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根据玉树地震后21例急性高原性肺水肿的X线表现,分析高原地震后急性高原性肺水肿高发的原因及急性高原性肺水肿的X线征像。结果(1)肺内改变双肺呈小片状及絮状、片状、弥漫性实变等几种类型。(2)肺门改变一侧或双侧肺门对称性增大,其周可见片絮状渗出。(3)胸膜改变叶间胸膜增厚。1-4周内逐步复查X线平片病变吸收好转。结论X线平片在高原地震后高原性肺水肿的诊断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玉树地震 急性高原性肺水肿 X线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继发性肺结核X线表现,探讨它的诊断价值及提高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6年9月入学、毕业及在校的经确诊的27例继发性肺结核X线表现。结果本组27例继发性肺结核,浸润型为主13例,X线为云絮状、斑片状影。干酪型为主5例,X线为片状不规则阴影,内可见不规则透明区。纤维空洞型为主4例。结核球3例。肺炎型2例,X线为点片状沿支气管分布,误诊为肺炎,后经过复查、CT检查、痰结核菌培养以及结核菌素试验等一系列检查给予确诊。结论X线检查对排查继发性肺结核有重要的价值,结合辅助检查以提高准确率。

  • 标签: 继发性 肺结核 数字化X光摄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钼靶X线对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诊治的两例乳腺癌患者的钼靶X线影像、病理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例患者中X线表现为星芒征1例、结节合并钙化1例;经病理诊断为早期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钼靶X线早期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早期乳腺癌应用钼靶X线检测,能将病变结构清晰地显示出来,是早期乳腺癌的首选诊断方法,有效提高乳腺癌的早期检出率,对临床及早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钼靶X 乳腺癌 病理诊断 早期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声诊断为肠套叠的病例进行线空气灌肠结果追踪,分析不符合病例的特点,寻找原因,减低误诊、漏诊率,为临床医师选择最佳诊断方法、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超声诊断为肠套叠的病例,选出具有典型肠套叠声像的病例,测量包块长度及宽度,追踪其X线空气灌肠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超声诊断为肠套叠的病例有115例,具有典型肠套叠声像的病例有103例,肠套叠包块长度从2cm到13cm,宽度从1.5cm到4cm不等,对这103例进行X线空气灌肠结果追踪,符合的76例,27例不符合,其中不符合的病例超声测量出肠套叠包块长度多数在3cm以下,宽度多数在2cm以下,27例中有1例X诊断为肠穿孔,2例第一次X线空气灌肠显示为阴性,1天后灌肠复查证实为肠套叠,1例X线空气灌肠时显示为阴性,1天后经CT检查符合肠套叠改变。结论当肠套叠的范围较小时,X线空气灌肠的诊断敏感性较低,超声对诊断婴幼儿肠套叠的敏感性更高。

  • 标签: 超声诊断 X线诊断 肠套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旷置挂线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应用价值,以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我院高位肛瘘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法分组。A组接受传统切开挂线治疗,B组接受旷置挂线治疗。对比两组疼痛持续时间、愈合时间和肛门节制功能的差异性。结果与A组相比较,B组疼痛持续时间、愈合时间均明显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肛门节制功能发现,B组明显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旷置挂线治疗高位肛瘘疼痛轻、愈合快、肛门功能恢复好,疗效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旷置挂线 高位肛瘘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找到一种行之有效,且方便、简洁、安全,患者易于接受的中医特色技术治疗特发性耳鸣新方法。方法确诊特发性耳鸣患者4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耳门、翳风、风池、太溪、肾俞、血海穴进行埋线,每周一次,四次一疗程。B组耳门、翳风、风池、太溪、肾俞、血海穴封闭治疗,注射维生素B12与利多卡因混合液。隔日1次。一月一疗程。观察两组疗效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体穴埋线组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0%;体穴注射组有效1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50%。埋线组疗效优于注射组(P<0.05)。结论体穴埋线治疗特发性耳鸣效果肯定,简便易行,且无明显副作用,可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特发性耳鸣 体穴埋线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X线直接数字摄影双能量减影技术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比较常规数字摄影与双能量减影摄影的具体临床应用。结果X线直接数字摄影双能量减影技术较常规数字摄影提高了对肺小结节、肺内钙化、泌尿系结石、心脏冠脉钙化和瓣膜钙化等的检出率、敏感度和准确性。结论X线直接数字摄影双能量减影比常规X线数字摄影检查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双能量减影 减影影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X线摄影实现数字化过程中CR系统的作用。方法对CR系统进行评价,并与DR等其它成像方式作出全面的比较。结果使得X线摄影信息实现数字化,CR系统因为具有投资相对较少,能与旧有设备匹配,适用于多体位摄影,影像清晰,诊断信息丰富的特点而成为最重要的手段。结论普通X线摄影实现数字化途径中,CR系统是最适于我国目前状态下推广平片数字化的手段。

  • 标签: X线摄影 CR系统 DR系统 数字化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低剂量乳腺钼靶X线摄影技术的应用。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乳腺检测的10例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30kV、35kV的乳腺钼靶X线摄影,对比分析2种剂量下的影响质量。结果30kV摄像比35kV摄像的影像质高,其乳腺其中一侧的内外头尾位和斜位具有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35kV是临床进行乳腺钼靶X线摄影的最佳值,能有效降低摄影曝光量且提高摄像质量。

  • 标签: 低剂量 曝光量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骨折经X线与CT影像诊断的价值比较。方法回归性分析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20例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均经X线及CT影像学诊断,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20例患者经CT均获得明确诊断,成功率为100%显著高于X线诊断的成功率为80.0%,且两组骨折D类型的诊断率有显著性差异,CT骨折评分显著高于X线(P<0.05)。结论CT影像学诊断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对于轻度骨折的患者,可首选X线检查。

  • 标签: 脊柱骨折 X线 CT 诊断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切开挂线疗法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肛周脓肿3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8.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切开挂线疗法治疗肛周脓肿疗效确切,疗程短,脓肿复发率和肛瘘发生率低。

  • 标签: 切开挂线疗法 肛周脓肿 肛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X线平片在诊断肋骨骨折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X线平片的检出率。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208例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8例肋骨骨折患者中,首次拍片漏诊的有16例(7.69%),有42例是多发性的肋骨骨折,但X线平片首诊只检出部分肋骨骨折的有28例(13.46%)。一共漏诊或误诊44例(21.15%)。分析误诊、漏诊原因,主要是投照定位错误,摄片位置不当,医生阅片不认真。有3例病情严重,被其他的X线征象掩盖导致误诊。结论X线平片检查过程中,要正确选择投照部位,患者取恰当体位,才能提高肋骨骨折的检出率。

  • 标签: X线平片 肋骨骨折 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定向挂线技术在高位肛瘘治疗方面的疗效。方法将48例高位肛瘘患者根据入组顺序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予以传统挂线技术,观察组行定向挂线技术,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橡皮筋脱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并分别在橡皮筋脱落时、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检查患者的肛管缺损深度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及橡皮筋脱落时间方面与比较无差异(P>0.05),而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肛门瘙痒、肛门异常感、肛门溢液、排气时伴粪便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在肛管缺损深度方面,观察组在橡皮筋脱落时、术后1月后及术后3月后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定向挂线技术在治疗高位肛瘘方面优于传统挂线技术,值得推广。

  • 标签: 高位肛瘘 定向挂线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良性病变、恶性病变的钼靶X线钙化特征,总结诊断经验,评价诊断效用。方法2015年1月—2017年6月,筛选符合条件的乳腺病变133例,对比良性病灶、恶性病灶,钙化特征指标。结果133例对象,其中诊断为恶性50例,良性83例。恶性者与良性者钙化分布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者触诊阴性者低于良性者,恶性者与良性者形态、分布差异显著,恶性者形态粗大不均、簇状分布率高于良性者,恶性者多形性、散在率低于良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粗大不均、簇状、X线综合诊断灵敏度与阴性预测值均在90%以上,综合、多形性诊断特异性在80%~90%,X线综合阳性预测值81.7%,X线综合诊断符合率91.0%。结论乳腺良恶性钙化的钼靶X线影像鉴别诊断价值较高,其通过分析钙化特征,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 标签: 乳腺结节 乳腺癌 钼靶X线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切开挂线法治疗肛周脓肿的手术效果以及手术的具体做法。方法在2005年到2007年之间我院收治了152例肛周脓肿患者,对他们进行手术治疗,使用切开挂线手术法,手术后对他们进行严密的术后处理,如换药、中药熏洗及防治发炎,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的回顾性分析。结果这152为患者住院的时间在40到60天之间,平均住院时间为45.34天,其中151位患者在第一次手术过后顺利痊愈,还有一名患者由于术后处理不当形成了肛瘘。术后伤口完全愈合的平均时间为26.16天。结论研究显示,切开挂线手术发可以有效的解决肛周脓肿问题,且手术效率高,见效快,手术时间短,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缩短,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手术后肛瘘的发生率和脓肿的复发率都明显低于其他的治疗方法。非常值得推广。

  • 标签: 切开挂线手术法 肛周脓肿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颈椎病是中老年龄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颈椎病不断的程年轻化的道路上发展。本文通过一些临床资料,首先对青年型颈椎病的进行了概述,分析了青年型颈椎病X线的表现特点,讨论了青年型颈椎病X线诊断和疾病的预防。

  • 标签: 青年型颈椎病 X线诊断 探讨
  • 简介:摘要近年来,尽管医学检查设备都在更新和升级。但是,X线摄影还是最常用的辅助检查设备,特别是对胸部疾病的检查,有其特有的优势。不过,胸部的解剖结构复杂,对X线摄影技术也有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介绍了X线摄影的发展和应用,然后分析了普通X线摄影技术在胸部检查中的有关问题,最后总结了X线摄影的质量控制方法。

  • 标签: X线摄像 胸部疾病 影像质量 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8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电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穴位埋线治疗,后比较两组单纯性肥胖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单纯性肥胖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00%,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5.0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患者的疗效显著,且有持久的针灸效应,对于患者食欲控制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穴位埋线 单纯性肥胖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