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外伤性血胸是胸部创伤的常见并发症。其中量血胸作为手术适应症,可以应用胸腔镜手术或胸腔闭式引流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经随机选择二组计24例病人,对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论是胸腔镜手术优于胸腔闭式引流术。

  • 标签: 外伤性血胸 中量血胸 手术适应症 手术方式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地塞米松两种不同注射方式对孕妇不良反应的观察。方法将96例具有早产倾向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两种注射方法,其中A组46例采用肌肉注射法(6mg/次,每日2次,3天为一疗程),B组50例采用静脉注射法(10mg/次,每日1次,3天为一疗程),评价两组用药后孕妇的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结果A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采用肌肉注射法,可减少孕妇的不良反应,减轻孕妇的痛苦。

  • 标签: 早产孕妇 地塞米松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外固定板、肋骨髓内钉和接骨板联合治疗肋骨骨折100例的体会。方法对100例肋骨骨折患者选择性采用外固定板、肋骨髓内钉和或纯钛爪形接骨板联合或单独手术治疗。结果10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情况均良好,无发生其他并发症。疗效评定内固定优良率94.1%,外固定优良率100%。结论外固定板、肋骨髓内钉和爪形接骨板联合治疗能有效处理多类型肋骨骨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肋骨骨折 可吸收肋骨髓内钉 爪形肋骨接骨板 外固定板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分析胆石症患者实施不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8例胆石症患者,分成两组,其中的对照组患者实施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对比分析手术效果。结果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蠕动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和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偏低,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结石取净率达到100.0%,观察组患者为93.2%,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胆石症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胆石症 临床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探究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1日—2016年10月31日就诊于我院且行常规护理的患者97例为常规组,再选取2016年11月1日—2017年4月30日就诊于我院且行针对安全隐患的预防干预的患者100例为干预组。观察护理的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后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对护理服务各方面的认可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安全隐患的预防措施可减少呼吸内科患者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效果显著。

  • 标签: 呼吸内科 安全隐患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来我院自愿进行人工流产术的43例初孕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将43例行人工流产术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麻醉给予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对照组麻醉给予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观察两组镇痛效果、宫颈口松弛情况、麻醉诱导完成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清醒时间、体动次数、丙泊酚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及宫颈口松弛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诱导完成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清醒时间、体动次数、丙泊酚用量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能提高人工流产术的镇痛及宫颈口松弛效果,在人工流产术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人工流产术 麻醉方式 应用体会
  • 简介:摘要总结传染科低年资护士培养带教体会,针对低年资护士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培训、培养方式的改进,包括加强对低年资护士的管理,正确合理引导,端正思想态度,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增强安全意识;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继续教育;有针对性的进行应急处置能力的学习与演练;严格带教,保证专科护理发展等方式培训,使低年资护士成为医院护理队伍的生力军,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 标签: 传染科低年资护士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不同的麻醉方式给老年病人的认知功能产生的影响分析。方法对2011年12月到2013年1月。我院诊治确定要实施手术的老年病人13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5例。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实施硬膜外麻醉。对比手术后的有关数据及结果。结果观察组发生POCD共19例,占比29.2%。恢复时间为16.2±2.1h。显著优于对照组发生POCD共24例,占比36.9%。恢复时间为24.1±3.3h等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6h和24h以及72h的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手术后6h以及24h和麻醉之前相比。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所有时段和麻醉之前相比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相对于全身麻醉而言。对老年患者产生的认知功能的影响较低。且病人POCD的发生率较低。恢复时间更短。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不同麻醉方式 老年患者 认知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最佳分娩方式。方法对我院3年来213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选择阴道试产78例,成功64例,剖宫产49例。结论剖宫产不是再次剖宫产的指征,必须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如无剖宫产指征,应予充分的试产。

  • 标签: 剖宫产 再次妊娠 术式选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胃炎者的最佳护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9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胃炎病患177例,均采取西医对症处理,并加强抗感染治疗,依据病患治疗期间护理方式差异性随机划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88例,采取常规内科护理模式服务,观察组89例,结合病患症状表现及心理特点实施整体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95.51%(85/89),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80.68%(71/88),两组对比差异明显(χ2=10.4851,P=0.0012),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急性胃炎患者中采取全面综合性护理效果确切,增加患者后期恢复效果,改善心理负性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胃炎 整体护理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不同方式治疗包皮过长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在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出150例包皮过长的患者进行分析,从中选择50例儿童作为A组患者,通过包皮环扎术进行治疗,从中选择50例成年人作为B组患者,通过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进行治疗,余下的50例患者则通过传统的包皮切除术进行治疗,将其作为C组,对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进行观察。结果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7.4±1.9)min,B组手术时间为(6.1±2.0)min,C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6.2±3.5)min,A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2.1±1.0)ml,B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2.2±1.1)ml,C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16.2±2.6)ml。结论小儿包皮过长通过包皮环扎术治疗,成年人包皮过长通过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进行治疗,可以得到显著的治疗效果,均优良于传统包皮切除术,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包皮环扎术 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 包皮过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流程化沟通方式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科室自2013年10月采用流程化沟通方式对护士进行培训,考察培训结果。结果所有护士均通过审核,并能熟练应用流程化沟通方式。结论护患沟通是护理服务质量的关键。流程化沟通方式能迅速提高临床护士的沟通能力并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流程化 沟通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剖宫产瘢痕妊娠的诊断及治疗方式。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临床发病特点及治疗方式。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行子宫动脉栓塞后清宫术患者17例,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进行治疗15例,保守治疗26例,全子宫切除术2例。所有患者均全部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在临床中比较少见,诊断过程中容易出现误诊的情况,为了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必须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情变化,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治疗,进而取得较好的疗效。

  • 标签: 剖宫产瘢痕妊娠 诊断方式 处理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妊娠晚期孕妇进行心理干预,引导孕妇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从而为降低剖宫产率提供参考。方法2011年5月1日~7月31日将宫内孕28周以上产妇4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观察组产妇产检时即进行心理干预直至分娩结束规护理。结果通过对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及分娩教育,减轻了产妇焦虑、抑郁情绪,增强了其对自然分娩的信心。结论孕晚期心理干预能促进产妇身心健康,有效降低剖宫产率,促进自然分娩率,提高产科质量。

  • 标签: 妊娠晚期 孕妇 心理干预 分娩方式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位妊娠合并脐带绕颈的分娩方式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12月我院头位妊娠合并脐带绕颈(无其他高危因素)产妇288例与同期无其他高危因素、无脐带绕颈头位妊娠产妇就经阴道分娩率、分娩过程中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相比较。结果有脐带绕颈组经阴道分娩率低于无脐带绕颈组(p<0.01);胎儿窘迫发生率略高于无脐带绕颈组(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无差别(p>0.05)。结论单纯头先露合并脐带绕颈可经阴道试产,不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但产程中需严密监测胎心变化及产程进展情况。

  • 标签: 头位妊娠 脐带绕颈 胎儿窘迫 新生儿窒息
  • 简介:摘要探讨我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孕产妇的现行阻断方式及其母婴传播概况,从健康教育、分娩方式、抗病毒药物应用、婴儿喂养方式及追踪随访等方面进行分析,来探讨采取有效母婴阻断的必要性,通过综合的高效的方式来有效遏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母婴传播。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母婴传播 母婴阻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城市社区中老年人养老方式的现状,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方法通过调查问卷调查60岁以上老年人的年龄构成、文化程度和职业背景、主要经济来源、主要照顾者和养老机构利用及社区服务的需求和利用情况。用t检验、x?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年青老年人(60岁~69岁)和中老年人(70岁~79岁)以自我照顾为主,但家庭成员照顾比例上升,老老年人(≥80岁)以家庭成员照顾为主;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的利用率和需求率普遍较低。结论城市老年人的养老方式正处于家庭养老社会化的趋势,即居家养老(是指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的养老模式的总称,最终形成一个以家庭为核心、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外围、养老制度为保障的居家养老体系[2]。年青老年人和文化程度较高的老年人选择社会养老的居多。建立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完善以家庭养老为主的综合性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保证。

  • 标签: 老年人 养老方式 社区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居民生活行为方式对血压的影响效果,为降低高血压发生率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自拟生活行为方式调查表掌握100例高血压患者日常生活情况,计算身体质量,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吸烟、饮酒、BMI>24kg/m2、每天睡眠时间少于6h、每天体育运动时间少于30min、不合理饮食(高脂、高盐等)与高血压疾病密切相关,100例患者上述各项所占人数均较高(P<0.05)。结论相关医护人员应在日常工作中加大宣传力度,告知不良生活习惯对高血压发病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以便引起高血压发病高危人群重视,及时纠正其不良生活习惯,降低高血压发病率。

  • 标签: 生活行为方式 血压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几种不同甲状腺腺瘤手术方式的术后临床症状进行分析。方法针对2014年2月~2015年3月本院入住的120例甲状腺腺瘤患者进行临床调查分析,对于患者采用的手术方式以及术后复发情况进行探究。结果患者当中出现腺叶切除手术以及经前胸壁行内镜临床术后进行调查分析,患者在术后无复发现象,另外,针对不同患者的术后复发率进行探究,并且甲状腺腺瘤摘除手术后复发率为16%左右,并且腺叶部分切除术后复发率为11%左右,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复发率为6%。结论单侧甲状腺腺瘤应行腺叶切除手术或者是经前胸壁行内镜甲状腺切除手术以及双侧腺瘤患者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具体症状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最终的目的是减轻患者的病痛,提高临床术后疗效。

  • 标签: 甲状腺 腺瘤 手术 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