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和文化的飞速发展,民用飞机的数量和种类都在迅速增加,而且随着技术的改善和安全的提升,越来越多的飞机可以安全地飞行。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构建民用飞机强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提升民用飞机的品质和服务。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提高经济效益的优势,采取最新的科学技术,大幅提高飞机的安全性、可靠性、可操作性,从而满足近年来民众对气象预测的日益增长的期望,包括更高的准确性、更快的响应速度、更高的及早性。

  • 标签: 数值预报产品 航空气象预报 应用
  • 简介:主要介绍了如何从Micaps系统中获取槽线、切变线等特征值,以及从9210配备的地市级SQLserver数据库中获取资料的方法,从而摸索出新预报体制下预报方法自动套用的一种途径。

  • 标签: 预报方法 自动套用 探讨
  • 简介:随着气象部门事业结构调整和业务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业务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与80年代以前相比,县局预报业务体制、运作方式、可获取的信息量等已经并将继续发生显著变化.县局怎样进一步适应预报业务体制改革新形势?怎样发挥计算机终端在预报业务使用中的效能?从而在上级台的预报指导下提高预报业务水平,增强预报服务能力是摆在县局和业务管理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1现状与问题几年来,新预报业务体制的试行,减少了各级台站长期以来的重复劳动,给台站自我发展创造了条件,增加了活力,预报业务质量基本是稳定的.近一、二年来,县级计算机终端的建立并投入业务使用,预报、情报信息量之大,传递速度之快,是传统的通讯手段无法比拟的,大大提高了天气预报的时效和准确

  • 标签: 预报业务 预报服务 体制改革 天气预报 指导预报 计算机终端
  • 简介:针对目前不同时效的数值预报结果存在“跃变”问题,基于Poor—man集成预报方法的思想,综合考虑各个时效的数值预报结果,利用最小二乘法,构建了一个预报模型,并利用2005--2010年欧洲中心下发的数值预报资料对该模型的预报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较好地克服了利用单一时次预报带来的预报结果“跃变”的不足,对提高预报水平具有一定的作用。

  • 标签: Poor—man集成预报 数值天气预报 最小二乘法
  • 简介:摘要温度预报预报考核占有很重的比例,而锦州地区温度预报质量在全省中处于中下游水平。主要原因有锦州地区地理环境差异较大,预报员对各种天气形势下温度变化掌握的不好,另方面随着数值预报产品种类的增多和预报能力的提高,在实际业务中,预报员对数值预报产品愈来愈依赖,如果预报员对各种数值预报产品预报检验效果没有很好地进行了解,那么预报中就很难做出温度的正确预报;本文统计分析了2013至2017年数值预报在锦州地区温度预报中的使用情况。

  • 标签: 最高预报确率 最低预报确率 天气形势分析
  • 简介:寒潮造成的强降温和伴随的大雨以及偏北大风是我市冬季除大雪以外的重要灾害性天气,数值预报产品能较准确地提供这类天气出现时的影响系统和有关物理量分布。在对1989~1991年冬季(11~3月)绍兴市出现的强降温(大雨)和大风天气过程前日本数值预报图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选择组合物理意义明确、相关又好的预报因子,建立客观判别方法。

  • 标签: 数值预报产品 大风天气 物理量场 灾害性天气 选择组合 预报指标
  • 简介:根据历史资料分析,绍兴市7—9月出现的暴雨—大暴雨大多由台风、台风倒槽或东风波等东向影响系统造成,统称为“东向暴雨”。此类暴雨往往来势较猛,加之海上资料缺乏,给分析预报带来很大困难,目前对这类暴雨的预报能力仍比较低。日本数值预报图对大量级降水具有较强的预报能力,在梅汛期大—暴雨预报中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根据

  • 标签: 暴雨预报 东风波 数值预报 预报能力 历史资料分析 锋区
  • 简介:摘要: 目前,我国航空天气预报中应用的数值预报主要是通过质量控制、天气预报模式、四维同化、数据采集、统计 分析 、动态诊断等步骤来实现从天气 形势转化成气象要素 的数值预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 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气象观测技术 的 提高,气象数值预报的准确性也越来越高。此外,由于数值天气预报模型具有客观的时效性和定量化,数值天气预报产品在现代航空天气预报中的应用更加重要。

  • 标签: 数值预报产品 气象预报 数值预报格点资料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水情预警预报系统平台的建立及预报方法研究。该系统平台基于水文气象数据采集、数据处理、预警预报模型构建等技术,实现了水情预警预报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通过采用多种预报方法,系统能够提供精准的水情预警预报服务,为防洪抗旱、水资源管理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决策支持。

  • 标签: 水情预警预报系统 水文气象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预警预报模型 精准预报
  • 简介:摘要:水情预警预报系统平台的建立是当前水资源管理和防灾减灾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围绕该主题展开研究,首先介绍水情预警预报系统的背景和重要性,然后深入探讨系统平台的构建方法,并阐述预报方法的原理和应用。通过对相关理论和技术的研究,旨在为水情预警预报系统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 标签: 水情预警预报系统 平台建立 预报方法
  • 简介:摘要以某公路隧道为背景,在地质勘查资料基础上对ZK52+460~ZK52+480段进行TSP+地质雷达+地质素描的综合超前预报,预测该段内存在塌方等地质灾害危险性,提醒施工单位对预报段加强支护,据此通过监控量测对该段围岩稳定性及变形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并运用SPSS数据挖掘软件对隧道的收敛位移和拱顶下沉量进行回归分析,确定围岩稳态。通过研究表明,IV级受构造挤压的呈板状化趋势的石英闪长岩围岩稳定性较差,易出现较大变形,需结合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及监控量测技术及时提出预警和实施实时监控,以保证隧道安全施工。

  • 标签: 隧道工程 超前地质预报 监控量测 稳定性 回归分析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气象事业不断发展进步,数值预报模式愈来愈完善,预报精确性也在逐渐提升,数据预报产品在航空气象预报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本文主要根据数值预报产品运用实际,首先阐述了数值预报格点资料类别,接着重点探讨了数值预报产品在雷暴、飞机积冰、飞机颠簸预报等方面的气象预报的应用,以供相关部门参考借鉴。

  • 标签: 数值预报产品 航空气象预报 应用
  • 简介:利用中尺度AREM和WRF模式为试验模式,由对降水预报结果影响颇大的积云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构成的10个集合预报成员,开展有限区域多模式短期集合预报在热带气旋降水预报中的应用与研究。分别研究了单个模式集合预报和多模式集合预报在热带气旋"天鹅"(0907)降水预报中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1)WRF模式集合预报效果整体上要优于AREM模式,由AREM和WRF模式构成的多模式集合预报优于单个模式集合预报。(2)不同降水临界值对集合预报影响不同,当临界值较小时,集合预报效果较好,当临界值较大时,集合预报效果较差。(3)热带气旋强度的突然增强,会导致集合预报效果变差。(4)热带气旋登陆前降水集合预报最差,但不同降水临界值对应出现的时间不同,当降水临界值较大时,出现的时间靠近登陆时间,当降水临界值较小时,出现的时间则提前。

  • 标签: 数值模拟 集合预报 多模式 热带气旋降水
  • 简介:天气概率预报是对未来某天气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用百分率来定量表述的一种天气预报方法。国外已在广泛应用,国内的上海和北京也开展了此项预报业务,而且很多地区正准备发布天气概率预报。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有气候概率预报、主观概率预报和客观概率预报三种方法。1大到暴雨分县概率预报的必要性1.1对1995年5月1日至7月2日我台大到暴雨分县定性预报的分析1995年我区暴雨主要集中在5月1日至7月2日。在这63天中我台向各县(市)局发的分县指导预报电码中报了大到暴雨的有24天,其中5月份7天;6月份15天;7月份2天。报得最多的是铜鼓、靖安和奉新,均为19天,最少的是万载13天。成功率最高的是靖安47.4%,最低的是丰城26.3%,全区平均为36.2%,空报率为63.8%。全区同时报了大到暴雨的为11天,这11天中,出现1站大到暴雨的有1天;2站的有4天;3站的有1天;全部9站的仅有2天。

  • 标签: 大到暴雨 天气概率预报 应用前景分析 分县预报 指导预报 传统预报方法
  • 简介:利用江西省93个国家气象观测站降水量资料,对2014年ECMWF集合预报降水统计量进行逐6h和24h晴雨检验、降水分级检验及区域性暴雨检验。结果表明:1)10%、25%、Mode、融合、最小值在晴雨预报准确率方面较控制预报更有参考价值。2)对于全年降水分级检验,10%、25%、Mode、融合、最小值这5个统计量在小雨的预报方面较控制预报更有参考价值;中位数、概率对中雨的ETS评分要略高于控制预报;90%、75%、概率对大雨预报比控制预报好。对于暴雨预报,最大值、90%、融合比控制预报好;融合、最大值对大暴雨落区的指示意义不大,但对大暴雨量级降水的可能性可以供预报员参考。3)对于区域性暴雨预报,90%、融合、最大值的预报技巧比控制预报高,最大值虽然空报较严重,但对降水量级有一定的指示意义。集合预报各统计量对于强降水过程爆发或发展阶段的预报效果不如降水过程成熟期或末期好。

  • 标签: 集合预报 降水统计量 检验结果 统计分析
  • 简介:摘要:台风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气象灾害,我国每年大约有20个台风,由此会对我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台风本身破坏力巨大,为了有效的控制台风所产生的危害,就需要强化研究台风路径预报。近年来,基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气象学、计算机软硬件,促使台风路径预报研究日益成熟,且极大的提高了预报精度。

  • 标签: 神经网络集合预报 台风路径预报 优化要素
  • 简介:摘 要:基坑工程的安全稳定对企业及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某一工程实例的原始观测数据序列的基础上,分别利用灰色模型、灰色神经网络组合模型以及小波优化的灰色模型对基坑的沉降进行预报。结果显示:在短期稳定的原始数据序列中,灰色模型的预报精度最高,组合模型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原始数据序列不足的情况下也难以发挥其模型特点,获得较高的预报精度。

  • 标签: 基坑 沉降监测 预测模型 组合模型
  • 简介:摘要:模型固有误差及地形影响均可对预报造成影响,因此,模型产品的订正应用对于提升气温客观预报准确性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ECMWF集合预报产品,评估了集合预报、集合回归预报、偏差订正预报和偏差订正回归预报四种方法在预测祁连日最低和日最高气温的准确性和精确度。研究发现,集合预报在预测最低和最高气温方面表现最弱;集合回归预报虽然提高了准确率,并在某些月份对气温预测产生修正效果,但总体未超过省气象台;偏差订正预报在最低气温预报中最为准确,并在全部预测中拥有最高精度;偏差订正回归预报虽未显著改善偏差订正预报,但在最低气温预报中优于省气象台。这些结果对提升祁连地区气温预报准确性具有参考价值,但考虑到ECMWF模型更新和数据获取限制等因素,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需不断更新以保持其有效性。

  • 标签: 集合预报 偏差订正预报 一元线性回归法 准确率
  • 简介:二化螟越冬场所复杂,除稻田禾蔸外,田埂杂草,春熟作物茎杆,室内外稻草等均发现大量越冬幼虫。由于各种越冬场所食料及温湿度不同,虫量不一,二化螟发育进度差异较大。目前各地仅以调查稻田禾蔸虫量和发育进度为依据,进行一代二化螟发生期预报,常常预测不准。有经验的植保干部往往根据历史资料及气候等条件综合进行分析来加以修正,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本文以

  • 标签: 发育进度 越冬场所 虫量 模糊综合评判 历史资料 越冬幼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