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系统母乳喂养知识教育对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142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母乳喂养知识教育,分析两组母乳喂养知识知晓率及产后6周的喂养方式。结果:观察组母乳喂养知识知晓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6周观察组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实施系统母乳喂养知识教育有助于促进产后乳汁分泌,提高母乳喂养率。

  • 标签: 母乳喂养知识教育 初产妇 乳汁分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母乳喂养知信行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技能掌握的影响。方法选择142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干预组,两组分别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母乳喂养知信行干预。结果干预组母乳喂养技能掌握率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喂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母乳喂养知信行干预用于初产妇健康教育,可改善其母乳喂养技能掌握状况,减少喂养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母乳喂养 知信行干预 初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提升产妇纯母乳喂养率中母乳喂养延续性指导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8月一个月内,对象为分娩产妇80例,经不同方案研究分组,设2组,各为40例。参照组应用常规宣教和护理,在此项方案下试验组应用母乳喂养延续性指导。比较参照组和试验组母乳喂养情况、婴儿健康状况及产妇满意率。结果:参照组和试验组对比纯母乳喂养率、婴儿健康状况、产妇满意率等的数据表明试验组更优,满足统计要求(P

  • 标签: 产妇 纯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延续性指导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优质护理模式下,产妇在产后母乳喂养技能和纯母乳喂养的使用情况。方法:对2019年2月至2019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146例孕妇进行分析,根据随机数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基础护理,研究组产妇接受全面优质护理,对比两组产妇产后3天、6周、3个月的母乳喂养率和护理技能评分。结果:研究组产妇产后3天、6周、3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

  • 标签: 全优质护理 产妇 哺乳技能 纯母乳喂养 技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母乳喂养促进护理方案对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6月住院的100名初产妇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病人分成观察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给予母乳促进护理。两组新生儿产后母乳效率和母乳效果的比较。结果:观察组初生婴儿的母乳成功率为96.00%,比对照组的78.00%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观察组初生母亲在产后母乳过程中的简单自我效能感得分在两个维度上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首次孕产妇采用母乳促进护理计划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可以加强初生母亲的母乳效能,改善她的母乳行为,从而提高母乳喂养的效率。

  • 标签: 母乳喂养促进护理 初产妇 母乳喂养效能 母乳喂养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形式母乳喂养指导在初产妇产后护理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5月~2024年2月140例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通过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开展产后优质护理,干预组增加多形式母乳喂养指导,观察两组的开奶时间、喂养情况以及干预前后的喂养技能评分。结果:干预组产妇和对照组相比产后开奶时间更短,并且干预组产后7d、90d时母乳喂养人数更多,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产妇在干预前比较喂养技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产妇和对照组相比干预后的喂养技能评分更高,P<0.05。结论:初产妇产后护理中实施多形式母乳喂养指导可显著提高母乳喂养率,同时能增强产妇的母乳喂养技能,提高依从性。

  • 标签: 初产妇 产后护理 多形式母乳喂养指导 母乳喂养 喂养技能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对比分析母乳喂养与非母乳喂养对宝宝健康成长的影响,以评估不同喂养方式对宝宝发育、免疫力和整体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的100例宝宝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观察组采用母乳喂养方式,对照组采用配方奶喂养或其他非母乳方式。通过对比两组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免疫指标、患病情况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母乳喂养组宝宝在生长发育方面普遍优于非母乳喂养组,体重增长、身高增长等指标均明显更好;母乳喂养组宝宝的免疫力较强,患病率较低,特别是呼吸道、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母乳喂养对宝宝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有助于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和提高免疫力,降低患病风险。因此,建议母亲在宝宝出生后尽可能采用母乳喂养方式,以促进宝宝的健康成长,值得临床上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母乳喂养 非母乳喂养 宝宝健康成长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产科护理中提供母乳喂养教育对孕产妇母乳喂养意愿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孕产妇,采用电脑随机分配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标准的产科护理,而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额外接受产科护理团队提供的母乳喂养教育。收集的数据包括母乳喂养意愿的变化、实际母乳喂养行为以及满意度和反馈等信息。结果:在研究组中,接受教育后的母乳喂养意愿得分显著提高至8.2±1.0,而对照组变化较小,为6.7±1.1。此外,研究组表现出更早开始母乳喂养(1.2±0.5 天 vs. 1.5±0.7 天)、更频繁的喂养次数(8.3±1.2 次/天 vs. 7.5±1.0 次/天)、较长的喂养持续时间(18.6±3.2 分钟 vs. 16.8±2.8 分钟)以及较少的辅助喂养次数(0.7±0.5 次/天 vs. 1.2±0.8 次/天)。结论:产科护理中提供的母乳喂养教育能够显著提高孕产妇的母乳喂养意愿,并促进实际母乳喂养行为的实施。因此,医疗机构应加强母乳喂养教育的开展,以提升母乳喂养的率,为新生儿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 标签: 母乳喂养教育 孕产妇 母乳喂养意愿 实际母乳喂养行为 产科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及总结母乳喂养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做好孕产期宣教工作,对乳头有缺陷者及早给予指导纠正,给予临床专业的实际指导,鼓励产妇建立母乳喂养的信心。结论通过宣教及专业指导多数孕产妇掌握了母乳喂养的技巧和方法,98%做到了成功母乳喂养,提高了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减少了乳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1。

  • 标签: 母乳喂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给予孕产妇以必要的指导和护理,以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给于孕产妇母乳喂养宣教及指导、根据婴儿个性满足其哺乳需要,做好出院后访视和用药指导。结果孕产妇对母乳喂养有信心,纯母乳喂养率明显提高。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提高和保持母乳喂养成功率。

  • 标签: 婴儿 母乳喂养 护理
  • 简介:摘要母乳低聚糖是一类广泛存在于人母乳中的复杂碳水化合物,是母乳中的第三大营养物质,与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及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已鉴定出200多种不同的母乳低聚糖,它们具有调节肠道菌群、调节免疫和促进大脑发育等作用。该文就母乳低聚糖结构组成、生物学功能以及应用和发展趋势进行综述,为低聚糖在功能食品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低聚糖 母乳 生物学功能
  • 简介:婴儿时期的喂养关系到婴儿的正常生长发育,也是儿童时期健康的基础。在20世纪40年代,工业飞速发展,奶粉及代乳品的生产促使人工喂养逐步代替母乳喂养,但经过半个世纪的科学研究与实践证明:代乳品不能真正代替母乳,人工喂养儿不如母乳喂养儿健康,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具有无比的优越性。这些事实促使人们重新提倡母乳喂养。世界卫生组织特向全世界推荐:母乳是最优和最经济的婴儿食品。1990年,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把提高4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列为全球奋斗目标。近年来,许多国家的母乳喂养率有了明显的回升。我国人工喂养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母乳喂养率达到最低,到90年代已经逐渐回升,并最终在医院及社区的共同努力下回归到母乳喂养的自然状态,以提高母乳喂养率。

  • 标签: 母乳喂养儿 喂养技术 社区 纯母乳喂养率 世界卫生组织 婴儿食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情况。方法对100例剖宫产术后的产妇进行母乳喂养指导,解决母乳喂养常见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很好的配合。结果对剖宫产术后的产妇进行母乳喂养指导,使产妇知道母乳喂养的好处,解决母乳喂养的常见问题,建立产妇母乳喂养信息。结论对剖宫产病人实施母乳喂养护理,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产科质量提高。

  • 标签: 剖宫产 母乳喂养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