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王瑾青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8-11-21
  • 出处:《药物与人》 2018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血液透析治疗中加强风险管理的措施和效果,为其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方法以在本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3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研究的时间为2013年1月-2014年6月,根据患者治疗期间接受的不同护理对策,将32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160例,临床期间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160例,临床期间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观察,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期间的风险防范意识获得显著提高,有效的降低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显著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5%,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为92.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1.3%,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为86.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风险管理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
  • 简介:药品风险管理适用于药品从前体化合物筛选、新药审批、上市后监控以及药品撤出市场的整个过程。通过介绍阿斯利康公司生产的新一代抗凝血药物希美加群(Exanta。)从新药审批上市到撤出市场的风险管理相关事件,以期为我国抗凝药物的监测和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借鉴,从而更好地规范我国的药品市场。

  • 标签: 希美加群 药品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计划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消化内科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消化内科收治的90例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每组均为45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而研究组接受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经护理后,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消化内科 实施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步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消费模式也发生改变。居民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健康问题,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发展,不断解决我国“看病难”的问题。然而,医疗服务质量提升的同时,医疗事故的频繁发生成为医疗安全中的重点问题。本文主要分析在外科医疗事故中常见的外科护理文书存在的风险问题,提出加强护理文书管理对策,保证护理文书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以减少出现医患纠纷的问题。

  • 标签: 外科护理 护理文书 风险问题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药品研发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过程,需要经过多个阶段才能最终研发出安全有效的新药。在整个药品研发的过程中,引入风险管理的理念并将其贯穿于药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药品研发周期构建多向风险管理机制展开探讨。

  • 标签: 药品研发 周期 风险管理 机制
  • 简介:摘要:放射科是临床上极其重要的科室之一,可以对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检查以及病情诊断,对于患者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持。由于放射科室的护理人员数量较少,部分时候无法完全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容易在忙乱的护理工作中出现差错,增加了医患纠纷出现的概率,也给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造成了不利影响。如何减少放射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隐患因素、降低风险度已经成为临床上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基于此,选择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放射科收治的120例患者进行研究,讨论在放射科护理干预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分析有效的应对措施,现具体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 标签: 放射科 风险护理 应用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分析对大型医疗设备维护保养的风险管理措施。方法:选取102台2020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正常使用的医疗设备为研究样本,对比两组设备故障率、使用率,两组设备风险及维护评分对比。结果:高质量维护组的故障率、使用率和设备风险及维护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保养组(详见表2和表3),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大型医疗设备进行高质量维护保养,可以有效降低设备风险和故障率,提高疾病诊断结果的准确性,进而提高治疗有效率。

  • 标签: 维护保养 大型医疗设备 安全风险管理 措施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及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对于急诊综合病房的应用。方法:本次选择100例病人,均来自于2020年1月份至2021年1月份到我院急诊综合病房进行治疗的病人,根据其就诊时间分成了两组,甲组与乙组,每组有50例病人,甲组病人提供常规护理,乙组提供护理风险管理,分析其护理质量以及满意度。结果:对乙组病人提供护理风险管理后,该组病人的护理质量明显提升,护理满意度更高,p

  • 标签: 急诊风险管理 急诊综合病房
  • 简介:摘要:目标:分析医院药房药品储存现状,为合理的日常药品维护提供参考,确保药品质量。方法:查阅我院医院药房现有药品手册,对本店所有储存条件统计进行分类,并根据2020年版中药有关规定,提出药品储存的规范性建议。结果:在764份药品说明中,719份说明规格和规格主要是温度储存物品;环境温度药品的数量最多,药片和注射的比例较高;最大比例的药品必须密封储存,其次是着色和封闭;药品储存时间差别很大;同样,各国的药品储存条件也各不相同。结论:了药品质量风险管理法能有效减少药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 标签: 质量风险管理 药品贮藏 应用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制药行业所存在的产品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足、生产工艺落后、质量监管缺失等问题,导致了部分药品的质量不能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甚至出现了一些严重的质量事故。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我国制药行业的发展和信誉,也危害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因此,为了保证药品的质量,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监管措施,并不断加强对制药企业的监督检查。但这些外部监管手段并不能完全解决制药企业内部存在的质量问题,还是需要制药企业自身建立一套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质量风险。因此,制药企业应该树立以质量为核心的理念,将质量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将风险管理作为提高质量水平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制药企业 药品质量 管理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以及效果。方法:以本院一个年度收治的120例妇产科患者为研究样本,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60例,将常规护理应用在对照组,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风险管理,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个各维度护理质量评分全部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风险管理 妇产科 应用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方法:选择时间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共有50例,将50例患者通过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男性的例数为27,女性的例数为23,通过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的是传统的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的是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来有效的划分护理的目标,以此提供更好的服务。比较两组之间的护理效果如何。结果:在整个实验的过程中,观察组的患者在满意度方面由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于精神科护理方面的工作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后,并且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此来加强护理方面的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并且可以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值得在临床医学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护理风险 精神科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风险管理在血透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价值。方法:对我院血液透析室2020年8月至2021年2月接诊的146例血液透析患者开展回顾性研究,对照组的73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的73例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在血透护理管理中的价值显著,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风险管理 护理管理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近年来医疗事故处于上升趋势,因此脑外科的护理工作也愈加繁忙,随护理工作量的增加,由于护士操作不当及护士工作疏漏而造成的安全事件将逐渐增多,进而危害病人的健康及预后,危险风险管理是对病患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以降低风险发生的新型护理措施,本文旨在探讨危机风险管理在脑外科的应用效果。

  • 标签: 危机风险管理 脑外科 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对持续质量改进性风险管理在基层门诊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进行深入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12月期间本院门诊收治的患者,共计200例,按就诊顺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两组不同护理干预后的风险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统计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后,通过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性风险管理的研究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分析表明,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性风险管理,在基层门诊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明显,对此可建议大力推广此项护理方案。

  • 标签: 风险管理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 基层门诊 护理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ICU护理质量管理用护理风险管理的价值。方法:2021年1月-7月本院PICU未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工作期间接诊的患儿45名为对照组,2021年8月-2022年2月本院PICU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工作期间接诊的患儿45名为试验组。对比不良事件等指标。结果:从不良事件上看,试验组发生率2.22%,和对照组15.56%相比更低(P<0.05)。从护理质量上看,试验组(98.31±1.57)分,和对照组(92.56±2.38)分相比更高(P<0.05)。结论:PICU护理质量管理用护理风险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护理质量改善更加明显。

  • 标签: PICU 效果 护理风险管理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 风险管理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参照组,各45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率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风险管理可以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护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老年 髋部骨折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采取风险分级管理对康复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的效果影响。方法:研究样本选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康复科接受康复治疗并护理的80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跌倒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风险分级管理组在患者发生跌倒事件方面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将风险分级管理应用于康复科患者护理中,能够显著减少患者的跌倒事件发生,此方法应在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康复科 风险分级管理 跌倒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药品经营企业作为药品经营质量管理风险管理主体,在实施GSP过程中,要制订出一套合理的风险管理计划,对各个环节的风险进行识别和管控,保证管理体系的执行和经营环节的药品质量安全,达到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的目的。

  • 标签: 质量风险管理 药品经营企业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