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我国开展远端型尿道下日间手术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行日间手术的远端型尿道下患儿55例与同期住院手术的远端型尿道下患儿306例临床资料,收集患儿的年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费用、术后并发症等指标,评估两组间的差异。结果所有病例尿道口开口均位于阴茎体远端,两组手术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住院手术组相比,日间手术组住院时间缩短87%(P<0.05),住院费降低50.9%(P<0.05)。结论对远端型尿道下患儿行日间手术安全、有效,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提高医院床位的使用率和周转率,节约医疗成本,使国家、医院和患儿三方均获益,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日间手术 尿道下裂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唇腭裂整复术后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方法:选取小儿唇腭裂整复术后复患者为对象,共16例患者,研究时间为2018年2月-2020年2月,分析复原因,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护理方案。结果:16例患者的复原因如下:其中腭裂:营养不良5例(31.25.00%),感染4例(25.00%),生物线异常反应4例(25.00%),剧烈哭闹2例(12.50%),唇裂:外伤1例(6.25%)。结论:小儿唇腭裂整复术后复的原因包括营养不良、感染等,需加强饮食指导,依照无菌管理严格执行有关操作,做好患儿护理,预防术后复,促进疾病的治疗。

  • 标签: 小儿唇腭裂整复 术后复裂 原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 : 以丙烯酰胺、 2 - 丙烯酰胺基 - 2 - 甲基丙磺酸钠、烷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N , N -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为单体,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自交联高乳液, 并考察其溶解性、抗剪切性、流变性、粘弹性、耐温性、携砂性、降阻率、抗盐性、破胶性及返排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压液稠化剂是集降阻、携砂、助排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清洁型产品,一剂多效,可在线混配,仅通过改变加量即可实现滑溜水与胶液的无缝切换,实现滑溜水胶液一体化, 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 标签: 自交联 降阻 携砂 清洁型 在线混配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尿道下患者术后并发症:尿痿、狭窄、伤口感染、裂开等的发生。方法:对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9 月经本院治疗的 40 例尿道下术患者术后尿道狭窄的精细化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选取的 40 例患者 35 例治疗成功,排尿通畅,但仍有 5 例仍需偶尔扩张尿道外口狭窄。结论:精心护理防止并发症,是获得手术成功的诀窍,对提高手术成功率有积极意义,缝合材料选取不当、原尿外口发育不良、血液供应差等原因都容易影响患者的恢复,采用精细化护理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尿道下裂 尿道狭窄 精细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一例手足胎儿的临床特征以及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的情况。方法收集孕期胎儿超声以及引产儿X线检查资料并进行总结。应用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检测引产儿的CNVs。用NGS及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对其亲代进行分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胎儿染色体异常区域的基因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超声及X线检查提示胎儿右手及双足均呈"V"形开裂。NGS检测提示胎儿染色体7q21.3区存在约0.36 Mb的缺失。NGS及FISH检测提示其双亲均未携带相同的变异。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提示胎儿DYNC1I1基因存在杂合缺失,而SEM1、DLX5、DLX6基因的拷贝数则未见异常。结论胎儿手足畸形的致病原因为7q21.3区微缺失,后者为新发变异。

  • 标签: 手足裂畸形 二代测序技术 荧光原位杂交 染色体拷贝数变异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评价重症脑挫伤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对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本次将我院于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1 月收治的 84 例重症脑挫伤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盲选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 42 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 42 例则采取舒适护理方法,进一步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 ( 1 )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四项生活质量功能指标评分上,护理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性( P < 0.05 )。( 2 )在护理总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 95.24% ,与对照组的 71.43% 比较明显更高( P < 0.05 )。 结论 重症脑挫伤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方法的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各项功能的改善,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所以,具备推广及使用的价值。

  • 标签: 重症脑挫裂伤 舒适护理 功能恢复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尿道下患儿术后远期排尿情况。方法面访和电话随访2001年11月至2013年11月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尿道下术后5年以上且未满18岁的患儿,通过调查问卷和尿流动力学检查,对患儿排尿功能满意度和尿流动力学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共与158人取得了联系,获得完成全部问答的有效问卷63例,完成尿流动力学检查39例。患儿年龄6~18岁,平均10.8岁。根据尿道口位置进行分类,远段型20例(31.8%)、中段型31例(49.2%)、近段型12例(19%)。按尿道口到阴茎根部距离,将患儿分为远端型组(37例)和近端型组(26例)。排尿功能满意度调查中,85.7%(54/63)的患儿对排尿功能满意;另有14.3%(9/63)的患儿对排尿功能不满意,主要原因是尿线稍细、尿线不正及尿滴沥。近端型组有26.9%(7/26)的患儿对排尿功能不满意者,高于远端型组的5.4%(2/3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的患儿,依照尿道下严重程度等级分为远段型组(20例)、中段型组(31例)和近段型组(12例),三组最大尿流率分别为(19.68±8.08)ml/s、(14.91±3.92)ml/s和(6.01±0.71)ml/s,平均尿流率分别为(9.58±1.56)ml/s、(8.70±0.71)ml/s和(3.85±0.64)ml/s,排尿时间分别为(18.00±12.17)s、(28.29±11.60)s和(40.50±6.36)s,达峰时间分别为(8.70±4.91)s、(13.50±5.53)s和(18.50±3.54)s,残余尿量分别为(6.25±4.37)ml、(10.43±6.10)ml和(15.30±1.19)ml,最大逼尿肌收缩压分别为(27.50±13.03)cmH2O、(50.29±15.74)cmH2O和(96.50±35.86)cmH2O,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大部分尿道下患儿术后排尿功能良好,尿流动力学可以作为评价患儿排尿功能的一个客观指标。

  • 标签: 尿道下裂 尿流动力学检查 问卷调查法
  • 简介:摘要:苏里格气田具有“低压、低孔、低渗”等特点,无自然产能,储层需要压才能投产,为了在压过程中减少液体用量提高加砂强度,减少储层污染提高裂缝导流能力,就必须对现有区块开发井从地质力学沉积微相等多方面综合研究,找出确定压施工参数的关键因素,不断优化压施工参数。选取典型的常规机械分压及小井眼大通径桥塞压工艺,在开展地质力学建模及沉积微相建模的基础上,开展已施工井压施工参数研究。研究表明在沉积微相控制的地质力学模型基础上对压施工参数进行优化效果显著, 达到了预期目的,为各项精细压工艺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 标签: 地质力学 沉积微相 压裂施工参数
  • 简介:摘要:压改造措施是油田增储上产的重要手段,随着主力油气藏区块开发进入中后期,井况逐年变差。为了进行精细化分层压改造,需要研究一种新型的小直径封隔器及井下辅助工具组合成分层压裂管柱,实现在139.7mm套管内(内径:118.62mm、121.36mm、124.26mm)进行精细化分层压

  • 标签: 套变井 压裂 封隔器 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挫伤并血肿形成患者发生进展的自然进程,分析影响其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选取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神经外科自2017年9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脑挫伤并血肿形成患者,根据是否发生进展性脑挫伤并血肿形成将患者分为进展组与非进展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患者进展性脑挫伤并血肿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共197例脑挫伤并血肿形成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接受开颅手术治疗61例,保守治疗136例;发生进展性脑挫伤并血肿形成85例,未发生进展性脑挫伤并血肿形成112例。与非进展组比较,进展组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较低,第2次CT扫描的脑挫伤并血肿体积较大,脑挫伤灶或血肿中心点距最近皮层的距离较短,血小板计数增加,凝血酶时间增加,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首次CT扫描的脑挫伤及血肿灶为多发灶者所占比例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挫伤灶或血肿中心点距最近皮层的距离<1 cm、血浆纤维蛋白原<2 g/L、首次CT扫描的脑挫伤及血肿灶为多发灶是进展性脑挫伤并血肿形成的危险因素(OR=6.654,95%CI:1.391~35.089,P=0.025;OR=5.617,95%CI:1.136~28.022,P=0.034;OR=4.629,95%CI:1.178~20.071,P=0.031)。结论脑挫伤灶或血肿中心点距最近皮层的距离较近,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低、首次CT扫描的脑挫伤及血肿灶为多发灶患者易发生进展性脑挫伤并血肿形成。

  • 标签: 脑挫裂伤并血肿形成 进展 危险因素 前瞻性研究
  • 简介:摘要:随着气藏压力的降低,气井返排能力减弱,压效果变差。在气藏低压低渗的现状下,如何开展有效的压措施,提高压产量,成为气藏开发的关键。利用灰色关联法分析气藏压效果影响因素,比较这些因素影响压效果的程度大小,从而确定影响压效果的主要因素,对改善压裂开发效果和提高单井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灰色关联法 户部寨气田 压裂效果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文章以某矿区作为研究对象,对该矿区井下的瓦斯灾害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提出应用水力压技术对井下瓦斯进行抽采,以此来提高抽采效率,缩短抽采时间,解决矿井瓦斯突出问题。期望通过本文的能够对水力压技术在煤矿瓦斯抽采中的推广应用有所帮助。

  • 标签: 水力压裂技术 煤层 瓦斯抽采
  • 简介:摘要:伴随我国工程建设数量增加,岩体高边坡开挖工程数量急剧增加,本文基于实际案例层面,阐述项目具体施工中,岩体高边坡预爆破开挖中实际施工方式,为有效控制爆破产生振动对边坡开挖影响,以及已经形成预边坡面损害,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提升边坡预面施工质量,力争为相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 标签: 预裂爆破 岩体高边坡 应用
  • 简介:摘要:京沪铁路扩能改造预爆破段,紧挨既有京沪铁路上行线,里程为DK835+020~DK835+840,全长820m,是全断面开挖深路堑。该段爆破环境复杂,爆区距京沪铁路上行线最宽处为110m,最窄处不足50m,距离闵贤村最近点约150m。爆破中,要确保京沪铁路线的正常安全运营,还要做到不捞民、不扰民。跟据既有线爆破的特点和边坡的要求标准,决定采用预爆破的方式进行开挖。通过严谨精密的设计和精细化的施工,取得了理想的爆破效果,同时对爆破振动进行监测、统计、分析,得到了该地质条件下预爆破振动波的衰减规律,为类似工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预裂爆破 路堑开挖 既有线 振动监测 振动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作为发者,中国期货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在总体设计,试点和后期发展中均受益匪浅。但是,它也遭受着体制转型,优势享受,追赶战略和国际一体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如何在中国期货市场的未来发展中保持发优势,克服发劣势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分析了中国期货市场的发优势与发劣势,并结合目前政府我国主导期货市场建设、缺少期货法、市场对大宗商品的定价能力不足等现状,提出应通过构建能够保障我国期货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与法律体系等方式降低发劣势的负面影响,力争将我国期货市场打造为大宗商品国际定价中心。

  • 标签: 中国期货市场 后发优势 后发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