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理作用与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35例,给予阿莫西林1.0、克拉霉素0.5,2次/日,餐后口服两周;雷贝拉唑20mg,每日晨起口服,胶体果胶铋0.1,三餐前及睡前口服,疗程4周。观察用药不良反应,停药后复查胃镜,停药4周后复查幽门螺旋杆菌,评价其药效。结果本组35例患者经胃镜复查,治愈15例,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1%;停药4周后复查HP阴性者31例,HP根除率88.6%;治疗中出现不适症状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8.6%,经对症用药缓解,停药后症状消失。结论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好,副反应少,联合药物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比例高,值得基层广泛应用。

  • 标签: 雷贝拉唑 消化性溃疡 药理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调理脾胃升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近一年于我院就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58例,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给予中药治疗,观测治疗前后的疗效和主要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接受中药调理脾胃升降法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9.8%,接受西药治疗的患者总有效率为79.7%,中药组显著高于西药组。中药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胃浆动素含量显著增加。结论中药调理脾胃升降有效缓减了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部的功能,且临床疗效高。

  • 标签: 中药调理 脾胃升将法 功能性消化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探索细节护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是2014年初至2015年底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3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常规护理看护7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细节护理看护72例观察组患者,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然低于对照组。对照组的护患纠纷率高达7.0%,患者满意度仅为81.7%。观察组的护患纠纷率仅为1.4%,患者满意度高达97.2%。观察组的护患纠纷率显然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然高于对照组。结论细节护理在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显著,不仅降低了不良反应率,减少了护患纠纷率,还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细节护理 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应用晚间护理的护理效果进行探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自2014年3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所接受治疗的74例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分析,以2014年3月~2015年8月在我院所接受治疗的36例骨科住院患者为对照组行传统护理;以2015年8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所接受治疗的38例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为观察组行临床晚间护理,记录和比较所有研究对象在住院过程中出血次数、出血时间、住院时间、对护理工作的评价等。结果通过对74例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在住院过程出血次数、出血时间、住院时间、对护理工作的评价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应用晚间护理的护理效果进行探讨,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状况,减少患者的出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临床价值大。

  • 标签: 肝硬化 消化道出血 晚间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护理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挑选的方式选择36例患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临床表现合并出血的患者进行护理研究。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收集患者基本病程信息内容,对治疗过程的相关资料、经过与治疗医生和护士的治疗分析研究得出有效改善小儿消化性溃疡症同时合并出血问题的临床护理办法。结果36例患者中有11例患者患有胃部溃疡症,9例患者患有复合型溃疡症,十二指肠溃疡症的患者有16例。患者的临床表现是呕吐、便黑,严重的会出现休克性临床表现。经过前期治疗和后期护理,患者均治愈出院。住院时间控制在20d以内,平均住院时间在8天上下。结论通过对消化溃疡症合并出血的患者进行护理治疗,有利于后期的治疗和恢复,可以实现提前康复。

  • 标签: 小儿 消化溃疡 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医疗事业跨入了新的纪元。在治疗消化内科方面,药物越来越多,因为消化内科的复杂性,导致很多时候用药的不合理,这就极大的影响了药物的疗效和患者的健康。

  • 标签: 消化内科 不合理用药 问题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和预见性观察病情方法。方法回顾分析5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结果52例患者中痊愈出院46例,未愈自动出院2例,死亡4例。死亡原因失血性休克2例,肝性脑病引起肝肾综合征1例,肝性脑病合并感染1例。结论加强临床急救可以增加治愈率,减少上消化道出血后肝性脑病和继发性感染的发生;有效的心理、饮食护理和出院指导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反复发作。

  • 标签: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内镜下止血治疗的护理对策。方法本文选取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划分两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和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的止血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结果护理组的止血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大小分别是93.33%(28/30)以及93.33%(28/30),和对照组的止血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大小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操作后,能够避免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进一步提升胃镜下止血术治疗效果,缓解出血情况,促进患者术后早日恢复健康。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内镜 止血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消化内科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并且提出合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56例老年患者,依据患者入院就诊时间分为两组,参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实行安全、有效的护理,评估两组患者安全隐患,提出有效解决对策。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患者满意度、配合率、自我保护意识、病情稳定率,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服务态度、风险意识、护理水平)均显著优于参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进行消化内科护理中实行有效、安全的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发生纠纷的概率。

  • 标签: 老年患者 消化内科护理 安全隐患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对新型护理模式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并分析新型护理模式对患者治疗中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为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根除与预防幽门螺杆菌为主的新型护理方式。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为68%,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性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新型护理模式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不仅可提高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还能根除与预防幽门螺杆菌,值得推广。

  • 标签: 新型护理模式 应用效果 消化性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强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护理干预半年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42/50),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加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慢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疏肝健脾和胃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分层随机分组法将我院收治的83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疏肝健脾和胃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胃动力学指标、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胃窦收缩率、胃窦收缩幅度及胃液体半排空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而临床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胃合法能有效改善胃功能指标和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疏肝健脾胃合法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的护理方法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对自2013-3~2014-12期间,收入我院的6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每组32例,试验组根据患者出现的临床症状做针对性的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结果试验组32例患者中,治愈21例,好转9例,无效2例,有效率高达93.75%。对照组32例患者中,治愈15例,好转11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1.25%。结论在临床护理中,应该根据患者出现的不同症状做针对性的护理,消除发病的诱因,提高疗效。

  • 标签: 护理 消化性溃疡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奥曲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在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方面,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应用奥曲肽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临床上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奥曲肽 奥美拉唑 上消化道出血 疗效 肝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需进行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中使用风险评估与常规护理联合法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需进行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平均分成45例对照组与45例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途径,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风险评估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为97.78%,对照组为82.2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对照组为28.89%,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对消化内镜检查患者采用风险评估联合常规护理途径进行干预,有助于提高其检查过程中的依从性,对缓解其不良情绪有显著促进作用,不良反应率较低,安全性高,可推广。

  • 标签: 风险评估 消化内镜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时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被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66例,使用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共计33例,对观察组患者使用预见性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共计33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法,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从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2.12%,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0.3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总满意例数为29例,护理满意度为87.88%,对照组患者总满意例数为22例,护理满意度为66.67%,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时使用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效果较好,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并且护理满意度较高。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急救 预见性护理 应用效果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断和非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分成两组,都采用内窥镜检查,其中观察采用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内窥镜检查的确诊率达到92%,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上无显著差异,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应用内窥镜诊断具有很高的确诊率,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疗效相近,但是患者承受痛苦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上消化道大出血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治疗效果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静脉麻醉应用于消化内镜微创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在2012年5月~2015年4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30例消化内镜微创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3例表面麻醉后采用常规内镜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67例静脉麻醉后行内镜微创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主诉、依从性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主诉良好率和治疗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麻醉在消化内镜微创治疗中的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式。

  • 标签: 消化内镜微创治疗 静脉麻醉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危重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要点,探讨其护理方法及护理体会。方法危重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血管选择、穿刺方法、妥善固定、正确封管、健康教育、置管期间的及拔管护理,并发症预防等。结果静脉留置针在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能满足多次输血、快速补液、多次给药等需要且安全可靠,既可提高护理质量,又可避免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结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见、最凶险的并发症,多突然发生,出血量大、易出现休克及诱发肝性脑病,是肝脏疾病患者首位的直接致死原因,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立即建立静脉通道直接关系到抢救的成功与否。护理人员高度的责任心,熟练的穿刺方法,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丰富的临床经验,是提高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抢救成功率,促进了护患关系发展,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 标签: 危重患者 静脉留置针 护理