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例19岁男性肺结核患者因大咯血入院。入院当日血电解质检查示钾3.5mmol/L、钠137mmol/L、氯104mmol/L。给予其甲磺酸酚妥拉明20mg、垂体后叶素24U分别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ml中以5ml/h速度每日持续静脉泵入,同时给予抗结核治疗(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入院第5天患者出现乏力、头痛,血电解质检查示钾3.1mmol/L、钠122mmol/L、氯88mmol/L、磷0.65mmol/L。垂体后叶素减量至18U,1次/12h,同时补充电解质,其他药物维持不变。第6天检查示血钾2.8mmol/L、钠117mmol/L、氯83mmol/L、磷0.54mmol/L、钙1.99mmol/L。停用垂体后叶素,补充电解质。入院第10天,患者电解质恢复正常:钾4.3mmol/L、钠136mmol/L、氯101mmol/L、钙2.17mmol/L、磷0.82mmol/L。

  • 标签: 垂体后叶素 水电解质失调
  • 简介:目的:评价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临床应用概况。方法: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从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应用状况、有效性、安全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与结论: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在临床上对手术后、肿瘤、休克及创伤患者,均能有良好的预后改善功效。从产品组份来看均属于安全性较高的成分,同时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上市以来未检测到严重的不良反应报告,与多种药物配伍稳定性较好。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作为一种新型的基础糖电解质输液,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 临床应用 评价
  • 简介:目的进一步了解窒息新生儿代谢紊乱及血电解质变化,促进抢救成功率及治愈率。方法分析151例新生儿窒息治疗前血电解质及观察第3、7天动脉变化。结果窒息新生儿特别是重度者多存在低钠、低氧、低钙,总发生率分别为26.4%、16.6%、40.4%。血钙在第3天最低。电解质紊乱窒息程度相关。结论电解紊乱与窒息后器官损害发生机制直接有关,应常规检测并动态监测血电解质变化。积极纠正血电解质紊乱。

  • 标签: 窒息 新生儿 血电解质紊乱 代谢紊乱 低钙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电解质紊乱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电解质紊乱的临床数据进行总结和归纳,对比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下离子水平的差异。结果:2级心功能患者的Na+、K+、Cl-水平与3级、4级心功能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

  • 标签: 高龄 慢性心力衰竭 电解质紊乱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临床生化检验项目中溶血对电解质、心肌酶、肝功能、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接受生化检验的50例患者为探究对象,空腹采集肘部浅3-5ml的静脉血,后依据血样是否呈现溶血情况,分成溶血组(n=25)、非溶血组(n=25),再经离心处理后取两组血清分别行生化指标测定,并比较两组多项测定结果,评估溶血对检验指标项目的影响。结果 溶血组心肌酶、肝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非溶血组(P

  • 标签: 溶血 指标 生化检验
  • 简介:目的:总结半环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开放性骨折及骨延长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2001年以来,我科用半环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及骨延长8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经2-3年随访,优良率95%,76例在一年内痊愈,3例年龄超过65岁因骨质疏松3年恢复,1例无随访,1例内固定后骨不连接改为外固定手术。结论:此法有牢稳、可靠性,特别运用于严重的开放性骨折,各种骨不连接及肢体延长。外固定后对骨折对位不良,可随时调整外固定支架使骨折复位进行早期功能恢复锻炼,通过骨延长,弥补了临床治疗大块大段骨缺损的空白,半环外固定器的特点,可供多方向穿针,调节方便简单、稳固性好。

  • 标签: 半环槽 胫腓骨 外固定术 护理
  • 简介:目的:建立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中镁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FlameAtomicAbsorptionSpectrometry,FAAS)测定样品中镁元素的含量,结果:线性范围为0.05~0.25μg·mL-1,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n=9)。结论:该测定方法简便、精密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中镁含量的质量控制。

  • 标签: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测定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清心肌酶与电解质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41例HIE新生儿血浆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谷草转氨酶(GOT)的活性与钠、钾、氯、钙离子的浓度,以20例健康足月儿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血清CK,CK-MB,LDH,GO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轻,中,重度组间CK,CK-MB,LDH,GOT均有显著差异(P<0.05),(2)HIE患儿存在低钙,低钠,低氯血症,血钠,血钙与HIE的程序密切相关(P<0.05),且轻度与中,重度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血氯与HIE程度有显著性差异,轻,中,重度组间差异明显(P<0.05),血钾与HIE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HIE时心肌酶异常增高与病轻重呈正相关,心肌酶增高程度可做为判断HIE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HIE可合并电解质紊乱,HIE程度越重,血钠,钙,氯降低越显著。

  • 标签: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血清 心肌酶 电解质 乳酸脱氢酶
  • 简介:目的分析气滞胃痛颗粒联合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3月-2018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便秘型IBS患者,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气滞胃痛颗粒,治疗8周。比较患者腹痛、腹胀和大便次数和性状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腹痛(P=0.018),腹胀(P=0.000)程度显著治疗患者。治疗后观察组粪便性状和排便次数改善优于对照组(P=0.000)。结论气滞胃痛颗粒联合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可改善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腹痛、腹胀和排便次数和性状。

  • 标签: 气滞胃痛颗粒 聚乙二醇 肠易激综合征
  • 简介:目的:评价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与甘露醇溶液联用对妇科腹腔镜术前肠道清洁的疗效。方法:选择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200例,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中治疗组患者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治疗;对照组予甘露醇溶液治疗,比较两组清洁肠道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肠道清洁效果符合优良级的占95.00%,对照组患者肠道清洁效果符合优良级的占79.00%,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经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较甘露醇在妇科腹腔镜手术前肠道准备中的清洁效果更好。

  • 标签: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甘露醇 肠道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结肠镜检查患者采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不同服药方案对于肠道准备效果及舒适度。方法:选择医院在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接诊的82例结肠镜检查患者,均接受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1例/组,分别施行不同服药方案,对照组:结肠镜检查当日清晨一次性口服。观察组:结肠镜检查前1晚及检查当日清晨分2次口服。将两组结肠镜检查患者的干预效果予以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右半结肠、中间结肠、左半结肠、结肠总液体量评分、Ottawa评分总分分别为:(0.31±0.12)分、(0.22±0.13)分、(0.29±0.08)分、(0.23±0.13)分、(1.23±0.28)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胃肠道不良反应(I级:48.78%、II级:46.34%、III级:4.88%、IV级:0.00%)和耐受度(95.12%)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Kolcaba评分量表评分(90.89±4.52)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服药方案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结肠镜检查中效果不同,采用分次口服的方式不会影响肠道准备效果,还会提高患者舒适度,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结肠镜检查 肠道准备 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不同服药方案 舒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