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3 个结果
  • 简介: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不同密度、刈割高度老芒麦生物量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返青初期老芒麦种群不同密度处理下,单位面积上总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成熟期,老芒麦种群不同密度处理下,单位面积各生物量指标差异不显著;不同刈割高度,单位面积各生物量指标差异极显著(P<0.01)

  • 标签: 密度处理 刈割处理 生物量
  • 简介:这次大会论坛我与各参会代表分享一些关于草原生态特别是生态功能方面的基础性认识,主要是谈下面几个问题:一是草原生态系统地理特征;二是关于内蒙古草原起源与演化;是草原生态功能与资源服务价值;四是草原退化和修复机制问题。

  • 标签: 内蒙古草原 生态功能 生态修复 论坛 草原生态系统 材料
  • 简介:由青海省草原总站承担江源智慧生态畜牧业平台建设项目进展顺利。该项目旨在以天地一体化草情监测、分析诊断、信息管理与发布等为核心任务,立足于构建覆盖江源区统一协调、更新及时草情监测系统与信息服务平台,及时、有效地提供江源草情信息,将为全省草地生态保护与建设、生态畜牧业和精准畜牧业发展战略实施提供准确数据和决策支持。

  • 标签: 信息服务平台 生态畜牧业 三江源区 信息管理 监测系统 建设项目
  • 简介:采用分区放牧方法,不同载畜率处理短花针茅草原植物群落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目的是确定最适宜载畜率。研究结果表明,过高载畜率和过低载畜率都不利于草地群落正常演替,载畜率为1.8只/ha处理有助于维持草地生产力。

  • 标签: 内蒙古高原 荒漠草原 绵羊放牧 盖度 密度 高度
  • 简介:于2014年苏尼特右旗朱日和镇典型草原上进行实地调查和收集20世纪60年代、20世纪80年代和21世纪初个年代气温变化、降水量变化和植被特征变化数据,分析各年代气温、降水量和植被特征变化规律和植被特征变化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响应。结果显示,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气温逐渐上升,20世纪60年代、80年代、21世纪初和2014年年均气温分别为4.52℃、4.75℃、5.94℃和6.14℃,54年间上升1.62℃,平均每年上升0.03℃。随着气温增加植被特征逐渐下降,各年代植被高度、盖度、产草量和植物种类与气温之间存在明显负相关关系,达到显著水平(P〈0.05);平均降水量逐年下降,20世纪60年代、80年代、21世纪初和2014年年均降水量分别为177.08mm、176.93mm、169.27mm和167.8mm,其下降率分别为0.85%、4.4%和5.2%。54年间下降9.28mm,平均每年下降0.17mm。随着降水量下降植被特征也下降,各年代植被高度、盖度、产草量和植物种类与降水量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但差异不显著(P〉0.05)。

  • 标签: 气温 降水量 植被特征 影响
  • 简介:本文以鄂尔多斯温性典型草原植物群落与土壤为研究对象,选取当地较为常见3种草地管理方式,即全年禁牧、冷季放牧及全年放牧草地设置实验样地,探讨不同管理方式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和植被-土壤碳储量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管理方式下,鄂尔多斯典型草原植被盖度、高度、生物量、物种数表现为:全年禁牧〉冷季放牧〉全年放牧(p〈0.05),根冠比为:冷季放牧〉全年禁牧〉全年放牧(p〈0.05);(2)植物碳储量为:全年禁牧〉冷季放牧〉全年放牧(p〈0.05);(3)土壤碳储量为:冷季放牧〉全年放牧〉全年禁牧(p〉0.05);(4)植被一土壤总碳储量为:冷季放牧〉全年放牧〉全年禁牧(p〉0.05),植被一土壤总碳量中土壤碳储量比重在3中管理方式下均占96%以上,远大于植被碳储量比重。

  • 标签: 典型草原 管理方式 碳储量
  • 简介:针对草原生态领域数据规模大、数据结构复杂、空间数据挖掘能力不足等问题,研究了大数据技术草原生态领域数据分析体系中综合应用.草原生态大数据平台搭建是以宏观尺度上生态系统为对象,充分研究草原“水、土、气、人、草、畜”等要素特点和规律基础上,建立草原生态安全屏障相应原则、方法和指标体系,集成不同区域草原生态基础数据、生态修复技术与标准,综合利用互联网、云计算、“3S”技术(GIS、GPS和RS)等信息化技术手段,把各种相关草原生态信息实现规范化采集与更新,实现生态基础数据、植物种质资源、生态修复技术等信息要素互通共享,可以为不同区域中草原生态资源合理利用以及生态保护提供判断依据,进而为生态修复工程实施、生态产业发展提供科学指导,为区域生态安全问题提供精准服务,以满足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需求.

  • 标签: 草原 大数据 生态修复 生态产业
  • 简介: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研究噻虫林悬浮剂牧草和土壤中最终残留量,经2年5个村测定结果表明,噻虫啉草地牧草和土壤中含量不大于0.05mg/kg,相对安全,年施药次数不超过1次。

  • 标签: 噻虫啉 草地 牧草 土壤 残留
  • 简介:高血脂症发病率高,寻找有效、不良反应小降血脂药物具有重要意义.青藏高原几种药用植物治疗高血脂症上有明显作用.将这些植物做一综述,为治疗高血脂症及开发青藏高原植物资源奠定基础.

  • 标签: 青藏高原 药用植物 高血脂症
  • 简介:利用查干哈达苏木1960-2016年气温、降水量以及天然草地产草量资料来分析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天然草地产草量影响。结果显示:查干哈达苏木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10年代气温增高了1.5℃,每10年递增0.25℃左右。1964-2016年降水量下降了159.6mm,每10年下降30.7mm。气温、降水量与天然草地产草量关系为:随着气温增加,产草量逐渐减少,二者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而与降水量变化呈正相关关系,但其相关性不显著(P〉0.05)。气温R~2=0.9357较降水量R~2=0.4334更接近于1,即天然草地产草量变化与气温变化关系更为密切。

  • 标签: 气温 降水量 草地 产草量
  • 简介:本文以内蒙古克氏针茅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放牧强度下土壤各个层次中地下生物量和地上生物量,分析随放牧强度增加植物地下生物量及其垂直分布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地下生物量大小依次为L〉CK〉M〉H。对植物地下生物量进行逐层分析发现,轻度放牧可以增加地下生物量,但是中度和重度放牧使其减少。各放牧强度下植物地下生物量都随着深度增加而减少,而减少幅度逐渐降低。但是放牧会影响植物地下生物量垂直分布格局,放牧使地下生物量垂直分布不均匀性增加,同时中度和重度放牧使地下生物量垂直分布趋向于表层化现象更明显。

  • 标签: 克氏针茅群落 放牧强度 地下生物量
  • 简介:本试验通过同时期牧草进行常规营养成分分析,探讨了载畜率与植物营养成分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粗蛋白含量随载畜率增大而降低,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随着载畜率增大而增加,随着季节变化先降低后增加,且8月份最低,显著低于其他月份。

  • 标签: 短花针茅 荒漠草原 载畜率 营养成分 季节动态
  • 简介:本文矿区连续两年景观格局变化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2010年至2011年,景观类型斑块数目增加,草原景观面积减少,工矿业景观面积增加;(2)2010年至2011年,研究区景观多样性、丰富度、破碎度提高,均匀度下降,景观连续度遭到破坏,景观中所含信息趋于混杂,其结构组成多元化,景观复杂程度提高。本文旨在更好地理解草原景观破碎化对生态影响,揭示矿产开发与草原景观生态之间关联,为进一步草原保护与生态修复工作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草原 景观格局 矿产
  • 简介:采用室内低温培养箱模拟低温胁迫,8份来自不同产地冰草属植物材料进行胁迫,并测定8份材料幼苗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5项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程度加强,8份材料幼苗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过氧化物酶活性均能提高其抗寒性,其中游离脯氨酸含量贡献最大;运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8份冰草属植物幼苗抗寒性顺序为:细茎冰草〉蒙古冰草(宁夏)〉蒙古冰草(内清)〉蒙古冰草(内农)〉冰草〉光穗冰草〉沙生冰草〉蒙古冰草(甘肃)。

  • 标签: 冰草属 低温胁迫 生理指标 抗寒性
  • 简介:为提高肥料利用率,给金塔地区紫花苜蓿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研究了安琪酵母、磷肥、重钙、钾肥不同施肥量处理紫花苜蓿产量、质量影响.结果表明:安琪酵母450kg/hm2、磷肥600kg/hm2、高钙150kg/hm2、钾肥150kg/hm2,紫花苜蓿产量表现最好,可以推荐为大田施肥使用.通过同-水平下高钙和磷肥相比较,可以看出高钙处理下产量都高于磷肥处理,可见高钙可以代替磷肥使用.

  • 标签: 紫花苜蓿 施肥 产量 品质
  • 简介:本研究于2013~2014年在内蒙古达茂旗短花针茅荒漠草原设置了氮肥和磷肥单施和配施样地,以未施肥样地为对照,采用LI-6400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测定了草地生态系统净碳交换(NEE)、总生态系统生产力(GEP)和生态系统呼吸(ER)日、季节变化,并分析了生态系统CO2通量与环境因子之间关系。研究表明,施肥未改变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生态系统CO2通量日、季节变化特征。但NP肥配施(10gN·m^-2,10gP·m^-2)可显著提高荒漠草原NEE、GEP和ER(P<0.05);个N肥水平NEE、GEP和ER大小关系基本表现为N10(10gN·m^-2)≈N5(5gN·m^-2)>N2.5(2.5gN·m^-2),即N5水平是增加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碳汇效应最佳施氮量。土壤0~10cm含水量是影响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净碳交换量和总生态系统生产力主要环境因子,温度是影响生态系统呼吸主要环境因子。

  • 标签: 荒漠草原 CO2通量 施肥 环境因子
  • 简介:本文通过青海省天然草地、人工草地、退化草地数量统计以及草地类型、分布现状调查,结果表明:草地维持陆地生态系统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中作用十分显著.草地不仅是农业生态系统重要生物资源,而且发展高效、持续生态农业是不可缺少.改善和保护一个地区环境,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草地 生态系统
  • 简介:2003年引进23种多年生牧草海北州西海镇进行了为期两年小区种植试验。结果表明:在当地气候条件下,种植当年大部分牧草生长良好,而越冬性能因草种不同而有很大差异;生长第二年,能够返青牧草生长高度和产量有大幅度增加,覆盖度受越冬率影响较大;依据供试牧草综合表现,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5种牧草。

  • 标签: 多年生牧草 生长发育状况 越冬性能 产草量 西海镇
  • 简介:植物内生真菌通常与宿主植物形成互利共生关系,其利用价值越来越受重视.本文综述了禾本科植物内生真菌种类资源、生物学作用及应用现状,并探讨了禾草内生真菌研究存在问题及应用潜力,以期为禾草内生真菌进一步探究提供参考.

  • 标签: 禾本科植物 内生真菌 资源 应用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