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珠江口盆地砂岩油田油井的生产能力均高于我国陆上砂岩油田。对珠江口盆地砂岩油田高产能的原因,重点从储集岩的均质性和底水厚度两个因素做了调查、对比和研究。

  • 标签: 珠江口盆地 砂岩油田 产能 孔隙结构 底水 驱油效率
  • 作者: 樊正喜(内蒙古煤田地质局472勘探队,内蒙古通辽,02800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09-05-15
  • 出处:《新科教》 2009年第5期
  • 机构:铁法盆地位于松辽平原西侧向东凸出的部位,它实际上属于铁法-昌图盆地的一部分,相当于该盆地的南端,铁法盆地为隐盖式盆地,地层出露不佳,依据钻探资料确定,盆内地层主要有:前长城系、下白垩统吐呼鲁组、沙海组、阜新组、上白垩统孙家湾组和第四系;其褶皱较发育,直接影响煤层的赋存和井田及采区的划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周大新作品《走出盆地》女主人公邹艾到《湖光山色》女主人公楚暖暖形象的变化,通过她们的人生经历,展现了南阳盆地女性在不同时代对走出盆地以及回归盆地的不同诉求。

  • 标签: 周大新 女性形象 嬗变
  • 简介:西北缘是准噶尔盆地的主要油气聚集区之一,勘探程度较高.从含油气系统观点出发,以烃源岩为主线,以地质作用为切入点,总结了西北缘油气富集规律.西北缘位于玛湖-盆1井西复合含油气系统主体部位,油源十分充足,为油气大规模聚集成藏奠定了基础.西北缘油气分布受油气系统、断裂、区域盖层及不整和等因素控制.

  • 标签: 西北缘 油气 输导体系 规律
  • 简介:琼东南盆地的异常高压主要是在上新世和第四纪时盆地快速沉降产生压实与排液不均衡形成的,水热增压和新生流体对异常地层压力形成有辅助作用,异常地层压力的分布受沉积中心、埋深和岩性变化控制。用地震速度可以计算地下流体压力。各时期各组段沉积地层都有自己相应的正常压实趋势线。速度稳定段主要分布在富含泥质的上新统中,在压力预测时必须进行校正。油气聚集带是在纵向上相对低势层段和平面上相对低势区的结合部位。在气势图中,相对稳定的低势区,实际上就是相对低势等值线的闭合区和挠曲带。

  • 标签: 琼东南盆地 地压场 油气运移 速度稳定段 过剩压力 油气聚集
  • 简介:为了预测南黄海盆地油气远景,利用卫星遥感对东海陆架盆地进行海面温度测量。东海陆架盆地已知油气远景区与卫星热红外温度异常区具有原地重复性,与水气界面CH4含量曲线及海底化探异常吻合程度很好。南黄海盆地卫星遥感海面温度异常区沿南北向(123°30′呈带状分布,与航磁解释出的南北向分布的东部鼻状隆起吻合较好。由于温度异常区主要分布在南黄海盆地东部鼻状隆起的南北端,故推测东部鼻状隆起的南北端具有较好油气远景。

  • 标签: 温度异常 卫星遥感 油气远景 南黄海
  • 简介:从油源、构造、沉积、储层等方面对清水区块清22深层圈闭进行了研究,并用Gxii反演模型对目标区储层作了定量预测。根据邻井对比,储层预测及断层封堵性研究,认为清22北断层及大洼断层都是封堵的,因此圈闭是有效的,对清22深层圈闭进行油藏模拟,并以确切井数建立生产模式,对投资规模及回报率进行分析,证明该圈闭具有开采价值,预测可采地质储量为500-800万t,获得该可采地质储量的成功率为36%-48%,以水平井方式生产最为有利。

  • 标签: 辽河盆地 西部凹陷 清22深层 圈闭评价 储层预测 断层封堵性
  • 简介:从秦国中心的关中平原向南翻越秦岭,穿过汉中盆地,即达广袤、富庶的四川盆地。四川盆地,群山环绕,四面高大的山脉将盆地与周围地区分隔开来,使之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单元。切开盆地北缘的嘉陵江将四川盆地与关中平原连接了起来,形成中国西部地区南北向一条重要的文化通道和文化走廊(图一)。

  • 标签: 四川盆地 历史人文地理 历史自然地理 中国 西部地区 关中平原
  • 简介:研究表明,方巷油田原油成油母质的以陆生高等植物为主,同时也有低等水生生物的贡献;成油母质为咸水还原的湖相沉积环境;成熟度相关参数显示原油处于低成熟度阶段。

  • 标签: 高邮凹陷 方巷油田 生物标志化合物
  • 简介:酿酒葡萄是新疆巴州大力发展的四大特色林果树种之一,分布于焉耆盆地。焉耆盆地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海拔高,空气湿度小,与"红酒之都"法国的波尔多地处同一纬度,加之焉耆盆地地理位置相对独立,远离工厂等污染源,栽培环境良好,是种植优质酿酒葡萄的理想区域,生产的葡萄糖度高,糖酸比协调,色泽深,品质好。截至2016年,全州酿酒葡萄面积为21.95万亩,年产量3.59万t。

  • 标签: 酿酒葡萄 焉耆盆地 特色林果 空气湿度 糖酸比 葡萄树
  • 简介:摘要本次开展土壤墒情,田间持水量的实验分析工作,是根据陕南地区的地貌特征,土壤分布,选择了具有代表安康区域川道小盆地特性的土壤墒情监测站,选用环刀法测定田间持水量实验,实验成果已作为水文与抗旱指挥部门判断土壤旱情状况和农作物灌溉指标的重要依据。

  • 标签: 安康川道小盆地 土壤墒情 田间持水量 环刀法
  • 作者: 刘小平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08-09-19
  • 出处:《科学技术创新》 2008年第9期
  • 机构:摘要:通过在走向、倾向上可采煤层变化特征及富煤带、聚煤中心的分布特征,简述鸡西盆地穆棱组煤层聚煤规律。煤层延周边发展,浅部煤层薄,中间煤层较厚,向深部有变薄的趋势,富煤带主要在西、南部。
  • 简介: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具备发展循环经济的资源与环境优势。国家把柴达木盆地确定为循环经济实验区,对于保护和发展青藏高原以及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生产力,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发挥重要的示范作用。

  • 标签: 柴达木盆地 循环经济 资源 环境
  • 简介:利用大地电磁测深技术探测了云南玉溪盆地的电性结构及可能的断裂构造分布。在与地质构造近垂直的方向,布设了两条测线进行大地电磁观测,应用Rebocc二维反演方法获得了玉溪盆地两条测线的视电阻率剖面。结果显示,低阻体厚度的变化趋势与盆地第四系沉积层平均厚度的变化类似,在盆地西侧,厚度较深,高阻和低阻界面变化较陡。自西向东,低阻体厚度逐渐减小,高低阻界面变化趋势趋缓。总体来说,低阻体厚度比已有资料给出的沉积层厚度要深,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盆地沉积层厚度在不同的区域变化较大,另一方面也可能和沉积层下的岩层富含水资源有关。

  • 标签: 玉溪盆地 MT测深 电性结构
  • 简介:摘要敦煌盆地为瓜墩盆地的一部分,是中新生代强烈下陷的构造盆地,位于河西走廊西段三危山与走廊北山之间的疏勒河流域下游地区。该盆地断裂构造发育、碎屑岩沉积厚度大,具备形成沉积盆地传导型地热田的地热地质条件。本文从其地质构造、径流与排泄条件、地温场特征及已有地热勘探井成果等方面分析,初步认为,敦煌盆地属低温地热资源,规模为大型地热田。

  • 标签: 敦煌盆地 五墩~伊塘湖断陷 低温地热资源 大型地热田
  • 简介:马拉开波盆地位于委内瑞拉西北部,地质条件复杂,是世界上最富含油气的盆地之一。盆地面积5×10^4km^2,目前已生产石油300多亿桶,估计可采石油储量为440多亿桶。该盆地含油气系统的核心成分是:(1)世界级优质烃源岩[上白垩统拉卢纳组(LaLuna)],其沉积环境是缺氧的陆架-陆坡,并经历过间歇性有氧作用和构造活动改造;(2)在始新世和中新世河流三角洲环境中沉积的优质碎屑岩储层;(3)两期均有大规模油气生成的快速构造沉降,第一期出现在古近纪加勒比一南美板块的斜向碰撞阶段,而第二期发生在新近纪塞拉德佩里(SierraDePerijfa)和梅里达安第斯山的隆起过程;(4)沿着走滑断层、正断层和反转断层以及晚始新一渐新统区域不整合面发生了石油的侧向和垂向运移。油气的生成、运移和圈闭严格受马拉开波盆地构造演化的控制。在古近纪,于盆地东北边缘发育的前渊和马拉开波台地上与裂谷作用有关的侏罗系断层的走滑复活,决定了烃源岩和储集岩沉积的早期构造背景。盆地北一东北边缘地下烃源岩所生成的油气已上倾运移进入盆地中南部的上覆始新统碎屑岩储层,而运移通道就是南北走向的走滑断层。马拉开波盆地附近的塞拉德佩里哈和梅里达安第斯山在渐新世一中新世发生了隆起,使该盆地大部分范围出露地表,而这个时期正是盆地含油气系统发育的第二阶段。盆地周围山脉的隆起使盆地内部发生褶皱并下挠,形成了大面积的马拉开波向斜。由于马拉开波向斜的形成,在向斜盆地的中部和南部开始生油,同时所生成的油气向北运移。油气沿着复活的走滑断层向马拉开波向斜的翼部运移并进入隆起山脉附近的中新统地层。选出的石油已在马拉开波盆地边缘形成了大量地表油苗。

  • 标签: 马拉开波盆地 含油气系统 优质烃源岩 走滑断层 垂向运移 碎屑岩储层
  • 简介:长岭凹陷位于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南部,其东西两侧分别为红岗阶地及华字井阶地,是纵贯松辽盆地南部中央坳陷区的大型凹陷。地层划分为三大构造层,即基底构造层、断陷构造层和坳陷构造层,构造演化史与松辽盆地相似,热演化的历史特征决定了盆地的构造和沉积演化特征,分为裂谷盆地的形成、断陷、断坳过渡、坳陷和挤压反转5个盆地演化阶段。长岭凹陷油气成藏受各种成藏要素及其有机配置关系所控制,通过研究认为油气成藏主要受烃源岩、有利储集相带和运移通道条件3种因素控制,主要有5种油气成藏模式:自生自储成藏模式、近源成藏模式、远源侧向成藏模式、阶梯成藏模式和垂向成藏模式。

  • 标签: 长岭凹陷 基底构造层 断陷构造层 坳陷构造层 油气成藏规律 构造和沉积演化
  • 简介:为查明新疆吐哈盆地煤层的原始成煤环境,应用煤岩学方法,通过GI-TPI关系图解,划分了吐哈盆地侏罗纪煤相类型,将煤相划分为4种类型,即较深覆水森林沼泽相、湿地森林沼泽相、湿地草本沼泽相和湖沼低位沼泽相。通过煤相分析,进一步在盆地内划分出河成沼泽体系、河湖混成沼泽体系和湖成沼泽体系3类成煤沼泽体系,为吐哈盆地成煤环境的研究提供了佐证。

  • 标签: 吐哈盆地 侏罗纪 煤岩 煤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