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7 个结果
  • 简介:首图古籍部藏杂曲一函31种,皆为辛亥前后北京坊间刊刻的唱本。现选录时事题材的4种:《普劝国民捐》、《外洋乐通商》、《九城修马路》和《最近诸商谋生计叹十声》。这些唱本是下层群众的手笔,语言质朴,尽管有的文理不顺,错别字多,但是内容反映了对朝廷腐败、丧权辱国的愤懑感伤,对和平生活、自由平等的朦胧期盼。

  • 标签: 历史信息 辛亥革命 北京 俗曲 民情 自由平等
  • 简介:城市博物馆作为彰显城市形象的载体,它从内容到形制上传播着城市历史与文化,彰显城市的文化形象。科学地运用好这个载体,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城市形象传播的效果和效率。

  • 标签: 博物馆 城市形象 传播
  • 简介:现代教育正悄悄发生一场信息革命,基于云技术、物联网、大数据、社会网络技术等的成熟应用,信息不仅仅是一种视觉媒介,更是可捕捉、可量化、可传递的数字存在。在基础教育界,借助于数字化技术,"翻转课堂新学习模式"迅速走进了中小学课堂,一场教育信息化的革命浪潮正在到来。本文就"教育信息化支撑下学习方式的变革与创新"作一探讨。

  • 标签: 信息化支撑 学习方式 学习模式 视觉媒介 中小学课堂 基础教育界
  • 简介:帝制中国各级官员的权力,本质上来源于皇帝的授予,程序上要落实到文书的传递与信息的流通环节之中。政治运作中传递信息的文书不一定都是政务文书,但是围绕皇帝而传递的文书都承载着权力的配置功能。对于皇帝来说,他所获得的信息都是经过层层过滤的。对于参与中枢决策的官员来说,是否能够将信息送到皇帝手中,决定着是否能够在最高决策中发挥作用,是否在中枢政治运作中获得权力。

  • 标签: 传递信息 文书 权力 运行机制 政务 反思
  • 简介:百越民族是我国东南地区古代民族的泛称,汉武帝统一南越和闽越后,百越族群便基本消亡.作为历史上的古老民族,其文化的传承、与中国东南地区、东南亚民族的关系向来是学界探讨追溯的课题.为了总结以往百越民族史研究的成果,进一步推动新世纪百越民族史研究工作的开展,由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和福建省考古博物馆学会联合主办的"中国百越民族史学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于2004年11月14~17日在著名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武夷山市隆重举行.来自北京、江苏、上海、浙江、湖北、福建、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台湾等省市以及美国、日本的七十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学术盛会,并就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展开热烈的讨论.

  • 标签: 民族史研究 博物馆学会 百越民族 第十二次 学术年会 中国
  • 简介:黄汉清老师,1936年出生于广东电白,语文教学论硕士导师,主要研究语文教育史,语文教育心理。黄老师1958年毕业于广西师大,分配到师大附中当老师。高考恢复后,要求师范院校都要有教学法的课程,黄汉清老师于1980年调回广西师大中文系,建设语文教学法学科,并独自承担77级的语文教学法的课程,稍后黄麟生老师、韦永麟老师也调进语文教学法学科。1982年,成立语文教学法教研组,黄汉清老师任教研组长,后课程改称为“中学语文教材教法”。教研组也改成为“中学语文教材教法教研组”。期间编撰教材,如《中学语文教学法》《语文教育学》,黄汉清老师或任副主编,或任主编。

  • 标签: 语文教学论 教材教法 《中学语文教学法》 广西 学科 教研组长
  • 简介:《回族研究》杂志自20世纪90年代创刊至今20周年了,这是非常值得庆贺的。20年前,是我们这个多民族开始一个伟大历史时代的转折。《回族研究》的创刊适应了时代发展需要,体现了中国回回民族研究事业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步伐,

  • 标签: 《回族研究》 创刊20周年 学科建设 回族学 20世纪90年代 选登
  • 简介:本文针对当前古文字信息化处理研究开发中存在的不足,围绕真正实现每一个古文字都能在电脑中作为"字,,来处理这一目标,着重讨论了古文字整理、古文字编码和古文字字形在字库中的存放形式等相关问题.

  • 标签: 古文字信息化处理 古文字整理 古文字字库 古文字编码
  • 简介:日前,德化县志办正式建立“方志资料库”和“地情信息库”。“两库”共整理、收集典籍、谱牒、旧照片、手抄本等各类资料3000多册、图片300多张.整理库存的各类志书近万册。此外,还设立社会人士捐书专柜,并聘请资料收集员对民间资料进行抢救、收集、整理。“两库”的建立将为德化县今后修志、用志积累资料起到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德化县 信息库 资料库 地情 方志 资料收集
  • 简介:3月23日,四川省地方志信息化工作培训会在蓉召开,省地方志办党组书记、主任马小彬作“四川地方志信息化建设的任务与措施”讲课,中指办信息工作处处长杨海峰对全国地方志信息化建设面临的背景和形势进行了分析,介绍了中指办在信息化工作上的探索、成效及计划;

  • 标签: 信息化工作 地方志 四川省 培训会 信息化建设 党组书记
  • 简介:本文从更新理念、加大资金的投入、加强信息资源及人才队伍建设、开发地方文化信息资源等方面,探讨了西部地区图书馆信息业的发展。

  • 标签: 西部地区 图书馆 信息业发展
  • 简介:生物学家雷蒙德·麦考利(RaymondMcCauley)先生又一次提出通过改造基因来改造人体。在今年美国硅谷计算机历史博物馆举办的theBigTalk大会上,他公开自己已经通过植入某些有效的细菌,在一年内减掉了10公斤赘肉。更棒的是,他说,通过生物技术造福人类的门槛已经越来越低。在1990年代末,要进行全套的基因检测,大概要花费30亿美金;而在2014年,人类基因组测序只需要1000美元。

  • 标签: 生物学家 基因信息 改造 人体 历史博物馆 基因组测序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的写作完成,是国史学科体系和构建国史中的社会史的基本框架的创新之举。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发展的历程、特征和规律,这里的"社会"是个与经济、政治、文化等相并列的"小社会",主要包括社会结构、社会管理、民生和社会事业、社会生活、社会心态(社会心理、社会思潮)等。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出发,新中国社会发展史也就是围绕民生主线开展的社会建设史,据此可以梳理出新中国社会进步的阶段性特征。总结新中国60余年的社会发展历程,成就突出,问题也不少,但是除了一个时期的工作失误和指导思想出现偏差以外,存在的问题大多是发展不足、不平衡造成的,问题的解决过程便是不断发展的过程、不断进步的过程。希望这本即将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能够对丰富国史、党史的学习有所贡献,也能够对推动中国今后的社会建设、社会转型和社会发展提供一定的经验支撑。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 社会建设 社会发展 基本框架
  • 简介:一、回族和伊斯兰研究概况掠影在我国,对回回民族和伊斯兰教的研究,约始于明末清初,曾经出现一些穆斯林学者用汉文撰写、译述的著作,其中以王岱舆、刘智、马注、马德新、马联元等著述较多,此外,有作品镌刻传世的还有三四十人。不过,他们的著述多偏重于伊斯兰教哲理...

  • 标签: 回族史研究 回族与伊斯兰教 白寿彝 伊斯兰研究 回回民族 奠基人
  • 简介:中层理论是介于抽象的统一性理论和具体的经验性描述之间的一种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范式,发端于社会学,后被应用于政治学。作为政治学一级学科下属的中共党史学科,在社会科学理论发展的大趋势下,需要对自身学科话语进行必要之转换。本文对西方比较政治学研究中的主要中层理论在中共党史领域的代表性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的回顾和深度的分析,提出要实现中共党史研究的话语转换,需要学者们关注国际研究学术前沿,并在一定意识形态指导下,尽最大可能以社会科学概念和框架来分析实证问题。中共党史研究今后的发展应主要以问题意识为导向,而不是以学科区分为导向;要立足于史料,但不能限于史料;要有理论创建的自觉性,但不能空谈理论。唯其如此,才能摆脱中共党史学科只有材料而没有理论方法的尴尬境地。

  • 标签: 政治学 中层理论 中共党史 社会科学研究 学科话语转换
  • 简介: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史学史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的“改革开放新时期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成就与学科建设——首都史学界纪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座谈会”,于2008年12月21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光明日报》等新闻出版单位近5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美国罗文大学教授、

  • 标签: 史学史研究 学科建设 史学理论 改革开放 座谈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
  • 简介:本文论述了西北欠发达地区大学生信息闭塞的原因及表现,认为其实质是信息能力弱的表现,并提出了培养西北欠发达地区高校大学生信息能力的途径和对策。

  • 标签: 西北欠发达地区 大学生 信息闭塞 信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