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客家传统民居壁画是在迁徙中形成和产生的,其根植于民族文化,深嵌于客家文化心理之中,并随历史的发展而与时俱进,它在装饰和美化客家人居环境的同时,还反映了客家的民俗文化特点,甚至还起到教化的作用。

  • 标签: 客家民居壁画 装饰作用 审美要求 民俗特点 教化功用
  • 简介:此文论述了口述史学的定义及在现代发展的条件,文章分十个方面论述了它在历史研究中的功用,诸如:在文字发明以前口述史学是一切民族历史学的最初表达形式;它最能体现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马克思主义原理;它可填补某些重大历史事件没有文字资料的空白;可以纠正文字记载中的错误;可使已有的历史著作得到丰富补充;为地方志、社会学、文学等提供素材;由它形成的档案可方便学术研究;它还可以促进历史教学并推动历史学家主观世界的改造等。

  • 标签: 口述史 马克思主义原理 历史事件 宋景诗 历史创造者 历史研究
  • 简介:古代埃及的早期文字主要是陶器上的刻划符号,只是后来才发展为象形文字,这些史前刻划符号通常与神权、政权、军权相统一,为国王服务,同时也运用于社会经济生活领域。随着文明的发展,国家的统一,文字也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广泛运用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 标签: 古代埃及 军权 陶器 史前 军事 神权
  • 简介:教化是地方志与生俱来的功能。东晋人常璩曾在桦阳国志·序》中说“夫书契有五善:达道义、彰法戒、通古今、表功勋而旌贤能”。这是对方志教化功能的最早表述。清代著名方志学者章学诚亦在《答甄秀才论修志第一书》中指出:“史志之风,有裨风教者”,能使读者看后“怯者勇生,贪者廉立”。旧志最能体现教化的是人物类内容,旧志编纂注重对名臣、名宦、先儒、乡贤、忠烈等人物的记述。同时,还注意收入具有教化作用的艺文、风俗等。如宋淳熙《三山赫》明嘉靖《浙江通志》、清光绪《嘉兴府志》等都有三分之一以上篇幅的人物记载,均起到了彰善瘅恶的作用。

  • 标签: 教化功能 地方志 人物记载 《浙江通志》 教化作用 章学诚
  • 简介:本文主要阐述了藏品在博物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藏品是建立博物馆的前提和必备条件。博物馆的产生,是从收藏文物开始的。把博物馆各项业务工作有机联系在一起的是藏品,藏品是博物馆开展一切业务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基础。

  • 标签: 藏品 博物馆 业务活动
  • 简介:受到年鉴学派'整体史'设想的影响,现在的宋代政治史研究重视结合系统、空间、网络等不同侧面全面地理解和把握政治,这种追求全体性的研究倾向是大势所趋。另外,将政治看作'谁、什么时候、通过怎样的手段、获得什么'的过程,由政治过程的视角考察政治,同样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因此,为了阐明政治背后具体的社会网络、人际交往等问题,本文将尝试充分发掘政治史研究中较少运用的书信史料的价值。书信具有双向性史料的特征,可以如实地反映撰写的一方和接受的一方之间的关系性,以及两者之间思想和感情等交流,所以,对于人际网络的研究,它无疑是最重要的史料之一。而且,从史料的这种特性来看,同样也适合应用于政治过程的研究。本文的研究以魏了翁《鹤山先生大全文集》中的'启'为主、'书'为辅,得出如下结论:一、宋代官僚、士大夫之间以书信为媒介加强了相互的关系,并参与到具体的政治过程当中。在以科举—人事体系为中心的官僚制以及以官僚制为核心的社会中,令日常政治更加圆滑地运作起来的是网络,而书信则是该网络的重要媒体手段。二、通过对魏了翁'督府'期间所写'书'的考察,证明了与公文书并行的'书'在维系'中央政府'—'督府'(由督视和幕僚组成拥有强大权力的上级地方军府)—'地方政府'三者的行政运作上承担了重要的职能。公文书真正抵达中央、再经过审议、然后实行,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而与此相对,'书'则是更为快捷直观的一对一的交流,对政治过程的推进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

  • 标签: 书信政治 先生大全 功用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