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老年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应用舒适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从我院处于化疗期间的老年肺癌患者中选取60例纳入研究(时间:2020.7-2021.7),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比组(常规护理模式)和研究组(舒适护理模式)各30例,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SF-36)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F-36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研究组的SF-36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在干预后明显高于对比组(90.00%>60.00%),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肺癌患者的化疗期间,应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肺癌 化疗 舒适护理 肿瘤
  • 简介:内容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 SHPT患者 45例,探讨超声对 SHPT的诊断价值。结果: 45例患者手术共切除甲状旁腺 165枚,超声检查检出 149枚,与病理符合 144枚,符合率约 96.6%( 144/149),假阳性率为 3.4%( 5/149),误诊 5枚,甲状腺组织 1枚,淋巴结 4枚,阳性率为 87.3%( 144/165),假阴性率为 12.7%( 21/165),漏诊 21枚。左右侧甲状旁腺增生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x2=1.87, P>0.05),左侧下位甲状旁腺增生的敏感性高于左侧上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17.3, P<0.01),右侧下位甲状旁腺增生的敏感性高于右侧上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20.16, P<0.01),下位甲状旁腺增生的敏感性高于上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37.82, P<0.01)。结论:超声可作为 SHPT的首选检查手段,对增生甲状旁腺检出率高,定位准确,能有效检测甲状旁腺数目、大小及位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甲状旁腺增生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肺癌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探讨。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法于我院 2017 年 3 月 -2019 年 3 月期间收治的多例肺癌合并呼吸衰竭中抽取 80 例进行探讨,分为对照组 40 例,观察组 40 例,对照组进行静脉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血液指标。 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 92.50% )显著差异于观察组( 75.00% ),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血红蛋白等血液指标均显著低于观察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肺癌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 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肠内营养支持 肺癌 呼吸衰竭 血液指标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肺癌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 2016 年 6 月 -2017 年 1 月 90 例肺癌患者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开展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比较两组肺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术后使用抗生素天数、下地时间、引流时间、办理出院手续时间;护理前后患者 QOL 评分;肺部感染等肺癌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实验组肺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术后使用抗生素天数、下地时间、引流时间、办理出院手续时间、 QOL 评分、肺部感染等肺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肺癌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获得患者认可,减少并发症,加速术后各项指标的康复,缩短住院时间,促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肺癌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采用不同的放射诊断方法,对于肺癌、良性肿瘤的诊治有着怎样的差异,探讨两种方法的运用价值。方法:从2019年6月~2020年6月中,选择90例患者进行研究,其中,有45例患者经常规检查后确定为肺癌,另有45例确诊为良性肿瘤,所有患者均实行了两种不同的检查方法,分析最终结果。结果:在CT组,肺癌的诊断正确率达到了97.78%、良性肿瘤的诊断正确率达到了95.56%。明显高于X线组所对应的数据(82.22%、80.0%)。(P<0.05)。结论:针对肺癌及良性肿瘤的诊断中,更推荐使用CT的诊断方式,其效果更明显,正确率更高,值得运用和推广。

  • 标签: CT组 X线组 良性肿瘤 诊断 肺癌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生姜贴敷预防肺癌顺铂化疗患者呕吐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5年 1月~ 2017年 1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60例,接受 GP或 NP方化疗,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30例。对照组给予昂丹司琼止吐,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生姜贴敷,比较两组患者的恶心和呕吐控制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观察组化疗后无恶心( CR,完全缓解) 18例,轻度恶心(部分缓解, PR) 10例,中度恶心(轻度缓解, MR) 2例,重度恶心( F,无效) 0例;对照组化疗后 CR10例, PR12例, MR6例, F2例。观察组化疗后恶心完全控制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化疗后无呕吐( CR) 22例,每日呕吐 1~ 2次( PR) 6例,每日呕吐 3~ 5次( MR) 2例,每日呕吐 5次以上( F) 0例;对照组化疗后无呕吐( CR) 13例,每日呕吐 1~ 2次( PR) 10例,每日呕吐 3~ 5次( MR) 6例,每日呕吐 5次以上( F) 1例。观察组化疗后呕吐完全控制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生姜贴敷可有效预防和减轻肺癌顺铂化疗所致恶心、呕吐。

  • 标签: 生姜贴敷 肺癌 顺铂 呕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安宁疗护需求与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9月-2020年1月,进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护理探究,样本源自本院接收的此疾病患者,随机选择并1-72编号抽签平分对照组、试验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安宁疗护,比较患者心理状态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后SCL-90评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安宁疗护利于改善患者预后质量,调节其心理状态,值得借鉴。

  • 标签: 晚期 非小细胞肺癌 安宁疗护
  • 简介:摘要:目的:为减少肺癌全肺切除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探寻更加有效护理措施,并研究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 2018年 1--12月在我科接受全肺切除术的 96例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48例。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更换敷料、用药指导、注意事项告知等;实验组患者施以综合护理干预,护理内容包括强化基础护理、输液与体位干预、气道护理、引流护理、功能锻炼指导等内容。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 结果:经过不同护理方案后,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22.92%;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 97.92%,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 85.42%,实验组对比对照组更高;两组数据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全肺切除术是治疗肺癌的有效途径,在患者术后为其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可获得理想的护理效果,不仅可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同时还可改善护患关系,使患者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故可将综合护理干预作为该类患者的首选护理措施。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肺癌 全肺切除术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 4D-CT定位的肺癌患者放疗时摆位误差,为医生勾画靶区外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 phlipis定位机对 16例需行放疗的肺癌患者行 4D-CT模拟定位扫描,生成的 10个呼吸时相的 CT图像 ,将生成的 CT图像处理得到最大 MIP图像,最小 MinIP图像和平均 AVG图像。医生在处理的图像上勾画靶区,物理师制作放疗计划。患者每次放疗前应用 VARIAN IX加速器行 CBCT 扫描,将获得的 CBCT图像与计划 4D-CT图像配准,得到患者放疗时三维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利用 SPSS18对得到的误差进行分析。结果: CBCT扫描共 150次,左右,头脚,腹背方向上的误差分别为:( -0.87±2.462) mm、( 0.57±3.400) mm、 (-0.50±1.882)mm,绝对值最大分别为 8mm、 9mm、 7mm,大于 5mm的误差在三个方向上的发生率分别为: 2%、 6.7%、 1.3%。结论:采用 4D-CT定位可有效的监控患者呼吸运动,每次治疗前应用 CBCT验证可纠正摆位误差,本科室肺癌患者采用体膜固定,摆位误差范围在三个方向上基本控制在 5mm以内,可为医生靶区外放范围提供依据。

  • 标签: 肺癌 摆位误差 4D-CT CBCT 体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EGFR突变在 NSCLC患者胸水中的检出率及突变与 NSCL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方法 收集莆田学院附属医院2016年 5月至 2019年 11月 NSCLC患者送检的胸水 113例, ARMS PCR检测 EGFR基因状态。 结果 NSCLC胸水标本中驱动基因总突变率为 58.41%, EGFR-TKI敏感突变为 53.10%,其中 19-Del突变率为 28.32%, L858R突变率为 19.47%, T790M突变率为 3.54%。 结论 NSCLC胸水标本的 EGFR基因突变检测可以用于临床指导 NSCLC的靶向治疗。

  • 标签: 胸水 非小细胞肺癌 ARMS PCR EGFR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肺癌靶向治疗患者病情干预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样本限定为本院肺癌靶向治疗患者,自2019年12月到 2020年12月共计收录62例,其中行常规护理的31例纳入对照组,行综合护理干预的31例患者纳入干预组,对比分析组间数据差异。结果:综合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77%,较之对照组77.42%,组间数据分析存在意义(P>0.05);综合组患者四项生活质量评分较之对照组存在显著的数据差异,软件分析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肺癌靶向治疗中,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生理状态,促进其生活质量提升。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肺癌 靶向治疗患者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微导管介入化疗治疗肺癌小脑转移瘤患者的短期效果。 方法 随机抽取48例肺癌小脑转移瘤病症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其均于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入我院接受诊治,均对其采用微导管介入化疗方式进行治疗,每间隔4周进行一次治疗,连续进行两次介入化疗,分析近期疗效。结果 经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两次介入治疗,治疗后,症状完全缓解的患者数量为10例,病症部分缓解的患者数量为15例,病情稳定的患者数量为20例,病症发展的患者数量为3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75%(45/48)。结论 对肺癌小脑转移瘤患者应用微导管介入化疗方式进行干预,有利于优化疗效,提升预后质量。

  • 标签: 微导管介入化疗 肺癌小脑转移瘤 短期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肺癌放疗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意义与价值。方法:时间2022年1月-2023年1月,对肺癌放疗患者不同护理情况研究,实验组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常规护理为对照组,患者共86人;总结情绪、生命质量等。结果:SDS与焦虑分数实验组、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分值与SAS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生命质量对照组较差,P<0.05。结论:对肺癌放疗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后情绪较稳定,且改善患者生命质量,保证放疗期间的依从性与配合度。

  • 标签: 肺癌放疗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 情绪比较 生命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发性耳聋临床较多见,好发年龄多为20~40岁。由于此病病因不清,发病机理复杂,目前临床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近几年国内外采用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取得较好疗效,本院自1999年以来收治了9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其中经高压氧综合治疗48例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高压氧综合治疗 突发性耳聋 疗效分析 高压氧治疗 好发年龄 发病机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实验的方式来研究原因不明性复发性流产 LIT治疗( 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 ) 的效果,在研究的过程中完成资料的记录。方法: 笔者在本次试验的过程中选择了 2017年 1月至 2019 年 6月 在本院确诊的160 名 URSA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使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 LIT 治疗 组以及常规保胎组。LIT治疗 组会进行主动 LIT治疗 :封闭抗体缺乏以及 NK细胞数量及活性升高或 TH1/TH2增高者,尊重其意愿,抽取 其 患者丈夫或健康的无关第三者空腹血30mL,与等量生理盐水混合,在无菌条件下常规分离提取淋巴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 3次后,调整淋巴细胞混悬液约 0.7mL。于患者前臂内侧分 3点皮内注射,每 2周治疗 1次, 4次为 1个疗程, 1个疗程结束后即可备孕, 2个疗程结束仍未受孕者半年后加强治疗 1/2疗程,途中妊娠者,继续治疗至妊娠 12周 视为妊娠成功 。常规保胎组则是作为对照组进行试验,其选择进行使用黄体酮以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进行常规的保守治疗至妊娠12周 可以判定为妊娠成功。结果: LIT治疗组 有 4 例偏离方案, 6 例未妊娠, 14 例流产,流产率为 20%, 56 例成功妊娠, 成功率 80% 。 常规保胎方法治疗的对照组有 6 例偏离方案, 10 例未妊娠, 35 例流产,流产率为 54.7 %, 29 例成功妊娠妊娠的成功率达到了 45.3 %。治疗组所采用的 LIT治疗 方法妊娠成功率相较于采用常规保胎法的对照组有着较为明显的上升。结论: 使用淋巴细胞进行主动免疫法对于 URSA患者治疗成功率较高,并且效果显著,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URSA 淋巴细胞 LIT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其肿瘤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浆细胞,而浆细胞是 B 淋巴细胞发育到最终功能阶段的细胞。因此多发性骨髓瘤可以归到 B 淋巴细胞瘤的范围,常常伴有多发性溶骨性损害、高钙血症、贫血等。该病起病徐缓,早期的症状并不明显,也容易被误诊 [1]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护理;体会    据相关报道指出,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例数呈现上升趋势,而且趋于老龄化,这就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了难度。所以在治疗的同时加入护理,明显提高了治疗有效率,降低了并发症。因此,本文特 随机 选取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的原因以及治疗,以期为继发性青光眼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 60例 2018年 6月 -2019年 12月期间 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因眼外伤导致的继发性青光眼的患者,对其导致眼部受伤的原因、患者受伤之后的临床症状以及治疗的方法和治疗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60名患者的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之后发现,导致患者继发性青光眼的眼外伤有钝挫伤、穿通伤、化学性外伤,临床症状有前房的积血、炎症性的粘连、晶状体的异位,治疗的方法有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治疗的效果较好, 60名患者中有 56例患者的眼压恢复正常,眼压未完全恢复正常但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的有 4例。 视力显著提高52名, 4名有所提高, 3名无明显提高 ,1名视力下降。 结论:眼外伤所致的青光眼具有多种原因,但是多是由眼部外伤导致患者的眼内积导致眼压的升高,但是经过药物和手术治疗,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在治疗期间进行积极处理,能较好的恢复患者的功能。

  • 标签: 眼外伤 继发性青光眼 原因 治疗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