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先天胆总管囊肿又称“先天胆总管扩张症”(CBD),是小儿常见的先天胆道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有黄胆、肿块、腹痛伴高热,可发生瘀胆肝硬变、门脉高压、腹水、肝功能严重损害等。1991年以来,我科收治CBD患儿10例,术后随访效果好,无再手术及近期死亡病例,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小儿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护理 临床资料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修复技术在先天缺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的先天缺牙的患者94例,对94例患者采取口腔修复技术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在94例患者中,治愈67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75%;治疗之前,语言功能为(5.78±0.93)分,咀嚼功能为(4.92±0.75)分;治疗以后,语言功能为(8.14±1.05)分,咀嚼功能为(8.41±1.02)分;临床治疗以后的语言功能和咀嚼功能高于治疗之前,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先天缺牙采取口腔修复技术治疗,可以使患者语言功能和咀嚼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 标签: 口腔修复技术 先天性缺牙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研究小儿先天胆管扩张症的手术前后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接收并治疗的43例小儿先天胆管扩张症患儿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本研究所有患儿均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总结有效的护理经验。结果本研究选择43例小儿先天胆管扩张的患儿,经过手术治疗并配合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以后,所有患儿均获得手术成功,终究没有出现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情况,患儿预后良好。结论对于小儿先天胆管扩张症的患儿,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时手术之前充分的自信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手术以后精心的做好相关的护理调理工作,并且为患儿家属进行健康宣教,能有效保证手术取得良好效果,是促进患儿康复的关键。

  • 标签: 小儿先天性胆管扩张症 手术治疗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效果护理在先天鼻泪管阻塞综合治疗患儿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先天鼻泪管阻塞综合征患儿共 200例实施研究,以上患儿全部在 2014年 1月至 2019年 6月间收治,根据患儿年龄进行分组,并对其实施泪道冲洗及泪囊区按摩,无效后实施泪道探通治疗术,对患儿护理后不同治疗方法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大部分月龄较小的患儿经保守治疗及护理后痊愈,保守治疗无效的患儿经泪道探通术治疗也具有良好疗效,总有效率为 95%。结论:综合治疗及效果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先天鼻泪管阻塞的治疗有效率。

  • 标签: 先天性鼻泪管阻塞 综合治疗 效果护理 干预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13岁,未婚,否认有性生活史。患者父母代诉:患儿月经尚未来潮,两月前开始出现每月周期下腹部疼痛,呈间歇胀痛,每次持续3~4天,无明显缓解因素。无异常流血、流液,无异常分泌物,

  • 标签: 阴道闭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心脏病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收治住院247例先天心脏病患儿数据,了解心律失常发生的发生率、类型、病因、治疗及转归。结果术后247例患儿中,发生心律失常69例,发生率27.9%,其中心律失常以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室内传导阻滞等为主。结论心律失常是婴幼儿先心病术后常见并发症,早期发现、及时准确诊断治疗可以有效的降低先天心脏病手术的死亡率。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术后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先天心脏病的治疗效果和预防措施。方法从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小儿先天心脏病患者中随机抽取78例当作研究对象,将其手术治疗的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把无并发症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结果本组有69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存活,存活率为88.46%。不同体重阶段患者的死亡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比较,观察组的术后住院和主动脉阻断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准确把握手术的适应症和手术时间能够提高小儿先天心脏病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治疗 并发症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570-01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5例小儿先天H型气管食管瘘(H-TEF)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食管造影、支气管镜美蓝造影、多排螺旋CT及气道重建对于其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证实的5例小儿先天H-TEF。术前5均在支气管镜检查的基础上,鼻胃管内注射美蓝,观察支气管内美蓝显影情况,4例行消化道造影,仅3例行多排螺旋CT及气道重建。分析比较三种检查技术对H-TEF的检出率。结果术前支气管镜下瘘口美蓝造影5例均阳性。CT检查中3例均阴性。食管造影4例,2例可疑阳性,1例阴性。将阳性诊断及可疑阳性合并为阳性,支气管镜美蓝造影、食管造影及CT阳性率分别为100%、50%、0%;可见前者阳性率明显高于后两者。结论支气管镜下美蓝造影是对H-TEF非常有价值的检出手段。

  • 标签: 气管食管瘘 先天性 支气管镜 美蓝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066-02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联合介入栓塞治疗先天动静脉瘘的临床效果。方法1997—2006年收治先天动静脉瘘患者45例,7例行手术治疗,8例行单纯栓塞治疗,30例行手术联合介入栓塞治疗。结果手术治疗7例,5例复发;单纯栓塞治疗8例,6例复发;手术联合介入栓塞治疗30例,1例复发。手术联合介入栓塞治疗与手术治疗及单纯栓塞治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术联合介入栓塞的方法是治疗先天动静脉瘘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动静脉瘘 先天 栓塞 介入性 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先天重度上睑下垂的两种手术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先天重度上睑下垂53眼,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治疗60眼,并术后随访,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矫正108眼,其中改良额肌瓣悬吊术50眼,改良提上睑肌缩短术58眼。过矫1眼,低矫4眼。所有病例术后2~6个月的随访,术后效果良好,上睑下垂得到矫正,患眼形态弧度自然。结论提上睑肌缩短术及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手术操作相对容易,临床效果确切,是治疗儿童先天重度上睑下垂有效方法。

  • 标签: 提上睑肌缩短术 改良额肌瓣悬吊术 先天性上睑下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儿体格发育的影响因素。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74例先天甲减患儿,按照用药起始年龄进行分组,用药起始年龄2~5个月为A组(35例),起始年龄小于2个月的为B组(39例),所有患儿均在3岁时进行随访,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生长发育的相关数据、初次服药剂量及甲状腺功能指标差异。结果B组患儿随访时体质量、平均身高、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指标明显高于A组,血清促甲状腺素水平明显低于A组,且患儿平均骨龄和其初次服药剂量、FT3、FT4指标呈正相关,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影响患儿的体格发育,且患儿初次服药量、体内FT3、FT4水平会直接影响患儿的体格发育水平。

  • 标签: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体格发育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根治先天巨结肠的最佳方法.方法:本组32例,钡灌肠诊断:常见型23例,长段型5例,短段型4例;男26例,女6例;年龄1岁~8岁,平均年龄4.5岁.均采用改良Dygamel术式行手术治疗.结果:32例均痊愈,无吻合口狭窄和吻合口漏等并发症.结论:应用改良Duhamel术式,既可根治先天巨结肠,又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 标签: 术式改良 DUHAMEL术 先天性巨结肠 小儿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先天冠状动脉瘘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1998年3月至2007年9月手术治疗的12例先天冠状动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6个月至6年,平均(30.0±19.8)个月。失访1例,余11例患者术后无心肌缺血或梗死、残余瘘。患者心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先天冠状动脉瘘临床上较为少见,一旦确诊主张尽早手术治疗。体外循环下直视手术安全有效,远期效果良好。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诊断 心脏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小儿先天心脏病手术以后的监测与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28例小儿先天心脏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行心脏直视手术治疗,术后进入ICU监护病房,严密地观察患儿病情状况,待患儿病情稳定后转入普通病房,24h监护患儿,记录处置方法及并发症的处置过程。结果28例患儿术后出现低心排量综合征1例(3.6%),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1例(3.6%),肺不张1例(3.6%),经过及时、有效的监护和治疗,28例患儿待病情稳定后转入普通病房,痊愈出院,无死亡患儿。结论小儿先天心脏病患者术后监护的关键是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循环系统及呼吸系统的监护。

  • 标签: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手术 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口腔修复治疗先天缺牙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时间:选取 2014年 2月 ~2017年 2月,研究对象: 30例在我院接受口腔修复治疗的先天缺牙患者,经医院审核通过以及患者知情同意后纳入研究样本,分析并统计治疗前后的语言功能、咀嚼能力、满意度、面部美观程度及焦虑抑郁程度。结果 与治疗修复前相比较,其语言功能、咀嚼能力以及面部美观程度均较高( P<0.05)。且在修复后进行随访问卷调查,患者的满意度均优于修复前( P<0.05)。此外,修复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也较修复前低( P<0.05)。结论 对于先天缺牙患者给予口腔修复治疗后改善了面部美观,缓解了不良情绪,促进了口腔功能的恢复,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优势。

  • 标签: 口腔修复 先天性缺牙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