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9 个结果
  • 简介:李铁映同志指出:“修志的目的在于用,不仅当代人用,也为后代人用”。铁映同志的这一论断,精辟地阐明了修志主旨,也为方志学研究提出了一个重大课题。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方志的大量问世,各地已从单纯的编写志书,逐步形成编、发、评、藏、用一体化和志、鉴与各种地情书相结合的格局,这是方地事业的重大发展和对方志理论的重要贡献。就方志应用方面而言,已积累许多宝贵经验。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以就教于专家和志界同仁。应用是方志产生和发展的本源我国方志源远流长,它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政治条件下,适应统治者维护和加强统治的需要而出现的产物。《周官》记载:“诵训掌道方志,以观诏事。”“职方氏掌天下之图,

  • 标签: 方志应用 方志馆 读志用志 新方志 推广应用 修志
  • 简介: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以苏联援助我国建设的156个重点工程项目为中心,加上694个限额以上重点工程项目,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工业建设。洛阳是国家重点建设基地之一,先后有10个大中型骨干企业在这里兴建,其中有6个属于156项重点工程。为了确保这些任务的顺利完成,国家先后从全国各地调来11支各类施工队伍,并于1954年9月1日,专门组建了洛阳工程局,主要承担第一批动工兴建的洛阳拖拉机厂、洛阳矿山机器厂、洛阳轴承厂3个大厂和市政工程的基建施工任务。

  • 标签: 洛阳轴承厂 工程局 重点工程项目 第一个五年计划 国家重点 施工队伍
  • 简介:盛唐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繁荣辉煌的时代,盛唐为何可以兴盛?盛唐的兴盛局面表现在哪些方面?盛唐时的社会、文化、对外交往、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如何?盛唐为何没有保持下去?一系列问题有待深入探讨。北京大学在唐代的研究上曾经取得过丰厚的成果,如向达、汪篯、邓广铭、周一良、王永兴、张广达、吴宗国等先生,都有开拓性的唐史研究成果,目前也有一批中青年学者在从事唐代的历史、考古、政治、法律、经济、文学、思想、宗教等方面的研究。在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规划学科建设'项目资金的支持下,以北京大学历史系和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的研究基地为依托,我们邀请一批校内外、海内外在唐代研究领域颇有成就的学者,来实施'盛唐工

  • 标签: 张广达 中国古代史研究 唐史 吴宗国 大学历史系 周一良
  • 简介: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华夏文明的重要文化符号,龙的形象已经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龙的影响也波及到了文化的各个层面。本文分析了龙形象的演变历程及龙形象在艺术领域的应用

  • 标签: 龙形象 龙书 龙画
  • 简介:先秦至秦汉时期,单纯的跪在多数情况下不是礼仪行为,而是日常生活中的肢体动作。当跪与其他肢体动作组合所形成的动作才具有礼仪性质,即为跪拜礼。跪拜礼之"跪"已经完全没有"坐"的意义,不是人们为休息身体而采取的一种姿势,而是表现人们之间的特定关系,表达特定情感的一种体态。先秦时期只有顿首比较多见,九拜之礼真正形成系统是在汉代。秦朝的官僚机器只有强制性的行政制度,而缺少官场礼仪的润滑剂。而两汉的官僚制度与官场礼仪的结合,使各级官员在行政时,明确了自己的职责,意识到自己在整个国家机器中的位置,而敬上意识的加强,又使整个官僚机器上下关系更加顺畅。跪拜之礼在培养官僚敬上、位置、职责等意识方面的作用,姑谓之"以礼养官",此可谓是一条成功的政治经验。

  • 标签: 跪坐 跪拜 九拜 汉代
  • 简介:设疑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程权设疑是中学历史教学最普遍而又最主要的教学手段。本文拟就设疑遵循的原则,设疑的基本类型,谈谈自己的认识。一、设疑要遵循的几个原则1、设疑要把握好“度”。设疑的“度”指难度适当。设疑前教师要仔细研究教育对象,深入了解学生己有的知...

  • 标签: 历史教学 西安事变 启发式提问 和平解决 农民战争 学生思维
  • 简介:现代意义上的口述历史.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至20世纪60、70年代。口述历史在西方各国广泛传播.并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开始出现口述历史.目前被应用于史学研究以外更多的领域。口述历史在修志中应用不足.但应用前景广阔。

  • 标签: 口述历史 应用 20世纪80年代 修志 40年代 70年代
  • 简介:随着信息革命和新型传播技术的不断演进,地方志的创新日显重要,一方面,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问题已进入“顶层设计”。另一方面。志书和年鉴这种传统文化形式不可能完全被数字化形式所取代,所以“融合发展”应该是目前志鉴发展的最佳模式。MPR志鉴正是这种“最佳模式”,本文将从理论层面、技术层面、操作层面深入分析为什么MPR出版物是传统志鉴和新媒体结合最理想的形式.以及MPR志鉴是如何运作的。

  • 标签: MPR 出版 志鉴
  • 简介:1958年,笔者便听过大柳树的名字,它在沙坡头西边,黄河流经的黑山峡谷里,要建一座拦河大坝,用于发电和浇灌万亩干旱土地。自此,大柳树的名字印在了脑海里。可是,随着漫长岁月的流逝,它被尘封了起来。1991年秋,北京地质科研部门组成的大柳树坝址工程项目论证组到中卫,

  • 标签: 柳树 工程 立功 县志 干旱土地 项目论证
  • 简介:涉外旅游星级饭店———福华假日大酒店福华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文/朱 亚  福华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位于新县京九路开发区,是一家以装饰工程为主,集装饰、建筑、设计、贸易、工艺美术、餐饮娱乐、文化旅游于一体的跨行业、规模型的现代化私营企业。拥有福华装饰工程公司、福华建筑工程公司、福华装饰材料批发大市场、圆方室内设计公司、福华假日大酒店、花园酒店六个经济实体,固定资产2000多万元,员工310名,其中具有专业技术职称者占30%以上,中专以上学历者占80%。1988年,停薪留职的张仁福靠筹措到的2000元钱,创办了新县首家装饰材料加工部,两年后,他又贷款添置了机器设备,将原来的装饰加工部拓展为集装饰材料经营、

  • 标签: 装饰工程 装饰材料 施工企业 个体私营经济 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建筑工程公司
  • 简介:<正>1981年7月,葛洲坝工程二江电厂1号机组并网发电,开始发挥效益。当强大电流通过高高的铁塔、输电线源源不断送往千里之遥的工厂、矿山时,位于西陵峡出口处的千百年来淤积而成的江心小岛,从此伴随它身上承载的钢筋混凝土的拦河大坝,让"葛洲坝"这个地图上找不到、外地人没听说过的地名声震中外,享誉寰球。要说清葛洲坝工程的来龙去脉,还得先从三峡工程谈起。

  • 标签: 张体学 曾思玉 武汉军区 林一山 三峡工程 李德生
  • 简介:1952年,荆江之滨30万军以75天建成万里长江第一个现代化大型水利工程———荆江分洪工程。两年后的1954年夏季,这一工程被首次运用。我生于斯,长于斯,近年对荆江分洪工程的前前后后作了较深的调查。现分述如下:1954:百年罕见的大水1954年五六月份,长江中下游连下暴雨,致使荆江下段江湖暴涨。7月,中下游暴雨未停,上游又连降暴雨。上游的暴雨雨区比中下游更广,降雨量也更强。7月下旬至8月下旬,上游洪峰接踵而至,中下游又宣泄不及,这样巨流滞缓荆江一线,出现了近百年来罕见的大水,荆江大堤面临严峻的考验。6月中旬,中央、中南行政区和长江水利委

  • 标签: 分洪区 荆江大堤 安全区 分洪工程 荆江分洪 总指挥部
  • 简介:<正>家,多么温馨的字眼。世界再大,有了一处安身之地生命就有了归宿。房子,则成了多少特困家庭的梦想和奢望。然而保障性住房工程如同一片沙漠的绿洲,使很多无力争得一席落脚之地而黯然伤神的人们,满怀起久违的希望;又如同黑暗中的灯火,照亮了那些孤寂无助的人们踟蹰不前的脚步;更像是大海中一片美丽的小岛,使风雨飘摇的小舟找到了可以靠岸的地方。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放在民生建设的第一位,土乡政府对此项政策的落实毫不含糊。县住建局最大限度地解决了低收入家庭的住

  • 标签: 建设工程 民生建设 毫不含糊 小舟 保障房 租赁补贴
  • 简介:族群研究是当前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也凸显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这些问题既妨碍了学术研究的"求真",也妨害了我国民族问题的"善治"。本文对族群理论的缺失以及我国族群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

  • 标签: 族群理论 族群研究 反思
  • 简介:火枪相对于冷兵器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也有射击速度慢、精度差等缺点。在16、17世纪的欧洲逐渐形成了线式战术,士兵们排成横队轮流齐射,这种集群轮流射击的应用方式能够充分发挥火枪的威力。火枪应用方式的改变促使军队编制体制、军事训练和军事文化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现代军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火枪成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暴力工具,催生了现代意义上的国家,为欧洲各国的海外殖民提供了条件,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 标签: 火枪 应用方式 军事革命
  • 简介:用语言的形式将切身感受表达出来是作文形成的最基本条件。具体而言,学生要有情感来源,并以情感为基础,结合文章,诉诸语言。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挖掘内心情感,并以此作为基础炼字达文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模拟的方式,让学生进入一种场景的体验中,从而提升作文教学的效果。

  • 标签: 情境模拟 写作教学 应用 小学 内心情感 引导学生
  • 简介:本文介绍了土工试验在土遗址保护中的作用。介绍了常规土工试验的内容、目的及特点等,并通过土遗址保护中的具体实例来说明土工试验数据在保护中的应用

  • 标签: 土工试验 土遗址保护 实例说明
  • 简介:中国古代社会的公共工程建设模式,是考察中国古代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视角。本文是对明代县级地方公共工程所作的微观实证研究。明代县级政府对境内各种公共设施和工程负有修缮维护之责,但发起公共工程的权力极为有限。在地方财政中,没有固定的公共工程经费,一般通过罚赎、劝募、摊派等方式筹措。公共工程兴建过程中,大量吸收耆民、义官、乡绅等民间力量参与管理。县内小规模的农田水利工程,则由塘长、圩长、老人等职役进行日常维护,由当地百姓出力兴修。县级政府完成公共工程建设的过程,体现了其作为最接近基层社会的国家政权的特点。

  • 标签: 公共工程建设 县级政府 明代 国家与社会关系 农田水利工程 中国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