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财政部4月9日发出通知,规范国有金融机构管人员薪酬分配秩序。通知明确,国有金融机构在清算2008年度管人员薪酬(指税前薪酬,包括基本薪酬、绩效薪酬、社会保险、各项福利等,下同)时,按不高于2007年度薪酬的90%的原则确定。在此基础上,2008年度业绩下降的国有金融机构,管人员薪酬再下调1O%。对于2008年经营业绩降幅较大的,

  • 标签: 高管薪酬 分配秩序 财政部 高管人员薪酬 国有金融机构 经营业绩
  • 简介:以2007-2014年沪深A股上市的重污染行业的公司为研究对象,构建交互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激励与环境规制交互效应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这种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以及非东部地区企业中并不明显,表明波特假说的成立有一定的条件。其次,短期薪酬与环境规制的交互作用、持股比例与环境规制的交互作用对技术创新均存在正向作用。而在职消费仅在东部地区企业中增强波特假说的有效性。

  • 标签: 高管激励 环境规制 技术创新 波特假说
  • 简介:一夜之间,原本被山东政府视为明星企业的韩资企业世刚纤维有限公司成了一座空城,从大老板到副总以下的几十名韩国籍突然人间蒸发。

  • 标签: 企业高管 世刚纤维有限公司 企业管理
  • 简介:本文研究了家族成员(定义为与控制人存在血缘关系的)与非家族成员的薪酬契约差异及其对企业未来业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非家族成员,家族成员能够获得更高的现金薪酬,然而家族成员获取的超额薪酬对企业未来会计业绩和市场业绩均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进一步研究显示,家族成员的超额薪酬现象在家族成员参与董事会比例较高的企业中更显著。此外,薪酬一业绩敏感度和股权激励等非现金薪酬在家族成员和非家族成员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表明家族成员的超额薪酬水平并非由薪酬一业绩敏感度差异或者不同的股权激励水平所致。综合上述发现,我们认为家族成员的超额薪酬给家族企业的业绩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家族企业的长远发展。

  • 标签: 家族成员高管 非家族成员高管 家族化管理 超额薪酬 公司业绩
  • 简介:利用2005-2013年16家上市银行的面板数据,采用联立方程组和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从静态和跨期两个维度实证分析银行薪酬结构与风险倾向,以及薪酬、贷款业务与风险承担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与业绩挂钩的薪酬结构体系,导致银行更愿意冒险,为获得高薪酬而从事高风险的贷款业务,导致银行风险承担增加;在风险大的银行里,更容易扩张贷款业务,获得更高的薪酬;薪酬、贷款业务与风险承担之间存在着跨期的关系,上一年的薪酬支付、业务规模、风险控制等因素影响当年的决策。

  • 标签: 商业银行 高管薪酬 贷款业务 风险承担
  • 简介:21世纪以来,我国上市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薪酬持续增长,一些上市公司爆出领取天价高薪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强烈不满。虽然近年来政府相关部门下发了一些规定,以遏制薪酬的无节制增长,但作用还是很有限。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上市公司薪酬制度的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分析导致上市公司薪酬制度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着重对完善上市公司薪酬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 标签: 上市公司 高管薪酬 公司业绩
  • 简介:摘要本文中详细分析国有企业腐败成因及表现,给出具体解决、优化措施,推动国有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增加。

  • 标签: 国有企业 高官腐败 优化措施
  • 简介:经时任央企中国五矿集团五矿钢铁公司管理部总经理和中钢集团中钢钢铁公司总经理辛希乐的不断提携,田迎杰先后担任五矿钢铁公司兰州分公司经理、中钢钢铁公司兰州分公司经理等要职。在撖某的斡旋协助下,田迎杰向辛希乐行贿1348万元。继受贿1364万元的辛希乐于2016年年底被法院判处刑十三年之后,犯行贿罪的撖某也于2017年3月17日被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获刑五年。

  • 标签: 央企高 管迷陷 陷钱色门
  • 简介:本文选取2009~2013年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作为样本,从高管人员的货币薪酬、持股比例、薪酬差距三个角度入手,实证探析薪酬同公司绩效之间的关联性,发现管人员的货币性薪酬越高越有助于企业绩效上升,较高的持股比例能够对公司的业绩发展起到正向的推动作用,层薪酬差距的扩大同样也可以推动公司不断发展壮大。

  • 标签: 高管货币薪酬 高管人员持股比例 高管层薪酬差距 公司绩效
  • 简介:国企薪酬及其管理问题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当前我国国企薪酬失控,主要原因是国企管自定薪酬、缺乏科学评价机制、薪酬信息不透明以及监管缺失。要找到一个既能满足国企的合理要求,又与他们的实际贡献相匹配的薪酬管理办法,必须深化国企的市场化改革、完善国企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薪酬激励约束机制和薪酬披露机制。市场经济不反对高薪,但高薪要合乎法理和公平原则。

  • 标签: 国有企业 高管薪酬 失控问题
  • 简介:<正>“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离娄上》)这是中国古代儒家“德法兼用”、“德主法(刑)辅”思想的简明概括。现在我们在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同时,又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这固然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不妨借鉴先秦儒家“德治”的某些合理因素。其中一个重要思想是:德治的主要锋芒,是要求执政者“为政以

  • 标签: 制约国家权力 道德约束 道德自律 权力腐败 社会权力 强制力
  • 简介:本文根据孟德斯鸩的分权学说,简要分析了权力的本源,提出了一切权力应当服从于、服务于民众权利的观点.任何权力不得凌驾于民众权利之上,权力应以保护民众权利为己任.权力的超越、背离和异化都将产生腐败.防止权力被滥用的方法就是要建章立制、约权遏腐.

  • 标签: 权力 约束 制度 遏制 腐败
  • 简介:国际体系中的权力更迭,尤其是权力转移,常常与(军事)冲突相伴.权力转移理论对此现象做出了分析,却没有提出解决之道.因此可以在大国协调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全新的非正式多边安全治理机制,以缓和目前全球权力更迭出现的紧张局势.19世纪的欧洲协调机制,以共同的规范和程序为基础,通过建立合作框架,在一代人的时间里,避免了大国之间的战争.文章以现代大国协调机制为框架,探索控未来权力更迭的可行性,并借此为权力转移理论补充了两点新内容:衰落霸权国对未来秩序的(不)满意情绪的重要性;以更广泛的大国多边合作框架,取代权力转移理论传统的双边“决斗”情势.唯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机制化的权力转移控。

  • 标签: 权力转移 权力更迭 大国协调 多边主义 国际秩序 国际机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缺乏监督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这已为实践反复证明。而在现代政治生活中,缺乏监督的权力,并不都表现为缺乏监督机构或有关监督的法律法规,而是更多地表现为监督缺乏权力。缺乏权力的监督往往使监督形同虚设。而权力缺乏监督,这正是现实中腐败未能得到有效遏制的深层原因。要克服权力缺乏监督的现象,就必须解决监督缺乏权力的问题。缺乏监督的权力源于缺乏权力的监督衡量权力是否受监督,固然要看是否有一定的监督机构和相应的法律规定,但这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在于监督主体是否切实拥有和能否切实行使监督权力,以及相应的法律规定是否切实落到实处。实践证明,如果监督主体缺乏监督权力,

  • 标签: 监督 权力 腐败
  • 简介:权力腐败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其成因主要有三方面:权力专断为权力腐败洞开方便之门,权力监督机制不健全为权力腐败的滋生蔓延网开一面,权力行使者的意志薄弱是滋生腐败现象的内因。为了使权力健康地运行,避免权力腐败,必须从三方面努力建立强有力的权力制约机制:选好权力行使者,依靠道德和法制规范权力行为,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 标签: 权力腐败 权力主体 权力制约 民主
  • 简介:运用2009—2012年间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减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中确实存在以配合减持为目的的盈余管理行为,减持事件加大了公司正向盈余管理的概率;减持幅度越大,公司正向盈余管理的程度也越强;进一步区分与董事长两职合一情况后发现,两职合一的上市公司较两职分离的上市公司,其盈余管理的程度更强。

  • 标签: 高管减持 盈余管理 两职合一 投资者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