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中医针刺夹脊穴联合刺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 72例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8年 9月 -2019年 8月间,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参照组,给予患者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另一组为实验组,给予患者中医针刺夹脊穴联合刺血拔罐进行治疗,每组各 36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 VAS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参照组,( p<0.05),差异显著;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性显著,( p<0.05)。结论 对带状疱疹患者实施中医针刺夹脊穴联合刺血拔罐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中医 刺血拔罐 针刺 夹脊穴 带状疱疹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分析疼痛刺激与配伍针刺穴位镇痛后脑功能成像的变化探讨针刺足阳明胃经的中枢镇痛机制。材料与方法对20名健康志愿者先后行疼痛刺激和配伍电针针刺足阳明胃经中足三里与上巨虚两穴位镇痛,并进行脑功能成像,记录激活与抑制脑区并分析。结果疼痛刺激后及配伍二穴位针刺镇痛后,额颞叶皮层、边缘系统、丘脑及小脑等多个脑区在脑功能成像上有不同程度和范围的激活与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30,t>3.09,P<0.001)。结论脑功能成像反映出的多个脑区均可能通过不同的调节方式参与疼痛及足阳明胃经络的中枢镇痛机制,且与针刺单个穴位的镇痛机制既有相同又存在差异。

  • 标签: 针刺 疼痛 镇痛机制 脑功能磁共振成像 足阳明胃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刺夹脊穴结合脊柱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效果。方法:选我院 100例 2017年 4月 -2018年 6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实施针刺夹脊穴治疗,观察组则实施针刺夹脊穴加上脊柱推拿治疗。比较对照组、观察组疗效;查体压痛消失时间、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时间;相关治疗前后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腰椎功能 JOA估值;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疗效、查体压痛消失时间、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腰椎功能 JOA估值相比较照组更好, 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P> 0.05。结论:针刺夹脊穴加上脊柱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理想。

  • 标签: 针刺夹脊穴 脊柱推拿 腰椎间盘突出症 短期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症患者应用针刺配合推拿治疗的预后效果。方法:从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单纯性肥胖症患者中选取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单一针灸治疗,研究组实施针刺结合推拿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体质指标、血脂指标以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各项体质以及血脂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采取针刺配合推拿治疗效果更佳,可改善其临床症状、降低血脂,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荐与使用。

  • 标签: 单纯性肥胖症 针刺 推拿 预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针刺加冷刺激配合舌肌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选取5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研究需求,采用差异化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给予患者不同康复治疗方案,对比患者康复治疗效果,指标观察康复率及吞咽功能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康复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其中,实验组康复率为96.00%,对照组康复率为68.00%,且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功能障碍评分对比差异有所不同,其中,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后有差异(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分析 针刺夹脊穴联合中药内服外用 在 肱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者 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 2017 年 5 月至 2019 年 8 月 我 院收治的肱骨踝间骨折患者 92 例 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 研究 组,每组 46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骨折术治疗, 研究 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针刺夹脊穴联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比较 两 组 患者的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95.65%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 78.2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针刺夹脊穴联合中药内服外用可提高肱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者临床疗效, 具有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

  • 标签: 肱骨踝间骨折 中药内服外用 针刺夹脊穴 临床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针刺及康复训练治疗对中风后恢复期肢体偏瘫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中医院康复科收治住院的98例中风恢复期肢体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值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和治疗组50例(穴位埋线配合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和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量表(NDS)、Berg平衡功能进行评定量表(BBS)、巴氏(Barthe)指数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2组总有效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1)总有效率:治疗组有效50例,无效0例,治疗总有效率100.0%(50/50);对照组有效4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9.6%(43/48),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12.163,P<0.05)。(2)2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治疗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N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t=18.39、16.22,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BBS评分均较治疗前评分增高(t=145.00、54.25,均P<0.05),对照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BBS评分均较治疗前评分增高(t=126.00、27.13,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NDS评分均较照组降低(t=-5.299,P<0.05),治疗组Barthel指数、BBS评分均较照组评分增高(t=2.805、13.203,均P<0.05)。结论埋线疗法结合针刺、康复训练对中风恢复期肢体偏瘫患者有良好治疗作用,能更好、更快地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存的质量,此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穴位埋线 卒中 肢体偏瘫 针刺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法松解结合针刺对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门诊确诊为膝骨关节炎患者60例分为:手法松解结合针刺、机械推拿结合针刺、常规推拿结合针刺3组,分别对3组患者进行治疗,并在治疗前后行关节功能评定,关节超声及关节X线检测。另设健康对照组20例,研究结束后对收集的数据行方差分析及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后膝骨关节炎指数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8.382、5.681、5.335,均为P<0.01),胫股内侧间隙手法松解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髌骨外上缘至股外上髁距离手法松解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 =-0.433,P<0.05),3组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4.395,P<0.05);治疗前后3组股四头肌肌腱弹性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治疗前F=5.363,P<0.01;治疗后F=5.250,P<0.01)及髌腱弹性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减小(治疗前F=17.068,P<0.01;治疗后F=15.064,P<0.01)。结论手法松解结合针刺治疗方法能够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内结构、关节周围肌群力学产生作用以及能促进膝骨关节炎症状改善及生活质量提高。

  • 标签: 肌肉骨骼手法 针刺 骨关节炎,膝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刺激量针刺合谷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83例缺血性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患者,按随机数表分成5组,对照组16例使用常规药物治疗,A组16例、B组17例、C组17例和D组17例,均实施不同刺激量针刺合谷穴治疗,比较5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A、B、C、D组治疗总有效率中B组治疗总有效率最高(100.00%),A、B、C、D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7.50%、100.00%、82.35%、70.5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3.75%,A、B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跟其他几组相比,其中B组患者的H-B量表评分、TFGS量表评分及DNFG量表评分均有所上升(均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给予不同刺激量针刺合谷穴治疗,疗效显著,其中以逆经脉斜刺进针、行针5 s治疗方法最佳,可促进患者面部神经和肌肉快速恢复。

  • 标签: 针刺 合谷穴 缺血性脑卒中 中枢性面瘫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 观察针刺联合中频治疗仪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 的临床疗效。方法 : 将 120 例 DPN 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2 组。对照组 60 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 60 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联合中频治疗仪活疗。 2 组均治疗 2 个月,比较 2 组治疗前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SCV) 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McV) 、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 (Tcss) 及临床症状评分,并统计疗效。结果 : 治疗组总有效率 96 . 67 %,对照组总有效率 76 . 67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0 . 05) 。治疗后 2 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 MCV 、 scV 均升高 (P<0 . 05) ,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 (P<0 . 05) 。治疗组治疗后’ rCsS 神经症状评分、神经反射评分及总分均降低 (P<0 . 05) ,且均低于对照组 (P<0 . 05) ;对照组治疗后 TCSs 神经症状评分及总分均降低 (P针刺联合中频治疗仪治疗 DPN 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神经功能及传导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糖尿病 针刺疗法 电刺激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针刺风池、天柱、完骨及颈夹脊穴治疗中风后复视,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纳入2014年8月至2018年8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中风后复视患者2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初次就诊病历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治疗组15例,对照组14例。对照组选取精明、球后、攒竹、阳白、太阳、四白、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穴作为治疗穴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刺风池、天柱、完骨、颈夹脊穴作为治疗穴位。两组均每天行针1次,每次留针30 min,每7 d针刺5次,14 d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对复视像距离、复视主证积分及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复视像距离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且治疗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主证积分在各方面均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治疗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78.57%(P<0.05)。结论配合针刺风池、天柱、完骨、颈夹脊穴治疗中风后复视可降低复视像距离、缓解临床症状,疗效相对常规取穴效果更佳。

  • 标签: 中风 复视 针灸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联用针刺与 丹红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9 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患者 96 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将其 分为研究组 和对照组,每组 患者 48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 常规的内科 治疗措施及奥拉西坦,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刺以及 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 血清超敏 -C反应蛋白( hs-CRP)、白细胞介素 6( IL-6) 以及 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α) 的 水平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91.67% VS 75.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两组治疗后 hs-CRP、 IL-6以及 TNF-α水平 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研究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联用针刺和 丹红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机体 炎性因子水平明显降低 ,值得进行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

  • 标签: 针刺 丹红注射液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临床效果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点针刺对急性脑缺血大鼠缺血脑区Clock,Bmal1的影响。方法选取3月龄SD雌性大鼠80只,随机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6 h针刺组和24 h针刺组,每组20只大鼠。模型组、6 h针刺组和24 h针刺组采用开颅法电凝大脑中动脉复制急性脑缺血模型,6 h针刺组和24 h针刺组于对应的造模成功后时间点针刺百会、足三里和关元穴。造模成功24.5 h后,采用改良的神经功能量表(mNSS)对4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造模成功25 h后,4组大鼠均拉断脊髓处死,断头取脑组织,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测定梗死面积,Western blot法检测缺血脑组织Clock和Bmal1蛋白含量。结果造模成功24.5 h后,6 h针刺组和24 h针刺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6 h针刺组分的神经功能评分亦显著低于24 h针刺组同时间点(P<0.05)。造模成功25 h后,模型组、6 h针刺组和24 h针刺组的脑梗死体积显著大于正常组,模型组脑梗死体积显著大于6 h针刺组和24 h针刺组,且6 h针刺组脑梗死体积显著小于24 h针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25 h后,模型组、6 h针刺组和24 h针刺组大鼠梗死区域脑组织中Clock和Bmal1蛋白的含量较正常大鼠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 h针刺组和24 h针刺组大鼠梗死区域脑组织中Clock和Bmal1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6 h针刺组大鼠梗死区域Clock和Bmal1蛋白的表达亦显著高于24 h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可以显著提高缺血脑组织Clock和Bmal1蛋白的表达,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具有抗脑缺血损伤作用。

  • 标签: 针刺疗法 脑缺血 Clock Bmal1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刺三阴交、阴陵泉穴治疗二胎剖宫产后宫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本院进行分娩的二胎产妇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于产后给予抗炎及促宫缩治疗并不给予任何镇痛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三阴交、阴陵泉穴。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疼痛发生状况及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发作次数为(1.51±0.42)次/d、疼痛持续时间为(23.46±8.67)min/次,均少于对照组(2.49±0.57)次/d、(51.04±12.92)min/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 h VAS评分为(7.49±0.42)分、产后24 h VAS评分为(5.03±0.61)分、产后48 h VAS评分为(4.15±0.60)分,均低于对照组的(8.76±0.58)分、(7.92±0.69)分、(7.14±0.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三阴交、阴陵泉穴在治疗二胎剖宫产后宫缩痛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疼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疼痛持续时间缩短,疼痛程度降低,有助于促进产后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二胎 产后宫缩痛 针刺疗法 三阴交 阴陵泉 疼痛评分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 应 激 点推拿 + 针刺 治疗 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临床 2018.1 ~2019.12 期间 86 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 43 例,实施牵引治疗)、研究组( 43 例,实施牵引 + 应 激 点推拿 + 针刺治疗),比较组间疗效 。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 CASCS 评分较对照组高,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 P < 0.05 ) 。结论 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基础治疗中,行 应 激 点推拿

  • 标签: 椎动脉型颈椎病 应 激 点推拿 针刺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2018年 3月 -2019年 1月我院收治的 130例 中风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5例,对照组 65例 ,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针刺治疗,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较高,治疗效果好,治疗有效率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好,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得到改善,治疗有效率较高,在中风后偏瘫的临床治疗中有较高的运用价值,应该广泛推荐于临床治疗中。

  • 标签: 补阳还五汤 针刺治疗 中风后偏瘫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缺血性脑中风是全球范围内造成死亡和残疾的高发疾病,针刺对缺血性脑中风的疗效肯定,现已广泛应用于 缺血性脑中风的治疗。 静息态 fMRI能够直观地反应针刺穴位后相关结构的功能动态变化,为针刺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机制和疗效提供准确直观的证据,促进了针刺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应用与发展。本文就静息态 fMRI的不同分析方法在针刺治疗缺血性脑中风中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 标签: 缺血性脑中风 针刺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蒙医拔罐放血疗法结合针刺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 2018 年 10 月至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 88 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掷硬币的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 44 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单纯蒙医拔罐放血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针刺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经过观察后发现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疼痛均有所好转,但是观察组的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 < 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蒙医拔罐放血联合针刺法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治疗效果更好,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蒙医拔罐放血 腰间盘突出 针刺法
  • 简介:【摘 要】目的:观察“通关利窍”针刺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临床疗效。方法:48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采用石学敏院士的“通关利窍”针刺法, 取穴人中、内关、三阴交、风池、翳风、完骨、咽后壁点刺。对照组采用常规舌肌功能训练法进行训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仅达45.8%,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通关利窍”针刺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通关利窍”针刺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理气和胃方加减联合针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消化道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莒县中医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消化道肿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理气和胃方加减联合针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不良反应、胃液引流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48/50)、第7天中医证候积分(2.39±1.12)分、第21天中医证候积分(0.52±0.08)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2/50)、第7天胃液引流量(186.25±17.95)mL、第21天胃液引流量(58.65±3.22)mL,均优于对照组的68.0%(34/50)、(3.86±1.34)分、(1.63±0.43)分、34.0%(17/50)、(298.66±28.73)mL、(121.08±8.95)mL(χ2=12.458,t=1.865、2.124,χ2=14.856,t=65.854、52.312,均P<0.05)。结论理气和胃方加减联合针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消化道肿瘤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治疗。

  • 标签: 消化系统肿瘤 理气和胃方 中草药 针刺穴位 敷贴 中医证候积分 胃液 药物疗法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