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IL33基因编码的白细胞介素-33与过敏和哮喘有关。该研究评估了IL33 rs1342326多态性与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哮喘药物治疗及过敏性鼻炎的关系。方法对6个月以下因毛细支气管炎住院的儿童进行IL33 rs1342326多态性研究,前瞻性随访至5~7岁(n=141)和11~13岁(n=125)。结果IL33 rs1342326野生型AA与变异型AC/CC在平均6.4岁或11.7岁时,与哮喘患病率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然而,变异基因型的儿童在随访至5~7年时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使用率为22.5%,而野生型儿童为8.9%(校正OR值:2.94,95%CI:1.04~8.33)。IL33 rs1342326基因型变异与6.4岁(校正OR值:2.17,95%CI:1.01~4.76)和11.7岁时(校正OR值:3.23,95%CI:1.18~9.09)的过敏性鼻炎有关。结论IL33 rs1342326多态性的6.4岁儿童使用控制哮喘药物率较高,提示这种变异可能增加学龄前儿童对严重哮喘的易感性。IL33 rs1342326变异型的学龄期儿童患过敏性鼻炎的风险是野生型的3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信号转换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rs1053005位点与miR-452-3p靶向结合及STAT3的基因多态性与噪声性听力损失(NIHL)的关联。方法于2017年12月,选择江苏省2017年参加职业健康体检的某汽车制造工厂、某能源公司以及某化纤工厂的有职业性噪声接触且工龄≥3年的1 220名在岗工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双耳高频(3 000、4 000和6 000 Hz)平均听力阈值≥26 dB(A)的工人作为病例组(609人),其余为对照组(611人)。选取STAT3的rs4796793、rs1053023、rs1053005、rs1053004和rs3744483位点,探索STAT3基因多态性与NIHL的关联。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452-3p是否靶向结合STAT3,并在HEI-OC1细胞中过表达miR-452-3p探索STAT3的表达调节机制。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工人性别、年龄、吸烟情况、饮酒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15.58±4.76)dB]比较,病例组工人的听力阈值[(37.50±12.39)dB]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工人rs1053023和rs1053005位点的C等位基因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校正=1.367、1.370,P<0.05)。男性携带TC/CC联合基因型患NIHL风险分别是携带TT基因型的1.545和1.531倍(P<0.05)。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工人STAT3的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452-3p组细胞STAT3的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AT3的rs1053023和rs1053005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NIHL存在关联,rs1053023和rs1053005位点的C等位基因可能是噪声接触工人的生物标记。

  • 标签: 听力损失 噪声 基因 噪声性听力损失 信号转换和转录激活因子3 单核苷酸多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染色体9p21区域rs10757278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患者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内科确诊为MI的115例维吾尔族患者作为MI组,所有患者经动脉造影证实至少一支血管狭窄>50%以上;选择同期于我院参加体检的健康人群92人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对象的rs10757278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相对危险度及95%可信区间。结果MI组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及高脂血症病史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I组和对照组间rs10757278位点的基因型分布频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3);MI组和对照组等位基因A/G分布频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染色体9p21区域rs10757278位点基因多态性是新疆维吾尔族MI患者的易感基因。

  • 标签: 维吾尔族 心肌梗死 基因多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OPMR1 A118G基因多态性(rs1799971)与腰椎减压术后患者阿片类镇痛药物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全身麻醉下行择期后路腰椎减压术患者147例,术后均采用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基因多态性,观察术后各基因组(AA、GA、GG)的视觉模拟评分(VAS)、Ramasy镇静评分、血氧饱和度(SpO2)、PCIA 48 h内舒芬太尼总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AA、GA、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0.6%(57/141)、55.5%(59/141)、13.9%(15/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24,P=0.042);G、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1.7%、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59,P=0.018)。术后各组SpO2、Ramasay镇静评分、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CIA 48 h内OPRM1基因突变型GG型[(151.0±23.4)μg]、GA型[(132.0±19.1)μg]舒芬太尼总用量均高于AA型[(123.0±16.2)μ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06、2.817,均P<0.05)。结论OPRM1 A118G基因多态性(rs1799971)与腰椎减压术后患者阿片类镇痛药物用量有相关性。

  • 标签: 腰椎 减压术,外科 基因型 镇痛药,阿片类 疼痛,手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L-1β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活动性结核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入选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确诊的1 533例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其中1 432例肺结核,男920例,女512例,平均年龄(37±14)岁;101例肺外结核,男60例,女41例,平均年龄(35±13)岁。同期选取1 445例在该院体检者为健康对照,其中男882例,女563例,平均年龄(37±20)岁。运用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检测两组的IL-1β基因rs1143627、rs1143623、rs16944及rs2853550基因型,比较两组人群SNP等位基因频率差异。进一步分层比较肺结核与肺外结核病患者rs1143627 T>C(-31)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差异。随机选取53例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其中男32例,女21例,平均年龄(37±15)岁,进行抗结核治疗前后的高分辨率CT检查及评分,分析各SNP等位基因与结核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飞行时间质谱技术能有效检测4个SNP位点基因型。在4个SNP位点中,仅-31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在活动性结核组和对照组中存在显著差异,活动性结核组rs1143627位点T等位基因频率为53.3%(1 634/3 066),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48.7%(1 407/2 8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20;95% CI为1.09~1.33;P=0.001 6)。其他3个SNP等位基因频率在活动性结核组和对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s1143623 G等位基因频率为59%(1 821/3 066)和60%(1 732/2 890),rs16944 G等位基因频率为51%(1 574/3 066)和52%(1 499/2 890),rs2853550 T等位基因频率为64%(1 964/3 066)和65%(1 875/2 890)。分层分析结果显示,肺外结核病患者-31位点T等位基因的频率(62.9%,127/202)显著高于肺结核病患者(52.6%,1 507/2 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53;95% CI为1.13~2.05;P=0.005)。高分辨率CT评分结果显示抗结核治疗前携带rs1143627 TT、TC、CC基因型患者的高分辨率CT评分分别为26.6、13.9和13.3分,抗结核治疗2年后,携带rs1143627 TT、TC、CC基因型患者的高分辨率CT评分为14.7、6.6和5.4分,表明携带rs1143627 T等位基因的肺结核患者病情更为严重。结论IL-1β基因-31位点T>C的SNP与活动性结核易感性相关,其T等位基因为结核易感基因,且携带T等位基因的个体更易患肺外结核。

  • 标签: 白细胞介素1β 多态性,单核苷酸 结核 疾病易感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rs231775位点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确诊AITD的维吾尔族患者382例为病例组[包括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328例、Graves病(GD)患者54例],并以同期的维吾尔族健康体检者383例为对照组。提取研究对象全血基因组DNA,采用Sequenom-质谱分析平台确定CTLA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231775的基因分型并进行遗传模型分析,比较不同遗传模型下rs231775位点多态性与AITD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ITD发病的影响因素;比较不同基因型人群的甲状腺功能指标。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CTLA4基因rs231775位点等位基因(A:41.88%、49.35%,G:58.12%、50.65%)、基因型频率(AA:17.80%、23.24%,AG:48.17%、52.22%,GG:34.03%、24.5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86、9.260,P均< 0.05);HT组rs231775位点基因型频率和GD组rs231775位点等位基因、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97、11.130、10.210,P均< 0.05)。CTLA4基因rs231775位点在加性和显性遗传模型下与AITD[比值比(OR)= 0.67、0.55,0.63]、HT有相关性(OR=0.69、0.62,0.67,P均< 0.05),在加性、显性和隐性遗传模型下与GD有相关性(OR=0.53、0.23,0.44,0.34,P均<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因型、性别、年龄、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为AITD发病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 0.05)。在所有研究对象中,CTLA4基因rs231775位点的隐性基因型(GG)人群较显性基因型(AA+AG)人群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更高(P < 0.05)。结论CTLA4基因rs231775位点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AITD显著相关,且该位点的GG基因型TgAb水平较其他基因型更高。

  • 标签: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CTLA4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新疆
  • 简介:摘要本研究通过广西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BCL11A基因rs4671393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其胎儿血红蛋白之间的关系。选取100例重型地中海贫血患者,通过毛细管电泳分析患者的红细胞HbF含量,提取患者基因组DNA,通过PCR扩增含rs4671393位点的BCL11A基因片段,PCR-RFLP多态性检测并统计基因型频率,分析其位点与正常对照者分布频率的差异,及其多态性与HbF水平的相关关系。结果重型β地贫患者rs4671393突变基因型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HbF有相关关系。结论在广西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与正常人有差异,且与HbF有相关关系。

  • 标签: 重型&beta 地中海贫血 单核苷酸多态性 胎儿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AKT1基因rs2494739多态性位点与海南汉族和黎族人群脑梗死的关联性。方法纳入汉族脑梗死143例及健康对照组197例,黎族脑梗死患者93例及健康对照组75例,采集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利用Snapshot技术进行rs2494739位点多态性检测,利用SPSS25.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s2494739在汉、黎族人群中均存在CC、CT、TT 3种基因型,其中在汉族脑梗死和对照组中分布频率分别为19.6%和20.3%、51.7%和51.8%、28.7%和27.9%,在黎族脑梗死和对照组中发生频率为19.3%和33.3%、45.2%和42.7%、35.5%和24.0%,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P>0.05)。基因型CC在黎族健康人群中的检出率高于汉族健康人群(P<0.05),而在脑梗死病例中黎族与汉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显性遗传验证模型显示3种基因型在汉族试验组和对照组、黎族试验组和对照组样本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981、0.081)。进一步对黎族人群中各基因型的独立效应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基因型CC在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高于试验组(P=0.039,OR=0.48,95%CI为0.237~0.970),等位基因T在黎族人群试验组中的分布频率(58.1%)高于对照组(45.3%)(P=0.020,OR=1.67,95%CI为1.082~2.576)。结论rs2494739多态性在海南汉族与黎族健康人群中的分布频率存在差异性,与海南汉族人群脑梗死发生发展无关,基因型CC是黎族人群脑梗死的保护因素,而等位基因T可能是黎族人群脑梗死的易感因素。

  • 标签: 脑梗死 多态性,单核苷酸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伴中央颞区棘波儿童自限性癫痫(selflimited epilepsy with centrotemporal spikes, SeLECTS)是儿童最常见特发性局灶性癫痫,与静息状态大脑网络连接时空变化有关,本研究采用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rs-fMRI)的二值化度中心度(degree centrality, DC)和加权DC分析方法分析SeLECTS患者静息状态下大脑功能网络的改变,从而探讨SeLECTS潜在神经生物学机制。材料与方法对26例临床诊断为SeLECTS的患者(SeLECTS组)和26名健康自愿者(对照组)采集rs-fMRI图像。采用基于体素脑功能网络DC法处理数据,获取二值化的DC值和加权的DC值,比较2组内及组间上述参数的差异。结果SeLECTS组与对照组的组内二值化的DC值和加权的DC值空间分布均存在广泛的相似性。与对照组相比,SeLECTS组在双侧枕中回、距状回和右侧梭状回的二值化的DC值增加,而在右侧颞下回和左侧小脑、小脑脚、顶上小叶的二值化的DC值下降;SeLECTS组在双侧距状回、枕中回和右侧梭状回的加权的DC值增加,而在右侧颞下回和左侧顶下小叶、小脑、小脑脚以及楔前叶的加权的DC值下降。此外,相关分析发现距状回二值化的DC值和加权的DC值与病程呈正相关(r=0.712,r=0.700,P<0.001),而顶上小叶的二值化的DC值和加权的DC值与病程呈负相关(r=-0.680,r=-0.717,P<0.001)。结论本研究表明枢纽节点的选择性和特异性破坏,特别是高度连接的脑区配置异常的功能网络节点可能与SeLECTS的发病机制有关。

  • 标签: 癫痫 伴中央颞区棘波儿童自限性癫痫 磁共振成像 脑功能网络 度中心度
  • 简介:摘要目的IL-1RL1基因编码的IL-1受体样蛋白1是IL-33的受体。在欧洲出生队列中,IL-1RL1 rs102082293、rs10204137 (rs4988955)、rs13424006和rs13431828 (rs13048661)基因变异与学龄期哮喘相关。在荷兰的一项多中心研究中,IL-1RL1 rs1921622基因变异与严重毛细支气管炎相关。该研究评估在婴儿期因毛细支气管炎住院后,IL-1RL1基因变异与学龄期哮喘和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随访数据包括在5~7岁和11~13岁时分别通过脉冲振荡法(impulse oscillometry,IOS)与流量肺活量测定法(flow-volume spirometry)采集的肺功能数据,以及婴儿毛细支气管炎后随访至5~7岁的141例儿童和随访至11~13岁的125例儿童的IL-1RL1基因型数据。IL-1RL1 rs10204137(rs4988955)以及rs13048661(rs13431828)基因在芬兰人口中是100%共分离的状态。结果在5~7岁和11~13岁时,IL-1RL1 rs13048661(rs13431828)基因型都与哮喘风险增加有相关性,该结果通过调整早期生活环境等混杂因素后进行分析得到证实。但当孕母哮喘和婴儿期特应性皮炎被纳入模型时,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L1RL1 rs13048661(rs13431828)基因变异与学龄期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预后相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1(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receptor 1,CRHR1)基因rs1876828位点的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患儿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s,ICS)疗效的相关性。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诊治的中度持续性哮喘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Sanger测序法,检测哮喘患儿的CRHR1基因rs1876828位点。根据基因位点碱基序列的不同,将患儿分为TT基因型组(TT组)和CC基因型组(CC组)。其中TT组22例(36.7%),CC组38例(63.3%)。两组患儿均予ICS雾化吸入及对症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3 d、10 d、30 d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并评分,记录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所需天数。结果治疗3 d后,TT组及CC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均获得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0 d、30 d两组患儿病情恢复均较3 d时更好,TT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组及CC组症状及体征完全缓解时间分别为(8.68±7.42)d和(16.21±7.8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存在CRHR1基因rs1876828位点的多态性,表现为TT基因型和CC基因型,其中CC基因型占多数。哮喘患儿CRHR1基因rs1876828位点的多态性与ICS疗效相关。TT基因型患儿的ICS疗效优于CC基因型患儿。

  • 标签: 儿童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1 支气管哮喘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8q22区域rs284489与中国四川汉族人群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关联。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就诊的四川省汉族POAG患者894例,同期纳入参加体检的对照者994人。所有受试者无血缘关系,全部为汉族。采集样本外周血各4 ml提取DNA,从NCBI网站得到rs284489位点信息,用Primer 5.0软件设计引物,基因分型使用定制的"中华芯片"对位于8q22区域的rs284489位点进行关联分析,使用卡方检验来计算Hardy-Weinberg平衡(HWE)并分析等位基因及4种基因型频率。Logistic回归校正POAG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性别和年龄差异。应用PS:Power and Sample Size Calculation(3.1.2版本)评估检验效能。结果rs284489位点等位基因在POAG组与对照组的分布均符合HWE(均P>0.05)。rs284489次要等位基因G在POAG组与对照组的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等位基因P*=0.94,95% CI=0.83~1.23);为进一步分析rs284489与POAG的关系,应用加性模型1(AG vs.AA)、加性模型2(GG vs. AA)、显性模型(GG+AG vs.AA)、隐性模型(GG vs.AG+AA)4个遗传模型,rs284489位点的4个遗传模型在POAG组与对照组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校正P#加性模型1=0.26、P#加性模型2=0.54、P#显性模型=0.50、P#隐性模型=0.25);本试验中性别差异与rs284489位点的多态性无关联(校正P#=1.00,原95% CI=0.88~1.14,校正95% CI=0.87~1.14)。结论rs284489位点的多态性与POAG的发生在中国四川汉族人群中无统计学关联。

  • 标签: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单核苷酸多态性 rs284489 关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表柔比星为基础方案化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OCA2基因rs4778137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4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52例接受表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多西他赛(EC-T方案)化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资料。检测化疗前外周静脉血OCA2基因rs4778137单核苷酸多态性。随访截至2017年4月,分析患者复发情况及无病生存(DFS)情况;分析不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情况、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情况、Ki-67阳性指数患者中rs4778137位点不同基因型患者的DFS情况。结果中位随访时间60个月(28~80个月),失访2例,复发26例。有随访结果的150例患者中,rs4778137基因型为CC型68例(45.33%),GC型47例(31.33%),GG型35例(23.33%)。是否复发患者N分期、HER2表达情况、ER/PR表达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79、6.08、6.05,P值分别为0.016、0.014、0.014)。150例乳腺癌患者5年DFS率为82.2%,rs4778137位点不同基因型患者的D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5,P=0.167);Cox回归分析显示,N分期、ER/PR表达情况均为患者DFS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71例ER/PR阴性患者中,rs4778137位点不同基因型患者的D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2,P=0.030);79例ER/PR阳性患者、60例HER2阳性患者、90例HER2阴性患者、118例Ki-67阳性指数>14%患者和32例Ki-67阳性指数≤14%患者中,rs4778137位点不同基因型患者的DF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ER/PR阴性早期乳腺癌患者以表柔比星为基础方案化疗后DFS与OCA2基因rs4778137单核苷酸多态性有关,其中rs4778137位点GG基因型患者的预后更好。

  • 标签: 乳腺肿瘤 多态性,单核苷酸 OCA2基因 表柔比星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