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一些研究表明,在入院时红细胞分布宽度的数值可能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预测。因此,这项研究计划研究在这种情况下,医院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是否也能预测死亡。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56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人群56例为对照组,于入院后24h内及10d后进行APACHEII评分、检测RDW、平均红细胞体积(MCV)、N氨基末端脑钠肽(NT-proBNP)等指标,床旁心脏超声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随访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检验结果显示,研究组RDW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随着心脏功能加重RDW指标升高,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RDW与NT-proBNP相关度呈正相关(r=0.520,P<0.05),RDW与APACHEII评分呈正相关(r=0.209,P>0.05),RDW与LVEF呈负相关(r=-0.573,P<0.05),将入院时与入院后第10天RDW指标比较分为升高组与下降组,其中升高组27例,死亡24例(88.89%);下降组29例,死亡6例(20.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分布宽度可以反映急性心力衰竭危重程度,动态检测红细胞分布宽度对判断急性心力衰竭近期预后有意义,且高效、易得、费用低,值得推广。

  • 标签: 红细胞分布宽度 急性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治疗前后慢性扁桃体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0例扁桃体炎患者作为实验组,该组患者均接受扁桃体剥离术,选择同期我院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常规组观察对象,对手术前后健康常规组及实验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检测和对比。结果手术前实验组CD3+、CD4+、CD4+/CD8+分别为(58.89±6.65)%、(27.67±4.77)%、(1.05±0.22),显著低于健康常规组的(68.43±8.45)%、(36.56±5.87)%、(1.32±0.27)(P<0.05)。手术后实验组患者CD3+、CD4+、CD4+/CD8+分别为(66.76±6.88)%、(34.97±5.88)%、(1.30±0.25),显著高于手术前的(58.89±6.65)%、(27.67±4.77)%、(1.05±0.22)(P<0.05)。结论慢性扁桃体患者会出现免疫功能降低,而切除扁桃体手术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免疫功能,促进患者康复,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慢性扁桃体炎 剥离术 细胞免疫
  • 简介:胰岛素抵抗(IR)是指机体、器官或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主要表现为胰岛素促进外周组织(肌肉)摄取、利用及抑制肝糖输出的效应减弱,需机体分泌更多胰岛素才能代偿这种缺陷。

  • 标签: 胰岛素抵抗 结构变化 动脉功能 评估 超声 外周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肺炎患者纤溶系统功能和炎症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53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3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分析两组人员的相关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人员的FDP、D-D、PCT、CRP和ESR含量均较对照组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D-D与PCT、ESR之间并不具有相关性,P>0.05。然而,D-D与CRP具有相关性,且为正相关,P<0.05。结论相较于健康人群,重症肺炎患者的纤溶系统功能较为紊乱,与炎症反应有关,临床上监测纤溶系统功能和炎症指标的变化可用于评估、指导患者的病情,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工作。

  • 标签: 重症肺炎患者 纤溶系统功能 炎症指标 临床意义
  • 简介:颅脑损伤后脑组织中大量的组织凝血活酶释放入血,启动了凝血系统,往往导致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异常。为了探讨颅脑损伤后患者凝血、纤溶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2006-04~2007-01我们观察了68例急性脑外伤患者的部分凝血及纤溶指标,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脑损伤/病理生理学 血液凝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前后的血压变化差异。方法整群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出血性脑卒中69例,缺血性脑卒中67例,采集两组患者卒中发作后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并比较,分析不同亚型脑卒中患者血压的差异性及其临床意义。结果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作后舒张压与收缩压均显著高于缺血性脑卒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亚型脑卒中患者血压正常比例存在显著差异,并且两组患者各级高血压构成比存在差异,各级高血压致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明显高于缺血性脑卒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发病前后血压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高血压对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度高于缺血性脑卒中,并且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随血压分级的增高而增强。

  • 标签: 出血性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 血压变化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苯中毒时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的变化规律。方法:通过复制(与)慢性苯中毒引起(骨髓再生障碍病理过程相似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模型。对照组(A组)32只小鼠,分为4小组,每小组8只,于小鼠背侧皮下单纯注射玉米油2ml/kg,每周三次,按注射次数不同分为A1组(15次)、A2组(18次)、A3组(21次)、A4组(24次)四个不同的注射次数组;实验组(B组)32只小鼠,同样分为4小组,每小组8只,注射用等量玉米油稀释的2ml/kg苯,方法同对照组,分别为B1、B2、B3、B4组。采用Beckman—CoulterGen.S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各组IRF、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平均网织红细胞体积(MRV),以及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含量(Hgb),并将注射次数相同的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苯+玉米油”注射15次时,WBC、MRV已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P<0.01,或P<0.05);注射18次时,IRF和PLT也同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注射21次时,RET%轻度下降(P<0.05),IRF已极度下降(P<0.001),其他参数也都呈不同程度下降(P<0.01或P<0.001);注射24次时,各参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01)。结论:慢性苯中毒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时IRF和MRV降低比其他红系指标早,IRF和MRV的检测作为了解骨髓红系受抑制状态的新型指标,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 标签: 网织红细胞 实验性苯中毒 再生障碍性贫血 网织红细胞指数 网织红细胞体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利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肾脏病患儿骨质变化,探讨补充阿尔法骨化醇和钙剂的的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肾脏病儿童40例,对比患者入院接受治疗前后自身骨质强度,结果钙剂与阿尔法骨化醇的定量补充可预防应用糖皮质激素的肾脏病儿童骨丢失。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肾脏病患儿 骨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足口病患者血清IL-6和CRP水平变化情况加以观察分析,探讨其中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全年间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200例,分为普通型135例,重型42例和危重型23例,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法对其入院1、3、7天的IL-6进行检测,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其CRP进行检测,记录三组在不同时间段的血清IL-6和CRP水平情况。结果三种类型患儿的血清IL-6和CRP水平在入院1、3、7天不同时间对比皆有明显差异,其中,入院3天血清IL-6和CRP水平比入院1天有所下降,入院7天血清IL-6和CRP水平比入院1天、3天皆有所下降,三种类型在不同时间两两相比P值<0.05。结论在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发展中,对其血清IL-6和CRP水平的动态监测有助于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手足口病 血清IL-6 CRP水平 水平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腹膜透析治疗期间长期的生存质量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简要的探究和分析。方法从2015年5月到2016年5月期间到本院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所有糖尿病肾病患者当中随机选取其中的78例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试验研究的观察组患者,选取同期进行腹膜透析治疗的78例非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血尿生化、残余肾功能、透析的充分性以及并发症的情况进行检测和记录,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期的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透析龄显著短于对照组,透析时的血清肌酐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患者的eGFR水平和尿蛋白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透析时间越长,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越低,操作由患者自己操作的生存质量最高,保姆操作的生存质量最低;患者的并发症越多,尿蛋白浓度越高,生存质量越低。结论长期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随透析时间的延长而不断降低,同时患者的生存质量与操作者、透析时的并发症情况和尿蛋白浓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腹膜透析 生存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黄斑区色素密度及视网膜厚度进行量化分析。方法选取2型NDR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进行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九分区对比及黄斑色素密度分析。结果1.正常人和NDR患者的黄斑厚度对比A1~A9区域,NDR组厚度明显厚于正常对照组(P<0.05);2.黄斑色素密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NDR患者的黄斑区各区视网膜厚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色素密度明显降低。

  • 标签: 2型糖尿病 黄斑色素密度 视网膜厚度 MonPack3视觉监视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IL-6、IL-8水平的变化特征。方法检测69例急性胰腺炎(观察组)和6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IL-6、IL-8水平,再根据病情程度的不同将6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轻型组和重型组,比较两组血清IL-6、IL-8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IL-6、IL-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重型组血清IL-6、IL-8水平高于轻型组(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清IL-6、IL-8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且病情越重表达水平越高。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IL-6 IL-8 诊断 疗效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是否可降低术后肺部感染。方法根据手术时间先后将2015.01.01日至2017.09.01日在本院接受手术的40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200例和观察组20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手术室护理。对比两组术后肺部感染。结果观察组的术后肺部感染(6.50%)低于对照组(26.00%)(p值<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是降低术后肺部感染的有效措施。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肺部感染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诊断、治疗采用核医学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所撷取了113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甲组;同期相同人数良性甲状腺结节病变患者,作为乙组。两组均接受常规检查+核医学检查,对比两组的诊断效果。结果甲组和乙组诊断符合比较,P<0.05。手术前、末次随访甲状腺功能指标对比,P<0.05。结论甲状腺癌患者接受核医学检查,诊断符合较高,并且能改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

  • 标签: 甲状腺癌 诊断 治疗 核医学 临床价值 符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过程中,应用康复护理的护理效果及对跌倒发生的影响,为临床骨科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将我院自2014年6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28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组、予以不同的护理方案并观察护理效果及对跌倒发生的影响。结果予以不同护理方案后,采用康复护理的试验组患者的跌倒发生(7.81%,5/64)显著低于对照组(25.0%,16/64),差异显著(P<0.01)。采用康复护理的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如身体、心理健康等,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过程中,应用康复有助于跌倒发生的降低,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广泛推广。

  • 标签: 康复护理 骨质疏松性骨折 效果 跌倒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后对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50例进行手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肺部感染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为7.4%,患者的满意度为93.9%;对照组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为29.3%,患者的满意度为6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采取全面、系统的手术室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术后肺部感染,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肺部感染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持续质量改进对降低难产并发症发生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12年6月至2017年8月期间经阴道分娩的1200例产妇选为观察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即常规组(n=600)、观察组(n=600)。常规组产妇实施常规质量管理,观察组产妇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对2组产妇难产并发症发生、质量管理满意度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在难产并发症方面,观察组产妇发生低于常规组产妇,数据分别为0.17%、1.17%,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质量管理方面,观察组产妇满意度高于常规组产妇,数据分别为98.33%、90.0%,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对降低难产并发症发生的作用十分显著,同时还可以提高产妇质量管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借鉴与应用。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难产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助产士全程陪护降低产后出血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本院2015年—2016年收治的产妇共计80例作为临床研究资料,将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有40例产妇。对照组按传统交接班模式工作。观察组由一名助产士对产妇进行一对一的全程陪护,根据每一个产妇的产程动态情况,给予科学的、全面的、个性化的全程陪伴助产护理。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助产方法对产妇进行护理,观察组应用助产士全程陪护的方法。对两组产后出血的发生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产后2h内,观察组共有4例产妇发生产后出血对照组有16例产妇发生产后出血;在产后2-24h内,观察组共有2例产妇发生产后出血;对照组有6例产妇发生产后出血,两组进行统计,P<0.05,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助产士在产妇生产过程中进行全程陪护,产妇产后出血明显降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助产士 全程陪护 产后出血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脂与肌酐清除(Ccr)的相关性。方法从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中抽选70例作为本研究的心衰组,同期选取70例心功能正常的查体者作为对照组。根据肌酐清除水平对心衰组患者的肾功能进行评估与分组。比较心衰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血脂水平,分析心衰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心衰组患者的血脂指标TG、TC、LDL-c水平明显更高,Ccr、HDL-c水平明显更低(P<0.05)。心衰组患者中肾功能中重度损害组患者的TG、HDL-c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和肾功能轻度损伤组(P<0.05)。冠心病、高血压是心力衰竭患者肾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结论心力衰竭患者的肾功能会受到血脂水平的影响,控制血脂的同时应注意保护肾功能。

  • 标签: 心力衰竭 血脂 肌酐 清除率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健康信念模式指导下孕期护理干预对降低剖宫产的价值。方法选取初产妇100例,时间为2017年1月30日-2017年6月20日,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孕期护理,实验组则实施健康信念模式指导下护理干预,对比2组剖宫产几率的差异性。结果2组初产妇干预前选择分娩方式几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初产妇干预后实际剖宫产几率(40.00%)明显低于干预前选择剖宫产几率(74.00%),同时其实际阴道顺产(6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阴道顺产(32.00%),P<0.05。结论产妇接受健康信念模式指导下孕期护理干预,可将其剖宫产的几率降低,改善其预后。

  • 标签: 健康信念 孕期 护理干预 剖宫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