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毛冬青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和有效控制其内在质量提供可靠方法。方法:毛冬青药材指纹图谱HPLC-UV分析条件如下:Lichrospher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不同来源的9个毛冬青样品与对照药材相比,除3个样品具有相似的指纹图谱外,其余样品的指纹图谱差异较大。对照药材显示16个主要色谱峰,通过对各色谱峰的紫外光谱数据分析并与对照品比较:4、6、7、10、12、13、14、16号峰分别鉴定为丁香脂素-4,4′-O-β-D-双葡萄苷(liriodendin)、广玉兰赖宁苷C(magnoleninC)、无梗五加苷B(acanthosideB)、冬青苷O(ilexosideO)、毛冬青皂苷B2(ilexsaponinB2)、毛冬青皂苷A1(ilexsaponinA1)、毛冬青皂苷B1(ilexsaponinB1)和冬青素A(ilexgeninA)。根据色谱峰的紫外吸收光谱特征,可将毛冬青药材的指纹图谱分为2个区域:第一个区域的保留时间为5~35min,共9个主要色谱峰,主要为木脂素类成分;保留时间在35~80min的色谱峰为第2区,共7个主要峰,多为皂苷类类成分。结论:所建立的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特征性和专属性强,可作为毛冬青药材内在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毛冬青 高效液相色谱 指纹图谱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针对保护财产和安全文件方面的技术也越来越发达。而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还要数指纹识别技术。但是,相关技术涉及到的指纹识别技术中,难以避免的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当指纹识别屏幕上出现污渍时,便极大的降低了指纹识别的成功率,又例如指纹识别屏幕在多次使用后,在指纹识别屏幕上残留大量的指纹,也同样会对指纹识别的成功率造成极大的影响,进而降低了正确识别指纹的效率。

  • 标签:
  • 简介:目的采用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了复方丹参滴丸(CDDP)中低波长紫外吸收指纹成分的控制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以CenturySILC18BDS柱(200mm×4.6mm,5μm);以色谱指纹图谱指数F为目标函数优化选择指纹图谱检测条件,确定流动相为水-乙腈低压梯度洗脱,紫外检测波长:203nm,柱温:(30.00±0.15)℃,进样量:10μL。以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法对10批CDDP进行质量评价。结果以人参皂苷Rg1为参照物峰,确定18个共有指纹峰,建立了CDDP低波长紫外吸收指纹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评价出10批CDDP的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均合格,表明此10批样品的低波长紫外吸收指纹成分的数量、分布比例和含量特征是十分相似的,表现出很好的质量均一性。结论本试验证明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法可有效控制CDDP中低波长紫外吸收指纹成分。

  • 标签: 复方丹参滴丸 RP-HPLC指纹图谱 色谱指纹图谱指数F 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法 低波长紫外吸收指纹成分
  • 简介:美联社9日透露,英国科学家最近发明了一种叫做“空气指纹识别”的新技术。英国莱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说,这项突破性的技术可以在不到1分钟的时间内确定某一特定领域的空气成分,他们叫它“空气指纹”。通过对这些“空气指纹”的分辨,警

  • 标签: 空气指纹识别技术 英国 莱斯特大学 城市空气监测 初中 生物教学
  • 简介:红花岩黄芪根在民间不仅作为一种草药入药,同时在我国某些地区还作为药典品种红芪的代用品入药。本文首先建立了红花岩黄芪根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采用建立的方法对不同批次的红花岩黄芪根进行了化学指纹分析,确定了22个共有指纹峰,指认了其中8个特征指纹峰的化学结构。结果显示尽管不同产地红花岩黄芪根的化学指纹稍有差异,但主要成分基本一致?而红花岩黄芪根和红芪的化学指纹谱图则完全不同,因此至少从化学角度表明红花岩黄芪根不宜作为红芪代用品入药。

  • 标签: 红花岩黄芪 岩黄芪属 HPLC指纹图谱 质量分析 品种鉴别
  • 简介:最近,深圳爱迪尔集团与美国FingCard公司联手推出了全球首张生物学身份识别卡——指纹卡,而生物学身份识别卡则成为2007年各行各业的关注焦点,包括IT行业、生物识别行业、智能卡行业、安防行业、安全保密、身份识别等,指纹卡技术瞬间成为技术发展的趋势。

  • 标签: 技术 指纹 身份识别卡 应用 市场 IT行业
  • 简介:中国古代指纹技术经历了漫长的3000多年,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早于四大发明的一项伟大创造。古代中国被公认为指纹技术的发源地。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指纹术和其他发明创造一样,对推进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一部指纹技术的发展史就可以说成是一部浓缩的人类科技史。

  • 标签: 指纹 指纹技术 中国古代
  • 简介: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发展,刑事犯罪日益复杂化、智能化,犯罪分子为逃避打击,越来越普遍地采用戴手套的方式作案。但是,即便作案人戴了手套,现场手套印痕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犯罪信息可供利用。现场发现了手套印痕,首先应仔细观察、测量、固定、记录手套印痕的形态、大小和遗留部位。其次,应确定手套印痕的种类。

  • 标签: 分析指纹 印痕分析 手套印痕
  • 简介:想想看,一锉刀下去,想锉多少锉多少,而且要精确到微米级别,这得需要一双怎样“精密”的手?顾健的手就能做到。从丝米级别到微米级别他练了5年,然后从5微米到2微米(2微米只有头发丝的1/35),他又练了10年。这个过程是极其枯燥的,除了热爱这项工作,更重要的就是恒心和毅力了。只要手艺在,到哪儿都不怕,这是顾健学艺之初的想法。

  • 标签: 微米级 触觉 指纹 发丝
  • 简介:近10年来,遗传学分析已渐渐在法庭科学中占据了优势,如今律师们普遍专注于用DNA的测试结果来证明被告的罪责或清白,而把诸如手印分析等传统技术抛在了脑后。而具有讽剌意义的是,运用手纹分析却恰恰能解决遗传学分析中的一道难题:怎样区分同卵双生子?

  • 标签: 孪生子 指纹 遗传学 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药鉴定指纹在图谱技术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通过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分析指纹图谱技术的概念与分类,并重点论述我国医学界在当前的中药鉴定对指纹图谱技术的具体应用。结果目前所应用的指纹图谱技术主要有光谱指纹图谱、色谱指纹图谱、DNA指纹图谱、蛋白学指纹图谱等等。通过指纹图谱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合理、有效应用,可以快速、准确地分辨出中药的真伪、优劣,质量等,进而为临床中药应用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奠定坚实地基础。结论将指纹图谱技术应用于中药鉴定工作中,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通过中药鉴定中指纹图谱技术的科学、合理应用,全面、准确地反映出中的优劣性、化学与生物学特征、以及中药的整体质量,进而有效促进中成药的标准化与质量,并为临床中药的合理、安全应用打好基础。

  • 标签: 中药鉴定 指纹图谱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最大限度地开发挖掘指纹档案信息资源,才能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创造有利的条件,本文从加大指纹档案硬件建设、加强指纹采集、完善指纹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对指纹档案的开发与利用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指纹档案 开发与利用 探讨
  • 简介:1案例资料2010年5月30日,某中学的微机房及教工宿舍被盗,痕检人员在对教工宿舍被盗现场进行勘验时,在一只翻动过的手机盒上用磁性粉刷显提取了一枚指纹,并录入指纹自动识别比对系统。当日,为排除事主指纹,对住宿在教工宿舍的十余名教师、寄宿生捺印十指指纹。技术员在将现场提取的指纹进行查案比对时,该校寄宿生张某指纹人选第一位,技术员在核查该指纹时发现,现场指纹标注的30余处特征与张某右手中指指纹所标注的特征基本吻合,只有一处特征不同,技术员对捺印指纹中该特征的真伪提出了疑问。

  • 标签: 指纹 采集 指纹差异
  • 简介:首次采用GC-MS对蓬莪术挥发性成分建立指纹图谱,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分析按所建立的测定条件对10个四川双流产的蓬莪术药材样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结果初步建立了蓬莪术挥发油的GC-MS指纹图谱

  • 标签: 图谱研究 指纹图谱 药材指纹
  • 简介:目的构建中药指纹图谱学体系,阐述中药指纹图谱信息学的地位与作用。方法通过总结现有文献方法,集中概括中药指纹图谱学和中药指纹图谱信息学的主要任务与内容。结果中药指纹图谱学体系由中药指纹图谱测试学、中药指纹图谱质控学、中药指纹图谱谱效学、中药指纹药物动力学、中药指纹药剂学和中药生物指纹图谱学组成。它建立在中药指纹图谱信息学基础之上,是中药指纹图谱信息学的集中概括。结论中药指纹图谱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中药现代化的核心力量。

  • 标签: 中药指纹图谱学 中药指纹图谱信息学 中药指纹图谱测试学 中药指纹图谱质控学 中药指纹图谱谱效学 中药指纹药物动力学
  • 简介:用一般照相方法提取圆柱型客体上的指纹容易产生变形,给指纹的比对认定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采用计算机数字图像技术,用Photoshop中的变形滤镜对提取的指纹进行处理,可以使指纹的变形得到精确的校正,方便了此对认定。

  • 标签: 圆柱型客体 指纹 认定 照相 一般 比对
  • 简介:目的建立降糖通络颗粒HPLC指纹图谱,为科学地评价降糖通络颗粒的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样品测定采用AgilentZORBAXEclipseXDB—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0.2%磷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集230nm特征吸收波长下的信号,记录10批样品的HPLC特征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超信息特征数字化评价系统”对图谱进行分析。结果以丹酚酸B为参照物,10批样品所得特征图谱共标定18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在0.93以上。方法的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结论本试验建立的方法克服了单含量测定时信息量有限的缺点,能较全面、真实地揭示中药材的内在质量特征,可为降糖通络颗粒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依据。

  • 标签: 降糖通络颗粒 指纹图谱 HPLC 丹酚酸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