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临床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生长抑制素与泮托拉唑联合治疗的临床意义及其药理作用。方法随机抽选于 2017年 12月 -2018年 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56例,按收治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 n=28)单纯应用泮托拉唑治疗,研究组( n=28)同时结合生长抑制素进行干预。评价及对比两组的疗效、出血控制时间、住院天数、血红蛋白水平增加情况。结果研究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 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出血控制时间、住院天数均明显缩短( P<0.05);研究组的血红蛋白增加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临床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生长抑制素与泮托拉唑联合治疗,可有效控制出血情况,缩短住院天数,血红蛋白水平维持良好,可避免出现严重贫血。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生长抑制素 泮托拉唑 药理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摘选2019-2020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垂体瘤患者,全部患者均接受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鼻蝶窦入路切除治疗,比较分析100例患者的内分泌激素水平,并随访3个月,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00例患者的临床病症均有显著改善,其中45例泌乳素瘤患者在手术后的泌乳素水平有明显的的降低,与手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内镜 鼻蝶窦 垂体瘤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来我院就诊的106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通过计算机取号的方式均匀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引流器植入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融入雷珠单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眼压、视力以及房水VEGF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VEGF水平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更好,符合统计学原理(t=10.08,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眼压明显降低,视力明显恢复,且研究组患者效果更好,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抑制剂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中,疗效显著,患者预后恢复较好,可降低患者房水VEGF水平、眼压,帮助患者恢复视力,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抑制剂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引流器植入术
  • 简介:摘要:呼吸机作为为患者增加或供给通气量而设计的自动装置,常用的表征参数有通气模式、气体流量、潮气量、呼吸频率、分钟通气量、吸呼比、吸气氧浓度、吸气压力水平、气道峰压、呼气末正压、模拟肺、气道阻力等参数表示,在其他条件相同前提下,吸入氧浓度由空气氧浓度21%,和纯氧浓度来校准呼吸机氧浓度起点和终点,但海拔高度对氧浓度有较大影响,尤其是海拔高于3000米属于高高原,氧浓度更加稀薄,若起始仍以空气中氧浓度21%来修正起点,则会引起误差,本文是在针对上述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研究。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究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联合羟糖甘滴眼液治疗干眼症患者的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 2016 年 10月 ~2018 年 10月干眼症患者 98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 n=49)与观察组( n=49)。对照组给予羟糖甘滴眼液治疗,观察组给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羟糖甘滴眼液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泪膜破裂时间( 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 SchirmeⅠ)。 结果 观察 组总有效率 93.88% 高于对照组 77.55%( P < 0.05);治疗后观察 组BUT 、 SchirmeⅠ高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联合羟糖甘滴眼液治疗干眼症患者,可延长泪膜破裂时间,提高泪液分泌能力,疗效显著。

  • 标签: [ ]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 干眼症 羟糖甘滴眼液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 发 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中的护理效果及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方法: 将我院于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期间接治的 50 例早产儿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 25 例和对照组 25 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采取 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早产儿的护理效果,比较两组发育状况 结果: 研究组体质增长、睡眠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和母乳喂养时间均优于对照组( P<0.05 ), 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 早产 儿喂养不耐受中的护理中采取 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其护理效果较为显著,可显著提高患儿的生长发育质量,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 早产儿喂养 护理效果 生长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采用特利加压素联合生长抑素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共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分组,设定其中35例为参照组采用生长抑素进行治疗,其余35例作为研究组则是联合特利加压素进行治疗,观察对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的止血时间以及输血量,研究组均低于参照组(P<0.05);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采用特利加压素联合生长抑素进行治疗的效果十分确切,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出血问题,还不会使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肝硬化 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 特利加压素 生长抑素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学校教学环境、卫生状况,从而为政府在学校教学环境卫生改善方面的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目前本地区约有 156 所中小学校,在 2019 年期间抽取 81 所学校进行了教学环境卫生监测,监测覆盖率为 51.92 %,依据相关监测方法对该 81 所学校教学环境、卫生等进行监测,主要包括教室人均面积、桌椅配置、前排课桌与黑板间距、采光系数(室内照度 / 室外照度)、黑板照度、课桌照度等项目。结果: 2019 年共监测 81 所中小学校,教室采光系数达相关标准,而教室人均面积、课桌配置、椅子配置、前排课桌与黑板间距、黑板照度及课桌照度等项目均未达相关标准,除教室采光系数外,城区学校各项目监测结果达标率与农村学校存在显著( P < 0.05 )。结论:本地区中小学校在教室人均面积、桌椅配置、前排课桌与黑板间距、黑板照度、课桌照度等指标达标率较低,且农村学校与城区学校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政府须结合具体情况开展针对性改进工作,从而为学校师生创造良好的环境

  • 标签: 学校 教学环境 卫生 监测
  • 简介:美国《航空航天环境医学》(ASEM)杂志是航空医学工作者重要的专业杂志之一,它在各国航空医学界拥有一大批的读者群,该刊对于我们了解航空医学界学术动向、了解国外同行的工作重点、与国外同行进行学术交流等都极为有用。

  • 标签: 航空医学 环境医学 杂志 工作者 学术交流 读者群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传统教学方式与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对护理研究教学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度护理专业学生75名和2019年度护理专业学生75名做为研究分析对象,2018年度学生做为常规组,2019年度学生做为实验组。常规组学生采取传统课堂集中授课的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网络授课的教学模式,对比两组学生对期末基本知识测验结果和科研课题与科研论文水平。结果:实验组学生基础知识测验平均得分为(80.15±2.25)分,与常规组学生基础知识测验平均分差异不大,(P>0.05),实验组学生科研课题设计与论文写作的效果均优于常规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网络自主学习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二者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传统教学 网络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西药房库房环境管理对药品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20年3月至2022年4月我院西药房库房药品质量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20年3至2021年3年期间未实施环境管理,设为对照组(n=20653),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实施环境管理,设为观察组(n=20598),对2组药品质量问题发生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药品质量问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在西药房库房中实施环境管理,有助于确保药品质量,减少药品变质、损坏等情况的发生,值得深入研究与推荐应用。

  • 标签: 西药房库房 环境管理 药品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环境改良及功能干预在小儿哮喘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接收的48例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方式分组,24例实施普通护理,设定为对照组;24例实施环境改良及功能干预,设定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哮喘症状持续时间明显更短,观察组复发率明显更低,(P

  • 标签: 环境改良及功能干预 小儿哮喘 普通护理 复发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中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方联合西药多潘立酮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胃动素与生长抑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本文为分析不同药物治疗的不同效果,现从我院中抽取出 9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参与到此次研究中,抽取的年份为 2018年至 2019年,抽取的月份从 4月至 2月间,并分成两组接受不同的治疗方式,其中接受多潘立酮进行治疗的 48例设为参照组,在参照组基础上接受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方进行治疗的 48例设为研究组,分析这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从胃肠激素水平的评估结果上看,接受治疗前所评估的结果,两组对比无差异性( 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接受治疗后所评估的结果,两组对比则差异显著( p<0.05),较优的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结束后判定治疗有效率,较优的为研究组,与参照组相比差异明显,对比结果显示( p<0.05)。结论 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实施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方联合多潘立酮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香砂六君子汤 多潘立酮 功能性消化不良 血清胃动素 生长抑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住院患者进行病房环境危险因素评估所起到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中随机抽取 1000 例参加本文的研究,按照入院顺序,将其进行分组,每组各 500 例,在住院期间,对入院较早的患者进行常规的防跌倒管理,且命名为常规组,对入院较晚的患者进行病房环境危险因素评估的管理模式,且命名为评估组,观察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的跌倒管理措施后所引发的跌倒事件的情况。结果:常规组患者中,出现跌倒的人数为 5 人,发生跌倒的次数为 6 次,其中因病房环境因素摔倒的占 4 次,占比为 66.67% ,评估组患者中,出现跌倒的人数为 2 人,发生跌倒的次数为 2 次,其中因病房环境因素摔倒的占 0 次,占比为 0.00% ,两组患者的跌倒情况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住院患者进行病房环境危险因素评估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因环境因素造成的跌倒情况,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 标签: 病房环境 危险因素评估 跌倒 住院患者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现如今,环境污染问题我国乃至整个世界十分重视。微生物降解被认为是清除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主要方式。近些年,有关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研究报道主要集中于纯培养单菌株。然而,单个降解菌株的生物强化修复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效果不佳。实际上,自然界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大多数是由微生物菌群介导,而不是由单个微生物菌株独立完成的。与单个降解菌株相比,微生物菌群具有更强的代谢互补性和互营作用,其在有机物污染的修复方面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综述了具有有机污染物降解功能的不同微生物菌群以及菌群高效代谢有机污染物的机制,概述了菌群代谢互作的最新研究方法,并强调基于菌群代谢互作设计合理菌群结构在微生物强化修复应用中的重要性,重点讨论了基于菌群代谢模型的计算机模拟在研究复杂微生物菌群代谢互作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在指导最佳功能菌群的人工设计和构建方面的应用前景,以期为修复污染环境提供理论依据和解决方案。

  • 标签: 有机污染物 微生物菌群 菌群代谢模型 生物修复 微生物代谢
  • 简介:摘要:互联网环境下,高等护理教育教学方式发生改变,有利于推动人才培养的现代化发展。高等护理教育为了提升现代化人才培养效果,需要积极抓住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优势和机遇,转变传统高等护理教育教学观念、方法,以此推动人才培养的现代化发展,提升高等护理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 标签: 互联网环境 高等护理教育 人才培养现代化
  • 简介:摘要:艾滋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由于感染HIV病毒(艾滋病)所致,患者患病后病毒会对人体免疫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导致人体抗病能力下降,并逐渐丧失免疫功能,最终死亡。临床上目前没有治疗艾滋病的特效药物或者治疗方案,主要采用抗病毒治疗去减少病毒对免疫系统造成的破坏,从而提高患者抗病能力,延长生存时间。艾滋病患者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情况下,需要给予其生活质量护理,提高生活质量与治疗依从性。

  • 标签: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生活质量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益肾降浊汤改善肾病综合征患者水肿及肾功能的效果及对患者内生化环境的影响,为个体化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与借鉴依据。方法:10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之上,给予益肾降浊汤。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水肿情况、肾功能、内生环境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益肾降浊汤 肾功能 炎性递质 并发症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