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原发性黑色素瘤影像学表现及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4例颅内原发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治疗经过。结果开颅肿瘤全切除3例,活检配合头伽马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1例,4例病理均为恶性黑色素瘤,术后椎管内转移1例。结论颅内原发性黑色素瘤MRI检查常表现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有环状强化性病变。其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配合放疗,尤其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可有效控制局部病灶。

  • 标签: 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脑膜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体会。方法对30例原发性脑膜瘤患者根据脑膜瘤大小及位置,分别采用全切除手术以及次全切除术(部分辅助放射疗法)的方式治疗,比较不同术式术后的整体情况,以及次全切除术中,进行放射疗法与未进行放射疗法患者的治疗情况,同时对并发症的具体发生情况统计评定。结果行次全切除术较之全切除手术患者在痊愈率上明显要低,在复发率、死亡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上明显要高;行此全切手术并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较之未进行放射治疗的患者整体情况更佳;共出现7例并发症患者,次全切除手术患者发生率更高。以上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原发性脑膜瘤行全切除术治疗效果优于行次全切手术。行次全切手术时辅以放射疗法等辅助疗法,效果更佳。

  • 标签: 原发性脑膜瘤 临床诊断 治疗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诊治尿道癌的方法。方法回顾本院2011年1例原发性尿道癌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行前盆腔脏器清除术,随访1年患者出现会阴部包块。结论对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尿道溢血女性应警惕尿道癌,女性尿道癌根据分期应采以手术为主、结合放射治疗和化疗的综合治疗。

  • 标签: 原发性尿道癌 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01月~2011年06月收治的6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主要为家族史和不良生活习惯等,67例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9.6%,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治疗前与治疗后差异显著,二者具有可比性(P<0.O1),心率治疗前与治疗后差异不大(P>0.05),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应包括改善患者生活方式和合理用药两个方面。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诊断疗效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11例在我院就诊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合并脑梗死的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神经系统及免疫学各项检查,发现PSS合并脑梗死症状的多样性,提示我们对于临床上多种难以解释的症状,思路广阔,进行相关的的免疫学化验,有利于提高我们临床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神经系统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TL)的病理形态特征、免疫组化分型。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PTL的临床资料、组织形态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4例均为女性,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形成结节。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3例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型),1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B细胞淋巴瘤(MALT型),3例伴有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结论PTL多为B细胞性淋巴瘤,并伴有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其发生可能与抗原的长期、慢性刺激导致B细胞克隆增生有关。

  • 标签: 淋巴瘤 甲状腺 原发性 B细胞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的降压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至2011年9月接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2例,采取系统严密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护理干预措施下,5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取得了较好的降压效果,血压比较平稳,均控制在正常水平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做好饮食护理、一般护理、用药护理、健康宣传指导及心理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取得明显的降压效果。

  • 标签: 高血压 护理干预 降压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方法,减少并延缓原发性高血压并发症的发作。方法回顾分析本组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护理及健康教育前后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科学的社区干预护理以及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社区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部呈淀粉样变的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以来,经我科予以病理证实的8例肺部呈淀粉样变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4例为支气管型。在CT表现中呈管壁不均质增厚,并且还能够见到斑块状的钙化灶,管腔内壁呈不光滑性的狭窄;其中4例为肺实质型,在CT下表现呈单发或者多发的团块,能够见到粟粒状的高密度灶以及结节状的高密度灶,其中2例合并有胸膜团块状的软组织样密度灶。结论原发肺淀粉样变的CT表现中,其实质型多为单发或者多发的软组织团块状密度灶,而支气管型的CT表现则多为管壁增厚,并且能够见到颗粒或者不规则的钙化以及骨化岛,均具有一定的特征。应用CT检查进行诊断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CT检查 支气管 气管 淀粉样变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门诊及住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0例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采用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口服,对照组65例单用卡托普利口服,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降压总有效率依次为93.85%和72.31%(P均<0.05)。两组治疗前血压、心率比较无明显差异(t=1.671.1.35.0.679,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血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t=2.583.2.160,P<0.05),而两组治疗后心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296,P>0.05)。副作用发生率依次为4.16%和22.5%,未见明显的电解质、血糖和血脂变化。结论小剂量硝苯地平、卡托普利联合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可有效提高降压疗效,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 标签: 卡托普利 硝苯地平 高血压 脑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氯沙坦)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阻滞剂(福辛普利)疗效对照观察。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3级200例分2组治疗观察1、治疗组用氯沙坦治疗2、对照组用福辛普利对照。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结论氯沙坦和福辛普利有显著的疗效差别,氯沙坦延迟高血压肾病的发生,改善肾功能作用显著。

  • 标签: 氯沙坦和福辛普利疗效对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栓塞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6例不可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栓塞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依据WHO恶性肿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估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本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治疗,36例中7例完全缓解,CR率为19.4%,19例部分缓解,PR率为52.8%,6例稳定,SD率为16.7%,4例进展,PD率为11.1%。总有效率(CR+PR)为72.2%。本组患者的毒副反应有消化道反应,包括恶心、食欲下降、轻度呕吐等,以及放疗副反应,包括乏力、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急性肝功能损害,患者均能耐受,对症处理后均得到改善。结论栓塞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对不可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较好,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而有效的手段。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放疗 化疗 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对原发性痛经采用中医辨证分型,分别用西药和中药合艾灸治疗,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原发性痛经按辨证分型分成气滞血瘀型、寒凝血瘀型、气血两虚型、肝肾亏损型四种。116例病人分成两组,对照组58例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58例用中药合艾灸三阴交穴按四型治疗。结果中药合艾灸治疗与西药常规治疗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显著。结论采用中药合艾灸按辨证分型治疗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参考使用。

  • 标签: 原发性痛经中医分型西药中药艾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腭咽成形术后原发性出血的原因与处理方法。方法对腭咽成形术后13列迟发性大出血患者的临床和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3列大出血患者通过准确的判断、有效地治疗手段,都得到了控制并且治愈出院。结论对于术后原发性出血,要及时的准确的做出判断,找出原因,为术中及术后处理出血找出一种合理的、可靠地方法。

  • 标签: 腭咽成形术 原发性出血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双侧乳腺癌临床特征,探讨其临床治疗。方法对2008年6月~2012年6月被我院收治的原发性双侧乳腺癌4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0例原发性双侧乳腺癌患者中,同时性发生有22例,占55%,异时性发生有18例,占45%。绝经前发生有12例,占30%。对本组患者进行3~48个月的随访,有5例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第二原发癌Ⅲ期患者死亡,死因肺转移,生存时间是3年,另外35例患者均健在,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结论应该重视对双侧乳腺癌的治疗,及时对单侧乳腺癌进行随访,早期发现双侧病变,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才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原发性双侧乳腺癌 临床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培哚普利片治疗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进行观察,并就其对肾功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我院100例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培哚普利治疗,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分别治疗四周。血压若得到控制,继续治疗持续8周,若未得到控制,则在原剂量的基础上加倍剂量,治疗8周,在治疗期间以及治疗前后要对血压进行定期测量。结果在治疗前后相比,治疗后比治疗前患者血压均有下降;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治疗第四、八、十二周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十二周末,治疗的有效率,培哚普利组有效率为96%,氨氯地平组有效率为97%。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十二周末,两组治疗SCR、CCR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血和尿β2-MG、U-MA1B、尿α1-MG与治疗之前下降明显,对照组无显著性。结论培哚普利对高血压有较为显著治疗效果。此外,培哚普利对尿β2-MG、U-MA1B、尿α1-MG能起到降低作用,能够改善与保护肾功能。

  • 标签: 培哚普利 氨氯地平 原发性高血压 肾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对患有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和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68例患有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患

  • 标签: 原发性 胃肠道恶性淋巴瘤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