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走出来的吉祥物,到大火的文化IP妞,以可爱亲和的形象传递着中国文化、文化,带动了文化热潮,为宣传陕西,带动旅游及经济建设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本文将结合有关报道,以及笔者曾经在妞创作团队中的经历,梳理妞的发展,为文化IP的发展传播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借鉴意义。

  • 标签: 唐文化 唐妞 IP 文创产业 数字藏品
  • 简介:本文探讨了话剧《在看见以前》里禁锢与自由之间的关系。一个受过伤害的生命个体因为本能的自我保护机制,以冷漠处世,其实质是生命个体的自由丧失,被禁锢在一种不自由的状态里,当生命个体意识到自己是可以自由的,就有从恐惧的禁锢中挣脱出来的希望与可能。文中还探讨了女性叙事的意义和宏大叙事的由来。

  • 标签: 禁锢 自由 女性叙述 宏大叙事
  • 简介:通过对"文革"以前京剧改革中表演及舞台美术的改革的考察,发现追求写实的各种现象,并且发现对写实的追求中发生的各种矛盾,例如:服饰的变化与表演的矛盾、音乐与写实表演的矛盾及京剧表演与写实化景物造型之矛盾等等,但京剧改革者不断探索写意与写实的融合,有些方面得到比较圆满的解决。

  • 标签: 文革 京剧改革 表演 舞台美术 写实 矛盾
  • 作者: 逸空/译著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08-03-13
  • 出处:《世界文艺》 2008年第3期
  • 机构:现代人类(考古人类学上比古猿高级和当今人类接近的智能生物)制作的最古老的珠宝,发现于非洲大陆南部的布劳保洞穴(BlombosCave),距今75,000年以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像西方那样,中国翻译理论源远流长,并且自成体系。为了支持中国翻译学之建立、发展,两种态度必须避免:不要妄自菲薄,以致于出现"言翻译理论,必称西方"局面;也不要厚今薄古,忽视对中国古代翻译理论研究。

  • 标签: 20世纪以前 中国翻译理论 西方翻译理论 对比
  • 简介:北宋陈旸所撰《乐书》,为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诏给笔札”、缮写进献,南宋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首刊,元、明、清各朝曾多次刊刻。今有不同版本存世。本文主要是对目前已见的清代以前陈旸《乐书》版本及其版本状况进行调查和梳理。版本状况的调查包括版印的风格特点、序跋内容和后人的题跋识语、藏书印记等。

  • 标签: 陈旸 《乐书》 版本
  • 简介:本文系作者为《中国荒政书集成》(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所做序言略加修改而成。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者对“荒政书”的内涵与外延作出新的界定,进而对清末民初以前中国荒政书的总目(包括现存、已佚及外人著译类)进行全面考订,同时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较为系统地梳理了中国荒政书的编纂体系及其演进的脉络,对由此反映的中国救荒思想与救荒制度的延续与变动也做了概要性的论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中国 荒政书 救荒体制
  • 简介:1870年以前,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处在发展的早期阶段,学徒制在德国主导了900年。1708年实科学校创立,随后,专科学校、地方工业学校陆续创办和发展。星期日补习学校开创于16世纪中,但其早期主要是宗教教育,职业技术方面的教育主要是在18世纪工业发展后,才陆续进入补习教育。1869年,北德工业同盟关于强制补习教育的规定则是此阶段的德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 标签: 职业技术教育 专科学校 学徒制 主导 德国 宗教教育
  • 简介:4.宋代钧窑款识宋代钧窑瓷器的款识从传世品看主要有两类:(1)数字。钧窑花盆、盆奁、大洗、大尊等器物的底部多刻有一至十的数字(图44),据古陶瓷专家和考古学家研究后发现钧窑器物刻款的数字越小,器物就越大,"一"字款器物是同类器物中最高或口径最大者,而"十"字款器物则是最低或口径最小者,但也并不绝对,有些不同数字款的实物经过比对发现形制相差并不明显。

  • 标签: 古陶瓷 款识 鉴定 考古学家 器物 钧窑
  • 简介:论述明以前云南永昌地区的诸葛武侯遗迹和庙宇。从诸葛武侯南征史实、传说和遗迹的产生,永昌地区的遗迹、传说和武侯祠等方面进行讨论,认为明代永昌地区的武侯遗迹、传说和庙宇的出现,是明朝统一永昌地区后,当地民众与明朝统治者相互互动的结果。

  • 标签: 诸葛亮 云南 永昌 传说 遗迹 武侯祠
  • 简介:北宋元豐以前的日常朝參制度,在承襲、五代舊制的基礎之上,將正衙常朝、五日大起居、常起居三者配合行用,這種疊加繁複的朝參模式,實際上是針對官員的身份與職權作雙重安排,在本官與差遣之間謀求平衡。此時,内殿起居成爲日常朝見禮儀的核心内容,常規性地與上殿奏對緊密對接,並成爲其制度化的程序鋪墊。而爲避免延誤奏對程序,起居的儀式已大爲簡化,省去外朝仗衛,入殿排班與殿下拜謁也儘可能節省時間,具有很强的務實性。

  • 标签: 朝參 儀制 身份等級 北宋元豐以前
  • 简介:1971年,张光直先生发表了一文①.张先生为待定稿所写的这篇文章,根据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他所看到的资料,以华北平原为历史发展中心的观点,系统地阐述了古代北疆地区的考古学文化的发展.本文以相同的题目,作三个方面的简要报告.其主要目的是从这个题目所点出的时空框架中,简述先生近十年来在公开场合的学术发言及个人指导谈话内容,并从现代考古学及中国上古史研究的理论结构出发,再思考这个研究课题未来的发展方向.

  • 标签: 考古学文化 上古史 汉代 近十年 年代 资料
  • 简介:摘要安全管理工作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工作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政府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既是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行业监管机构监督管理的重点,也是施工企业维持生产经营活动的命脉,更是项目顺利施工的前提,“安全第一”的理念不容置疑。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建设环境下,做好交通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既复杂又系统的工作。

  • 标签:
  • 简介:研究《大公报》从1902年至1912年对学校体育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倡办"新式学堂",对中国传统教育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大公报》强调体育对于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强化了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 标签: 学校体育 新式学堂 《大公报》
  • 简介:生于1954年10月,满族,辽宁省北镇市人。其书法作品先后在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荣宝斋及日本、美国等地展出,并为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军事博物馆、钓鱼台国宾馆、周恩来纪念馆、朱德纪念馆、郭沫若纪念馆、张大千纪念馆、吴昌硕纪念馆、郑板桥纪念馆等数十家机构和博物馆收藏,被若干碑林刻石。

  • 标签: 周恩来纪念馆 唐双宁 国家博物馆 钓鱼台国宾馆 郭沫若纪念馆 1954年
  • 简介:唐韵笙是老一辈京剧艺术家,他的艺术活动主要在山海关外,东北三省,他创建的派艺术是关外唯一的京剧流派,派艺术风格代表着关外京剧的整体风格.唐韵笙老生、武生,花脸及老旦、彩旦各行的戏都能演,而且达到"无戏不精,无戏不纯"的境地界.传统戏外,他还编导了三十多出新戏,在继承和创新两方面都有很高成就,对京剧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上世纪四十年代,唐韵笙在上海演出产生轰动效应,社会上流行"南麒北马关外"的说法,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此说法在全国已成定评.由于唐韵笙在新中国成立后很少到山海关内,京、津、沪地区演出,所以影响不及周信芳、马连良,中、青年京剧工作者和观众对唐韵笙和派艺术了解甚少,连前辈学者蒋星煜先生都对派艺术持偏见.本文试图分析,介绍唐韵笙及派艺术的风格,艺术价值,并对派艺术复兴提出自己的见解.

  • 标签: “关外唐” 唐韵笙 京剧艺术家 唐派艺术 京剧流派
  • 简介:位于“草原边缘”“走廊交界”与“中间圈”的藏东地区,拥有文化结构上的特殊性:由于远离西藏中部,安多避免了中世纪吐蕃王朝覆灭后卫藏的弥散状态。10世纪中叶佛教的后弘期复兴,可以看作是藏东安多与藏西阿里两个外围地区向中心辐射的结果。本文试图从安多、青(现青海西宁)出发,以响厮哆与格萨尔相似的叙事结构作为隐喻,说明后弘期的佛教复振与影响在当下的安多社会与文化中依旧存在。

  • 标签: 安多(Amdo) 青唐 唃厮啰
  • 简介:茶宠阿无论被怎么浇水都不会变色,苦恼极了。一个偶然的机会,阿遇到来自未来的机器人阿来,便和他一起,开始了一场自我拯救的冒险。

  • 标签: 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