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主要利用敦煌文献,初步考察了肃州收复后,归义军为加强对肃州地区的控制而采取的措施;考证出肃州少数民族政权建立的时间在唐中和四年(884)至光启三年(887)之间;并探讨了肃州政权建立之后,同归义军等周边政权的关系.

  • 标签: 晚唐五代肃州 统治措施对外关系
  • 简介:被后世视为清初北方遗民领袖的傅山,其七十八年的人生历程大多时间隐逸高蹈,避居郊野,虽从来未与社会、士林相隔绝,但纵观他的一生,出世思想始终是其人的性格主脉。

  • 标签: 傅山 遗民 紫禁城 人生历程 出世思想
  • 简介:词是轻灵要眇的诗体。词人在沉吟之际,常取细雨轻云一类轻柔流动的物象。在晚唐五词中,"雨"发挥过较大的文学功能,给词体以微妙的影响。晚唐以前的诗人或借雨之动态抒发个人的感慨,或表现多方面的社会生活,这对词中"雨"之意象,是有影响的。不过时至晚唐,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比如,细雨在李

  • 标签: 晚唐五代词 文学功能 词体 意象 轻灵 社会生活
  • 简介:'制临百司纠绳不法'——唐代的监察机关唐承隋制仍置御史台为监察机关,掌按宪章肃正朝廷,纠弹百官,所谓'正朝廷纲纪,举百司紊失'。在隋朝及唐初,御史台只管揭发,并且只要根据传闻即可奏劾,不需要举出什么证据,更不受理诉讼,所谓'但风闻弹事,提纲而已'。自

  • 标签: 监察机关 掌按 唐五代 官制 卿监 太府寺
  • 简介:WHOISIT法国汉学家,历史学家,清华大学中法研究中民法方主任,中国知青上山下乡问题专家。他毫不掩饰地说,"入乡随俗嘛,不要太死板,灵活一点"。潘鸣啸先生的汉语相当流利,略带卷舌的儿化音,几乎不打任何磕巴。他很少耸肩,也没什么西方式的夸张表情,连笑声都很短促和内敛,跟他聊上5分钟,便很容易忽略掉他其实是个法国人。在他家客厅的三层小书架上,几乎全是中文书籍,内容有关中共高层以及"文革"。还有一套中国学生送他的知青宣传画扑克。从上个世纪70年起,这个法国历史学家持续研究中国的"上山下乡"运

  • 标签: 知青 西方学者 失落 中国内地 法国 上山下乡运动
  • 简介:李从暇,五藩王,晚唐五枭雄李茂贞之子。晚唐五时期,李茂贞、李从喊父子虎踞秦陇,开府割据,一度卵翼十余镇,势力达及四十余州,是这个时期重要的地缘政治势力。李茂贞之后,李从暇继任风翔节度使,前后镇凤翔(今陕西凤翔)二十年,位列藩王,地位显赫。由于晚唐五史料残缺不全,李从嗽虽在新、旧《五史》的《李茂贞传》中皆有附传,但都失之简略,且有很多讹误。幸而,中国国家网书馆藏有题为《李公妻朱氏墓志》的墓志拓片,即李从暇妻朱氏墓志。该墓志也被收录到《唐文续拾》之中。

  • 标签: 墓志 晚唐五代时期 《五代史》 政治势力 节度使 藩王
  • 简介:唐五时期雕塑与绘制真容形成了广泛的社会风气,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僧人道士,甚至在平民百姓中亦颇流行此风。其中雕塑真容多限于帝王。由于此风甚盛,在朝廷中出现了专门的机构与职官,有画直、写真官、画真官、写貌待诏、画院祗候等不同职级,民间亦有专门从事写真的画工。绘制真容的目的有四:即追思与纪念、表彰、供奉与祭祀以及一些其他用途。这种风气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受佛、道偶像崇拜的影响,因此帝王与将相公卿之像多安置在佛寺、道观之中,希望能像神佛一样长期得到供奉祭祀。至于民间,则是将其父祖之像供于堂屋,四时祭奠。这一风气对后世影响甚大,甚至在少数民族中亦有影响,实为我国流传至今的画像风气之滥觞。

  • 标签: 唐五代时期 真容 写真 写貌 画院 偶像崇拜
  • 简介:30年徐要办《天地人》杂志,给朱光潜先后写了两封约稿信。朱光潜便于1936年1月7日夜里给徐写了一封长信,约4000字。因信中谈论了不少问题而颇有价值。朱光潜说:“我常觉得文章只有3种,最上乘的是自言自语,其次是向一个人说话,再次是向许多人说话。第一种包含诗和大部分纯文学,它自然也有听众,但是作者的用意第一是要发泄自己心中所不能不发泄的,这就是劳伦斯所说的‘为我自己而艺术’。这一类的文章永远是真诚朴素的。第二种包含书信和对话,这是向知心朋友说的……这一类文章的好处是家常而亲切。第三种包含一切公文讲义宣言以至于《治安策》《贾谊论》之类,作者的用意第一是劝

  • 标签: 朱光潜 《人间世》 30年代 小品文 徐訏 通信
  • 简介:在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保存着几幅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绘制的、反映鸦片战争前后至民国年间帝国主义列强侵犯中国主权、蚕食中国领土、欺凌中国人民的卑劣行径以及中国人民奋起反抗的英勇事迹的地图。这类地图被称为“国耻地图”或“爱国地图”,是一种“时事地图”。在中华民族浩如烟海、写满民族自豪感的古今文献典籍中,在十几万种描绘中国大一统山河的古今地图中,这几幅地图显得非同寻常。因为它们记录了近现代史上中国历经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和践踏的耻辱和痛苦。武昌亚新地学社绘制、印刷并出版发行的《中华国耻地图》便是其中之一。这幅《中华国耻地图》采用分省设色法绘制,几十年来依然保持着十分清晰的图案、文字和鲜明的

  • 标签: 30年代 地图 《塘沽协定》 中国领土 国家图书馆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 简介:自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和道教都在不约而同地对自己的宗教仪轨进行整理。到隋唐五时期,这些仪轨已经以一种相当成熟与规范化的面目运用于各自的宗教活动中,同时也被普遍应用于民间的信仰活动中。过去仪式相对简单、粗陋的民间信仰活动出现了程式化的趋势。民间信仰在吸收、整合了佛道仪轨后,以一种十分复杂的面貌出现,深刻地影响着宋明以后民众的诸类信仰活动。

  • 标签: 隋唐五代 民间信仰 仪式
  • 简介:结束辅臣专权四位辅政大臣辅政期间(顺冶十八年至康熙八年),做了不少有益的事,但在处理满汉关系方面,却采取保守、倒退方针。他们在恢复祖制、首崇满洲的旗号下,歧视汉宫,使後者的积极性受到挫伤。当时,反清复明的战火尚未完全平息,经济凋敝,百废待兴。满臣还缺乏治国经验,又不能与汉宫密切合作,从而大大妨碍了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加之一些投机分子趁机为非作歹。以致地方、朝中弊端丛生。四辅臣中的索尼、鳖拜和遏必隆,是孝庄二十多年来始终最为信任

  • 标签: 顺治帝 帝业 吴三桂 祖母 康熙六年 大政方针
  • 简介:上一部分我们谈到的东干族著名学者穆罕默德·亚斯佐维奇·苏尚洛、尤素卜·杨哈叶维奇·杨善新、老姐儿·塔伊洛夫娜·沈洛、哈桑·尤素洛维奇·尤素洛夫开创了东干本民族学者研究东干文化的先河。(《西北民族研究》2001年第4期)他们的研究范围主要是在东干族历史学、民族学及语言学方面。此外,他们还积极帮助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的东干族学校编写教科书,培训东干语教师。在他们的努力和带动下,从50年后期开始,东干学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特别是50年末东干文报纸《十月的旗》的发行及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出版社一系列东干文书籍的出版(既包括东干族著名诗人、……

  • 标签: 伊里亚斯·优苏波夫 法蒂玛·马凯耶娃 穆罕默德·哈桑诺夫 东干族 学者
  • 简介:传本和中存在"账"和"帐"两字并用的语言现象,一些辞书遂据以为证,似乎"账"字早于明代已出现.然而现存是失传后的重辑本,不足以作为"账"字在宋代已经出现的依据,且现存最早的明叶敬池刊本中亦未见使用"账"字.因此,传本和中的"账"字是后人传抄时的改字.本文据此指出整理校点古籍和研究语言现象时首先要鉴别所用文献语料的实际年代,尤其要注意考察传本中后人改动的情况,从而避免根据时代较晚的已经过后人改动的本子将后一时期的语言现象当作前一时期的语言现象.

  • 标签: 文献语料 版本 鉴别 依据
  • 简介:二十世纪三十年初期,由于国际航空事业的迅猛发展与日本侵华的步步紧逼,大量中国知识分子普遍意识到发展中国航空事业不仅可以发展国民经济而且还可以巩固国防,这些看法逐渐汇集成了一股“航空救国”思潮。学者、政府要人们普遍认为要使中国航空强大,需要统一行政机关、多方筹集航空建设经费、培养航空人才、大力发展民用航空。尽管“航空救国”思潮在激发民众爱国热情、发展中国航空事业、培养人才和巩固国防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受中国经济落后和政局动荡等因素的制约,“航空救国”思潮并未使中国走向富强。

  • 标签: 航空救国 民族危机 航空建设
  • 简介:感生神话在我国古籍中记载颇丰,有着独特的形式和深刻的内涵。《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子羔》篇就有相关内容,将其和传世文献对比研究,可以更好地探究异说较多的禹、契、后稷三始祖感生神话的原始面貌和内在意义,本文从感生物和感生地点两方面切入,对此进行尝试研究。

  • 标签: 《子羔》 感生神话 后稷
  • 简介:王国维曾引用焦循的'一有一之文学',来概括文学变迁的大体规律和特征。记得当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读书时,一位老师曾在此基础上提出'一有一之学问'。可能是受到这些话的影响,每当读到一些关于近代文学和学术的人和事时,我总是想,民国时期的那些学者,如果活到现在会如何治学,如何传承中国文化呢?这其实是一个不可假设的

  • 标签: 一代学 传承一代 叶嘉莹传承
  • 简介:本文依据俄罗斯最新公布的档案材料和权威单位公布的数据,对苏联“镇压反革命”内涵进行了考证,指出不能把俄文“镇压”一词完全理解成“枪毙”,“镇压”实际包括死刑、监禁、流放和驱逐出境等几种形式;同时考证了被镇压人数的统计范围、政治犯含义及大清洗时间。并对运动中因“政治原因”而被判刑的总人数、被关押在劳动改造营的人数、被判死刑的人数、被流放和驱逐出境的人数、被强迫迁徒的富农及其家属的人数,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证,基本上摘清楚了苏联大清洗运动的总体情况,澄清了一段历史真相。

  • 标签: 苏联 大清洗运动 镇压人数 政治犯 镇压反革命
  • 简介:考古学家在进行研究时,首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要确定研究对象的年代。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断代有误,避免出现祖孙颠倒的现象。一旦断代出现错误,历史的面貌就不能正确恢复,还会对读者起到误导作用。

  • 标签: 年代学 三代时期 中国 历史研究 文献资料 考古事业
  • 简介:改革开放已经40年了,这40年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第三战机为代表的航空装备发展建设,是改革开放后军事装备跨越式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根据复杂的国际环境,以及当时的国情、国力,中央军委决策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方面坚持自力更生自主研制歼-10,另一方面加强对外军事合作,引进俄罗斯先进战机苏-27,同步优先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两种第三战机。

  • 标签: 第三代 战机 中国 跨越式发展战略 对外军事合作 改革开放
  • 简介:<正>一衮的身世及获罪大归真相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继妃衮,于天命五年(1620)被遣令大归(休回母家),其事散见于官稗野史之中。《清史稿·列传一·后妃》中记叙衮曾辅佐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全文如下:“继妃,富察氏。归太祖亦在孝慈皇后前。岁癸已,叶赫诸部来侵,上夜驻军,寝甚酣,妃呼上觉曰:‘尔方寸乱耶?惧耶?九国兵来攻,岂酣寝时耶?,’上曰:‘我果惧,安能酣寝?我闻叶赫来侵,以其无期,时以为念。即至,我心安矣。我若负叶赫,天必厌之,安得不惧?

  • 标签: 福晋 太祖 努尔哈赤 大贝 皇太极 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