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1916年10月31日,中华民国的开国元勋黄兴病逝于上海。同年11月8日,发动护国战争,再造共和的蔡锷又病逝于日本。一代伟人的相继辞世,引起举国一致的悼念。为了表彰黄兴、蔡锷对创建民国以及维护民国的卓越贡献,被袁世凯非法取缔的国会复会后,即决定仿照日本的国葬仪式来安葬黄、蔡二人。1916年12月18日,国会通过了民国(也是中

  • 标签: 国民政府 孙中山 民国时期 陈其美 国务会议 国民党
  • 简介:封建统治者为使自己的政权绵延久长,总要制定许多不同名目的制度。作为一种有效调和皇权、百官、人民,即封建社会各阶层矛盾的特殊体制,言官制度在封建国家里发挥着无与伦比的作用。至明一代,言官体制可谓完善,且因特殊的时代背景,又呈现出许多与各代不同的特点。

  • 标签: 明代 言官制度 封建制度
  • 简介:当前,制度性缺陷是影响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突出问题.因而,要编织严密的制度之网,将制度保障机制建设与提高干部队伍自身素质相结合,将外在的硬性约束与内在的软性约束相结合,确保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得到贯彻落实.

  • 标签: 实事求是 制度性缺陷 制度建设
  • 简介:宋代士大夫普遍认为,“牒试”是天水一朝科举考试中最阴暗的角落,也是腐蚀读书人心智的罪魁祸首。该制度源自于“别头试”,是指由转运司组织的对各地官员亲属、门客等的科举选拔考试,大体上相当于州军发解试。宋朝实行“牒试”制度的初衷是为了防范官员利用其手中的权力在地方科场中营私舞弊,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牒试”却逐渐演变成为政府对官员亲属的照顾和恩惠。因此,与其说“牒试”为防弊之策,倒不如说是官员特权的直接体现。就“牒试”制度而言,总体上还是比较严密的,按照规定,凡参加“牒试”者必须具备相应的资格,如须有关官员的担保,且必须是真正的官员亲属、门客,等等。然而,由于“牒试”录取比例远远高于普通举子参加的发解试,因而各地方官员为了给亲朋故旧谋取功名,往往假冒籍贯、亲属关系或门客,通过种种违法“经营”,使那些本来不符合条件的举子具备了法定“牒试”资格。结果不仅加剧了两宋时期的冗官危机,导致严重的吏治腐败,而且扰乱了科场秩序,破坏了科举考试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给宋代科场、官场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了难以估量的负面效应。

  • 标签: 宋代 科举 牒试
  • 简介:近年来,无论是中国断代史研究,还是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皆已由大而化之的宏观论述逐渐发展到个案研究的微观突破,其中不乏兼具理论缜密思考和史料深刻剖析相得益彰的研究佳作.

  • 标签: 制度研究 中国 经济史研究 发展 宏观 范例
  • 简介: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曾经对周边国家产生过重要影响,律令时代的日本也实施过通过考试录用官吏的制度,简单地说日本没有实施过科举是不符合实际的。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日本并没有出现科举的繁荣,科举选官制度也没有在日本长期延续。其原因在于贵族势力强大,使日本缺乏实施科举的社会基础。无科举这一点对日本历史影响深远,实用主义教育的发展,西方文化的传播,尚武精神的形成,人才成长的多元化等都与无科举有关。

  • 标签: 日本 科举制度 教育 贵族 等级制度
  • 简介:法国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托克维尔于1805年出生在法国诺曼底一个贵族家庭,在取得法律学位后,他被任命为凡尔赛法庭的实习文官。后来他被派送到美国考察美国的刑法和监狱制度。回到法国之后,托克维尔成为一名律师,他将游历美国的见闻记载成书,于1835年发表其经典著作——《论美国的民主》。除了美国之外,托克维尔还曾前往英格兰、阿尔及利亚等地考察,并在阿尔及利亚著作批评法国的殖民化统治。

  • 标签: 旧制度 托克维尔 法律学位 监狱制度 贵族家庭 封建等级制度
  • 简介:笔者在拙文《北宋後期科举罢诗赋考》(载《文史》第53辑,2000年第四辑)中,曾指出北宋後期科举罢诗赋、习王安石新《经义》的消极後果之一,是文士的写作水平普遍下降,并谓“鉴於朝廷文书大量使用四六文,而此又非经义进士所能胜任,作为补救措施,是朝廷另立宏词科”,同时以为“这个措施的直接成效,是为绍兴时代培养了沘四六文专家”。其後,笔者循此而下,继续考察南宋词科,深感此科对南宋文学影响之人.一不仅造就了众多的四六高手,而且将骈体文的艺术表达功能发展到了极致。就创作成就论,南宋骈文当不在古文之下,至少也是“平分秋色”。在北宋古文运动之後处於弱势地位的骈文,能够在南宋复兴,主要推动力正是词科。

  • 标签: 宋代 词科制度 中国 科举制度 历史发展
  • 简介:<正>汉代墓葬是目前出土数量最多的古代墓圹群体,大约有上万座,其中大批的随葬器物、墓室彩绘、砖雕、石雕,品类繁多,内泽广泛,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为我们今天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资料。汉代墓葬中的文化遗存如此丰富,与其丧葬制度有着密切关系,《后汉书·成帝纪》中有诏曰:“世以厚葬为德,薄终为鄙,至于富者奢僭,贫者惮财,法令不能禁,礼义不能止……。”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其政治、经济,伦理、宗教等一系列的诱

  • 标签: 丧葬制度 后汉书 封建社会 孔子 儒家思想 西汉中期
  • 简介:骑士制度的繁荣时期出现在11世纪末至13世纪初,其主要原因是,骑士制度的经济基础--庄园经济的繁荣期、骑士阶层的力量象征--封建城堡的大量出现期以及骑士制度三原则的最终融合期均在该时间段内.13世纪中后期以降,西欧经济、政治、军事、社会及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变化使骑士制度从其繁荣期滑落下来.

  • 标签: 中世纪 西欧 骑士制度
  • 简介:本文依据一些"一史馆"及"省档案馆"新发现的档案,对清陵寝员役制度作了剖析,并从员役数量的多寡、官员级别的差异及守陵人在不同时期的待遇等变化中,阐述了清陵寝员役制度的实质.

  • 标签: 陵寝 员役 清关外三陵 清东陵 清西陵 官员诠选等
  • 简介:<正>佛教传人藏区后,随着藏族社会的发展而广泛传播、发展,成为一种被藏族化了的宗教——藏传佛教。活佛转世便是藏传佛教一大特色,它与佛教在藏区的传入、融合和发展的历史有密切的关系,是佛教理论在藏族社会中具体运用的结果。本文试就藏传佛教格鲁派之最大活佛世系之一达赖喇嘛转世制的产生及寻认灵童经过,作一简述,不妥之处,恳请指正。

  • 标签: 达赖喇嘛 藏传佛教 格鲁派 五世达赖 仓央嘉措 藏族社会
  • 简介:<正>苏联著名蒙古史学家符拉基米尔佐夫对迄今为止的蒙古史研究有着巨大影响。作为蒙古史研究方面的必读文献,他的主要著作《蒙古社会制度史》受到了很高评价。《蒙古社会制度史》一书,不仅利用了蒙古文原始史料,而且还利用了经过翻译的波斯文和汉文史料,详细地论述了蒙古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堪称开先河之作。它已被翻译为日、法、汉、

  • 标签: 古代蒙古社会 制度史 成吉思汗 蒙古史研究 蒙古文 蒙古秘史
  • 简介:殿试制度是科举制度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关于殿试制度的起始时间学界一直说法不一。本文以三级考试为参照系,以此前一直被忽略的覆试制度为切入点,通过对与殿试起源相关诸问题的详细辨析,彻底澄清了殿试与覆试的联系与区别,否定了武则天载初元年、南唐乾德二年及宋开宝六年为殿试之始诸说,从而最终确定殿试制度正式开始的时间是宋太祖开宝八年。

  • 标签: 唐宋 科举 殿试 覆试
  • 简介: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使用纸币的国家。北宋的交子、钱引,南宋的关子、会子,金代的交钞、贞祜宝券等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的纸币。这些纸币流通行用都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流通区域较小,影响不大。到了元代,元朝政府汲取宋、金王朝发行使用纸币200多年的经验教训,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纯纸币流通制度.实现了纸币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使用.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禁止金银和铜钱的流通,

  • 标签: 元代 纸币流通 处置 地域性特征 人类历史 流通制度
  • 简介:中国是一个海岸线漫长的国家。历史以来,沿海一带得天独厚,几乎都属于经济比较发达、生活相对富裕的地区,惟独福建的宁德是个特例。这里虽也濒临大海,却曾是中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被称作东南沿海的"黄金断裂带"。贫困,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扶贫,则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独创。宁德的扶贫工作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1988年至1990年,

  • 标签: 扶贫工作 制度优势 社会主义中国 东南沿海 社会问题 八十年代
  • 简介:熊十力言:"汉以后二千余年之局,实自汉人开之。凡论社会、政治,与文化及学术者,皆不可不着重汉代也。"(熊十力:《读经示要》,萧萐父主编:《熊十力全集》第3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67页)与其他时期的承袭制度不同,整个汉代都处在思想家对于"汉承秦制"的批评与改造中。汉代思想与制度的相关性远高于其他时期。深入研究汉代思想与制度的相关性,一是有助于深刻认识汉至清这一中国历史的主要时段中,中国意识形态与政治制度的基底;

  • 标签: 政治制度 汉代儒学 相关性 《熊十力全集》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 简介:据1998年10月26日《西安日报》报道:在西安举办的第九届全国书市,汇集了全国500余家出版社的14万种图书,然而有关农业方面的书籍只看到30多种,仅占展售书的万分之二。难怪有的渴望买书的农民懊恼地抱怨:“农民兄弟买本书咋就这么难啊!”据我们分析,...

  • 标签: 农村读者 图书 地方出版社 三大革命运动 上山下乡知识青年 生产建设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