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长江乃我国第一大江,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经济发达区域,如何根除长江水患并开发利用长江资源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课题。民国时期,长江水利工程总局曾于1947年10月拟就一份《长江治本计划大纲》,对长江及其流域各地区各支流整治开发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与设计,对于我们今天兴修长江水利、开发长江水利资源以及促进长江流域地区经济建设,仍有参考作用,特将此份计划自馆藏水利部长江水利工程总局档案全宗中选出刊布,以供参考。

  • 标签: 长江干流 水利工程 长江流域 洞庭湖区 洪水量 嘉陵江
  • 简介:1910年清朝海军大臣载洵访美和1911年中美海军合作计划.是晚清海军史和中美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这一事件具体揭示了在塔夫脱政府“金元外交”政策的指导下,美国的在华势力和影响不但在铁路和财政金融领域获得重大突破,而且也渗透到长期受欧洲和日本影响的军事领域;同时也表明随着东亚国际格局的变化.

  • 标签: 中美关系史 合作计划 海军史 清朝海军 金融领域 军事领域
  • 简介:西藏现代美术从古典美术发展而来。由于历史的原因.直至20世纪初,西藏现代美术才与藏族奇僧根敦群培同时降世。其后的百年历程有过艰难曲折、有过长足进步,但发展的方向和轨迹.基本与我国的近、现代历史同步。或可说.西藏现代美术是西藏现代历史足迹的印证.也是这一时代西藏艺术中成就突出的领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作者和作品。

  • 标签: 现代美术 西藏 现代历史 美术发展 根敦群培 百年历程
  • 简介:  蒋介石一生曾经多次遇刺.1931年夏,在"中国暗杀大王"王亚樵的组织下,刺客陈成潜入"夏都"庐山"太乙村"附近的竹林中,朝正在甬道上散步的蒋介石连开两枪而未中,蒋惊魂逃命,逃过一劫.1935年11月1日,国民党在南京中央党部礼堂举行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乘中央委员集体合影之际,南京晨光社记者、爱国热血青年孙凤鸣拔枪行刺.由于蒋介石临时决定不出场照相,结果汪精卫成为刺杀对象,身中3枪倒地.1961年,在日本的台独分子廖文毅花费黄金几百两雇请杀手赴台刺蒋,由于警卫事先警觉,刺杀未遂,蒋介石再次幸免于难…………

  • 标签: 刺蒋 流产刺 蒋计划
  • 简介:<正>驻日大使馆报告日本侵华计划梗概(1935年9月30日)本年自日人对于华北要求事件发生以来,初则经济提携之说盛行于时,及至最近,则彼方一切论调对于提携之词已渐舍不用,进而改称所谓开发华北者,不徒宣传,且进而作成方案,从事著手。既已由其天津驻屯军扩充调查班按照对象调查一切问题,而南满铁道会社亦出资设立

  • 标签: 日本侵华 大使馆 华北政策 经济提携 中国政府 对华
  • 简介: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作为现代城市重要标志的城市广场愈来愈受到政府和百姓的重视。上个世纪末,西安也建了不少这样的广场,位于市中心的钟鼓楼广场便是其中佼佼者之一。可是,当人们看到、说到、写道,甚至工余节假悠闲地散步在钟鼓楼广场的时候,有谁会想到,远在半个世纪以前,民国时期的省、市政府,也曾有过兴修这个广场的计划,而彼时广场拟议中的设计师,恰是现今这座广场设计师张锦秋大师的导师、著名的古建筑专家梁思诚先生。市档案馆初搬北郊新馆布置馆藏陈列室时,笔者受托与闻其事,不意竟在浩如烟海的民国旧卷中,翻出不少当时酝酿建设广场以及计划最终流产的档案资料,惊异之余,深觉颇有向世人做一梗概介绍的必要.

  • 标签: 钟鼓楼 建设计划 民国年间 西安 流产 经济建设
  • 简介:本文运用亲历者回忆等史料,力图还原1937年7月7日深夜演习日军第8中队的活动,考证其在23时40分首次攻打宛平城,并结合当日天气情况及卢沟桥地理环境,论析传令兵志村菊次郎被命令"失踪"放枪,蓄意制造了"非法射击",并非是日本部分学者所论的"偶发性事件"。

  • 标签: 卢沟桥事变 宛平城 孙文涛 日军第8中队
  • 简介: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馀年的发展,中国社会在现代的道路上取得了令世人瞩目乃至惊叹的成就,在国际社会纷纷赞叹中国所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中国人依然缺乏的“文明素质”却又往往为世人所诟病,而国人则一方面为中国近年来在硬件建设上的显著进步而感到高兴甚或骄傲,另一方面,又不免要为国家软件建设的滞后和国人“文明素质”的低下感到忧心和痛心。显然,“讲卫生”乃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内容,而“不讲卫生”则无疑是国人“文明素质”缺失或低下的重要表现。华人“不讲卫生”这一标识或意象虽然在当今世界颇为流行,不过并非始于今日,早在一百多年前,随着国门的日渐打开与西方文明、观念的不断引入,就已逐步形成。

  • 标签: “现代性” 卫生建设 “现代” 反思 晚清 中国社会
  • 简介:稍稍熟悉一点中国近代文史的读者,不会不知道斯坦因(MarcAurelStein1862—1943),这位“大名鼎鼎”的英国探险家。他在国际学术界、探险界、考古学界、东西交通史学界可谓“跨界大师”,其三次在亚洲腹地的探险考古活动及其成果与著述,

  • 标签: 探险家 斯坦因 破产 中亚 国际学术界 考古学
  • 简介:光复会计划在浙路风潮中之所以失败,一是由于绅商的两重性及清政府各级官员的自救之策弱化了朝野冲突;二是光复会本身的'异端性'及革命处于低潮、对下层民众缺乏深入细致的宣传组织工作、与立宪派较量的力度不够;三是中下层民众斗争的焦点集中在'认购路股'的方式上,及农民的相对漠然态度、宁波帮工人的特殊性、股金来源涉及面不广等因素使其计划缺乏广泛而彻底的群众基础.

  • 标签: 浙路风潮 浙路公司 光复会员 拒款保路
  • 简介: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既包含了资本主义文明的冲击,又是现代性在世界范围内分裂的表现。这样,就形成了中国人在现代追求中的乌托邦情结。对资本主义进行判断,消除现代性成长中的社会分裂,赋予传统理想现代精神,就成为中国现代制度选择的根据。现代性追求与乌托邦精神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的内在张力。

  • 标签: 现代性 现代化 乌托邦 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化
  • 简介:近代中国城市运动的突出特点是政府主导,自上而下。孙中山先生是中国现代城市运动最早的倡导者和设计师,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城市发展和市政建设成为国家战略并上升为中央政府的决策意志,中国现代城市蹒跚起步。然而由于时代和认知的局限,国家层面对城市的推力总体有限,领导人对城市发展缺乏战略意识,国家决策层面亦无此一方面的顶层设计,有关城市问题的法律、政策模糊不清,措施、行动摇摆不定,20世纪前半叶中国城市长期在低水平上波动起伏,徘徊不前。

  • 标签: 孙中山 南京国民政府 城市化发展战略 政策抉择
  • 简介:<正>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现代史教研室王桧林等集体编著的《中国现代史》(上下册),最近已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部书在1980年曾在校内铅印用作教材;这次正式出版前,编著者作了较大的修改。全书约七十万字,共分为五编。第一编,北洋军阀统治的继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二编,国民革命。北洋军阀的末路。第三编,国民党统治的建立和加强。工农武装革命和抗日民主运动。第四编,抗日战争。国民党政权走向腐朽和人民力量的壮大。第五编,国民党统治的崩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这部书在体系上和结构上比

  • 标签: 中国现代史 解放战争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 新民主主义革命 国民党政权
  • 简介:前不久,我再度访问了德化县。当走过一间又一间瓷艺琳琅满目的工场,爬过一座又一座郊野风光旖旎的山岭,觉得一处比一处迷人精彩,悦目赏心,不由得兴奋不已。

  • 标签: 德化县 名片 陶瓷生产 福建省 现代 陶瓷企业
  • 简介:<正>财政部第二期战时行政计划实施具体方案(1939年3月)本部主管事项原为财政金融两大端,而经济事项中,如物资之调整与贸易之管理,非与财政金融密切联系,未易收效,故一部分经济事项,亦由本部积极办理,事务愈繁,职责益重。幸自抗战以来,关于调度军用,协助地方,维持法币,调剂资金,奖励生产,开发资源,救济难民等各事项,秉承中央既定方针,努力办理,尚无竭蹶,财政金融基础巩固如常,未尝因战事发生动摇。

  • 标签: 实施方案 财政部 所得税 利得税 财政金融 税率
  • 简介:基于现代社会的问题与危机,莫斯回溯古式社会的交换形式——“总体呈献体系”。找到了疗治现代社会病症的药方——社会的“总体性”构建——由德性自觉、经济理性和制度强力彼此交融而成的社会规范和行为方式,并视之为引领社会进步和光明的根本指南。但各种多变而混乱的社会事实表明莫斯的现代旨趣呈现的是一种鸟托邦式的美妙幻想。

  • 标签: 总体性 制度 社会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