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为干预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血液透析患者432例,由工作人员按住院号单双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血液透析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干预干预后的总有效率96.2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7.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的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况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为了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改善其心理状况,医务人员应给予有效的行为干预

  • 标签: 行为干预 心理状况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探究早期干预和发育障碍保健对窒息新生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3月-2013年收治的110例窒息新生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门诊编号抽签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窒息新生儿给予常规的护理、发育监测,研究组患儿给予早期干预和发育障碍保健康复治疗,对比研究组和对照实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6个月时智力发育指数分别为92.30±2.16、87.21±1.23,12个月时智力发育指数分别为107.21±4.36、90.25±2.13。两组窒息新生儿12个月智力发育指数优于6个月的智力发育指数(p<0.05)。研究组窒息新生儿6个月、12个月智力发育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窒息新生儿患儿实施早期干预和发育障碍保健康复,可有效提升患儿DQ发育,降低患儿致残、死亡率,且具有较强的经济效益,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窒息新生儿 早期干预 发育障碍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侧上肢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发病后肢体功能恢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的患者30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50例。两组患者在经过内科药物治疗各项后,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接受双侧上肢训练。采取临床神经功能缺损(NDS)和Barthel指数(MBI)来评定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NDS评分明显下降,MBI评分明显上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上肢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发病后肢体功能障碍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我们继续研究并推广应用

  • 标签: 双侧上肢训练 脑卒中 健侧肢体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多样性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效果和临床体会。方法在本院接收的糖尿病病人中随机选择200例进行研究分析,把他们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给对照组病人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给实验组病人采取中医多样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实验组病人的血糖控制率和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显著改善,经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患有糖尿病的病人采取中医多样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更有效的控制病人的血糖。

  • 标签: 糖尿病病人 中医多样性护理干预措施 血糖控制率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骨与关节损伤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36例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我院对患者的细心护理,34例患者已经完全恢复健康出院,2例患者进行转院治疗。结论对患者进行正确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尽快痊愈,恢复正常的生活。

  • 标签: 骨与关节损伤 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7月-2013年2月至本院就诊19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全面系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时刻观察病情,入院前对所有患者进行Barthel指数及FIM评定,经过4-5个月康复护理干预后,再次评定Barthel指数及FIM评分。结果所有的患者的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P<0.05),FIM评分显著上升(P<0.01),所有患者自理能力均提高,其中4例患者能完全自理,7例患者基本自理,8例患者部分自理。结论早期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提高生存质量,减轻家庭以及社会的负担。

  • 标签: 脊髓损伤 早期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观察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训练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训练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行吞咽训练为中心的康复护理。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无差异,训练组治疗6周后患者吞咽功能康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康复护理
  • 简介:对60例腰椎滑脱的病人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床上练习解大小便;术后严密观察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及切1:7渗血、渗液的情况,进行正确的体位护理,严密观察肢体体征,进行康复指导。结果,随访60例,优31例,良24例,可5例,优良率迭91.7%,腰腿痛及神经压迫症状明显减轻。提示康复护理为病人提供了最大限度恢复其功能的可能性。

  • 标签: 腰椎滑脱 椎弓根内固定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康复指导措施。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到2013年6月收治的38例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系统的护理康复指导措施,统计效果。结果本组3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在术后予以合理的护理康复指导措施,有效缓解了患者的关节疼痛感,对患者进行6~12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都能够扶拐杖或者独立行走,在康复情况上,优、良、、差分别为18、16、2、2,优良率共计89.5%,无患者发生并发症。结论对于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采用合理的护理康复指导措施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该种措施值得进行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 康复指导
  • 简介:摘要全髋关节置换术一般需要卧床较长时间,对患者的功能恢复造成影响,我们要在术前术后进行针对性的康复护理,使患者尽快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肿瘤病人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9月到201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肿瘤病人27例,均接受优质护理干预措施。通过自制的生活质量评分问卷来比较患者护理前以及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水平。结果肿瘤病人护理前后的身体舒适评分、情绪状态评分、生活信心评分以及生存质量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可以让肿瘤病人重新拾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深远意义。

  • 标签: 优质护理干预 肿瘤病人 护理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中风病人社区护理干预观察。方法随机选择68列中风病人,其中36列自愿参与与社区护理干预,采用健康教育、心理干预、行为康复干预、家庭干预干预组;32列不愿参与与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 标签: 中风 社区护理 社区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护理干预的影响和意义。方法观察和分析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患者在正常服用降压药物的同时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施行6个月后对患者的降压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经过常规有效的治疗及个性化护理干预后的患者降压效果比较明显,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临床意义。结论个性化护理可明显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个性化护理干预 药物治疗 降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护理干预措施对产后抑郁的影响,探究减少产后抑郁的有效方法。方法将215例产妇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自入院即采用心理护理、家属支持、减轻疼痛、早期锻炼等方法进行干预,观察产妇在抑郁症的发生方面的差异。结果护理干预实施以后的观察组产后抑郁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护理人员应针对孕产妇在产前、产时、产后的不同心理需求,认真做好各个时期的心理护理,及时有效地进行护理干预,使孕产妇获得舒适感,消除孕产妇的紧张心理,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

  • 标签: 护理干预 产后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护理风险管理干预措施,以确保医疗护理安全。方法制定常见风险防范预案,实施血液透析护理风险干预措施,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结果实施血液透析护理风险管理干预措施以来,护理风险事件明显降低,护士的风险意识有所提高,护理质量得到了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提高,透析室无医患纠纷发生。结论实施血液透析护理风险管理,有效避免了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了护理风险事件率,规范了护理工作,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了血液透析室的医疗质量安全。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血液透析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加强无痛人流术麻醉效果的实用价值,观察护理对受术者心理、生理的影响,建立无痛人工流产术护理干预规范。方法将200例拟行无痛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对照组(n=100)和试验组(n=100)。对照组孕妇按常规护理进行术前准备和手术,试验组于术前、术、术后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评分、麻醉药用量、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而并发症的发生率地榆对照组(P<0.01)。结论对无痛人流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术前焦虑、增强麻醉效果、减少麻醉药用量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无痛人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护理干预方法,以控制医院感染、保证患者安全。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3年11月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263例,对其进行护理干预。结果通过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及传播。结论通过加强管理,多重耐药菌感染得到有效控制,保证了患者医疗安全。

  • 标签: 多重耐药菌感染 护理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在产科护理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把在我院生产的200对母婴随机分为两组,对照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母婴床旁护理,由专业的母婴护理人员在床旁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产妇对及其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和对母婴护理方法的掌握。结果观察组的产妇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和对母婴护理方法的掌握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可以有效提高产妇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程度,帮助产妇及其家属更好的掌握护理技能。

  • 标签: 母婴床旁护理 产科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护理的综合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2年5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94例新生儿肺炎患儿,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儿接受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质量满意程度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家长护患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肺炎护理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有助于促进病情转归,改善患儿预后,并可增进护患关系。

  • 标签: 人性化护理模式 新生儿肺炎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小儿脑瘫康复过程应用家庭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小儿预后情况。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脑瘫患儿60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及家庭护理组,观察两组患儿经不同护理方式后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常规护理组与家庭护理组出院后三个月复诊时的评分情况均高于出院前评分情况(P<0.05);家庭护理组较常规护理组相比,出院后三个月复诊时评分情况明显升高(P<0.05)。结论将家庭护理应用于脑瘫患儿可有效缓解脑瘫患儿的临床症状,加快康复进程,从根本上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程度增高,值得推广于临床实践

  • 标签: 小儿脑瘫 家庭护理 疗效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