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2019年 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给我国民众带来了巨大压力,对医疗体系提出了巨大挑战。医院承担着救死扶伤的职责,在疫情期间,医院面临的防责任重大。新冠肺炎可通过密切接触、飞沫等传播,而疫情期间防疫资源十分紧缺,在这一背景下,医院要想做好防工作,就需统筹安排,分区消毒,分级消杀,提升灭菌消毒效果,将新冠肺炎传播途径切断。本文结合医院防工作实践经验,对医院防中的分级消杀工作进行分析。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医院防控 分级消杀
  • 简介:摘要:2019年底国内大规模爆发新型冠状病毒,医院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单位,对于疫情控制起到关键作用。医院需要做好感染防工作,避免新冠病毒发生院内感染,确保医护人员在安全的环境下参与新冠确诊患者的救治工作。笔者根据自己在新型冠状病毒防期感染防工作经验,从管理、防护和心理调适三方面分析了医院感染防重难点解决对策。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流行期 医院感染 防控重难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加强医院感染防能力建设对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的提升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1月-6月期间320例患者作为参照组,实施常规医院感染管理,纳入2020年7-12月期间32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实施加强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感染发生情况及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结果:研究组发生感染的情况相较于参照组更低,且研究组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度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医院感染防能力建设对于院内感染管理有显著意义,能够有效地提升感染管理水平,降低患者感染率,提升医护人员手卫生,更好地保障患者安全,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医院感染 防控能力建设
  • 简介:摘要: 2019 年 12 月 8 日我国武汉市发现了第一例不明肺炎患者,一个月之后,该病原体被确认为新型冠状病毒,之后该病毒迅速蔓延,情况变得极为的危急。因此,针对这一严重的肺炎疫情,各大机构必须要积极响应,采取相关的措施对疫情进行防空。本文正是基于此,主要阐述了 健康管理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的流程管理 具有流程,以期指导实践。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消化内镜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有效的护理防措施。 方法 将我院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期间收治患者中随机拣选 60 例接受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其中 30 例未感染, 30 例出现医源性感染,结合回顾性分析法对其发生医源性感染的概率和风险诱发因素进行总结,同时针对性制定护理干预措施。 结果 感染组患者发生医源性感染类型主要包含消化道感染和呼吸道感染两种,其中消化道感染发生率最高。分析诱发医源性感染的风险因素,当中患者年龄以及原发性疾病、医疗器械清洁状态等三个大的因素是诱发消化内镜医源性感染的主要风险因素。 结论 消化内镜医源性感染存在明确的风险因素,结合有效的护理手段能够积极预防。

  • 标签: 消化内镜 医源性感染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阐述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改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留观病房的管理经验,总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期间的工作情况,通过对留观病房的合理布局、人员管理、制度与流程的制定、培训及监督的落实、保障防护物资管理、病房管理、标本的采集和运送、消毒隔离的落实等方面进行管理,有效保障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疑似或待排患者的收治工作,为医疗机构提高应急防和管理能力提供了参考。

  • 标签: 病毒感染肺炎 疫情防控 留观病房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急救中心护士在新冠疫情下发挥了重要作用。摘要:本文探讨了急救中心护士需要掌握的关键知识与实践,包括新冠病毒的基本知识(传播途径、症状与潜伏期、高风险人群识别)、个人防护措施(口罩、护目镜、手卫生、防护服、消毒剂与洗手液使用)、感染控制措施(风险评估、隔离、消毒、废物处理)、设施与资源准备(设备维护、车辆卫生、防护物资管理)、应急响应与沟通(应急计划、患者与家属沟通、卫生部门合作)以及心理健康与支持(护士心理应对、团队合作、社会支持资源)。这些知识与实践对护士提供了在应对新冠疫情时的指导和保障。

  • 标签: 急救中心护士 新冠疫情 防控知识
  • 简介:摘要:社会的发展进步,增加了居民的诊疗需求量,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护理安全指的是患者在诊疗过程中所有与护理相关的安全问题,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提高,护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也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传统的护理管理工作中将护理安全管的重点放在了制度防上,这种管理模式虽然能够规范护士的工作行为,但难以给护士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护士在面对风险情况时很难做到提前应对,导致安全防工作后移,影响了安全管理质量。流程防则是将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了流程管理中,通过流程来为护士提供工作指导,使其能够更好的应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安全隐患,将安全防工作重点前移,从而实现安全防质量的提升。对此就规范化风险防流程在疼痛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

  • 标签: 规范化 风险防控 疼痛科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三级防体系风险预警在老年脑卒中疾病中的应用。方法 临床纳入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社区筛查的148例老年脑卒中高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7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进行三级防体系风险预警干预。观察两组患者6个月后高危因素筛查评分、患者对脑卒中的知晓程度以及卒中风险程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项高危因素筛查评分(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吸烟以及缺乏锻炼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脑卒中知晓程度评分(高危因素、饮食习惯、合理用药以及康复锻炼等)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ESER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级防体系风险预警干预对老年脑梗死高危人群具有较好干预效果,进一步降低该类患者的高危因素评分,提高该类患者脑卒中知识知晓率,从而降低高危人群卒中风险。

  • 标签: 脑卒中 三级防控体系 风险预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防新冠肺炎疫情下精神科封闭病房的护理管理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0年9月我院精神科患者520例纳入实验研究范围,顺应新冠肺炎的防要求对病房开启全面封闭式护理管理,落实护理职责,优化病区管理模式,积极以对疫情防,保障全院医护人员与患者的安危。结果:在此期间精神科护理人员对新冠肺炎的防水平得到大幅提升,通过采取各项防护措施,实施封闭式的病房护理管理,使得520例患者中未出现感染或是疑似现象,且未发生护患纠纷、护理投诉等情况。结论:疫情防下对精神科患者采取封闭式病房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实现医护人员与患者零感染的目标,确保医院工作正常开展。

  • 标签: 精神科 封闭病房 新冠肺炎防控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消毒隔离管理在防医院感染工作当中产生的效果进行综合性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进入我院需要进行手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A组患者提供常规消毒处理工作,B组患者则是使用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工作,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B组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明显低于A组,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手术室 消毒隔离管理 医院感染 防控
  • 简介:摘要:2019年12月31日,在我国湖北武汉发现了几例之前从未见过、原因不明的肺炎病例。经过研究,在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把发现的冠状病毒暂时命名为2019-nCoV。在疫情期间,我国对医院的管理进行宏观把,医院成为收纳病人的主要场所,而医治病人的过程中,消毒供应中心在各个环节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在疫情防期间,对于消毒供应中心的各个方面的管理经验,包括人员管理、环境管理和器械管理,通过消毒工作的有效运行,保证在医治病人过程中又安全可靠的可复用医疗物资,同时也确保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防控 消毒供应中心 管理
  • 简介:摘要:医院感染管理和防是医疗质量和安全的重点内容,一方面它为医护人员与患者提供生命健康安全的基础性保障,另一方它也是评价现代医院综合质量管理水平标准之一。近年来,随着抗生素、激素、抗菌药物、侵入性诊疗的广泛使用,医院感染率逐年上升,既影响患者基本的预后,又增加患者的痛苦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2019新冠肺炎发生导致大量医护人员感染,使得一线医护人员不仅不能继续应对疫情救治病患,甚至连生命安全也受到威胁。因此,为加强医院感染防,提高医疗机构感染防水平,保障医护人员、患者的生命健康及医疗安全、医疗质量,本文就医院感染特点进行总结,结合贵州省人民医院新冠疫情防经验,探讨医疗机构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如何有效开展医院感染管理防并为形成长效机制提供经验。

  • 标签: 新冠疫情 医院感染 特点及应对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强化外科换药环境护理安全管理的方式,来降低院内感染的风险性。方法:我院近年来不断加强对护理安全的管理,并对其中收治的符合规定的150例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对比,同时,对试验前后各科室的清洁消毒情况进行了落实,最后得出结论。结果:重视管理后,院内的外科换药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院内切口感染率便直线下降,患者的好感度明显提升,由此可见,强化外科换药环境护理安全的管理后,对院内各方面情况的变化都具有良好影响。结论:重视外科换药环境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能有效控制感染人数,创造令患者满意、安心的就医环境。

  • 标签: 外科换药环境 安全管理 感染防控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发热门诊的护理防效果。方法 通过多重方法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发热门诊的护理管工作,包括发热门诊的布局、各项工作的制度和流程,护理人员的管理多重角度进行综合防。结论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发热门诊采取护理防,控制了新冠肺炎的蔓延,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保证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发热门诊 护理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元化护理管模式应对新冠肺炎的实践。方法:以2022年1月~2022年5月为调查研究时间段,并以该时间段内收治的17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为样本分析。院内均采取多元化护理管,旨在提升整体医疗护理效果。具体实施的方法包括及时进行护理人员的动员及培训、护理资源合理调配、科学安排护理场次、优化物资储备等等。结果:其一,该时间段内,收治的17例患者中,治愈出院17例治愈率达100%,整体效果良好;其二,在该时间段内,我院未有医护人员出现感染,疫情防范质量较理想。结论:多元化护理管用于新冠肺炎患者的护理中有着突出优势,它能合理调配医院人力资源,并落实了科学化分工、信息化交流等诸多措施,其运用价值高,值得推行和参考。

  • 标签: 新冠肺炎 多元化护理管控 实践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透液透析室优化和完善新冠肺炎病毒防流程及主要护理管要点。方法:疫情期间,为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血液透析室建立科内疫情防控管理小组,优化和完善病毒防工作机制,加强血液透析室内工作人员管理规范,加强对病人及家属的护理管理力度,规范血液透析室终末消毒处理流程,细化封区和管区患者的就诊流程等,以防止疫情传播。结果:从2021年2月1日至2022年1月31日,科室平稳运转,接待患者及家属135人,透析12258人次,未发生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结论:优化和完善新冠肺炎病毒防流程及主要护理管要点,不仅能够为血液透析患者营造更加安全的医疗环境,保证患者能够得到延续、及时的治疗,而且能够保证医务人员安全,还进一步降低了病毒在院内的感染及传播的风险性,保证了血透室所有人员的安全。

  • 标签: 新冠状病毒 肺炎 防控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HFMEA在感染性疾病科发热门诊风险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科室成立HFMEA团队,以“发热门诊风险防”为活动主题,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对发热门诊风险防的失效原因进行调查分析,计算风险指数,制定失效模式调查评价表,拟定改进计划,实施并评估效果。结果:开展HFMEA活动后,我科发热门诊潜在失效原因均得到改善,科室、医院的影响力均有所提升。结论:应用HFMEA质量管理工具能发现能够避免和减少发热门诊风险防中的潜在失效模式,形成过程控制计划,从而预防失效模式的产生,规范接诊流程,减少院内感染,提高感意识,优化医院管理,保障患者安全,科室、医院的影响力均有所提升。

  • 标签: HFMEA 感染性疾病科发热门诊 风险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冠肺炎疫情下血净中心网格化护理管理防策略。方法:选择血净中心于2022年4月-5月期间接收的16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施行网格化护理管理对策,有效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结果:新冠肺炎疫情防期间,血净中心160例患者及医护工勤无一感染。结论:对于新冠肺炎疫情下的血净中心而言,十分容易发生院内感染情况,通过网格化护理管理手段的有效应用,有助于保证患者的治疗安全,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新冠肺炎疫情 血净中心 网格化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探讨本院护士对全国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能力的认知情况及护理现状,为医院进行静脉血栓栓塞症行规范化管理提供依据。我院护士制订深静脉血栓标准防护理作业程序,并对患者给予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追踪、分析及制定改进措施,并取得了不错的结果。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肺栓塞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