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6 个结果
  • 简介:基于复功率守恒技术编制了分析内壁刻槽TE11-HE11圆波导模式变换器数值计算程序;采用该程序为工作频率为30.5GHz的高功率回旋速调管设计了一半径为16mm的TE11-HE11模式变换器。计算表明该变换器在2.7%的带宽内转换效率在98.8%以上,实验结果表明该变换器性能良好。相对于其他设计技术,该技术具有占用计算机内存极小、分析速度快和精度高的优点。

  • 标签: 高功率 回旋速调管 模式变换 复功率守恒
  • 简介:研究了WWW和基于Web的信息系统的基本特性和相关技术,给出基于Web的空间天气信息系统框架的初步设计

  • 标签: 空间天气 WEB 信息系统
  • 简介:利用面向对象的VB可视化软件,开发设计了大学物理实验数据分析系统,大学物理实验数据分析系统由实验项目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有效数字与不确定度模块和绘图软件模块构成.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操作简捷、界面友好、人机交互性强等特点;系统的使用解决了学生应用有效数字修约和计算不确定度的困难,有助于学生将主要精力用于实验测量与结果评价.

  • 标签: 有效数字 不确定度 实验数据分析系统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 简介:概作为机械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CAT)是CAD/CAPP/CAM集成的关键技术,是国内外先进制造技术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覆盖面非常广泛,涵盖公差规范和标准化、设计/制造工艺/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公差设计、检测与测量以及功能公差设计。本文首先简要分析这些热点问题的研究进展情况,其次介绍本专辑收集的第13届国际生产工程科学院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会议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希望能帮助读者了解相关研究工作并促进研究人员开展讨论,进一步实现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中的关键技术的突破,促进CAD/CAPP/CAM的集成。

  • 标签: 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 公差规范与标准 公差设计 检测与测量 功能公差设计
  • 简介:为避免火工品操作带来的危险,可通过载荷发生器产生效应相似的脉冲载荷替代爆炸载荷进行实验。基于落锤实验平台,提出了一种通过液压原理产生半正弦波载荷的方法,建立了系统响应的运动方程和求解载荷压力峰值、持续时间的计算方法,指出通过减小落锤、活塞质量,减小液压缸长度,增大液压缸截面积,增大落锤初始速度等方法可以获得持续时间较短、脉冲峰值较高的半正弦波载荷。通过数值模拟对半正弦波载荷和爆炸载荷效应的相似性进行了验证。

  • 标签: 爆炸力学 载荷发生器 半正弦波 落锤试验
  • 简介:引导学生利用现有仪器和原理,将常规基础性实验"惠斯登单臂电桥测电阻"改进为"利用单臂电桥非平衡性测电阻"的设计探索性实验,强化对学生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的培养,为开展后面更高层次的设计性实验奠定基础,从而形成基础性实验与设计性实验合理过渡、有序衔接的实验教学体系.

  • 标签: 探究性实验 衔接 惠斯登单臂电桥 非平衡电桥
  • 简介:在探视法测量液体折射率的基础上利用逆向思考法自制出液体折射率测量仪,该测量仪演示实验现象明显,教学效果较好.并对以上两种测量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合其不确定度、误差分析进行了比较性分析、研究,得出设计结论.

  • 标签: 液体折射率 探视法 逆向思考法 误差分析 不确定度
  • 简介:分析了基于同轴静磁波荡器的自由电子激光中,电子束电流对辐射频率、辐射功率和所需的束波互作用腔长度等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了该类型自由电子激光中的电子束平均半径、波荡器磁感应强度等参数的选取原则,分析了束波互作用腔及其输出结构的设计方法。设计了辐射频率为107GHz的基于同轴静磁波荡器的自由电子激光,获得了辐射功率为35MW的TE01模。

  • 标签: 自由电子激光 同轴静磁波荡器 电子束
  • 简介:电路设计是多级线圈炮模型实施的核心和难点。本文首次详细介绍了五级线圈炮模型设计和制作过程中的电路设计,包括历次电路的优化原因和过程。五级线圈炮模型的设计引入升压装置、单向可控硅和光电门。根据最终优化的电路设计,成功制作了简洁而稳固的五级线圈炮模型。另外,通过对五级线圈炮最终模型的不断测试,发现多级线圈炮呈现两个重要特性:首先,多级加速中无论采用何种放电电容和线圈,第一级将会是所有级数中效率最低的;其次,使用的输出电压越高,效率则越低。效率与输出电压间存在某种极为复杂的关系,这一复杂关系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 标签: 线圈炮 多级加速 电路设计
  • 简介:爆炸箔起爆系统(ExplodingFoilInitiatorSystem,EFIs)的发展已有40多年的历史,目前小型化、低能化以及抗冲击能力成为该技术研究的热点。爆炸箔起爆系统是直列式电子引信的关键部分,主要用于起爆冲击片雷管,它是继EBW雷管起爆器之后的新型起爆系统,具有传统起爆系统无法比拟的优点。爆炸箔起爆系统主要由高压充电电源以及放电回路两部分组成。对于两部分的研究侧重点不同,对于高压充电电源主要关心如何实现其小型化与高效率,而对于放电回路则主要关心如何实现其低能化与高可靠性。

  • 标签: 起爆系统 电子引信 爆炸箔 直列式 INITIATOR 高压充电电源
  • 简介:本文探讨了串联电阻型非平衡电桥温度设计中串联电阻与桥路电流、桥臂电阻的关系,并说明了串联电阻、桥路电流及桥臂电阻间的相互影响。

  • 标签: 串联电阻 桥路电流 桥臂电阻
  • 简介:提出了一种可用于微秒脉冲电压下的2MV电容耦合自触发开关模式,该开关具有结构简单、高可靠性等特点。通过电场分布计算及电路计算得到开关关键绝缘参数和电路参数。计算结果表明,设计触发间隙电压为主间隙电压的1.21%,该开关主间隙场不均匀系数为1.64,开关在0.7MPa的SF,;气体中工作电压为2.27MV。

  • 标签: 脉冲气体开关 自触发开关 电场分布 电容耦合 脉冲功率技术
  • 简介:为高功率脉冲功率装置设计了4MV同轴-三平板型水介质自击穿开关作为脉冲输出开关。脉冲输出开关指在脉冲功率装置中脉冲形成线输出端的开关,它是脉冲形成线和传输线的连接部件,对传输电脉冲进行二次压缩。脉冲输出开关常常是自击穿开关,由于其前面的主开关对Marx发生器输出电脉冲进行了初步压缩,脉冲输出开关的输入脉冲前沿上升较快,故脉冲输出开关常常是多通道开关。

  • 标签: 主开关 装置设计 水介质 平板型 击穿 同轴
  • 简介:一些设计性问题要求对所设计的方案进行可行性评价或进行最佳方案论证.可行性是指所设计的方案在理论、操作、安全等方面不存在错误,符合设计要求能够正常运行;最佳方案则指所设计的方案不仅是可行的,而且具有节能、简单、环保等特点.

  • 标签: 最佳方案 设计性 正常运行
  • 简介:“一个人今天在学校的学习方式,必然会与他明天的社会生存方式保持某种内在的一致性。而合作学习正是这种一致性的切入点之一.”学生如何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获得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实现呢?笔者将以“熔化与凝固”的教学设计来加以说明.

  • 标签: 合作学习 教学设计 熔化 应用 科学探究活动 学习方式
  • 简介:基于方波的傅里叶级数理论,设计了一种双层同轴结构的方波快脉冲直线变压器驱动源(fastlineartransformerdriver,FLTD)模块。依据20kJ-KrF准分子激光驱动源的参数要求,估算了放电支路、磁芯以及FLTD次级参数。设计的方波FLTD模块直径为2.6m,高度为0.23m,含36个主放电支路、16个3次谐波放电支路和8个5次谐波放电支路。建立了方波FLTDPSPICE电路模型,模拟结果表明,FLTD模块输出为近似方波,电流峰值为950kA,上升时间为46ns,90%峰值的平顶宽度为217ns。

  • 标签: 直线变压器驱动源 方波脉冲 谐波支路 双层同轴结构
  • 简介: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精确跟踪太阳光,节省跟踪过程中系统的用电量,提出了一种利用变频器控制异步电机进而对太阳光进行跟踪的方式。用实时时钟实现粗略判断,变频器根据感光装置感应的信号大小,改变频率及电压,进而改变电机转速,实现更精确的跟踪,节省了系统的用电量。避免了视日轨迹跟踪在阴雨天气浪费电能、以及跟踪精度的缺陷,而且有利于系统的稳定。

  • 标签: 太阳能 自动跟踪 变频器 异步电机 光电跟踪
  • 简介:为了测量中红外激光远场光斑,采用光电探测器阵列法研制了一套探测系统。主要包括激光功率衰减装置、中红外光导型HgCdTe探测器阵列、信号调理电路、模数转换单元、ADuC842微控制器和RS.232接口。设计了中红外光电探测器阵列和相应的信号放大电路,设计了ADuC842的外设接口和数据采集程序。测量系统在实验中得到了应用,给出了实验中典型的波形和单帧光斑。光斑测量系统的空间分辨力为1cm,光斑数据刷新频率为8Hz。

  • 标签: 中红外激光 光斑探测器 ADuC842微控制器
  • 简介:本文以电子电器专业课程“中央空调系统结构与操作流程”的教学为例,对如何实施信息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探讨。教学中采取了微课和云平台,实现翻转课堂,通过情景教学、互动教学和仿真教学来吸引学生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 标签: 微课 教育云平台 情景教学 互动教学 仿真教学
  • 简介:根据空间应用电子设备的热控要求,对空间光学遥感器的控制电箱进行了热控设计。首先,总结了空间电子设备的热设计原则。针对空间光学遥感器控制电箱介绍了相应的热设计流程,对典型的大功率器件进行了温差推算,并说明了电箱的各电路板和大功率元器件的热设计方案。最后,通过热分析和热试验手段对热控电箱的热控方案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控制电箱的整机稳态工况热平衡温度小于30℃,各元器件的最高壳温在54.2℃以内。结果验证了该设计方案完全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 标签: 空间光学遥感器 控制电箱 热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