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80 个结果
  • 简介: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是由北京军区总医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双月刊,CN11-5719/R,ISSN1674-4055。该杂志是心血管领域的第一本循证医学杂志,由国内著名心血管病专家魏万林、胡大一教授担任杂志主编,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10年影响因子为0.595。

  • 标签: 心血管病专家 医学杂志 中国 征稿启事 循证 北京军区总医院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ECGf波特点与血栓栓塞危险性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NVAF患者69例,根据是否合并血栓栓塞事件,将患者分为栓塞事件组(23例)和无栓塞事件组(46例)。描记ECGV1导联,测量f波的振幅、f波时限和f-f间期,并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进行相关分析及logistis回归分析。结果栓塞事件组患者f波振幅较无栓塞事件组低(0.076±0.018)mVvs(0.092±0.033)m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f间期较无栓塞事件组短(0.115±0.009)svs(0.126±0.016)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波时限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相关分析显示f波振幅与年龄呈负相关(r=-0.29,P〈0.05),而与左心房、LVEF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波振幅减低是老年NVAF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CGf波特点有助于评估老年NVAF患者血栓栓塞危险性。

  • 标签: 心房颤动 血栓栓塞 超声心动描记术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特点及使用倍他乐克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2015年3月~2016年2月陆军总医院干部病房住院及门诊体检的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70例,根据服用倍他乐克情况,分为使用倍他乐克亚组(45例)及未使用倍他乐克亚组(25例),纳入同期入院体检的非冠心病患者32例归入非冠心病组。使用24h动态心电图及相应分析系统,对入选人群进行连续24h心电记录,采用配套计算机软件对心率变异性指标包括时域指标全部正常窦性心搏间期(NN)的标准差(SDNN)、每5min的NN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每5min的NN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ndex)、全程相邻NN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D)、相邻的NN间期之差大于50ms的心搏数(pNN50),频域指标总功率(TP)、极低频功率(VLF)、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进行分析,并对不同组别人群心率变异性进行比较。结果冠心病组患者时域指标SDNN、SDANN均值显著低于非冠心病组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人群其他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使用倍他乐克亚组患者频域指标LF及HF均值显著低于未使用倍他乐克亚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亚组患者其他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律变异性降低,倍他乐克对调整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心律变异性有帮助。

  • 标签: 心率变异性 高龄 老年 冠心病 动态心电图 倍他乐克
  • 简介:目的通过磁共振氢谱(1H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1HMRS)检查,了解猫脑缺血后不同受累脑区N-乙酰天冬氨酸(N-aeetylaspartate,NAA)的动态变化.方法在猫持续性局灶脑缺血模型基础上,以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异常区作为1HMRS检查体域的定位标准,在缺血前后不同时间进行1HMRS检查,动态观察缺血中心区、半暗带区及其对侧镜相区城NAA的变化特点.结果脑缺血后NAA很快减少,在中心区,缺血后6h减至对侧的50%左右,缺血后12h减至对侧的20%左右,2d后完全消失;而在半暗带区,NAA减少速度较慢,缺血后12h减至正常的60%左右,随后维持在正常的50%左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在缺血中心区,缺血后6h内,NAA的变化最为剧烈;而在半暗带区,以缺血后12h内变化明显.因此,挽救缺血半暗带和缺血中心区应有不同的治疗时间窗.

  • 标签: 脑缺血 氢谱N-乙酰天冬氨酸 脑区分布 磁共振成像
  • 简介:心脏康复在中国是一个熟悉而陌生的概念。虽然中国的心脏康复已经开展近20年,但对很多心血管医生而言,心脏康复是遥远的、神秘的、高高在上的。实际上,国际心脏康复体系发展已有百年历史,并且经历了由被否定、质疑到普遍接受的过程。今日,心脏康复已然成为一个非常具体细化的系统科学.一项蓬勃发展的学科。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康复 二级预防 共识
  • 简介:根据2015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报告,全球约每3s就有1例新发痴呆患者,目前老年痴呆有4600万人,预计2050年全球老年痴呆的人数将增加至1.315亿。2015年世界卒中日宣言也发生了巨变,"从关注脑卒中残疾转变到关注脑卒中后认知"。因此,痴呆是当今和未来人类所面临的最大的全球公共健康和社会保健挑战之一[1]。作为痴呆分类中的第二大原因,血管性认知损害1995年最早提出。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血管性 认知障碍 日常生活活动 诊断显像
  • 简介:目的探讨空腹血糖受损(IFG)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与血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对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据结果用1999年WHO标准选取冠心病合并ⅡB组69例,另设糖代谢正常冠心病组64例(对照组)。测定两组体重、血压、血脂、血肌酐、血hs-CRP,记录其年龄、冠心病危险因素(性别、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吸烟)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并计算冠脉病变积分。结果血hs-CRP水平、冠脉病变积分在IFG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相关分析显示,在冠心病合并IFG患者中,空腹血糖水平、血hs-CRP水平与冠脉病变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分别=0.2685,0.5232均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IF6患者冠脉病变严重,多支冠脉病变发生率高,病变呈弥漫性狭窄。冠心病合并IFG患者存在炎症反应,血hs-CRP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相关。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空腹血糖受损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超敏C反应蛋白 冠脉狭窄程度积分 冠状动脉造影
  • 简介:最新一版的《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已于2016年10月24日正式发布,距2007年发布的上一版指南已接近十年。近十年间,血脂领域无论在循证证据还是在药物研发方面均有进一步更新。在诸骏仁教授和高润霖教授领导下,指南制定专家组以我国流行病学数据及随机对照研究证据为基础,结合我国真实世界临床实践的国情,同时参考国际指南的变迁,修订工作者参考了世界卫生组织、中华医学会临床指南制定的标准流程,在指南修订过程中,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筹集资金,避免与厂家产生利益冲突,历时2年最终制定出了《中国血脂异常处理指南2016修订版》(后文简称新指南)。本刊特邀著名心血管病专家李勇教授旨在对最新血脂指南更新要点进行梳理。

  • 标签: 防治指南 血脂异常 中国成人 世界卫生组织 心血管病专家 随机对照研究
  • 简介:《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由国家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月刊,国内刊号CN11—9147/R,邮发代号80—728,以电子版、纸版导读同时面向全国公开出版发行,被万方数据、中国知网、美国化学文摘等数据库全文收录。

  • 标签: 中华医学会 科技论文 临床医师 核心期刊 电子版 中国
  • 简介:复旦大学的专家正在建设的“健康数据库”,将按照分子流行病学的方法,建立标准化临床标本库及信息库,使之成为我国重要的疾病资源的国家级共享平台。据了解,“人群健康追踪调查”项目将通过至少20年的跟踪研究,找出中国人群中脑溢血、心肌梗塞、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病因、诊治、预防的一些共性,

  • 标签: 健康数据库 中国人群 专家 分子流行病学 复旦大学 人群健康
  • 简介:目的调查北京大兴某农村地区老年高血压发生的特点及其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纳入北京大兴区长子营地区6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2223例,作为高血压组;纳入同期60岁以上非高血压人群813例,作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高血压的知晓情况、治疗及控制情况;同时通过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获得体重指数、血压、血糖、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等数据.结果在高血压组中高血压Ⅰ-Ⅱ级占90.15%,高血压Ⅲ级占9.85%;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占30.78%;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76.97%、55.55%和23.57%.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组的血糖、血脂、尿酸、体重指数以及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均较高(P<0.05).结论当地农村老年高血压以轻中度为主,该群体对高血压的知晓率较高,但治疗和控制率相对较低;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合并代谢紊乱,造成其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增加.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农村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 简介:重要性:在中国,高血压是导致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但对高血压的流行和管理,以及相关心血管疾病死亡的证据还很有限。目标:调查中国高血压的患病率、诊断、治疗和控制,从而评估高血压对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影响。设计,地点和对象:这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招募了500223例年龄在35~74岁的中国人。收集2004年6月25日~2009年8月5日所有受试者的血压基线资料,并且受试者中2014年1月1日之前有7028例死于心血管疾病(平均随访7.2年)。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前瞻性队列研究 死亡风险 基线资料 控制率 血管疾病患者
  • 简介:心脏康复,是指通过多方面、多学科合作,采取综合干预手段,包括药物、运动、营养、心理和社会支持,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帮助患者培养并保持健康的行为,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各种危险因素,使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恢复到最佳状态,延缓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进展,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康复 二级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