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3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从研究云南音乐教育现状以及西部大开发的大背景下,就少数民族本土音乐文化在云南音乐教育中的地位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措施,借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同时希望云南音乐教育界对这个问题的进一步关注.

  • 标签: 南音 本土音乐 音乐教育 背景 观点 地位
  • 简介:“傩戏热”可谓近年来戏剧界的一件盛事,吸引了国内外大批有志之士和专家学人。傩戏的研究无疑为中国戏剧学乃至文化人类学诸领域带来了勃勃生机,注入了新鲜血液。或许,它的价值与意义至今仍不能为我们所充分认识,这有待于它在时间的显影液中明晰。与此同时,笔者也关注到另一种形态原始古拙的戏剧现象,即流布于全国(尤以西南地区为最)少数民族地区的拟兽戏剧,例如广西壮族的“蚂(虫另)节”;云南彝族的“跳虎节”;四川白马藏族的“朝盖舞”和“十二相舞”;云南摩梭人的“老跳”等等。

  • 标签: 傩戏 戏剧学 云南彝族 虎节 方相氏 文化人类学
  • 简介:少数民族艺术文化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民族艺术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更是世界艺术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艺术研究、创作、表演提供了丰富而又生生不息的素材。少数民族地区艺术院校是为各行业输送艺术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之一,其学生既是民族艺术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也是民族艺术文化的反思者和创造者。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二十一世纪,少数民族地区艺术院校学生要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就必须以其文化自觉为前提。

  • 标签: 少数民族地区 艺术院校 学生 民族艺术 文化自觉意识
  • 简介:双江县、孟连县均属于云南省少数民族自治县,如何指导广大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校顺利地开展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本文从研究的角度,通过对上述两个县进行广泛深入调查的同时,积极、大胆地探索有关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校音乐教师素质提高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 标签: 现状 研究 培训 建议
  • 简介:在中国第六届少数民族音乐学术研讨会上的开幕词大会组委会主任、广西艺术学院副院长、广西音协主席杨少毅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来宾和朋友: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深入研究,促进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由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中国音协民族音乐委员会、文化部...

  • 标签: 民族音乐 学术研讨会 中国少数民族 广西壮族自治区 音乐文化 少数民族文化
  • 简介:甘南“南木特”,藏语意为讲述传记故事,是18世纪流传于甘肃省南部藏族地区的一种讲述传记故事的戏剧表演形式,故称为藏戏。民国时期,“南木特”受到京剧表演艺术的影响,在艺术的审美接受中,“南木特”倡导者创造了独具藏民族特色的戏剧表演程式,体现了汉藏文化的交流和“南木特”艺术的生命力。

  • 标签: 藏戏 南木特 京剧 表演风格 审美接受
  • 简介:新时期少数民族地区的美术教育──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现状引起的思考广西周楷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艺术共同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传统。在美术教育中,加强对各民族的美术传统和美术作品的介绍、欣赏,分析各民族艺术的共性、差异性与审美特...

  • 标签: 美术教育专业 少数民族地区 民族美术教育 广西壮族自治区 教育现状 新时期
  • 简介:现代化的趋势究竟会给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变迁带来怎么样的挑战与机遇,运用戈登威泽所提出的文化'内卷化'理论可以给文化变迁提供新的研究与思考。现代化塑造了文化平等的发展平台,少数民族文化也从消极走向积极的应对,民族文化的强劲复兴与自我认同需求也越来越被强化和扩散。结合时代、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因素,文章对少数民族文化变迁的未来有几点思考。

  • 标签: 现代化 民族文化 内卷化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简介:本文以《人民日报》《中国民族报》和《新京报》的少数民族报道为文本,以2010年为研究时段,对我国当代报纸在少数民族报道中出现的刻板形象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研究。通过对样本进行的相关类目和图表分析,笔者验证了我国当代纸媒在少数民族报道领域出现了刻板形象,并通过批判性话语分析论述了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即少数民族刻板形象在我国纸媒中的呈现,主要源于报道视角的限制。笔者通过定性研究,从原因、解决方法两个层面展开论述,得出媒介话语霸权是导致报道视角局限的本质原因的结论,进而提出了"政府引导、市场操作,大力发展少数民族自己的传媒产业"的解决方案。

  • 标签: 少数民族 新闻报道 刻板形象
  • 简介:贵州省从江县是个少数民族聚居县,其境内民族众多,文化多样,尤其是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但在近年来的经济大开发的过程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问题面临严峻的挑战。从江县地方政府采取“合作”形式,大力倡导和促进民族文化的原生态保护,取得骄人实效,其成功经验值得总结和推介。

  • 标签: 少数民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利用
  • 简介: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2018年,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的成立,为二者的融合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新平县以“花腰傣”为品牌的民族文化旅游已经开展了近20年,其服饰、民居和传统节日成为其民族文化旅游的亮丽名片。在文化和旅游融合背景下,要坚持以学术研讨活动提升人们对“花腰傣”原生文化的认知度,持续推出民俗文化旅游活动打造民俗文化旅游品牌,以原生民族文化内容增加民俗文化旅游内涵,以全方位的宣传营销活动推动民俗文化旅游发展。

  • 标签: 民俗旅游 花腰傣服饰 文化自觉 传承
  • 简介: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中国的美术力量在这个特定的时空空前整合于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抗战"始终是大后方美术的主题曲,即以艺术宣传形式鼓动民众抗战;同时,文化保存与文化建设也是大后方美术不可忽视的政治任务。为了保存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国民政府组织了对西部边疆地区的艺术考察。本文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庞薰琹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考察为个案,对时代特点总结,探析抗战时期西部艺术考察兴起的背景及成效。

  • 标签: 抗战时期 庞薰琹 西南少数民族 兴起 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