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急救护理工作中采取不同的护理流程对其急救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急诊科自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此次临床调查的研究对象,按照所给予急诊护理干预模式的不同将其平均、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分别采取常规急诊护理流程与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急救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急救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得知,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均不及研究组,其分诊时间、转诊时间、抢救时间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工作中,为了争取更多的急救时间,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须对常规急诊护理干预实施优化,并将其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急诊护理的最佳方案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急性脑梗死 急救效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腔镜器械处理流程优化联合信息技术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效果观察。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将2019年1月至2019 年12月处理的器械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方法管理;将2020 年1月至2020 年12月处理的器械包作为试验组,采用流程优化联合信息技术对腔镜器械进行管理。对比在不同管理方法下,器械交接时间、器械等待灭菌时间、腔镜班岗位总培训时间、器械清洗质量检测、器械遗失数、器械错配数、器械损坏数、手术室护士和手术医生的满意度。结果 经管理后,试验组器械交接时间、器械等待灭菌时间、腔镜班岗位总培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器械清洗质量检测合格率、手术室护士和手术医生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器械遗失率以及器械错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腔镜器械处理流程优化联合信息技术可有效提高腔镜器械的周转率、减少器械包错包率、缩短培训周期、提高手术室护士和临床医生的满意度。。

  • 标签: 腔镜器械 处理流程优化 信息技术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绿色通道护理流程对急诊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时间节点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我院接收的46名急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分别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3名。参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绿色通道护理流程、绿色通道护理流程优化法,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研究比较,包括患者救治有效率、不同流程使用时间两方面。结果:观察组救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观察组小于1小时和1-2小时的溶栓率更高,总溶栓率更高;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绿色通道护理流程 急诊 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时间节点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手术室优化护理在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我院随机挑选2020年3月-2021年12月收治的68例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患者,并分为常规组(n=34)和研究组(n=34),常规组采用基础护理,研究组采用手术室优化护理。对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进行观察。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49.50±6.90)、手术时间为(154.50±3.60)min、住院时间为(8.60±1.90)d,常规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59.40±7.50)、手术时间为(163.40±4.40)min、住院时间为(11.40±2.50)d,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要好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患者中应用手术室优化护理具有确切效果,可以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手术室优化护理 腹腔镜 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抢救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受不同护理模式的影响程度。方法 研究样本都是在我院实施急救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全程优化急诊护理模式和常规急诊护理模式的两个实验组样本数量都为50,前期(2019年1-10月)和后期(2020年1-9月)入院的患者进行盲选得到实验组和基础组。结果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0%)低于基础组(20.00%)、抢救有效率(98.00%)高于基础组(86.00%)。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急诊救中建议实施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可提高患者生存几率、保证患者生存质量,减少风险因素影响,符合患者及其家属的预期,可不同程度减少护患纠纷问题。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全程优化急诊护理 抢救效果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