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正>禁忌属心理民俗.鄂伦春族的禁忌民俗几乎贯穿于这个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产生于万物有灵观念成为各种信仰和崇拜的基础之上,是鄂伦春族人心理活动和信念上的传承,亦是民族内部相沿积久的一种文化现象.本篇调查资料所编列的每例事,均得到三人以上的认定;文字基本保持被调查者口头叙述的原貌;事排列虽未采用标题分列法,但基本上是以衣、食、住、行、生产及其它等六个方面顺序排列.

  • 标签: 鄂伦春族 民俗事象 仙人柱 禁忌民俗 六个方面 万物有灵观
  • 简介:<正>君武(1881—1940),广西桂林人。他是我国旧民主主义时期的政治活动家、学者、科学家、著名教育家和爱国诗人。他先后留学日本、德国,是我国留学生在德国获得博士学位的第一人。他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进行革命活动,历任孙中山领导下的南京临时政府实业部次长、军政府交通部长、秘书长,广西省省长。“九一八”事变后,他谴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揭露蒋介石、汪精卫的投降卖国活动,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热忱的诗篇。他把西方有关民主和科学的著作大量翻译到中国来,对于启迪民众,唤醒民族,

  • 标签: 马君武 孙中山 爱国诗人 留学日本 南京临时政府 著名教育家
  • 简介:<正>广西江流域的龙州、宁明、崇左、扶绥等县,在沿河两崖和江岸附近的崖壁上,三十年来,先后发现了六十八处崖壁画址。计宁明五处,位于左江支流的明江右岸崖壁;龙州县十五处,在江两岸崖壁都有发现;崇左县三十处,其中二处距江岸十多华里的崖壁上,其余的均在江两岸的崖壁;扶绥县十八处,其中不在江两岸的崖壁七处,距江岸三。五

  • 标签: 花山崖壁画 左江流域 花山壁画 三十年 铜鼓 宁明县
  • 简介:<正>(一)一九三○年二月,党在发动广西右江起义以后,又在江地区举行江起义。左右江起义,在士地革命时期,把广西的革命斗争推向新的高潮,是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经验教训对于中国人民革命的事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起义 军队建设 领导者 土匪 革命委员会 武装斗争
  • 简介:<正>尊重与要求相统一是苏联早期著名教育家安·谢·卡连柯教育思想体系中的基本原则之一。其理论基础是对于人的科学理解和正确态度。尊重与要求实现统一的过程就是作为教育对象的人逐步成长、发展的过程,用“价值论”的观点来看,也就是人的价值逐步得到提高的过程。卡连柯在《我的第一位导师》这篇纪念高尔基的文章中,回顾了他在十月革命后开始探寻建立新的苏维埃教育学的道路时在思想和感情上所受到的高尔基的深刻教诲。他说:“肯定人的价值,洗清资本主义制度在人的身上遗留下的污秽,帮助人站立起来——这就是高尔基的作品所教导我们的一切。”笔者认为,这显然也是卡连柯教育理论实践所追求的目标。肯定人的价值,通过教育提高人的价值,帮助人站立起来,这就是他的尊重与要求相统一原则的实质内容。为了深刻理解这一原则,有必要运用“价值论”的观点对教育过程进行分析。

  • 标签: 马卡连柯 人的价值 札记 教育目的 教育思想体系 受教育者
  • 简介:阐述了藏彝走廊的概念及长寿先生对这一走廊的民族研究概况。着重指出他对该走廊中羌、藏、彝等民族及其民系的历史、文化、宗教从事过大量而深入的田野考察和研究,撰写出一批有重大影响的专著和论文,扩大了学术视野。认为先生是这条走廊民族研究奠基人之一。

  • 标签: 马长寿 藏彝走廊 民族研究
  • 简介:解放前,无论是在人口数量上,还是在其居住地域上,藏族都可谓是青海的主体民族,藏族牧民从事的畜牧业成为“青海全省经济中心”。然而,这个在青海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民族直到解放时,仍然套着落后而又沉重的枷锁——封建部落制度,使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的桎梏。这种落后的部落制度,尽管在解放前就已有人注意到,并对此进行了一些研究,但由于缺乏资料和细致的调查,未能将其发展轮廓勾画出来,甚至连当时部落及其户数的确切数字也未能查清。因此,本人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解放前40年的藏族部落,即马步芳家族统治青海时的藏族部落再作一管窥。

  • 标签: 居住地域 畜牧业发展 千百户 主体民族 属民 畜牧业生产
  • 简介:始于唐代的茶互市,到了明代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行以茶易法,用制羌、戎,而明制尤密”。出于安边防、充军马、裕国用之目的,明廷在西北地区设茶司,除以茶、丝绸等交换马匹外、还大量以纸钞、银两等货币购买马匹。同时,一些被赐予官职爵位、敕封名号的僧俗首领,纷纷定期入京朝贡,明廷除赐予茶叶、绢帛外,还大量赐予纸钞、银两和铸币,贡使亦逐渐以商贾为主体,并由此出现了多种贸易形式,使青海地区与中原的商品贸易关系紧密化,直接化。这些都涉及和影响到了这一时期青海地区货币经济的内容和特点,本文拟就此谈几点看法,谨请识者不吝指教。

  • 标签: 茶马互市 货币经济 绢帛 青海地区 货币购买 明朝政府
  • 简介:<正>一九二四年一月,全世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列宁逝世了,为了缅怀列宁的丰功伟绩,为了表达苏联人民对自己领袖无限爱戴,苏联革命作家责无旁贷地担负起时代赋予的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在文艺作品中再现列宁崇高而光辉的伟大形象。一九三一年十二月十三日,斯大林同志在回答德国作家艾米尔·路德维希提出的问题时说:“至于列宁和彼得大帝,那末彼得大帝是沧海一粟,而列宁是整个大海”。列宁的形象,是一个包含着巨大的历史范畴的形象,苏联革命作家在塑造列宁艺术形象的时候,只能选择列宁的某些特征,从特定的角度或侧面,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法,再现列宁的光辉形象。对于多

  • 标签: 列宁主义 艺术形象 高尔基 革命作家 无产阶级 领袖人物
  • 简介:1933年11月至1934年3月,发生在宁夏的“四拒孙”事件,以孙殿英惨遭毁灭性打击而告终。这场旷时4月有余的斗争何以发生?蒋介石焉何出尔反尔——命孙西进,却又助拒孙?其历史真相是什么?等等。对于这些问题,史学界乃至政界曾多有研究,但应当看到,由于受时代及政治气候的影响,在诸多研究中不免存在不尽客观、不尽准确之处。本文拟对之再做探讨。一先谈战争之挑起者谁属问题。王剑萍先生在《西北四在宁夏合击孙殿英的回忆》一文中开笔便说:“1933

  • 标签: 历史真相 孙殿英 海西区 毁灭性打击 西来 朱绍
  • 简介:《卜居》和《渔父》,旧题为屈原所作。但自清代大怀疑家崔述以来,好多研究者却认为这是先秦楚人之作,茂元先生便持这一观点。先生在他所著《楚辞选·卜居》的题解中,首先否定了旧题之说,然后引用崔述《考古续说·观书余论》一段文字[注]作证,说明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是有根据的。不过他只同意了崔氏“必非屈原之所自作”的论点,而对其论据的理

  • 标签: 《渔父》 屈原作品 崔述 楚人 《楚辞章句》 《天问》
  • 简介:古道滇藏线以普洱为起点,是当地民族以骡马贩运普洱茶而形成的悠悠古道。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与文献整理资源,探讨茶古道形成的生态学意义,从普洱茶的采摘与制作、茶古道成型的生态溯源及马帮行规等,梳理窥视茶古道上的人与茶、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朴素民族生态伦理,并指出民族生态伦理对作为世界遗产的茶古道其核心价值构成的重要意义。

  • 标签: 普洱茶 民族生态伦理 茶马古道
  • 简介:印度尼西亚鲁古群岛的二元社会结构与聚落模式是荷兰结构主义以及欧美文化生态人类学的研究重点。然而,本质主义以及忽视历史过程的研究视角使得鲁古二元社会结构与聚落模式的形成过程没有被妥善地梳理。在综合前人调查的民族志与口述历史之后,认为北方和中央-东南方鲁古群岛的二元社会结构分别有不同的形成过程与文化含义,北方的二元结构是当地社会复杂化的结果,而中央-东南方的二元结构是移民与土著的冲突所造成的。这两个地区不同的历史过程会导致相异的聚落模式,从北方以及中央-东南方的考古调查分析来看,其结果显示两个地区的聚落模式确实不同,符合各自的历史发展过程。

  • 标签: 二元结构 结构主义 聚落模式 民族考古 香料群岛
  • 简介:本文通过田野调查,对河湟当地民间禄信仰的内容及相关民俗活动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河湟禄信仰作为中国纸马信仰文化的一种地方化表述,是地方及民族文化系统中的活态民俗事,是围绕农业生产生活而展开的具有河湟多元民族文化特征的禄信仰文化活动。

  • 标签: 多元民族文化 河湟禄马 信仰 纸马
  • 简介:广东省民族研究所、广东省宗教研究所所长建钊副研究员陈延超建钊副研究员,回族,1955年生,广东海丰人。1983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毕业后一直从事民族史、民族学和宗教的研究工作,是华南地区从事这些研究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

  • 标签: 民族研究 广东省 伊斯兰教 民族宗教 研究所 华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