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7 个结果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围绕农牧业人口向城镇流动等问题,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推进农牧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出了要求、明确了方向。本文以内蒙古为例,阐述农牧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演变,分析农牧业人口转移人口市民化面临的问题,特别是探讨推进农牧业人口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途径。

  • 标签: 农牧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途径
  • 简介:2002年12月1日,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37次会议通过了《湖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已于2003年1月1日正式施行。较之1988年3月1日颁布实施的《湖jE省计划生育条例》,我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作了哪些方面的调整、充实、完善?独生子女夫妻可生二胎新条例增加了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可申请生育二胎的条款。据了解,从1980年正式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开始,至今已有22年。不少独生子女已开始进入结婚生育的阶段。根据我省1979年至2001年历年独生子女领证的情况。平均每年出生独生子女在

  • 标签: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独生子女父母 条例 湖北省 城镇居民 人大常委会
  • 简介:人口老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热点话题,到底人口老化是带来危机,还是带来机遇,迄今仍在争议之中。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WoridHealthOrganization)在日内瓦的专题研讨会上着重探讨了这一课题,对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 标签: 人口老化问题 抗衰老 世界卫生组织 HEALTH 专题研讨会 人口老龄化
  • 简介:云南特有的基诺、阿昌、德昂、布朗、独龙、怒、普米7个人口较少的民族,近代社会发展缓慢,教育还是原始形态的传统教育。在当前国家加大对全国特困少数民族的扶持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机遇面前,研究这7个人口较少民族近代的传统教育,分析其发展滞后的原因,对在新形势下加快发展当地教育,推动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以及促进云南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与进步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云南 民族 近代教育
  • 简介:党的十六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之初召开的一次具有时代意义的会议。会议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出了在未来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江泽民同志在所作的报告中高度评价了过去13年特别是近5年来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取得的显著成效;总结了推进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 标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人口 计划生育工作 政府工作 社会生产力 三个代表
  • 简介:基于北京、上海、宁波、东莞、长沙五市所作关于流动人口生育意愿的问卷调查表明,流动人口生育意愿的内部变化不同步,期望子女数的变迁相对较快,性别偏好与生育动机变迁相对迟缓。生育上的男孩偏好与传宗接代、养儿防老观依然重要,并对生育行为产生影响。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方面与当地居民的差距,使其缺乏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有效支撑。

  • 标签: 生育意愿 性别偏好 生育行为
  • 简介:晚清衰世,人们抵御灾荒的能力严重萎缩,频仍严重的灾荒对晚清山东乡村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威胁和损害,导致人口大量死亡和迁徙,性别比失衡,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降低,“灾民意识”严重,预示和加速了清王朝的覆亡。

  • 标签: 晚清 山东 灾荒 乡村 人口
  • 简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外来人口日趋增多,外来人口犯罪问题也日益严重。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从社会转型的角度出发,通过对苏州这一典型城市中外来人口犯罪情况的调查和分析,结合公安机关在外来人口犯罪案件侦破中存在的难点,在对外来人口犯罪预防和打击时,应做到摸清底数、强化管理;拓宽侦查渠道、夯实刑侦基础;抓好防范、搞好协作;做好宣传、注重帮教。

  • 标签: 外来人口犯罪 特征 侦查难点 原因 对策
  • 简介:2006年2月26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全球人口达到65亿。2005年底,中国大陆总人口已达到13.3亿。如此庞大的人群增长之快,来势之迅猛,让许多国家感到措手不及,甚至是惶恐。因为,人口的快速发展将给世界的经济、环境、资源、能源、社会乃至政治、文化带来深刻的影响。所以,当今国际社会将人口控制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战略目标,同时也将全球性的人口问题写进了各国政府的21世纪议程中。

  • 标签: 世界人口 发展趋势 21世纪议程 国际社会 可持续发展 中国大陆
  • 简介:流动人口的稳定是维护整个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流动人口稳定的前提是对流动人口进行社会整合,流动人口社会整合必须从一般的社会管理向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政府职能转换的方向转变,及时加强流动人口中的党的建设。

  • 标签: 党的建设 社会整合 执政地位 政治基础 流动人口 社会稳定
  • 简介:海南岛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其主要人口构成为汉族和黎族.历史上黎族最早来此定居,相隔一千余年后,汉族首先通过征讨的殖民手段进行军事移民.随后历经二千年,汉族不断迁入海南岛,逐渐成为主导民族.由于汉黎交融的历史首先表现为人口的机械性增减过程,因此,根据海南岛各个历史时期人口变迁的资料,运用逻辑归纳方法初步统计人口时间序列变化情况,并采用SPSS软件模拟历史人口增长模型来分析海南岛人口历史变迁现象及规律,有助于我们深刻了解海南岛的文明史,把握海南人口发展的客观规律.

  • 标签: 海南岛 人口变迁 统计模型 历史变迁
  • 简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近年来政府和学界普遍关心的议题。以其基本内涵、演进过程和主要模式等本源性和学理性问题为出发点,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农民工市民化”的差别加以厘定,指出前者覆盖的人群具有多样性,而后者所指单一;提出市民化是客观与主观、个体与群体多面向的合体,具有公民资格、市民权利、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四个维度;市民化需经历脱域、并入和嵌入三个发展历程和伪市民化、半市民化和市民化三种主要模式;因“农村转移人口”表达的意涵更为自洽.建议将“农业转移人口”替换为“农村转移人口”。

  • 标签: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农民工 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
  • 简介:隋唐五代时期,社会经济变化、王朝人口政策、人口迁徙等,成为与城市人口增减颇为相关的因素。王朝更迭之际,人口虽偶有减少,全国总体人口、都城及主要地方性城市居民人数多呈增长态势。都市外来流动人口增多,人口密度上升,活动性增强,人口结构、布局与发展趋势发生明显变化。城市人口的增加,在促成新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同时,利于城市内部劳动力的增加以及多样化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创造。外来居民与城市原住民融合,为城市繁荣带来新鲜气息,促进社会流动,改变着城市的文化、社会风尚、人口分布格局与城市空间。

  • 标签: 城市 人口 隋代 唐代
  • 简介:2002年,党中央出台《关于做好2002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对农民工进城务工要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新十六字方针,要求各地清理对于农民工的歧视政策,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此后,随着中央一系列配套政策的出台,流动人口的就业和迂徙进入了一个政策最宽松、保障最全面的时代。与此同时,2002年之后,北京市流动人口规模进入了一个高位增长期,每年保持较大的增长数量。

  • 标签: 流动人口 人口规模 市民化 待遇 首都 歧视政策
  • 简介:“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这是党和政府作出的庄严承诺.住房问题是关乎大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要消除城市贫困人口,就要关注城市贫困人口住房问题.文中阐述了天津城市贫困人口住房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从而提出解决城市贫困人口住房问题的对策.

  • 标签: 城市贫困人口 住房问题 保障性住房 棚户区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