP组和LP组的FT水平(P〈0.01,分别);LP组运动后即刻的FT水平明显高于HP组的FT水平(P〈0.05)。C组运动后即刻的DHEAs水平明显低于HP组的DHEAs水平(P〈0.05),次日晨的DHEAs水平明显低于HP组和LP组的DHEAs水平(P〈0.05,分别)。C组次日晨的SHBG水平明显低于HP组和LP组的SHBG水平(P〈0.05,分别)。结论摄入加蛋白质比例为3:1和6:1运动饮料能促进男性力量项目运动员抗阻运动后机体组织同化作用,能促进机体运动能力的恢复和提高。摄入加蛋白质比例为3:1的运动饮料更有利于运动后疲劳的恢复和机体运动能力的提高。

  • 标签: 蛋白质 雄激素 抗阻运动
  • 简介:滑雪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其中最主要的要莫有氧供能的水平,因为它对坚持长时间的身体活动的耐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氧代谢能力的综合指标是氧极限。关于氧极限与周期性运动项目的成绩之间的关系问题,已经有许多作者进行了

  • 标签: 有氧代谢能力 滑雪运动 运动成绩 氧供 多因素决定 竞速
  • 简介:<正>作为身体工作能力的综合指标,通常都采用(?)O2max。(?)O2max与多种长距离跑的时间密切相关(r=0.83~0.91)。但是,在高级运动员实验组中,发现(?)O2max与工作能力之间没有什么本质联系。同时还知道,(?)O2max接近甚至相同的运动员,在长距离比赛中却显示出很大变异性。我们知道,耐力项目的比赛成绩,不仅仅决定于运动员有氧功率的大小,还取决于利用其最大有氧供能功率,即(?)O2max来维持其专项速度的时间长短。可见,要评价工作能力,必要揭示出有氧供能与无氧供能(或者

  • 标签: 少年儿童 负荷强度 无氧代谢 身体工作能力 运动员 有氧供能
  • 简介:探讨CETP基因rs708272多态位点与肥胖青少年运动调节血脂效果的关联性,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研究其分子调控机制。对象和方法:50名(男23,女27;平均年龄14.9±3.35岁)中国北方肥胖青少年进行1个月的运动减脂,以有氧运动为主辅以力量和拉伸训练,统一饮食。减脂前后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TC、TG、HDL-C、LDL-C水平,PCR-RFLP法进行CETP基因rs708272分型,观察rs708272与肥胖青少年运动调节血脂效果的关联性;通过构建重组质粒,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重组质粒中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相对表达活性。结果:(1)训练后,B1B2基因型组血清TC(0.64±0.51mmol/L)、LDL-C(0.51±0.41mmol/L)的降低程度显著大于B1B1基因型组(TC:0.20±0.53mmol/L;LDL-C:0.24±0.35mmol/L);B2B2基因型组(0.10±0.15mmol/L)和B1B1基因型组(0.18±0.26mmol/L)血清HDL-C的升高程度显著大于B1B2基因型组(-0.03±0.16mmol/L)。(2)含B1等位基因的重组载体中报告基因的相对活性(11.40±0.26)显著低于B2等位基因(31.19±1.50),但两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78±0.11)。结论:(1)rs708272位点多态性与运动减脂后血清TC、HDL-C、LDL-C浓度的变化程度存在一定的关联,可作为运动降血脂效果敏感性的分子遗传学标记;(2)rs708272位点处由B1→B2的突变是功能性突变,能显著提高CETP基因的表达活性。

  • 标签: CETP 基因多态性 血脂 运动减脂 分子机制
  • 简介:为了探寻营养补充对运动性低血色素大鼠铜蓝蛋白与铁代谢指标变化的规律,以大鼠为实验对象,采用跑台作为运动方式建立运动性低血色素大鼠模型,并对大鼠进行营养干预,对其血清、组织中的铜蓝蛋白以及铁代谢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长时间的运动训练导致运动性低血色素大鼠血清铜蓝蛋白、转铁蛋白明显上升,铁蛋白明显下降,而且与血清铁浓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说明血清铜蓝蛋白、铁蛋白、转铁蛋白可以反映机体铁代谢情况;运动训练导致运动性低血色素大鼠组织铜蓝蛋白含量与血清铜蓝蛋白变化不一致;营养补剂的干预显著降低了运动性低血色素大鼠血清铜蓝蛋白、转铁蛋白含量,提高了血清铁及铁蛋白含量,表明抗贫血铁制剂复合营养补剂对提高大鼠铁贮备和维持大鼠铁代谢稳定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营养补充 血色素 运动性 铁代谢 血清铁 大鼠
  • 简介:目的:探讨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施加运动干预,对大鼠骨代谢指标及骨髓瘦素和瘦素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为运动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骨代谢异常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刚断乳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NCG),糖尿病对照组(DCG),治疗运动组(ZLG),预防运动组(YFG),防治运动组(FZG),每组各11只大鼠。除NCG组使用普通饲料喂养外,其余各组全程使用高脂高饲料喂养。YFG组和FZG组在2型糖尿病造模前进行为期6周的游泳训练;造模后对ZLG组、FZG组进行为期6周的游泳训练。各组于运动结束后24h内,禁食12h后取样,检测、骨代谢相关指标,同时检测各组骨髓瘦素和瘦素受体蛋白表达。结果:1)体重变化方面,ZLG组、YFG组和FZG组与DCG组比,体重均有下降的趋势,其中ZLG组和FZG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2)代谢方面,与DCG组相比,ZLG组胰岛素显著性下降(P〈0.05),FZG组血糖、糖化血清蛋白和胰岛素值均有显著性下降(P〈0.01,P〈0.05,P〈0.01)。3)骨代谢方面,与DCG组相比,FZG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值显著下降(P〈0.01);FZG组骨钙素值显著升高(P〈0.01)。4)骨髓瘦素、瘦素受体蛋白表达方面,与DCG组相比,ZLG组、YFG组及FZG组骨髓瘦素含量有下降趋势,其中只有FZG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ZLG组、YFG组及FZG组骨髓瘦素受体含量有升高趋势,其中只有FZG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糖尿病发病不同阶段施加运动干预,可以不同程度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代谢紊乱,促进大鼠骨代谢调整,缓解瘦素抵抗。在糖尿病发病全程施加运动干预效果最佳。

  • 标签: 糖尿病 大鼠 运动 骨代谢 瘦素 瘦素受体
  • 简介:目的:对比不同运动方式对2型糖尿病(T2D)患者空腹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为制定针对特定人群的特异性运动处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T2D患者随机分为有氧运动组(AE组,n=16)、抗阻训练组(RT组,n=14)和安静对照组(RC组,n=14),以健康受试者为正常对照组(NC组,n=15)。AE组进行8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RT组进行8周渐进性抗阻训练,RC组和NC组保持日常生活习惯不变。实验前后分别测定安静空腹时和OGTT后的心率变异性(HRV)和压力反射敏感性(BRS)。结果:实验后,空腹状态下,AE组TP、nHF和BRS高于运动前(P﹤0.05),nLF和LF/HF低于运动前(P﹤0.05);OGTT后,各组TP、nLF和LF/HF均较空腹时显著性增加(P﹤0.05),nHF显著性下降(P﹤0.05),AE组和RT组nLF、LF/HF和nHF的变化幅度显著高于运动前水平(P﹤0.05),组间比较,RT组的变化幅度高于AE组(P﹤0.05)。结论:不同运动方式对T2D患者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存在差异,有氧运动可改善空腹时的自主神经功能,而两种运动方式均可改善葡萄负荷时的自主调制反应,但抗阻训练的效果优于有氧运动。

  • 标签: 2型糖尿病 有氧运动 抗阻训练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自主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